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指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在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方面综合体现出的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城市综合竞争力,可以客观地衡量和评价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省17个(济源市除外)地级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可为各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但尚未建立一套统一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从河南省具体省情和发展现状出发,选取了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创新能力、全球化能力、居民福利、基础设施共6个方面28项指标,建立了河南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8项指标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工业企业增值税、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规模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规模工业总产值、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R&D经费、年专利申请数、科研机构数、高技术产业产值、接待国际旅游人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建成区绿地面积、人均邮电业务总量、百人电话机数、互联网用户数、全年供水总量、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市区货运总量、市区客运总量。
二、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及结果
(一)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
城市综合发展竞争力通过以下方法求得:首先,根据2008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查得或计算出28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其次,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的不统一,将它们标准化处理;第三,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主因子,本过程采取KMO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是否可进行主成分分析,用协方差旋转阵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用方差极大法对相关矩阵不断进行正交变换,使数据信息重叠性达到最小。数据处理结果共提取了2个主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7.6%、30.2%,一起解释了总方差的97.8%,说明它们提供了原始数据几乎全部的信息。
(二)城市竞争力评估结果
在计算第一、二主成分得分后,再计算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及各指标的单项得分。进行整理得结果见表1。
(三)河南省各地级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1 城市单项竞争力分析
在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方面:由表1可知,17个城市中得分最高的是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城市此值均为负值。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其交通地位相当重要,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各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全省。其余各个城市均得分较低,且差距不大,总体城市竞争力优势不大。
企业核心能力表现为一种竞争优势,漯河和濮阳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实力,而其它城市得分均较低。
综合创新能力:郑州和洛阳在此项得分最高。郑州作为省会,在人才和科技上的资金投入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洛阳在近年来加强了对科研经费的投入。
全球化能力:郑州、焦作、洛阳得分排在前3位。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文化为积淀背景的河南在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上和引进外资上有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周口、驻马店和信阳等城市在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居民福利:居民福利的好坏依赖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所以,在此项中表现得分较高的也就是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上得分的前2位:郑州、洛阳。这两城市分别作为省会和文化古都,有其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尤以郑州更为突出。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城市得分较低,在医疗、文化事业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基础设施:除郑州是省会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在全省都首屈一指以外,三门峡、焦作的人均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等指标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相对落后。
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从城市竞争力综创评价来看,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排序根据评价值的高低可以分为3类,见表2。
三、结论与讨论
(一)由表1可看出,城市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居民福利和基础设施呈正相关
一方面,各市应加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居民福利、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为增强竞争力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坚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以人才和科技为向导,努力吸引高级人才在河南落户,大力增强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
(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影响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必须做强城市产业,增加经济总量,夯实城市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重点项目、大型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条的企业向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集中,使之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二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坚持优先发展工业,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通过做活现代商贸物流、家政服务等产业,提升城市在地域内的经济生命力。三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合城市发展,提升总体实力。
(三)由表2可看出,河南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区位决定论”特点,即北边优于南边、平原优于山区
凭借区位的优势,做大做强郑州、洛阳等大城市,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小城市可结合自身区位发展优势,大力增强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旅游等各方面加强联系,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促进优势互补的城市群(带)的形成,增强河南省整体城市的竞争力。
一、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但尚未建立一套统一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从河南省具体省情和发展现状出发,选取了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创新能力、全球化能力、居民福利、基础设施共6个方面28项指标,建立了河南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8项指标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规模工业企业增值税、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规模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规模工业总产值、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R&D经费、年专利申请数、科研机构数、高技术产业产值、接待国际旅游人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万人建成区绿地面积、人均邮电业务总量、百人电话机数、互联网用户数、全年供水总量、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市区货运总量、市区客运总量。
二、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及结果
(一)城市竞争力评估方法
城市综合发展竞争力通过以下方法求得:首先,根据2008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查得或计算出28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其次,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的不统一,将它们标准化处理;第三,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主因子,本过程采取KMO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是否可进行主成分分析,用协方差旋转阵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用方差极大法对相关矩阵不断进行正交变换,使数据信息重叠性达到最小。数据处理结果共提取了2个主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7.6%、30.2%,一起解释了总方差的97.8%,说明它们提供了原始数据几乎全部的信息。
(二)城市竞争力评估结果
在计算第一、二主成分得分后,再计算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及各指标的单项得分。进行整理得结果见表1。
(三)河南省各地级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1 城市单项竞争力分析
在城市经济综合实力方面:由表1可知,17个城市中得分最高的是郑州,洛阳、焦作、三门峡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城市此值均为负值。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腹地,其交通地位相当重要,是我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各方面的影响力辐射全省。其余各个城市均得分较低,且差距不大,总体城市竞争力优势不大。
企业核心能力表现为一种竞争优势,漯河和濮阳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其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方面具有相当强的实力,而其它城市得分均较低。
综合创新能力:郑州和洛阳在此项得分最高。郑州作为省会,在人才和科技上的资金投入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洛阳在近年来加强了对科研经费的投入。
全球化能力:郑州、焦作、洛阳得分排在前3位。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文化为积淀背景的河南在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上和引进外资上有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周口、驻马店和信阳等城市在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居民福利:居民福利的好坏依赖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所以,在此项中表现得分较高的也就是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上得分的前2位:郑州、洛阳。这两城市分别作为省会和文化古都,有其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尤以郑州更为突出。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城市得分较低,在医疗、文化事业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基础设施:除郑州是省会城市,在基础设施方面在全省都首屈一指以外,三门峡、焦作的人均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等指标方面也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城市相对落后。
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从城市竞争力综创评价来看,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排序根据评价值的高低可以分为3类,见表2。
三、结论与讨论
(一)由表1可看出,城市竞争力与创新能力、居民福利和基础设施呈正相关
一方面,各市应加快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居民福利、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为增强竞争力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坚持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以人才和科技为向导,努力吸引高级人才在河南落户,大力增强河南省自主创新能力。
(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影响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必须做强城市产业,增加经济总量,夯实城市竞争力的产业基础。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重点项目、大型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条的企业向中心城区的工业园区集中,使之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二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坚持优先发展工业,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通过做活现代商贸物流、家政服务等产业,提升城市在地域内的经济生命力。三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配合城市发展,提升总体实力。
(三)由表2可看出,河南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区位决定论”特点,即北边优于南边、平原优于山区
凭借区位的优势,做大做强郑州、洛阳等大城市,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中小城市可结合自身区位发展优势,大力增强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旅游等各方面加强联系,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促进优势互补的城市群(带)的形成,增强河南省整体城市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