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声誉危机溢出效应研究:认知理论视角

来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南山奶粉致癌门"事件为例,从认知理论视角探讨利益相关者认知变化对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将根据危机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来改变自己对相关企业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当危机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使利益相关者形成新的认知平衡时,他们将运用归因理论使与危机企业类似的企业受到传染效应,但当传播中的危机信息变化时,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受其影响也发生变化,企业声誉危机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分化成传染效应和竞争效益。本文弥补了现有文献只关注声誉危机后果的不足,为未来深入探讨声誉危机后果的前因提供了经验证据。
其他文献
调整对象是经济法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它理应与经济学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的官方经济学,理应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的
<正>如今不少中青年教师热心教学,努力探索如何上好基础物理课,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自己的学识和魅力.然而当一些青年教师初上讲坛时,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未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理
在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热潮中,"用工荒"蔓延至全国。中国经济"四大板块"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东部作为"重灾区"已逐渐
尽管创业投资信息不对称和正外部性给予了政府介入的理由,但是,不能保证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没有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家单边道德风险的序贯要约博弈模型,考虑政
从 1996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招标方式时起 ,我国国债发行机制正在逐步地市场化、规范化。但应注意的是 ,我国国债招标发行机制还很不完善 ,在设计上 ,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善的
为了达到加入WTO的要求,中央选择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原本的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化,将政府推上了风险"最终负担者"的角色。
利用含磷共聚型阻燃剂成功合成了阻燃尼龙66,与普通尼龙66相比:红外光谱测试(FTIR)发现,阻燃剂以共聚的方式引入到尼龙的大分子链当中;热失重测试(TGA)显示,由于阻燃剂的加入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其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作用也越来越受关注。基于2005—2013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金融产业集聚度、经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经验、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预告行为具有激励效应,能够促进业绩预告信息质量提高,及时性增强,倾向性偏
目的了解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强化学校食品卫生监管,保障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方法按照《河北省集体食堂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2007年版)》对某县26所学校、幼儿园食堂进行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