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化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新教材两个必修、六个选修模块的实验部分有充分体现“创新”理论的空间。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原有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为了使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探究性实验,实施实验教学的改革。平时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的: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如《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我点燃两节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郑重其事的说现在我要展示我的魔术了,你们要认真观察,学生们立刻瞪大眼睛观察,我向一个烧杯中的蜡烛上加水,另一节蜡烛用嘴通过长玻璃导管向它吹气,蜡烛都灭了。学生们看到这种现象很奇怪甚至很失望,有的甚至发出叹息声,“好了,大家看看这又会有什么现象呢?”于是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两个脱脂棉(包有约0.2g过氧化钠粉末)放在蒸发皿上,向刚才一样一个用胶头滴管加水,一个用嘴通过长玻璃管吹气,结果棉花立即燃烧。这时满场哗然,“这是为什么昵?想知道吗,通过你这节课的探究你会弄懂这里边的所有奥妙,而且你还能自己设计小魔术展示给我们的家人朋友呢,怎么样?来试试吧!”一个小小的开场白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全部调动了起来!
又如《燃烧》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新年快到了,老师没什么送你们的,教你们一个小魔术给我们的家人去表演好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又被我调动起来了,满心的期待我的表演,于是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用70%的酒精溶液浸泡过)一方崭新的手帕向大家展示一周,然后用火柴将其点燃,看着手帕在火焰中燃烧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很可惜很担心的表情,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立刻问到,“手帕怎么样了?”很多学生失声到:“烧了!”“真的烧了吗?”我再抖动手帕,火焰熄灭了,“我们看看手帕怎么样了?”当我再次给学生展示时学生们看到安然无恙的手帕又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手帕为什么没被烧坏呢?”我因势利导立刻追问。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探究教学,学生动手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很多化学教师已经习惯性的展示蜡烛熄灭实验和饮料瓶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学生的思维完全被限定在教师的思路内,我是这样设计的:“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你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性质吗?”提供蜡烛,烧杯,火柴,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和饮料瓶,这样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够想到利用气球的拍打很快想到气球下沉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利用饮料瓶的实验通过自己动手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便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这样学到的知识比老师的简单说教强化多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三个人或四个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
三、实施探究方案提高探究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通过实施探究方案,可以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探究过程,在实施中再认识、再创造、再升华,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氢氧化亚铁的制备的探究实验,本来这个实验的要求是作为 Fe2+、Fe3+ 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帮助理解Fe2++2OH-=Fe(OH)2↓和4Fe(OH)2+O2+2H2O=4Fe(OH)3两个反应,课本的实验本意是让学生在教师演示时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继而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最终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但演示时,由于白色沉淀刚产生就和溶液中的氧气反应,变成灰绿色,学生不容易观察到白色沉淀,学生产生质疑。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教学了。首先分析原因:主要是Fe2+还原性强,极易与氧气反应。而氧气几乎无处不在。其次,配制的硫酸亚铁试剂放置时间过长,或者配制溶液时未除尽蒸馏水中的氧而被氧化变质。针对上述原因,对本实验进行改进,但其重点是防止Fe2+被氧化,这就要求操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氧气地进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得出操作方案之一(仅举其一,还有其他方案)如下:
1、把课前配制溶液改为现用现配,用还原铁粉与稀硫酸在一个医用注射器中反应,反应停止后,立即盖上针帽。
2、氢氧化钠溶液表面用汽油封存。
3、将硫酸亚铁溶液直接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这时学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白色絮状的沉淀产生,在半分钟内的现象基本保持一致。然后用分液漏斗分层,取下层混合液移入试管观察,这时学生可以看到——白色沉淀马上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变为红褐色。
通过实施探究方案,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把实验探索的机会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在完成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续实验,提高学生探究的机会,如化学第八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铁钉生锈实验,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后探究成功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继续探究意识,即有意地引导学生说“你们还知道铁器在哪些情况下易生锈吗?”,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验,拟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提出了在糖水、醋、酱油、盐水等情况下生锈的事例,而这些实验在家里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而且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废弃物就可以完成,这样把化学的学习过程就延伸到了课外。
五、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实验手段
借助化学实验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就可以将镁、铝、锌、铁置于表面皿中,加入稀盐酸,使盐酸同时与镁、铝、锌、铁反应,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
六、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完善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落实新课标需要我们善于从多方面的途径获取信息,如通过观察实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也可通过实地调查,访问专家、学者得到信息。当然同学间讨论、辩论也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另外,新教材中不少信息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深刻领会图表所要说明的化学问题。
总之,化學是应用实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高中教师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高瞻远瞩,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为化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追求学生生命成长,已成为时代和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最真切的呼唤。课堂上让师生双方处于平等、自由、公证、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学生通过实验而得到知识能力的双提高。那么,化学教学的明天一定会焕发绚丽夺目的生命光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
3、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出版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第292期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如《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我点燃两节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郑重其事的说现在我要展示我的魔术了,你们要认真观察,学生们立刻瞪大眼睛观察,我向一个烧杯中的蜡烛上加水,另一节蜡烛用嘴通过长玻璃导管向它吹气,蜡烛都灭了。学生们看到这种现象很奇怪甚至很失望,有的甚至发出叹息声,“好了,大家看看这又会有什么现象呢?”于是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两个脱脂棉(包有约0.2g过氧化钠粉末)放在蒸发皿上,向刚才一样一个用胶头滴管加水,一个用嘴通过长玻璃管吹气,结果棉花立即燃烧。这时满场哗然,“这是为什么昵?想知道吗,通过你这节课的探究你会弄懂这里边的所有奥妙,而且你还能自己设计小魔术展示给我们的家人朋友呢,怎么样?来试试吧!”一个小小的开场白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全部调动了起来!
又如《燃烧》一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新年快到了,老师没什么送你们的,教你们一个小魔术给我们的家人去表演好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又被我调动起来了,满心的期待我的表演,于是我将事先准备好的(用70%的酒精溶液浸泡过)一方崭新的手帕向大家展示一周,然后用火柴将其点燃,看着手帕在火焰中燃烧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很可惜很担心的表情,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立刻问到,“手帕怎么样了?”很多学生失声到:“烧了!”“真的烧了吗?”我再抖动手帕,火焰熄灭了,“我们看看手帕怎么样了?”当我再次给学生展示时学生们看到安然无恙的手帕又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手帕为什么没被烧坏呢?”我因势利导立刻追问。从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探究教学,学生动手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很多化学教师已经习惯性的展示蜡烛熄灭实验和饮料瓶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分析这些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学生的思维完全被限定在教师的思路内,我是这样设计的:“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你能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这些性质吗?”提供蜡烛,烧杯,火柴,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和饮料瓶,这样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够想到利用气球的拍打很快想到气球下沉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而利用饮料瓶的实验通过自己动手看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便开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这样学到的知识比老师的简单说教强化多了,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取知识,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三个人或四个人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
三、实施探究方案提高探究能力
在探究教学中通过实施探究方案,可以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探究过程,在实施中再认识、再创造、再升华,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氢氧化亚铁的制备的探究实验,本来这个实验的要求是作为 Fe2+、Fe3+ 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帮助理解Fe2++2OH-=Fe(OH)2↓和4Fe(OH)2+O2+2H2O=4Fe(OH)3两个反应,课本的实验本意是让学生在教师演示时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继而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最终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但演示时,由于白色沉淀刚产生就和溶液中的氧气反应,变成灰绿色,学生不容易观察到白色沉淀,学生产生质疑。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教学了。首先分析原因:主要是Fe2+还原性强,极易与氧气反应。而氧气几乎无处不在。其次,配制的硫酸亚铁试剂放置时间过长,或者配制溶液时未除尽蒸馏水中的氧而被氧化变质。针对上述原因,对本实验进行改进,但其重点是防止Fe2+被氧化,这就要求操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氧气地进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得出操作方案之一(仅举其一,还有其他方案)如下:
1、把课前配制溶液改为现用现配,用还原铁粉与稀硫酸在一个医用注射器中反应,反应停止后,立即盖上针帽。
2、氢氧化钠溶液表面用汽油封存。
3、将硫酸亚铁溶液直接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这时学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白色絮状的沉淀产生,在半分钟内的现象基本保持一致。然后用分液漏斗分层,取下层混合液移入试管观察,这时学生可以看到——白色沉淀马上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变为红褐色。
通过实施探究方案,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把实验探索的机会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在完成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和探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增加一些后续实验,提高学生探究的机会,如化学第八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铁钉生锈实验,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后探究成功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继续探究意识,即有意地引导学生说“你们还知道铁器在哪些情况下易生锈吗?”,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验,拟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提出了在糖水、醋、酱油、盐水等情况下生锈的事例,而这些实验在家里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而且可以利用家中的一些废弃物就可以完成,这样把化学的学习过程就延伸到了课外。
五、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实验手段
借助化学实验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就可以将镁、铝、锌、铁置于表面皿中,加入稀盐酸,使盐酸同时与镁、铝、锌、铁反应,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
六、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完善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落实新课标需要我们善于从多方面的途径获取信息,如通过观察实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也可通过实地调查,访问专家、学者得到信息。当然同学间讨论、辩论也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另外,新教材中不少信息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深刻领会图表所要说明的化学问题。
总之,化學是应用实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高中教师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高瞻远瞩,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为化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追求学生生命成长,已成为时代和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最真切的呼唤。课堂上让师生双方处于平等、自由、公证、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才能使学生通过实验而得到知识能力的双提高。那么,化学教学的明天一定会焕发绚丽夺目的生命光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
3、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出版
4、《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第2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