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纳札记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

  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跟别的音乐家很不同。用绘画来比喻,别的音乐家从素描出身,画作虽然色彩缤纷,但看得出后面的线条,有的是炭笔画的,有的是油彩或水彩勾勒。譬如肖邦与李斯特,勾勒线条的是钢琴,舒伯特也是,他们大部分的作品都不脱钢琴的色彩;贝多芬比较复杂,主要是用钢琴,但有时也会用弦乐尤其是小提琴作为线条工具;马勒也同样复杂,但他不太用钢琴,他喜欢用弦乐做底子,线条还是很清楚的。布鲁克纳的音乐以线条而言不是很清楚,他的音乐是块状的,或者说他的线条已因移动而成了“面”,有时那个“面”又继续移动,就成了一个“体”,就是我说的“块状”。块状物当然也有线条,但那些线条因块状的形成而被忽略掉了,至少让人不很容易看出来。
  这缘于布鲁克纳曾经是个管风琴手,后来成为一个作曲家,一生完成了十首体制庞大的交响曲(他的交响曲作品系列有9个编号,附加一个编号No.0,总共有10个)。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大多来源于他在演奏管风琴时得到的灵感。管风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乐器,需要极大的场域来驰骋音色。管风琴的音乐非常讲究声音在空间回荡的效果,所以演奏管风琴出身的音乐家跟一般作曲家很不相同。布鲁克纳跟他景仰的作曲家瓦格纳一样,特别注意音乐中的低音与管乐,尤其是铜管,瓦格纳就说过,低音号是神的呼号,不在大声而在神圣(别忘了瓦格纳就曾采用铜管低音号的发音方式,将法国号改成一种叫作“瓦格纳低音号”[Wagner Tuba]的乐器)。
  布鲁克纳是个很低调的作曲家,一生好像不脱宗教与音乐(19世纪之前的管风琴家都与宗教结缘很深,因为大多数管风琴都在教堂里),他不仅完成了十首交响曲,还写了许多宗教音乐,如弥撒曲、安魂曲、感恩赞(Te Deum)等,尽管一度被冷落,也偶尔被人重视,布鲁克纳好像都不太在乎,依然创作不休。布鲁克纳早期活动的地方是家乡奥地利的林茨(Linz),曾任林茨大教堂的管风琴师,后半生活动范围在维也纳。布鲁克纳个性孤僻,作品推出时很少引起众人的赞誉,也很少引起争议,原因是根本没人理他。
瓦格纳低音号(Wagner Tuba)

  布鲁克纳一度因敬佩瓦格纳而被归为瓦格纳一派,当时反对瓦格纳的人很多,他也受到攻击,成了受害者。反瓦格纳一派的领袖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的音乐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有不折不扣的浪漫派的味道,但勃拉姆斯从来不标榜自己的浪漫,而是以继承巴赫、贝多芬以来的古典为艺术精神的核心,对瓦格纳在音乐上的“离经叛道”非常不以为然,形成了壁垒。其实,用平常心来看,两“派”的争议很可笑,以贝多芬为例,有古典的成分,也有浪漫的成分,端看你取他哪方面。布鲁克纳也看出了这点,他一度对两派的争议很不以为然,为表示支持瓦格纳在音乐中的革新,特别把自己的《第四降E大調交响曲》命名为《浪漫》(Romantic),这可看出布鲁克纳虽然沉默,但也有反抗的意识。
  现在来看,这首《浪漫》在乐坛算是名曲,但刚推出时并不受欢迎,骂的人比赞美的人要多,这是因为维也纳人对他那种“块”状音乐还是不太能接受。而布鲁克纳对自己的作品也一直不那么有自信,就以《浪漫》为例,他写出后屡经修改,竟留下四个不同的版本,每次演出,得注明演出的是哪个本子,这说起来也有点好笑。
  布鲁克纳的音乐总是写得太长,一部交响曲的演出,短的也不下一个小时,《浪漫》算短的,正式演出也得一个小时整。布鲁克纳重视的是全曲的编制与动能,不那么重视旋律。但音乐当然不能没有旋律,布鲁克纳的旋律总是反复出现,重叠得厉害。有的地方又过强了,声音从密不透风的音乐厅强迫灌进人的耳里,当时还没空调,震耳欲聋的声响令多数人疲乏。布鲁克纳稍早于马勒跟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1949),但他的音乐总比不上后两者的“迷人”,缺乏“甜”味,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自然就稍逊了。
  布鲁克纳之受音乐界普遍肯定,是在他完成《第七交响曲》之后。他的《第七交响曲》作于一八八一年到一八八三年,一八八四年首演于莱比锡,当《第七交响曲》被人普遍赞扬后,他在维也纳乐坛上的地位才告确定,之前的《浪漫》《第五交响曲》也随之被人注意与肯定。
旺德(Günter Wand,1912-2002)

  “崇拜”布鲁克纳的历史名人不是很多,因为他的音乐稍嫌笨重,又沉闷了些。这又与布鲁克纳对瓦格纳的敬佩有关。瓦格纳的歌剧不再走意大利歌剧嬉笑怒骂的老路,他的目的在于创造日耳曼式的艺术,走的是硬与重的路子,歌剧故事取材于德国,音乐中呈现出瓦格纳内心中的日耳曼意识。布鲁克纳虽不写歌剧,但他敬佩瓦格纳对音乐诠释的意见,敬佩瓦格纳在处理音乐时的种种谨慎,如管弦乐的特殊配器法,强调低音与铜管的音色,对音响中的回荡效果特别注意等。瓦格纳不仅改进乐团,甚至改建了音乐厅,如他为“贝鲁特(Bayreuth)音乐节”的许多经营,都深为布鲁克纳所钦服,因此布鲁克纳的交响曲是采取了不少瓦格纳音乐的“画素”的,如果以绘画比喻音乐的话。   《第七交响曲》原是为哀悼瓦格纳的死而写的,布鲁克纳可能认为,死不是结束,而是再生,所以这段悼亡的音乐并不绝望,总在进行到极低暗的地方,会有长笛或其他乐器反复着几个单纯而清越的乐音,仿佛提醒你不要放弃希望。就像攀爬在垒垒巨岩之间,长时间滴水未进,连站的力气都没有了,彻底绝望的时候,却发现岩石最深的隙缝里传出很微小的滴水声。
  演奏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得编制很大的管弦乐团,二十世纪有很多著名的录音,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对布鲁克纳音乐的好的演奏,似乎都出自指挥家们在很老的年纪的演出。二十世纪后半叶,有许多大师级的指挥演出过布鲁克纳的作品,像《浪漫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都是比较热门的作品,好的录音不少。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1885-1573)、卡拉扬、约胡姆 (Eugen Jochum,1902-1987)、海汀克(Bernard Haitink)等,都有很好的演出(后两者还指挥过布鲁克纳交响乐的全集)。活动力比较不如那些“大”指挥家的旺德(Günter Wand,1912-2002)也指挥汉堡的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NDR Elbphilharmonie Orchester)演出过几首布鲁克纳的经典音乐,都精彩得很,尤以《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为最佳。我看见过一张旺德的演出照片,是他在指挥演奏《第九交响曲》。那年旺德八十八岁,出场得由人搀扶,但他指挥时一直站着,不像别的老人坐着指挥。过了两年,他就过世了,每听他的指挥录音,总觉余音在耳,绕梁数日而不绝。
切利比达克(Sergiu Celibidache,1912-1996)

  最后想谈谈切利比达克(Sergiu Celibidache,1912-1996),他對布鲁克纳的推广贡献很大,许多人是因为他而爱上布鲁克纳的。他指挥演出的布鲁克纳特别慢,别人演出一小时,他常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十几二十分钟,对进场、退场还有中途休息时间都有特意安排,是个非常注重“仪式”的指挥家。切利比达克极重视现场演奏,不喜录音,曾说音乐一经录音,就成了罐头里的“死豆”了。说起切利比达克,不由得想到这位原来最有可能接手福特万格勒在柏林爱乐乐团位置的人,后来竟意外地被长他四岁的卡拉扬“抢”走了位置,只得“流落”到慕尼黑去,在那儿领导一个名气与程度比柏林爱乐乐团要差很多的乐团。但在他的刻意经营、严格训练之下,慕尼黑爱乐乐团竟脱胎换骨地成为一个极好的演奏团体,成绩不下于柏林爱乐乐团。
  切利比达克在慕尼黑的时候,常被人期望有一天会回柏林,想不到卡拉扬一直到一九八九年去世为止,共在柏林爱乐乐团做了三十四年之久的“终身指挥”,切利比达克当然没机会了,因为卡拉扬死时,他也早已垂垂老矣。一九九二年,一次机缘,已八十高龄的切利比达克被邀回柏林爱乐乐团,他蹒跚着走上舞台,坐着指挥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当时人称此演出是切利比达克的“凯旋”(Triumphant Return),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也成了这场凯旋典礼最耀眼的祭品。
  看布鲁克纳的照片,壮硕得像一个举重选手,真想不到是位作曲家呢。孤独、倔强又生产力旺盛的他,可说的还很多,一时是说不完的,便暂时就说到这里吧。
其他文献
在试图理解“奇幻”这种特殊的美学风格时,我常常苦于不知该如何去定义它。何为“奇”?何为“幻”?如果“奇”是相对于“常态”而言,那么是否所有具备异质特征的事物都可称为“奇”?如果“幻”是相对于“实在”而言,那么是否所有尚未经过科学论证的现象都可称为“幻”?若如此,那么用“奇幻”来形容涩泽龙彦的文学倒也有几分恰当。他对诸多诡秘现象的极度痴迷,对异色美学的热烈追求,让他本人看起来实在与学究的身份相隔万里
期刊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一  人世间的绝大部分作家(少数文豪除外),甚至著作等身者,都免不了一种相同的命运:当他无数次被阅读、被回忆时,人们谈论的其实只是他的一两部代表作,至于其他作品,不管作者本人认为写得有多精彩多用心,往往都沦为陪衬的角色,长久地坐在冷板凳之上。所以我有时候觉得,写作者挺可怜的。  比如,当我们提起纳博科夫时,你脑中想起的一定
期刊
有天在书店里,我转着转着就走到一个货架前。看见上面摆的东西,不由默默一笑。是十几对厚厚的线袜。这种袜子不同寻常,有个专门的名字“阅读袜”(Reading Socks)。不仅厚,还长,若把两只袜子接起来,可绕脖子一圈当围巾用;价格也不菲,廉价的十几加元左右,贵一些的几十加元不止,与减价时一双鞋的价钱差不多。  把袜子,不对,把厚袜子与阅读联系在一起,是加拿大特有的文化一景。加拿大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宁
期刊
一  想不到,与禅关联的词语竟然这么多。  禅心、禅语、禅意、禅思、禅修、禅味、禅风、禅趣、禅缘、禅境、禅肉、禅骨、禅身、禅道、禅师、禅机、禅迹、禅墨、禅家、禅画、禅诗、禅寺……  最近日本人又发明一词为“禅匠”。  禅为Chan,这是中文发音。  禅为Zen,这是日语发音。  不解的是,西方人记住的是Zen而不是Chan。  这就奇怪了。禅的产地在中国。这就像梅子,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树上。一个晚上
期刊
一  衣装是一个人心性的延伸,自然也是诗人或文人心性的延伸。  现代文人里头,先不说女性,男性文人里边,徐志摩的衣装似乎最有讲究。至少,从身高、形象、着装品位几方面来看,徐志摩似乎最有模特范儿。他的朋友里头,有的形象、气质好,可惜身高不太够,有的身材不错,其他方面却各有欠缺。少年徐志摩和服照  徐志摩是特别喜欢照相的,当然这首先应该是有条件,不管怎么说,徐留下的大量照片给后人备足了证据,证明他钟情
期刊
许多往事都在这本书里被突然惊醒,原本恍惚而迷顿的问题似乎有了解答。读罢手边这册写尽城与人,充满着感受力的书,字里行间,作为一个“异乡人”的归途也越发明晰。  人人都是异乡客,在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三代四代之前都是农民。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再怎么强劲,依然时间很短。漂泊者身份是当代城市人共同的隐性符号。因此,异乡中的身体移动,让我们总是处在一种兴奋和不安的纠结之中。在城市中生存,究竟是什么容纳、消解或
期刊
一、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起  所谓抒情传统中的美学发展,实际上是相对文学史而言的。从文学史角度来讲宋词的美学发展,并不能限制在宋词方面,还要牵涉到文学史的丰富脉络。为什么讲宋词要讲中国的抒情传统?什么是抒情传统?在哪方面宋词继承了抒情传统?这要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样一个观念说起。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
期刊
一九二五年,鲁迅在给《阿Q正传》的俄文译本所作的序里曾说,他写《阿Q正传》是为了努力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而我们的国民之所以陷入彼此隔膜的状态,一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过于壁垒森严,二是因为用于表达交流的识字作文手段学起来太难。其实,鲁迅发表这感慨的时候,一个主观上有能力有意愿、客观上也有资格有条件横跨社会等级鸿沟,并且超越语言文字难关的小众群体,已经从中国社会里赫然崛起。这个群体,就是包
期刊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看,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人类家庭关系与模式逐渐发生变化,甚至是逐渐分裂瓦解的过程。现如今,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功能化日益严重,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脱离家庭、脱离土地,到城市里工作生活,重新组建新的家庭。原有的基于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庭模式越来越成为束缚个体自由与发展的羁绊,而既有的能够将家庭成员紧密黏合在一起的教育、工作、养老等功能,也都从家庭内部分离出去,交由社会机构
期刊
一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当今世界“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的倡导人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出版过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书《金衣人历险记:徘徊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哲学故事》(The Adventures of the Man in Gold,陆扬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20年)。舒斯特曼作为今天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身体美学的领军人物,他如何就突然撇开学院话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