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蓝斑核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蓝斑核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损毁组,每组6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组在“神门”-“通里”段给予电针,强度1 mA,频率2 Hz/15 Hz,每次30 min,连续3 d;电针+损毁组在病毒损毁双侧蓝斑核的基础上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再给予和电针组同样的电针治疗.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类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清AST显著降低(P<0.01);与电针组比较,电针+损毁组血清AST显著升高(P<0.05).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共筛选出1138条差异表达基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共筛选出1330条差异表达基因.与电针组比较,电针+损毁组共筛选出804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蓝斑核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所调节的差异基因共218条,G O功能分类分析显示在生物过程中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调节功能.KEGG代谢通路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富集于硫中继系统、硫胺素代谢、谷胱甘肽代谢、C5分支二元酸新陈代谢、细胞黏附分子和T h1和T h2细胞分化等.结论:蓝斑核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硫中继系统、硫胺素代谢、谷胱甘肽代谢、C5分支二元酸新陈代谢、细胞黏附分子和T h1和T h2细胞分化以及相关基因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患儿女,生后16 d,主因“腹泻12 d,间断发热8 d,咳嗽4 d加重伴呼吸发憋1 d”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患儿系第3胎第2产,胎龄40+6周,出生体重3700 g,否认窒息抢救史,母乳喂养。生后4 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生后8 d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8.9℃,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8.32×109/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53 mg/L,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无好转。
目的:探讨艾烟对慢性鼻-鼻窦炎(CRS)小鼠针灸结合治疗效应的影响,以及针刺结合无烟/有烟艾灸对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蛋白的调节作用
目的采用经脐单部位两孔腹腔内疝环缝扎术(intracorporeal purse-suturing,IP)和单孔腹腔镜监视下腹膜外内环结扎术(extracorporeal knotting,EK)治疗鞘膜积液患儿,比较术前和术后外周静脉血中的炎症因子的变化,探讨这两种术式对患儿的手术应激以及恢复情况的差异。方法2019年1月至6月,在定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鞘膜积液患儿中,52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IP组和EK组,每组26例。术前、术后3 h、24 h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是产科常见合并症,目前已成为围产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妊娠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包括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和低甲状腺素血症(hypothyroxinemia,HIA)。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高于妊娠期参考范围上限,且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低于妊娠期参考范围下限.
目的:比较分析电针、二甲双胍和二者联合对A PP/PS1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更优的治疗方式.方法:将3月龄雄性A 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和针药联合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及逼尿肌组织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环磷酸腺苷(cAM 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骶上脊
目的总结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的临床特征,并构建其临床诊断思路,为临床早期筛选并进一步基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PWS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相关临床表现,并复习国内有关新生儿期PWS临床表现的报道,总结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构建临床诊疗思路。结果本院15例患儿中剖宫产10例(66.7%)。11例(73.3%)为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目的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从2010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3例SPT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肿瘤部位、病理、外科治疗和预后,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23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3±3)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21例。肿瘤位于胰头部9例,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13例。肿瘤标志物异常14例,其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
目的:观察蒙医三根平衡针法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中缝核区p1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及miRNA-16的影响,探讨蒙医三根平衡针治疗抑
目的研究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治疗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MP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患儿治疗情况及转归。入院后给予支持治疗后手术探查。肠造瘘患儿术后2~3个月行肠造瘘口关闭术。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分型、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数值,采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出生胎龄为(36.9±1.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