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骑士风采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hai10m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由于“胡服骑射”典故,好像骑马者在汉代最多是身处欧亚东部草原民族的形象,而在中原,汉人用马多为驾车的牲口,还少有骑马者形象。可是我在滇青铜器的人物形象中却看到众多骑马者的形象。一般关于居滇之民,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述,是椎髻、耕田、有邑聚,即农业民族的特点,为何在大量滇青铜器上却频频塑造骑马者的形象一典型的游牧民族特点的形象呢?查阅古代世界史,约公元前s至3世纪在广阔的欧亚东部草原(黑海沿岸、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南西伯利亚及北蒙古草原)上出现过许多骑马牧猎的游牧民族,如斯基泰人、突厥人、匈奴人等,这些民族大多善于骑射,是他们开创了骑马者的历史,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还记述广阔的西南夷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碟榆,名嵩、昆明(人),皆编发”是“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的游牧民族,这些“逐水草而居”的民族大多为争夺牧场或牲畜互相间就有着无休无止的争战,和草原边缘生活的农业民族,也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因而推测居滇之民也正是在与周边游牧民族的交战或贸易交往中学会骑马,喜欢骑马者的英姿,并将骑马做为滇国重要成员出行出征的显威用具,故在滇青铜器上才多有骑马者形象。
  
  以下介绍几件有骑马者形象的青铜器
  

  
  [祭祀场面贮贝器](图1),1992年发掘于江川李家山第69号墓,现收藏在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在众多的祭祀场面人物形象中的二位骑马者均螺髻于顶,头环缠包头带,身穿直条纹对襟长衫,腰带束于长衣外,于腹部扣圆形扣饰,长衫内还穿短及膝的短裤,腰佩长剑,跣足,双手持缰一前一后行于祭祀队伍的最前列,再看其坐骑的马已配有系饰于颈的项圈(称为攀胸)及环于马肚的腹带,骑士与马身之间已有鞍垫,其中一骑士,一足之拇趾伸入自鞍前垂下的绳圈中(脚扣)。
  类似着装的骑士在云南晋石寨山第10号墓出工的[四牛鎏金骑士盖虎耳贮贝器](图2)器盖上,在石寨山H71出土的[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现藏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器盖上的骑士,他们从装束上均螺髻于顶,头环缠头带,身着直条纹对襟长衫,腰带束于长衫外,长衫内还穿短及膝的短裤,佩长剑,跣足。只是四牛鎏金骑士盖虎耳贮贝器器盖上的骑士和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有二骑士之一均通体鎏金(图3),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不鎏金的骑士则身着直条纹对襟长衫,装束与叠鼓形狩猎场面贮贝器器盖上的鎏金骑士相一致。
  
  另一种骑士装束则是戴盔贯甲的滇武士形象,云南晋宁石寨山第13号墓出土的[战争场面贮贝器盖],此器盖中央雕铸一骑士(图4),高11.7厘米,通体鎏金,着战裙短及膝,腰束带佩剑,跣足,左手控疆,右手持矛作刺杀状,戴盔贯甲的形象与鎏金俘获纹扣饰上的滇武士相一致,左手控疆,右手持兵器向下刺,他的坐骑体骏肌丰,昂首而驰,络头、马衔、额带和鼻带皆备,鼻带上有毛发状缨穗相饰,面颊带上嵌有铜泡,颈下系铃。
  还有一件表现战争场面的贮贝器,通高53.9,盖径33,胴围118.6,腰围91,足围117,足径37厘米。盖上铸雕立体的战争场面,人物22个,马5匹,人高约6厘米,马长约7—10厘米。其中身披甲胄的滇族武将骑马驰突,他们均戴盔贯甲,紧身短袖衣,短至膝的战裙,腰束带,以圆形扣饰饰于腹心,身侧佩剑,跣足,左手持缰,右手执长矛下刺,只见敌人(即昆明族人)的坠地,受伤者的伏地挣扎,一滇族士兵正举驽欲射,投降者的跪地告饶,被俘者的双手被缚,被杀者的身首分离等细节,表现出椎髻的滇人与辫发辫的昆明人之间的一场恶战即将结束时的情景。
  
  江川李家山51号墓出土的[三骑击鼓](现藏于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图5)通高46.2,鼓高31.2,面径39.7,足围157.5厘米。铜鼓鼓面上雕有三个骑士。均头戴盔,耳佩大环,双肩各披一块带毛的皮革膊披甲,臂戴宽边突沿玉镯,骑士身着的长衫腰以下多有曲腰椭圆形斑纹好似虎皮,另下摆也缀流苏状饰,束腰带,腰佩长剑横背于身后,跣足悬于马前腿侧,器字轩昴,双手控缰面稍向左驰骋巡视状。他们的坐骑各个长鬃向后飘扬长尾高翘,鞍辔齐备,马头鼻带上有缨络饰,圆形辔饰穿缀的颊带,加上有圆形铜泡饰或泡钉的攀胸和腹带。这样骑士装扮配以鞍辔齐备的骏马,显示出滇骑士的威武英俊。(图6、图7)
  
  为典型的滇人装束骑马者形象,在出土的青铜扣饰中也不少,最多见的是表现骑士猎鹿场面的扣饰,骑士均头梳椎髻,头缠包头带,着装与上述贮贝器盖上骑士装束相一致,如江川李家山1972年出土的[二骑士猎鹿扣饰](图8)上骑士则头梳高髻于顶,髻上插二长翎,为滇祭司舞巫常见头饰,二骑士均手持长矛刺向一奔逃之鹿。从马的形象看,马背上还无鞍,但已有缰绳从马口经过,骑士似直接落坐于马背,这种踝骑骑姿形象也许与世界上较早骑马者——即欧亚东部草原游牧民族的骑猎形象极接近吧。江川李家山1992年出土的[骑士猎鹿扣饰](现藏云南江川县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图9),虽骑±的缠头带特别长,结于额前的两端高翘,有装饰效果,也身着对襟长衫,其衫长已过膝,经柬腰带系缠将下裳洒围成裙,下身着短裤,腰束带,腹心处饰圆形腰扣,佩长剑,持长矛的右臂戴着圆形宽边玉镯,也是典型的滇人装束,但见马的形象,已络头、缰绳、颈带、腹带俱全,显然马具较齐备。出土于云南石寨山第13号墓的骑士猎鹿扣饰(图10),鎏金,骑士的头已缺失。该扣饰表现一骑士御马追猎一鹿情节,骑士着对襟长衫,内着短衣短裤,跣足,腰间束带,佩一短剑,左手控缰,右手扬起作投掷长兵器刺鹿之状,鹿昴首狂奔于猎骑之右前端。而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第6号墓骑士猎鹿扣饰(图11)着装上也是头梳椎髻,头缠包头带,身着对襟长衫内有短衣短裤,左手控缰,右手扬起作投掷长兵器刺鹿之状,较为引人注意的是其座骑颈下系有铃之类的马具。
  着装上戴盔贯甲的,与贮贝器盖上骑马武士的相一致骑士扣饰数量不多,出土于石寨山第7号墓的[骑士扣饰](图12),骑士御马而行,头戴盔形圆帽,着披肩,短衣短裤,跣足。
  
  不过云南晋宁石寨山第12墓出土的[骑士扣饰](图13),骑士裹缠的头帕有饰牌相装饰,与石寨山M13出上的[贡纳场面贮贝器]盖上的缠帕者(图14)相似,与现代的阿拉伯人头饰很相似,这种装束在古西亚草原民族较常见,但衣着与滇贵族骑士相一致,估计是生活于滇国的西亚人。另外,出自石寨山6号墓的[女骑士鎏金铜扣饰]很特别,称其为女骑士,是因其发髻结于脑后,与大多持伞女俑髻位置一样,从骑士的右手臂高抬,其高度高于她略抬的左手臂,身着过膝长裙侧坐于飞奔的马上,她射箭之姿态与欧亚东部草原骑马猎手用弓箭追捕猎物的射箭之姿态相似,而侧坐之态也与古代欧洲女贵族相一致(经笔者与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工作的许杰先生共同观看此件扣饰时,惊讶地说此形象与古代欧洲的女贵族骑马之坐姿一样),这些特征应当是滇人仿照草原民族骑马文化的实证吧。
其他文献
几乎每个专场都有亮点油画专场第1788号拍品、徐悲鸿先生的《珍妮小姐画像》就经过了廖静文先生及馆内专家鉴定,一致确认为悲鸿先生真迹。并创下2200万元的成交纪录;第1743号拍品陈逸飞的《上海旧梦》以506万元的成绩列陈逸飞成交纪录的第二位;  《珍妮小姐画像》以2200万元的高价创造了中国油画的世界纪录。据统计,2001年10月《风尘三侠》在香港以664.5万元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徐悲鸿个人画
期刊
据《新京报》报道,就《南方周末》爆出“国藏文献文物图片惊现潘家园”一事,国家博物馆日前正式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所有文物、文献、档案在此次搬迁过程中部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无一流失。”对此,声称藏有大量国博文献资料的中国收藏家协会委员秦杰拒绝发表看法。    收藏“国博”文献3000件    据媒体报道,秦杰于今年2月开始,通过潘家园市场书商引荐,购回一大批文物照片
期刊
玉器专场有古今玉器80多件。清代白玉雕如意,白玉料件大而质好,雕工精巧,色白润透,是收藏白玉佳品。清白玉雕文叙图山子摆件,玉质细润,色白无瑕,雕刻高仕文人神雅飘逸,松荫山景秀丽,是巧夺天工之作。  瓷器珍玩部分,此次100多件拍品,最难得有民国名家瓷板画30多件,由于该批瓷板画,画工精美,保存品相上佳,从估价上看可谓超值,相信将吸引喜爱瓷板画藏家兴趣。元釉里红凤纹梅瓶,红釉发色红艳带沉实,釉白里带
期刊
艺术大师是永远的主题    从本场拍卖看,大师、名家作品的走势依然强劲,诚可谓艺术市场的“龙头股”,其价位也会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如第106号拍品齐白石《守护神》虽不足三平尺,因题材独特加之早期著录,成交价达319万元,此价格为齐白石作品成交纪录第5位;第107号拍品齐白石《柳牛图》以286万元成交,此价格也进入了齐白石作品成交纪录前个位,比2001年嘉德拍卖的同类作品价格高出15倍之多。第382号
期刊
曾见袁松年晚年以钢笔书扇面。此所仅见者。  佘惠文书陈君励(1925-1984)《莺啼序》长调论历代书法。麦华三誉为“揭阳二绝”。  吴子玉深喜坡翁五言之“曾醉西湖雨”,曾刻一章:凡写荷辄钤其上。  陈健(1924-?)弃儒从医,蔡起贤赠以冠首联:“陈砚不磨孔孟墨,健毫改写歧黄方”,极工稳。  香江陈文岩、业医、誉满海隅,虽浸濡西学而雅擅诗词,其感事讽时,咏物怀人之作,去陈言,弃僻典,明白晓畅,已
期刊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2000年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古代)专场出,有一件定名为“张若澄甘蕉文石”的拍品。画写甘蕉一株,背倚湖石,前有幽兰二丛,湖石后修竹数竿。甘蕉婀娜多姿,湖石玲珑剔透,修竹亭亭玉立,满纸雅韵清气。款署:“甘蕉文石(隶书)。炼雪道人制。直庐清暇临文衡山笔。”钤白文方印“雪道人”。画幅左方有白文方印“晴岚居士”。画幅左卜角钤有“一日不厌百回看”、“钦训堂珍藏”、“素菊居士鉴赏图书”三
期刊
程砚秋藏《玉霜戏曲钞本》550万成交      在中国嘉德550万成交的这批千余册戏曲钞本为程砚秋旧藏,内有大量珍贵稿本和抄本,如清顺治十年抄本《太平钱》等。钞本中有许多珍贵的王尺谱和身段谱。多为秘不示人之演出剧本,是程派京剧艺术的精华总结,对研究有清一代戏曲艺术的发展极具史料文献价值。    祁承业祁彪佳家族文献受追捧基于文献背后所蕴的家族文化史    今秋中国嘉德、上海嘉泰都见有祁承蝶家族文献
期刊
战国时期的铜镜,镜体一般比较轻薄,形制大多为圆形。镜钮主要有弦纹钮、镂空钮、桥形钮、兽钮、半环钮等。弦纹钮是战国铜镜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形式为桥形钮背上均有一至四道凸起的弦纹。钮座一般为圆形和方形。镜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缘,另一种是素卷缘,分为低卷缘和高卷缘。纹饰一般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还出现错金银、镶嵌绿松石、透空等特种工艺。  本文收录的战国铜镜可分为山字纹镜、龙纹镜、凤纹镜、
期刊
两千年来地处川西富庶平原地区,四面环山的成都历史上经历的战火相较于中原地区要少得多,也比中原任何地区要富饶得多。这种环境造成了成都人与世无争、进取不足的个性,也养成了成都人休闲的习惯。  行走在成都街头,您可以发现这里最流行的三件事情。就是麻将、喝茶、摆龙门阵。无论是在市区的大街小巷,锦江两岸,还是在旅游圣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等,您都可以看到四下摆开的麻将局,到处回荡着劈劈啪啪的麻将牌撞击的声音。
期刊
身兼“八德”推歙石    砚乃“文房四宝”之一,性质坚固,百世不朽;是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品。通过对其源流的探讨,使我们能够看到砚在文字书写中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砚磨之具,砚是与墨、笔伴生而发展的,至迟在秦代就出现了。到了汉代,不仅有文献记载而且出工实物都证明砚已普遍使用。  历代论砚,当以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鲁砚、信州砚、温州砚、灵壁砚、贺兰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