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由于“胡服骑射”典故,好像骑马者在汉代最多是身处欧亚东部草原民族的形象,而在中原,汉人用马多为驾车的牲口,还少有骑马者形象。可是我在滇青铜器的人物形象中却看到众多骑马者的形象。一般关于居滇之民,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是椎髻、耕田、有邑聚,即农业民族的特点,为何在大量滇青铜器上却频频塑造骑马者的形象一典型的游牧民族特点的形象呢?查阅古代世界史,约公元前s至3世纪在广阔的欧亚东部草原(黑海沿岸、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南西伯利亚及北蒙古草原)上出现过许多骑马牧猎的游牧民族,如斯基泰人、突厥人、匈奴人等,这些民族大多善于骑射,是他们开创了骑马者的历史,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还记述广阔的西南夷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碟榆,名嵩、昆明(人),皆编发”是“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的游牧民族,这些“逐水草而居”的民族大多为争夺牧场或牲畜互相间就有着无休无止的争战,和草原边缘生活的农业民族,也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因而推测居滇之民也正是在与周边游牧民族的交战或贸易交往中学会骑马,喜欢骑马者的英姿,并将骑马做为滇国重要成员出行出征的显威用具,故在滇青铜器上才多有骑马者形象。
以下介绍几件有骑马者形象的青铜器
[祭祀场面贮贝器](图1),1992年发掘于江川李家山第69号墓,现收藏在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在众多的祭祀场面人物形象中的二位骑马者均螺髻于顶,头环缠包头带,身穿直条纹对襟长衫,腰带束于长衣外,于腹部扣圆形扣饰,长衫内还穿短及膝的短裤,腰佩长剑,跣足,双手持缰一前一后行于祭祀队伍的最前列,再看其坐骑的马已配有系饰于颈的项圈(称为攀胸)及环于马肚的腹带,骑士与马身之间已有鞍垫,其中一骑士,一足之拇趾伸入自鞍前垂下的绳圈中(脚扣)。
类似着装的骑士在云南晋石寨山第10号墓出工的[四牛鎏金骑士盖虎耳贮贝器](图2)器盖上,在石寨山H71出土的[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器盖上的骑士,他们从装束上均螺髻于顶,头环缠头带,身着直条纹对襟长衫,腰带束于长衫外,长衫内还穿短及膝的短裤,佩长剑,跣足。只是四牛鎏金骑士盖虎耳贮贝器器盖上的骑士和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有二骑士之一均通体鎏金(图3),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不鎏金的骑士则身着直条纹对襟长衫,装束与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的鎏金骑士相一致。
另一种骑士装束则是戴盔贯甲的滇武士形象,云南晋宁石寨山第13号墓出土的[战争场面贮贝器盖],此器盖中央雕铸一骑士(图4),高11.7厘米,通体鎏金,着战裙短及膝,腰束带佩剑,跣足,左手控疆,右手持矛作刺杀状,戴盔贯甲的形象与鎏金俘获纹扣饰上的滇武士相一致,左手控疆,右手持兵器向下刺,他的坐骑体骏肌丰,昂首而驰,络头、马衔、额带和鼻带皆备,鼻带上有毛发状缨穗相饰,面颊带上嵌有铜泡,颈下系铃。
还有一件表现战争场面的贮贝器,通高53.9,盖径33,胴围118.6,腰围91,足围117,足径37厘米。盖上铸雕立体的战争场面,人物22个,马5匹,人高约6厘米,马长约7—10厘米。其中身披甲胄的滇族武将骑马驰突,他们均戴盔贯甲,紧身短袖衣,短至膝的战裙,腰束带,以圆形扣饰饰于腹心,身侧佩剑,跣足,左手持缰,右手执长矛下刺,只见敌人(即昆明族人)的坠地,受伤者的伏地挣扎,一滇族士兵正举驽欲射,投降者的跪地告饶,被俘者的双手被缚,被杀者的身首分离等细节,表现出椎髻的滇人与辫发辫的昆明人之间的一场恶战即将结束时的情景。
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的[三骑击鼓](现藏于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图5)通高46.2,鼓高31.2,面径39.7,足围157.5厘米。铜鼓鼓面上雕有三个骑士。均头戴盔,耳佩大环,双肩各披一块带毛的皮革膊披甲,臂戴宽边突沿玉镯,骑士身着的长衫腰以下多有曲腰椭圆形斑纹好似虎皮,另下摆也缀流苏状饰,束腰带,腰佩长剑横背于身后,跣足悬于马前腿侧,器字轩昴,双手控缰面稍向左驰骋巡视状。他们的坐骑各个长鬃向后飘扬长尾高翘,鞍辔齐备,马头鼻带上有缨络饰,圆形辔饰穿缀的颊带,加上有圆形铜泡饰或泡钉的攀胸和腹带。这样骑士装扮配以鞍辔齐备的骏马,显示出滇骑士的威武英俊。(图6、图7)
为典型的滇人装束骑马者形象,在出土的青铜扣饰中也不少,最多见的是表现骑士猎鹿场面的扣饰,骑士均头梳椎髻,头缠包头带,着装与上述贮贝器盖上骑士装束相一致,如江川李家山1972年出土的[二骑士猎鹿扣饰](图8)上骑士则头梳高髻于顶,髻上插二长翎,为滇祭司舞巫常见头饰,二骑士均手持长矛刺向一奔逃之鹿。从马的形象看,马背上还无鞍,但已有缰绳从马口经过,骑士似直接落坐于马背,这种踝骑骑姿形象也许与世界上较早骑马者——即欧亚东部草原游牧民族的骑猎形象极接近吧。江川李家山1992年出土的[骑士猎鹿扣饰](现藏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图9),虽骑±的缠头带特别长,结于额前的两端高翘,有装饰效果,也身着对襟长衫,其衫长已过膝,经柬腰带系缠将下裳洒围成裙,下身着短裤,腰束带,腹心处饰圆形腰扣,佩长剑,持长矛的右臂戴着圆形宽边玉镯,也是典型的滇人装束,但见马的形象,已络头、缰绳、颈带、腹带俱全,显然马具较齐备。出土于云南石寨山第13号墓的骑士猎鹿扣饰(图10),鎏金,骑士的头已缺失。该扣饰表现一骑士御马追猎一鹿情节,骑士着对襟长衫,内着短衣短裤,跣足,腰间束带,佩一短剑,左手控缰,右手扬起作投掷长兵器刺鹿之状,鹿昴首狂奔于猎骑之右前端。而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第6号墓骑士猎鹿扣饰(图11)着装上也是头梳椎髻,头缠包头带,身着对襟长衫内有短衣短裤,左手控缰,右手扬起作投掷长兵器刺鹿之状,较为引人注意的是其座骑颈下系有铃之类的马具。
着装上戴盔贯甲的,与贮贝器盖上骑马武士的相一致骑士扣饰数量不多,出土于石寨山第7号墓的[骑士扣饰](图12),骑士御马而行,头戴盔形圆帽,着披肩,短衣短裤,跣足。
不过云南晋宁石寨山第12墓出土的[骑士扣饰](图13),骑士裹缠的头帕有饰牌相装饰,与石寨山M13出上的[贡纳场面贮贝器]盖上的缠帕者(图14)相似,与现代的阿拉伯人头饰很相似,这种装束在古西亚草原民族较常见,但衣着与滇贵族骑士相一致,估计是生活于滇国的西亚人。另外,出自石寨山6号墓的[女骑士鎏金铜扣饰]很特别,称其为女骑士,是因其发髻结于脑后,与大多持伞女俑髻位置一样,从骑士的右手臂高抬,其高度高于她略抬的左手臂,身着过膝长裙侧坐于飞奔的马上,她射箭之姿态与欧亚东部草原骑马猎手用弓箭追捕猎物的射箭之姿态相似,而侧坐之态也与古代欧洲女贵族相一致(经笔者与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工作的许杰先生共同观看此件扣饰时,惊讶地说此形象与古代欧洲的女贵族骑马之坐姿一样),这些特征应当是滇人仿照草原民族骑马文化的实证吧。
以下介绍几件有骑马者形象的青铜器
[祭祀场面贮贝器](图1),1992年发掘于江川李家山第69号墓,现收藏在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在众多的祭祀场面人物形象中的二位骑马者均螺髻于顶,头环缠包头带,身穿直条纹对襟长衫,腰带束于长衣外,于腹部扣圆形扣饰,长衫内还穿短及膝的短裤,腰佩长剑,跣足,双手持缰一前一后行于祭祀队伍的最前列,再看其坐骑的马已配有系饰于颈的项圈(称为攀胸)及环于马肚的腹带,骑士与马身之间已有鞍垫,其中一骑士,一足之拇趾伸入自鞍前垂下的绳圈中(脚扣)。
类似着装的骑士在云南晋石寨山第10号墓出工的[四牛鎏金骑士盖虎耳贮贝器](图2)器盖上,在石寨山H71出土的[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器盖上的骑士,他们从装束上均螺髻于顶,头环缠头带,身着直条纹对襟长衫,腰带束于长衫外,长衫内还穿短及膝的短裤,佩长剑,跣足。只是四牛鎏金骑士盖虎耳贮贝器器盖上的骑士和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有二骑士之一均通体鎏金(图3),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不鎏金的骑士则身着直条纹对襟长衫,装束与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的鎏金骑士相一致。
另一种骑士装束则是戴盔贯甲的滇武士形象,云南晋宁石寨山第13号墓出土的[战争场面贮贝器盖],此器盖中央雕铸一骑士(图4),高11.7厘米,通体鎏金,着战裙短及膝,腰束带佩剑,跣足,左手控疆,右手持矛作刺杀状,戴盔贯甲的形象与鎏金俘获纹扣饰上的滇武士相一致,左手控疆,右手持兵器向下刺,他的坐骑体骏肌丰,昂首而驰,络头、马衔、额带和鼻带皆备,鼻带上有毛发状缨穗相饰,面颊带上嵌有铜泡,颈下系铃。
还有一件表现战争场面的贮贝器,通高53.9,盖径33,胴围118.6,腰围91,足围117,足径37厘米。盖上铸雕立体的战争场面,人物22个,马5匹,人高约6厘米,马长约7—10厘米。其中身披甲胄的滇族武将骑马驰突,他们均戴盔贯甲,紧身短袖衣,短至膝的战裙,腰束带,以圆形扣饰饰于腹心,身侧佩剑,跣足,左手持缰,右手执长矛下刺,只见敌人(即昆明族人)的坠地,受伤者的伏地挣扎,一滇族士兵正举驽欲射,投降者的跪地告饶,被俘者的双手被缚,被杀者的身首分离等细节,表现出椎髻的滇人与辫发辫的昆明人之间的一场恶战即将结束时的情景。
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的[三骑击鼓](现藏于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图5)通高46.2,鼓高31.2,面径39.7,足围157.5厘米。铜鼓鼓面上雕有三个骑士。均头戴盔,耳佩大环,双肩各披一块带毛的皮革膊披甲,臂戴宽边突沿玉镯,骑士身着的长衫腰以下多有曲腰椭圆形斑纹好似虎皮,另下摆也缀流苏状饰,束腰带,腰佩长剑横背于身后,跣足悬于马前腿侧,器字轩昴,双手控缰面稍向左驰骋巡视状。他们的坐骑各个长鬃向后飘扬长尾高翘,鞍辔齐备,马头鼻带上有缨络饰,圆形辔饰穿缀的颊带,加上有圆形铜泡饰或泡钉的攀胸和腹带。这样骑士装扮配以鞍辔齐备的骏马,显示出滇骑士的威武英俊。(图6、图7)
为典型的滇人装束骑马者形象,在出土的青铜扣饰中也不少,最多见的是表现骑士猎鹿场面的扣饰,骑士均头梳椎髻,头缠包头带,着装与上述贮贝器盖上骑士装束相一致,如江川李家山1972年出土的[二骑士猎鹿扣饰](图8)上骑士则头梳高髻于顶,髻上插二长翎,为滇祭司舞巫常见头饰,二骑士均手持长矛刺向一奔逃之鹿。从马的形象看,马背上还无鞍,但已有缰绳从马口经过,骑士似直接落坐于马背,这种踝骑骑姿形象也许与世界上较早骑马者——即欧亚东部草原游牧民族的骑猎形象极接近吧。江川李家山1992年出土的[骑士猎鹿扣饰](现藏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图9),虽骑±的缠头带特别长,结于额前的两端高翘,有装饰效果,也身着对襟长衫,其衫长已过膝,经柬腰带系缠将下裳洒围成裙,下身着短裤,腰束带,腹心处饰圆形腰扣,佩长剑,持长矛的右臂戴着圆形宽边玉镯,也是典型的滇人装束,但见马的形象,已络头、缰绳、颈带、腹带俱全,显然马具较齐备。出土于云南石寨山第13号墓的骑士猎鹿扣饰(图10),鎏金,骑士的头已缺失。该扣饰表现一骑士御马追猎一鹿情节,骑士着对襟长衫,内着短衣短裤,跣足,腰间束带,佩一短剑,左手控缰,右手扬起作投掷长兵器刺鹿之状,鹿昴首狂奔于猎骑之右前端。而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第6号墓骑士猎鹿扣饰(图11)着装上也是头梳椎髻,头缠包头带,身着对襟长衫内有短衣短裤,左手控缰,右手扬起作投掷长兵器刺鹿之状,较为引人注意的是其座骑颈下系有铃之类的马具。
着装上戴盔贯甲的,与贮贝器盖上骑马武士的相一致骑士扣饰数量不多,出土于石寨山第7号墓的[骑士扣饰](图12),骑士御马而行,头戴盔形圆帽,着披肩,短衣短裤,跣足。
不过云南晋宁石寨山第12墓出土的[骑士扣饰](图13),骑士裹缠的头帕有饰牌相装饰,与石寨山M13出上的[贡纳场面贮贝器]盖上的缠帕者(图14)相似,与现代的阿拉伯人头饰很相似,这种装束在古西亚草原民族较常见,但衣着与滇贵族骑士相一致,估计是生活于滇国的西亚人。另外,出自石寨山6号墓的[女骑士鎏金铜扣饰]很特别,称其为女骑士,是因其发髻结于脑后,与大多持伞女俑髻位置一样,从骑士的右手臂高抬,其高度高于她略抬的左手臂,身着过膝长裙侧坐于飞奔的马上,她射箭之姿态与欧亚东部草原骑马猎手用弓箭追捕猎物的射箭之姿态相似,而侧坐之态也与古代欧洲女贵族相一致(经笔者与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工作的许杰先生共同观看此件扣饰时,惊讶地说此形象与古代欧洲的女贵族骑马之坐姿一样),这些特征应当是滇人仿照草原民族骑马文化的实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