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文字还可以这样构造生命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更是诗的宠儿!于是,关于爱的所有修辞几乎要被诗文用完。但在柴棚笔下,文字还可以这样构造生命。
  “在我没有爱上你之前/请不要爱我/我是带刺的灌木丛/一只蚂蚁爬进去/半只蚂蚁爬出来/还有半只在疗伤//在我没有爱上你之前/请不要爱我/我是有毒的蘑菇/你用双手碰触我的美丽/同时也在自掘坟墓……”
  真正的艺术需要真诚的情感和陌生的形象,文应因情而发,形象应有个性。柴棚的诗让我们得到了这种艺术本源的满足。一种虚无渺茫的爱情宣誓,在这诗里变成了富有个性的形象和富有力度的情节。诗人毫不隐瞒自己诗里的爱,但也毫不隐瞒地表明诗里之爱的专一。在开宗明义的个性里,我们很容易与那些泛爱的诗相比,这里不能不让人叹服诗里这种独有的生命之爱。
  再看一首相映衬的诗《我准备好好爱你》,在这诗里,爱不能是一种语言,如果是一种夸张的语言,那就太轻飘了,太浅薄了;爱只能是一种生命现象,是一种生命的释放,是一种生命的完善;它可以是一片被亲过的小小的绿叶,但小绿叶一定会为爱而酝酿出夏天耀眼的花衣!还有什么比喻更有真情的重量?看似漫不经心地随手拈来,实则力透纸背,重过千均。
  柴棚还有什么新招来描述爱情?在她的《送你十万吨雪花》里,她果然又独具匠心。“我派十万吨雪花赶往你的小镇/风雨兼程/那不是一场虚拟的雪/是一场积劳成疾的思念/每一朵雪花都是我朝你狂奔的心……”唐代女诗人李季兰写过“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这诗里,爱是深无可比的海水,而柴棚的诗里,爱是可以称量的更俏皮的十万吨雪花。十万吨雪花是多么浩荡的传送爱情的大队?或许这首诗是在落雪天里偶有灵感而作,或许就是平常日子的异想天开,无论是在何种情境下写出这首诗,都有值得佩服的才情。
  自然界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我们知道入文的自然已不是平常意义的自然,它只能是作者心中的自然,只能是赋予了情感的自然,只能是富有生命的自然。在柴棚的诗里,文字还可以这样构造生命。一片落叶能鲜活到何程度?在柴棚笔下,这落叶是大地薄衫上的一块特殊的补丁,尽管雨点打疼了它,微风吹痒了它,但它不管这些疼和痒,只管做一道响亮的闪电,照着那些走在暗途上的人们!这落叶落到大地上已经残缺不堪,但它化为泥土,躲在尘世的一角,不让你看到它的狼狈,等到你得知它的遗址时,它已经用崭新的青草告诉你一个美丽的春天!这落叶还在你的书里留一瓣清香,有那么一天,你翻阅到它所在的那个页码,它批准你流泪一次,心跳两次,它要在文字的海洋里,波澜壮阔地爱你一次。自古至今,我们的诗词歌赋里,落叶几乎都与凋零、老谢、失望、颓丧、悲哀、末日有关,而在柴棚的诗里,落叶飞到哪儿都有强盛的生命,都暗含着饱满的激情。在这里,不难推断出作为创作主体的内心对生活的向往与信心!在落叶这幅画里,魔幻出了闪电、春天和人世间的深情,诗的生命显得那么可感。
  花是自然的笑颜。在浩瀚的文海里,写花的诗文已非数词和量词所能形容。但我们看看,在柴棚的诗里,文字还可以这样构造生命。每年来得最早的花之一就是迎春花。柴棚在《迎春花》里这样构造生命:“她比别的花朵早来一个时辰/迎着风霜抽过来的鞭子/把寒冷逼向远方/她捧出一小朵一小朵的温暖/用脆脆的金黄叫醒春天。”迎着风霜抽过来的鞭子,把寒冷逼走,用脆脆的金黄把春天叫醒,这哪还是迎春花呢?这难道还不是英雄的生命吗?迎春花过后,桃花来了。“静下来/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待春天/每一朵桃花的眼神都像你/闪电般的粉红/还是那么轻易地就会爱上/轻易地开放或落下/宁愿被流水带走的爱情/原谅它们吧/原谅那些在风中嚼舌的花瓣/原谅桃花的轻/轻得不能担当一夜雨水。”在这里,花瓣成了会嚼舌的花瓣,成了不能担当一夜雨水的花瓣,花瓣在这里有了语言,有了形体,有了不是常人眼里的那种惯势和生命。至于桂花又是生命的另一种韵律。柴棚在她的《桂花树》中,透过阳台的玻璃窥视那棵年年开花的桂花树。“开了又落的桂花树/颤栗的花朵暗藏玄机/她把多余的寂寞传递给我/唤起我桂花般的日子。”谁都明白,桂花开时正是中秋前后,中秋应是团圆之际,而诗中桂花却把多余的寂寞传递过来。可以推想,作者在用文字构造生命的浓烈思念和情感。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
  自身也是创作永恒的主题。作为创作主体的作者,不仅把创作客体即世界一切事物当着思考对象,也常把自身的情感当做思考的对象。在柴棚的诗里,文字原来可以这样构造生命。看看她的《小女巫》吧:“我整天无所事事/我自恋/我爱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我爱单眼皮、矮个头/甚至爱着正在疯长的肥肉//我妆扮成小女巫/在你的眼皮底下上窜下跳/不断地问:漂亮还是不漂亮/你敢说不漂亮/我就掐死你//我有时候躲进厨房里/用三分之二的时间研究香气/将我所有的好和一点点坏/统统捣碎/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味道/以此迷惑你/你离开半步也休想!”读这首诗,我们就像真真实实地看着一个女子在毫无顾虑地按照自己的个性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丝可以让人拒绝接纳的伪装。她在《逝去的》中这样写道:“一些老/一些旧/雪一样退去/卵石的皱纹/让我/怀念起童年的河滩/风吹得自在/河水且清且浅//今天/流水往高处走/涌向新城/田野/日益清瘦/站在春天的古道边/看梅花又一次飘落/我试着抓住/逝去的/谁能抓住/剩下空、碎、念/剩下我/在南北之间,游移。”诗里“卵石的皱纹”、“流水往高处走”等,都在把抽象变成具体,把僵死变鲜活,用文字构造生命方面达到了高点。
  文学的鲜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叙述视角的独特。柴棚运用这一技巧已得心应手。面对很多难于表达的情境,在柴棚的诗里,文字还可以这样构造生命。
  用常人的视角写荷塘,必难出新意,柴棚在她的《夏荷》里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青蛙,于是,由青蛙看到和感受的一切都变得那样新鲜:“对于荷/我永远是池塘边/呆头呆脑的一只青蛙/不懂花语/不解风情/不识前世今生的你/小桥适合流水/星子适合夜色/而你适合在六月的清晨/露出点点红晕/如果可以/交出夏天的小野心/交出不值得一提的露珠/以及泥淖中那些珍爱的秘密……”而在她的《冬日的乡村》里,她又“……宁愿仍是前世里一只不经世事的小动物/再一次流落此地/被你的好心收留/我宁愿变成一株植物/远离俗世的浑浊/任成群的思念爬上枝头/在村村通的山路间痴情地奔跑/在黑暗和光明的寂寞里开花/铺满你走向春天的边缘。”在她的《暮春》里,她“……像石榴树那样/举起火把/一朵一朵/窜上枝头/蹦一蹦/跳一跳/为这个季节/添上一种叫青春的颜料……”
  读柴棚的诗,总在每一首里感到一些独特,感到有一种创作的强烈。因而,如今的诗坛也就称她为诗界“小巫女”。她的诗的确有着当地文化的浓浓的巫气,她像总是躲在雾里,而她一露面,就总要让人触目惊心。她生长在沅水河岸也即唐代谪官王昌龄当年作县尉的龙标(今黔城镇)芙蓉楼边,这个被李白称为“夜郎西”的地方,出了柴棚这么一位诗人,想起来也很自然!地杰人灵啊!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残雪是当代文坛上一个独特而另类的作家,不是将写作重点放在人们熟知且易于接受的日常经验世界,而是和西方的现代派一样致力于“向内转”,关注人类灵魂的深邃与复杂。在向灵魂透视的过程中,残雪发现了灵魂的分裂以及分裂之后的紧张对峙。为了展示这种特性,残雪采用了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完全不同的写法。笔者认为残雪的小说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等西方作家的创作一样具有明显的复调特征。  复调小说是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
期刊
孙频是8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她以独特的题材和语言风格等引人瞩目。近几年,孙频创作了很多中短篇小说,时有佳构,颇为人称道。孙频在小县城中长大,之后通过高考,在兰州大学读中文系,毕业后任职于太原某文学杂志。经历尽管简单,但一路走来,或许有不少辛酸与慨叹吧,久积于心中,于是以小说鸣之。通读孙频的小说,大概可以见出她极喜欢张爱玲,其小说题材、人物、语言隐约都有张爱玲的影子。孙频小说笔下的女主人公多似白流苏
期刊
当批评家在使用“80后文学”这个概念时,似乎已经对它的内涵有了明确的规定:从作家主体方面来考虑,作为以代际划分的“80后”,它与“60后”、“70后”相区别;从写作方式、作品风格、生命诉求等更为本质的方面看,“80后文学”又与网络、都市语境、粉丝文化、青春叛逆、商业操作联系在一起。这已经成为批评界普遍的认识。然而,阅读出生于1983年的孙频的小说,会打破我们对上述“80后文学”特征的刻板印象。孙频
期刊
油毛毡  油毛毡在窑山也是不可缺少的,用它的地方很多。比方工棚,比方泥木组的房子,比方食堂的偏厦,比方茅室。甚至,还包括猪栏,等等。  黑色的油毛毡无非是拿来遮风挡雨的,起到瓦的作用,却没有盖瓦那样复杂和麻烦。瓦还要一片片地盖,成本也高许多。盖油毛毡简单多了,往屋架子上一掀,挥起锤子,砰砰砰,几个钉子一钉,要得了。当然,用油毛毡的地方,大都是简易的房子,或是临时性的房子。.如果是长期的重要的房子,
期刊
时间/地点:2012年11月8日 北京金榜园  残雪与邓晓芒合著的新书《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出版之后,知道他们又在搞一个大理论,于是电话约残雪做一个访谈,当时残雪手头有事正忙,就约到下半年。这次去北京,残雪留我在她家住了一晚,我们从下午两点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多,聊她的创作,聊文坛的事,然后就东拉西扯。残雪虽然深居简出,却对当今社会世态万象洞若观火,这让我有些意外。访谈正好在十八大开
期刊
1980年10月生于湖南安化,200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工作室,获研究生同等学历;2007年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派遣代表“中国宋庄文化产业”赴德国进行艺术交流、创作与学习。2007年获德国莱法洲文化艺术类“Kunstlerhaus//Schloss Balmoral”最高奖学金。  现主要生活工作于中国长沙,湖南省油画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
期刊
湖南籍作家魏剑美、周湘华、刘诚龙三人在为报刊专栏撰写文章的同时,亦组成“湘辣三人帮”在门户网站上集体开博,以杂文书写现身于当今文坛。他们虽然性别有男有女、居住地有南有北、身份有士有仕,但“楚虽三户能亡秦”之血性与“惟楚有才”之灵秀,作为文化因子不仅流淌在他们的血脉中,而且构建了他们相近的品性与趣味,并以辛辣的文字现诸于笔端。他们针砭时事、品评生活、抨击荒诞、讥讽丑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
期刊
采访者:当代文坛的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家,往往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冲破现实与历史的阻隔,努力从生活中发掘文化底蕴,使个体生活体验上升到对整体生活的透视。从风俗文化入手,来显现历史文化内涵是您特有的文学行走方式。您的小说一直关注百姓生活,审视社会焦点,您也被评论界称为湖南“底层关怀写作”的代表性作家。您的长篇小说《割爱》、《秘方》,小说集《山里有条弯弯河》、《街上的阿强》、中篇小说《每天都吃南瓜子》、《关
期刊
文学艺术生命在于创作个性。李白的作品以“气势豪放”见长,杜甫的作品以“沉郁顿挫”显胜,白居易的作品以“通俗平易”而留名。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们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气势豪放”,或者如出一辙的“沉郁顿挫”,抑或万变不离其宗的“通俗平易”,那就很难说可以同时流传至今。正因为如此,许多有抱负的当代作家都不愿意,被批评家纳入某类创作思潮或流派之中。这些作家担心批评家的概括遮蔽他们独特的创作个性,比方说,牛
期刊
读作家莫言《讲故事的人》时,我颇认同他关于文学立场的观点:“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站在人的立场上,这显然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写作伦理。真正的小说,关心的永远是人,叙写的永远是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境遇。而熟谙此道的作家,往往更能引起我的关注与赞许,王威廉即是其中一位。  作为近年崛起的青年作家,王威廉的小说写得节制而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