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后,学生的测试项目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多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1.测试项目增多,增加工作量;2.测试内容复杂,增加测试难度;3.测试较耗时,影响教学进度。体育教学课是《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效载体,只有通过有效地途径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得到科学、持续的发展,才能在体质测试中得到满意的成绩。通过研究力求使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 体质健康测试 有效性
一、研究问题
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在2007年4月正式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其功能包括:教育和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引导和锻炼功能。
《标准》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必测);坐位体前屈、投沙包 (选测一项);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选测一项)。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必测);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选测一项);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遠、跳绳(选测一项)。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必测);肺活量体重指数(必测);400米跑(50米×8往返跑)、台阶试验(选测一项);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握力体重指数(选测一项);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选测一项)。
作为一线老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测试项目多,增加了工作量
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完成测试任务,除了要进行系统训练之外,还需要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并且组织学生进行专门测试。这样必然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2.测试内容复杂,增加测试难度
部分测试还需要运用一些仪器,教师需要进行专门培训,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才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必然增加了测试的难度。
3.测试较耗时,影响教学进度
测试时需要教师大量投入时间与精力,特别是在10月,老师们为了高效地完成任务,对学生进行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这样自然就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怎样才能利用学生在校时间有效地指导学生“乐学、会学”?
二、研究原因
《标准》是教育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和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调查了几所学校测试的情况,存在以下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
实施《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让学生只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才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才能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和老师并没有正确地把握目标,一味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例如,南京市卫保所每两年会对南京市部分学校进行一次的抽查,按抽查情况排名,通报各区调研情况并给予奖励。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影响了《标准》健康的发展。
2.测试形式单一
依据《标准》的测试手册,测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体育考核课;课外单项测试;单项班级《标准》检测比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多项运动会;年级、班级为单位的检测对抗赛;安排测试日或测试周;安排测试点等7种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老师采用的是体育考核课的形式,这样占用了正常的体育课,使得教学进度和任务无法完成。
3.练习手段单一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利用考前一个月强化训练学生,测什么练习什么,体育教学课变成练习课和速成课。教师教得辛苦,学生练得痛苦,使得练习或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解决策略
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经过组内老师研究我们制订出有效的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课课练习,整合教材,并充分利用选修教材和课外资源等多种渠道,实现教考分离、教测分离。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课时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完成各项测试内容,力求使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科学而合理地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1.课课练习学方法
课课练习,即利用上课5~6分钟的时间带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例如:主教材是跑,那么课课练习就可以是柔韧练习。当然课课练习还是有别于素质练习的,我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激励学生创造不同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例如,在指导学生做坐位体前屈时,我采用利用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创编身体数字、英文字母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伸展身体,锻炼身体的柔韧度。再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仰卧起坐练习时,则采用多种形式:仰卧举腿、仰卧团身、直腿仰卧等,多方面地引导学生锻炼腹部肌肉。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避免练习时单一与枯燥,将测试内容渗透进教学中,又可以教会学生多种练习方法,便于其课外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
2.整合教材易操作
为了便于操作并有利于教师掌控课时进度,我将教材内容与测试内容合理搭配,凸显其互补功能。根据测试所需要的课时,在学期初安排教学进度时,首先将选修部分和部分重复游戏部分调整为测试内容:即主教材为正常的教学内容,选修内容或部分游戏教材为测试项目。例如:主教材为快速跑,测试内容可以选择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其次,安排室内课时加入部分测试内容,例如:室内体育常识与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测试有机结合。这样互补即避免大家误入练习课,又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操作时又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实施《标准》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项目并不适合在课堂上反复训练,它需要利用课外时间系统练习,例如仰卧起坐、跳绳等项目。我利用一线通给学生布置“亲子作业”,例如:和妈妈比一比谁跳得高,和爸爸比赛看谁做得多等等。激励学生在家自觉练习,并指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劳逸结合。而课堂教学只需要定期检验他们练习的结果,这样的操作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
4.边练边测提效率
以往10月会被称之为考核月,而现在我则采用边练习边测试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竞争这一心理,在教学中给学生制定目标,并在自测、组查和测试等多种对抗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考核任务。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高涨,比赛时均能发挥最好成绩。边练边比边考,这样的操作方法对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学生竞争意识均有帮助。
这些方法均是针对本校学生特点设计的,在一段时间的尝试中,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所以有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我们将继续研究,为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做好铺垫与指导工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 体质健康测试 有效性
一、研究问题
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在2007年4月正式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其内涵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其功能包括:教育和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引导和锻炼功能。
《标准》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必测);坐位体前屈、投沙包 (选测一项);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选测一项)。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必测);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选测一项);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遠、跳绳(选测一项)。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必测);肺活量体重指数(必测);400米跑(50米×8往返跑)、台阶试验(选测一项);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握力体重指数(选测一项);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选测一项)。
作为一线老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测试项目多,增加了工作量
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完成测试任务,除了要进行系统训练之外,还需要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并且组织学生进行专门测试。这样必然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2.测试内容复杂,增加测试难度
部分测试还需要运用一些仪器,教师需要进行专门培训,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才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这样必然增加了测试的难度。
3.测试较耗时,影响教学进度
测试时需要教师大量投入时间与精力,特别是在10月,老师们为了高效地完成任务,对学生进行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这样自然就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怎样才能利用学生在校时间有效地指导学生“乐学、会学”?
二、研究原因
《标准》是教育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和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调查了几所学校测试的情况,存在以下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
实施《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让学生只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才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正常发展,才能激励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部门和老师并没有正确地把握目标,一味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例如,南京市卫保所每两年会对南京市部分学校进行一次的抽查,按抽查情况排名,通报各区调研情况并给予奖励。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影响了《标准》健康的发展。
2.测试形式单一
依据《标准》的测试手册,测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体育考核课;课外单项测试;单项班级《标准》检测比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多项运动会;年级、班级为单位的检测对抗赛;安排测试日或测试周;安排测试点等7种形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老师采用的是体育考核课的形式,这样占用了正常的体育课,使得教学进度和任务无法完成。
3.练习手段单一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利用考前一个月强化训练学生,测什么练习什么,体育教学课变成练习课和速成课。教师教得辛苦,学生练得痛苦,使得练习或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解决策略
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经过组内老师研究我们制订出有效的课时教学计划,设计课课练习,整合教材,并充分利用选修教材和课外资源等多种渠道,实现教考分离、教测分离。在不影响教学进度和课时的情况下,有效地保证完成各项测试内容,力求使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科学而合理地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1.课课练习学方法
课课练习,即利用上课5~6分钟的时间带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例如:主教材是跑,那么课课练习就可以是柔韧练习。当然课课练习还是有别于素质练习的,我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激励学生创造不同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例如,在指导学生做坐位体前屈时,我采用利用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创编身体数字、英文字母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伸展身体,锻炼身体的柔韧度。再如:在指导学生进行仰卧起坐练习时,则采用多种形式:仰卧举腿、仰卧团身、直腿仰卧等,多方面地引导学生锻炼腹部肌肉。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避免练习时单一与枯燥,将测试内容渗透进教学中,又可以教会学生多种练习方法,便于其课外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
2.整合教材易操作
为了便于操作并有利于教师掌控课时进度,我将教材内容与测试内容合理搭配,凸显其互补功能。根据测试所需要的课时,在学期初安排教学进度时,首先将选修部分和部分重复游戏部分调整为测试内容:即主教材为正常的教学内容,选修内容或部分游戏教材为测试项目。例如:主教材为快速跑,测试内容可以选择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其次,安排室内课时加入部分测试内容,例如:室内体育常识与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测试有机结合。这样互补即避免大家误入练习课,又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操作时又简单,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课内课外相结合
在实施《标准》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项目并不适合在课堂上反复训练,它需要利用课外时间系统练习,例如仰卧起坐、跳绳等项目。我利用一线通给学生布置“亲子作业”,例如:和妈妈比一比谁跳得高,和爸爸比赛看谁做得多等等。激励学生在家自觉练习,并指导家长科学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劳逸结合。而课堂教学只需要定期检验他们练习的结果,这样的操作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
4.边练边测提效率
以往10月会被称之为考核月,而现在我则采用边练习边测试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竞争这一心理,在教学中给学生制定目标,并在自测、组查和测试等多种对抗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考核任务。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高涨,比赛时均能发挥最好成绩。边练边比边考,这样的操作方法对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学生竞争意识均有帮助。
这些方法均是针对本校学生特点设计的,在一段时间的尝试中,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所以有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善,我们将继续研究,为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做好铺垫与指导工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