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或困惑。本文阐述了笔者学校数控专业发展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技能培养的几点做法,在技能大赛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采用教师技能“1 1”的模式,完善专业管理机制,并搭建师生同场竞技的比赛平台,切实提高教师的技能,促使师生共同提高技能水平。
关键词:中职数控 技能竞赛 提升策略
在机械加工的高端领域中,产品追求的“精度和美观”是精致和完美。如果光从技能竞赛的规则来看,比赛追求的是精确和速度,训练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准确型加速度,这与“工匠精神”有所差别。“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精益求精,正如技能竞赛的训练和比赛结果一样,所追求的是细节和完美。近几年,笔者学校数控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激发竞赛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比赛潜力,打破了台州市技能大赛一枝独秀的格局。但是学校并没有走入以“精英教育,为赛而学,为赛而教”的比赛误区,而是通过兴趣小组学习,让广大有兴趣的学生在技能上受益,再通过层层选拔,在竞赛训练过程中让竞赛选手在技能上成为精英。“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這是参加技能竞赛的根本宗旨。下面就笔者学校在师生技能竞赛水平提升策略方面谈几点想法。
一、借鸡生蛋,螺旋提升
对于中职的学生而言,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关系到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否靠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工作,技能大赛更是为众多学生提供了发光绽彩的大好机会。笔者学校设立了技能竞赛培训处,专门负责学校的技能竞赛的顶层设计,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竞赛选拔机制,取各校的特色,再结合笔者学校的校情,在技能大赛人才选拔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机制。
1.学生海选,教师推选
新学期开学初,技能竞赛培训处根据技能大赛的项目,联合教务处和校区,通过专业实训和理论教师发现优秀学生并进行推荐,组成各个项目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在辅导之前制订兴趣小组的详细辅导计划,包括培训周期、培训项目、培训内容、达标条件等,为之后部分学生参加强化集训队奠定了技能基础。
2.月测排名,教师遴选
培训周期结束,根据月测时的结果,再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教师遴选学生加入技能集训队。通过短期停课、教师的强化集训,对学生的训练进程进行全程关注与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由此得到较大提升。在突击集训的过程中,教师全方位地观察并总结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确定最终的技能大赛成员。技能大赛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过程见图1。
这种选拔机制不仅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兴趣小组,而且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竞赛队的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于竞赛指导教师而言,采取全新的竞赛人才选拔机制后,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技能竞赛选手的选定,通过不间断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今后针对学生的发展制订出详细的训练方案。
3.计划周密,训练高效
指导教师在选拔学生的同时,必须同期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计划,才能使技能训练更加高效。
(1)制订高效的训练计划。对最终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指导教师在原有的训练计划上,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训练时间以及模拟比赛时的现状,制订出符合学生训练的计划,并在相应的训练项目中体现出训练图纸的难易程度,并制订完整的单项或综合的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
(2)注重单项训练。任何复杂的零部件都是由基础的内容组成的。在训练时要对每个基础内容进行单项训练,这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更加有效。
(3)注重题目细节。在数控比赛中,每一个尺寸都会有对应的分值,在平时训练中,必须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图纸,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
(4)注重见识积累。例如,在工业产品设计(CAD)比赛中,要求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完成整套题目,特别是最后的自主设计的试题,需要选手在平时训练中有更广泛的见识。只有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见识”,学生才能在比赛中解题时得心应手。
二、从无到有,巧妙提升
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个人技能水平至关重要。针对操作课,教师自身动手实践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会更游刃有余。笔者学校结合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形成了教师技能“1 1”的模式,见图2。
最近几年的浙江省机械教学能力比赛,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讲授理论课的基础,而且要具有机械综合加工和3D打印等技能,该项赛事对教师之间的协调以及各自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高档次的赛事也非常有利于专业教师的综合成长。
数控专业技能竞赛包括数控综合加工、工业产品CAD等项目,基本涵盖数控专业所有技能操作基础课程。笔者学校要求每位机械组的教师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以上几个技能项目进行选择,选择自己进行抽测的技能项目后,教务处对机械组教师技能进行抽测。
(1)校内教师技能抽测。例如,在2015年7月,学校教务处对机械组全体成员进行技能测试,根据省赛的要求增加了补视图,这对参赛选手的AuToCAD和机械识图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校内技能测试,教务处掌握机械组教师的技能水平情况,根据校区的课务统筹安排,每周留出半天时间作为教师技能提升日,制订详细的技能提升计划。教师努力练习基本功,促使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升。
(2)大赛教师技能辅训。在大赛环境下,笔者学校形成了教师技能“1 1”模式,富有参赛经验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技能,促使他们达到技能竞赛的水平,并将该模式延伸到技能大赛项目。每年的技能竞赛项目确定后,由技能竞赛培训处统筹安排,咨询教研组的意见,确定参赛教师或学生,并及时对他们予以指导和培训,使每位参赛教师都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各个项目的技能要求,使教师技能由单一转向全能。
通过以上措施,技能竞赛培训处根据校区的推荐,再结合以往教师的表现,挑选责任心强、比赛经验多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年轻教师作为梯队,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操作技能,参加今后的教师技能赛。每个大赛项目都有专任教师负责,年轻教师学习辅带,以此确保每个赛项在常规教学中能正常有序开展。
三、师生同台,稳步提升
温岭市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以全国技能大赛比赛文件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及台州市的比赛项目开设,很多师生的比赛项目是相同的。因此,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的潜力,这也是众多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指导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此,笔者学校采用的是师生同台共比武的方式。以工业产品设计(CAD)为例,技能竞赛培训处以周三晚上作为必修晚自习,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同时参加技能训练,在每个月的月底进行月测。月测时由指导教师根据国赛比赛要求,出3套训练题目,从中抽取一套题目作为抽测试题,按照比赛要求,需要师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内容。比赛结束后,将作品进行重新编号,交由机械组的教师进行集体测评,最后将比赛的成绩反馈给技能竞赛培训处,技能竞赛培训处再通过学校平台发布本次月测的成绩。在整个师生同台比赛中,要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显然教师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当然这也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的大好机会。这就需要参赛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强化练习,从而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这种方式对校竞赛队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有幸和教师同场竞技,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会更加努力去训练来增强信心。
技能竞赛是残酷的,而晋级淘汰是毫不留情的,最终的胜利属于那些锲而不舍、刻苦奋斗的师生。或许在旁观者看来,这类竞赛靠的无非就是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漫长的训练周期中,需要经过数次的失败和反思,更需要的是一种能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笔者始终相信,刻苦奋斗才能使技能更上一层楼。竞赛使笔者认识到,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参加比赛的前提。路,还在继续;我们在技能竞赛的路上不断追求着新的高度,同时跟随时代变迁的步伐,实现更大的飞跃。
(作者单位: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中职数控 技能竞赛 提升策略
在机械加工的高端领域中,产品追求的“精度和美观”是精致和完美。如果光从技能竞赛的规则来看,比赛追求的是精确和速度,训练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准确型加速度,这与“工匠精神”有所差别。“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精益求精,正如技能竞赛的训练和比赛结果一样,所追求的是细节和完美。近几年,笔者学校数控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激发竞赛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比赛潜力,打破了台州市技能大赛一枝独秀的格局。但是学校并没有走入以“精英教育,为赛而学,为赛而教”的比赛误区,而是通过兴趣小组学习,让广大有兴趣的学生在技能上受益,再通过层层选拔,在竞赛训练过程中让竞赛选手在技能上成为精英。“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這是参加技能竞赛的根本宗旨。下面就笔者学校在师生技能竞赛水平提升策略方面谈几点想法。
一、借鸡生蛋,螺旋提升
对于中职的学生而言,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关系到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否靠一技之长找到合适的工作,技能大赛更是为众多学生提供了发光绽彩的大好机会。笔者学校设立了技能竞赛培训处,专门负责学校的技能竞赛的顶层设计,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竞赛选拔机制,取各校的特色,再结合笔者学校的校情,在技能大赛人才选拔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机制。
1.学生海选,教师推选
新学期开学初,技能竞赛培训处根据技能大赛的项目,联合教务处和校区,通过专业实训和理论教师发现优秀学生并进行推荐,组成各个项目兴趣小组。指导教师在辅导之前制订兴趣小组的详细辅导计划,包括培训周期、培训项目、培训内容、达标条件等,为之后部分学生参加强化集训队奠定了技能基础。
2.月测排名,教师遴选
培训周期结束,根据月测时的结果,再结合学生个人的兴趣,教师遴选学生加入技能集训队。通过短期停课、教师的强化集训,对学生的训练进程进行全程关注与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由此得到较大提升。在突击集训的过程中,教师全方位地观察并总结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确定最终的技能大赛成员。技能大赛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过程见图1。
这种选拔机制不仅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兴趣小组,而且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进入竞赛队的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对于竞赛指导教师而言,采取全新的竞赛人才选拔机制后,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技能竞赛选手的选定,通过不间断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有利于今后针对学生的发展制订出详细的训练方案。
3.计划周密,训练高效
指导教师在选拔学生的同时,必须同期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计划,才能使技能训练更加高效。
(1)制订高效的训练计划。对最终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指导教师在原有的训练计划上,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训练时间以及模拟比赛时的现状,制订出符合学生训练的计划,并在相应的训练项目中体现出训练图纸的难易程度,并制订完整的单项或综合的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
(2)注重单项训练。任何复杂的零部件都是由基础的内容组成的。在训练时要对每个基础内容进行单项训练,这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更加有效。
(3)注重题目细节。在数控比赛中,每一个尺寸都会有对应的分值,在平时训练中,必须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图纸,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
(4)注重见识积累。例如,在工业产品设计(CAD)比赛中,要求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完成整套题目,特别是最后的自主设计的试题,需要选手在平时训练中有更广泛的见识。只有在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见识”,学生才能在比赛中解题时得心应手。
二、从无到有,巧妙提升
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个人技能水平至关重要。针对操作课,教师自身动手实践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会更游刃有余。笔者学校结合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形成了教师技能“1 1”的模式,见图2。
最近几年的浙江省机械教学能力比赛,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讲授理论课的基础,而且要具有机械综合加工和3D打印等技能,该项赛事对教师之间的协调以及各自的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高档次的赛事也非常有利于专业教师的综合成长。
数控专业技能竞赛包括数控综合加工、工业产品CAD等项目,基本涵盖数控专业所有技能操作基础课程。笔者学校要求每位机械组的教师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以上几个技能项目进行选择,选择自己进行抽测的技能项目后,教务处对机械组教师技能进行抽测。
(1)校内教师技能抽测。例如,在2015年7月,学校教务处对机械组全体成员进行技能测试,根据省赛的要求增加了补视图,这对参赛选手的AuToCAD和机械识图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校内技能测试,教务处掌握机械组教师的技能水平情况,根据校区的课务统筹安排,每周留出半天时间作为教师技能提升日,制订详细的技能提升计划。教师努力练习基本功,促使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升。
(2)大赛教师技能辅训。在大赛环境下,笔者学校形成了教师技能“1 1”模式,富有参赛经验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技能,促使他们达到技能竞赛的水平,并将该模式延伸到技能大赛项目。每年的技能竞赛项目确定后,由技能竞赛培训处统筹安排,咨询教研组的意见,确定参赛教师或学生,并及时对他们予以指导和培训,使每位参赛教师都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各个项目的技能要求,使教师技能由单一转向全能。
通过以上措施,技能竞赛培训处根据校区的推荐,再结合以往教师的表现,挑选责任心强、比赛经验多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年轻教师作为梯队,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操作技能,参加今后的教师技能赛。每个大赛项目都有专任教师负责,年轻教师学习辅带,以此确保每个赛项在常规教学中能正常有序开展。
三、师生同台,稳步提升
温岭市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是以全国技能大赛比赛文件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及台州市的比赛项目开设,很多师生的比赛项目是相同的。因此,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的潜力,这也是众多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指导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此,笔者学校采用的是师生同台共比武的方式。以工业产品设计(CAD)为例,技能竞赛培训处以周三晚上作为必修晚自习,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同时参加技能训练,在每个月的月底进行月测。月测时由指导教师根据国赛比赛要求,出3套训练题目,从中抽取一套题目作为抽测试题,按照比赛要求,需要师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内容。比赛结束后,将作品进行重新编号,交由机械组的教师进行集体测评,最后将比赛的成绩反馈给技能竞赛培训处,技能竞赛培训处再通过学校平台发布本次月测的成绩。在整个师生同台比赛中,要体现出教师的教学引领作用,显然教师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当然这也是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的大好机会。这就需要参赛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强化练习,从而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这种方式对校竞赛队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有幸和教师同场竞技,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会更加努力去训练来增强信心。
技能竞赛是残酷的,而晋级淘汰是毫不留情的,最终的胜利属于那些锲而不舍、刻苦奋斗的师生。或许在旁观者看来,这类竞赛靠的无非就是基础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漫长的训练周期中,需要经过数次的失败和反思,更需要的是一种能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笔者始终相信,刻苦奋斗才能使技能更上一层楼。竞赛使笔者认识到,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参加比赛的前提。路,还在继续;我们在技能竞赛的路上不断追求着新的高度,同时跟随时代变迁的步伐,实现更大的飞跃。
(作者单位: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