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课题,也是一个需要创新的主体。“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即和谐,原属美学范畴,现在则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諧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或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
社会发展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更多是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不和谐”的授课方法充斥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新常态下“和谐”语文课堂的创建不仅是我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多年来,我跋涉于这样一条道路,不觉中也有了不少的感悟和收获。
一、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彼此分享、灵活变通,是“和谐”语文课堂的新常态
语文是鲜活灵动而有生命的,是有思想文化内涵的,它是历史的沉淀,溶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也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语文学习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学习语文是可以做到轻松、愉快和高效的。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期待,让语文课堂成为沟通师生的桥梁,让语文课堂的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全方面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行为。
基于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顾问,成为意见交换的参与者,成为情感沟通的朋友,成为引导、帮助、发现问题的长者。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体现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不是仅扮演霸权角色,发挥控制教学作用,通过命令、威胁、责罚,表现自己的权威,也绝不是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和通过提出明确的、硬性的要求,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此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尊重他们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使之成为新形式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在教学实践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在教授课文《孔雀东南飞》时,我原本设置的教学思路是:由《孔雀东南飞》引发的争议与探讨,引出课程的目标——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分析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真、善、美;然后再重点研习刘兰芝形象。谁知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对我设置的教学思路丝毫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诗中的某些情节倒是饶有兴趣,课堂中甚至还有人在悄悄讨论。这时我意识到原先的教学思路必须调整。于是我改变策略,让他们自己讨论,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杂音少了。就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讲,我适时点拨,学习思路自然就打开了,教学目的完全达到,学生们也兴趣盎然。从那次以后,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发言意愿很强烈,时常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而我从这次教学中也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准备固然重要,但课上的互动和交流更加重要。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在宽松的、和谐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学习欣赏语文的美,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觉学好语文成为新常态。
二、博采众长,实现情理交融,是常态下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语文课堂上其实有两种美——情趣和理趣。完整的语文课堂是这两种趣味的有机结合。看看平常的一些语文课堂,我们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同时是否忽视了教师的引领,有的教师甚至于出现了畏首畏尾,该出手时不出手的情况,一味地跟着学生走,被动地跟着学生的知识面走;同时我们在欣赏动态生成的时候是否忽略了精心的预设,其实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要知道学生理解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我们在尊重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是否也忽视了文本价值的导向,语文本非无情物,在每个文本中都其主流价值的取向,我们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同时,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应予以纠正;再来看看我们在追求感性、形象、想象、鲜活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理性、抽象、思维、逻辑等等一类词;我们在看语文课堂诗意盎然、情境生动、精彩纷呈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去关注一下数学课堂逻辑严密之美,在攀登思维的高峰过程中,那突破疑点、难点一刹那之精彩;我们是否也去关注一下英语课堂口语训练的反复强调,朗读背诵层层训练的目标教学之扎实有效……
凡此种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母语教学,也应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授课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同时,高举感性大旗,让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鲜活而又生动,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唤理性的回归,给学生一个理性思索的空间和环境,并将这种思考层层引向深入。当然两种趣味应该把握有度,情理应交相辉映。这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既看到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也看到学生深层的思索,既有情的陶冶,也有理的感悟,看到有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文本中在课堂中展现。正如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所说的那样:“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有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
语文课堂,确实需要呼唤情理交融。这样才能把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变成学生主动地接受感性的生动的语文课堂,形成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开放而有活力的把语文融入生活, 是创设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青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上下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势必会成为一潭死水,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成效,就得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并代入式的投入自己的情感,去学习语文,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课堂的共同学习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竭尽全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如在教授外国小说《半张纸》这篇课文时,我先用一张小纸片让学生记录几个生活片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然后引入课文,让学生在对比中树立了自信,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踊跃,讨论、仿写环节配合默契,整堂课创意不断,最后高标准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我还设置了一个话剧: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学生们想象力丰富,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都主动要求发言,改变了惯性的授学方法。最后我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我们不可以把创造力仅仅视为发明大王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那些名人的专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我们去留心发现、去思考探索,去创新体验,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的。这堂课就因有了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的感读、品读、析读、赏读、运用就显得其乐无穷了。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代入式的时代生活情境等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而是成了有意义的生活体验。
或者有教育者问:我们的教育能否给世界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外,还有许多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如欧洲高度发达的文化,活跃的哲学思想,繁荣的社会科学以及非常普及的古典音乐等等。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民族能否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呢?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思考:何种教育才能对人类进步起更积极的作用?它要求教育摆脱做政治附庸的角色,呼吸自由的空气,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为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而教育,将人格完善作为自己永恒的立足点和终极目的。在语文教学任务一直存在,在新的时代,在新的常态下我们强调突破狭窄的太过于课本化的语文学习空间,创建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带学生游弋到一个极为广阔的语文世界,提供给学生优美、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作为课堂的潜在环境。我想我们可以从上述做法中获得更多的启示,这将有助于我们身体力行地去实现语文教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宋红霞,教师,现居湖北黄陂。
社会发展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更多是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不和谐”的授课方法充斥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新常态下“和谐”语文课堂的创建不仅是我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多年来,我跋涉于这样一条道路,不觉中也有了不少的感悟和收获。
一、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彼此分享、灵活变通,是“和谐”语文课堂的新常态
语文是鲜活灵动而有生命的,是有思想文化内涵的,它是历史的沉淀,溶入了我们的血液之中,也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语文学习可以提高人的修养,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学习语文是可以做到轻松、愉快和高效的。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期待,让语文课堂成为沟通师生的桥梁,让语文课堂的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全方面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行为。
基于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顾问,成为意见交换的参与者,成为情感沟通的朋友,成为引导、帮助、发现问题的长者。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体现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不是仅扮演霸权角色,发挥控制教学作用,通过命令、威胁、责罚,表现自己的权威,也绝不是通过批评学生的行为和通过提出明确的、硬性的要求,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以此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尊重他们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使之成为新形式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在教学实践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在教授课文《孔雀东南飞》时,我原本设置的教学思路是:由《孔雀东南飞》引发的争议与探讨,引出课程的目标——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分析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真、善、美;然后再重点研习刘兰芝形象。谁知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对我设置的教学思路丝毫不感兴趣,相反他们对诗中的某些情节倒是饶有兴趣,课堂中甚至还有人在悄悄讨论。这时我意识到原先的教学思路必须调整。于是我改变策略,让他们自己讨论,提出问题,然后一起解决这些问题。这时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杂音少了。就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讲,我适时点拨,学习思路自然就打开了,教学目的完全达到,学生们也兴趣盎然。从那次以后,很多学生在语文课上发言意愿很强烈,时常有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而我从这次教学中也认识到:要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准备固然重要,但课上的互动和交流更加重要。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在宽松的、和谐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学习欣赏语文的美,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觉学好语文成为新常态。
二、博采众长,实现情理交融,是常态下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语文课堂上其实有两种美——情趣和理趣。完整的语文课堂是这两种趣味的有机结合。看看平常的一些语文课堂,我们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同时是否忽视了教师的引领,有的教师甚至于出现了畏首畏尾,该出手时不出手的情况,一味地跟着学生走,被动地跟着学生的知识面走;同时我们在欣赏动态生成的时候是否忽略了精心的预设,其实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要知道学生理解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我们在尊重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是否也忽视了文本价值的导向,语文本非无情物,在每个文本中都其主流价值的取向,我们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同时,对一些错误的观点应予以纠正;再来看看我们在追求感性、形象、想象、鲜活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理性、抽象、思维、逻辑等等一类词;我们在看语文课堂诗意盎然、情境生动、精彩纷呈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去关注一下数学课堂逻辑严密之美,在攀登思维的高峰过程中,那突破疑点、难点一刹那之精彩;我们是否也去关注一下英语课堂口语训练的反复强调,朗读背诵层层训练的目标教学之扎实有效……
凡此种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母语教学,也应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授课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同时,高举感性大旗,让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鲜活而又生动,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唤理性的回归,给学生一个理性思索的空间和环境,并将这种思考层层引向深入。当然两种趣味应该把握有度,情理应交相辉映。这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既看到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也看到学生深层的思索,既有情的陶冶,也有理的感悟,看到有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文本中在课堂中展现。正如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先生所说的那样:“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有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
语文课堂,确实需要呼唤情理交融。这样才能把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变成学生主动地接受感性的生动的语文课堂,形成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三、开放而有活力的把语文融入生活, 是创设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
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青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上下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势必会成为一潭死水,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成效,就得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并代入式的投入自己的情感,去学习语文,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课堂的共同学习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竭尽全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如在教授外国小说《半张纸》这篇课文时,我先用一张小纸片让学生记录几个生活片断,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然后引入课文,让学生在对比中树立了自信,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小组讨论积极踊跃,讨论、仿写环节配合默契,整堂课创意不断,最后高标准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我还设置了一个话剧:续编《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学生们想象力丰富,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都主动要求发言,改变了惯性的授学方法。最后我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我们不可以把创造力仅仅视为发明大王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那些名人的专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我们去留心发现、去思考探索,去创新体验,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的。这堂课就因有了情境的创设,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的感读、品读、析读、赏读、运用就显得其乐无穷了。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并将学习过程与生活情境、代入式的时代生活情境等融为一体。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而是成了有意义的生活体验。
或者有教育者问:我们的教育能否给世界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世界级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外,还有许多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如欧洲高度发达的文化,活跃的哲学思想,繁荣的社会科学以及非常普及的古典音乐等等。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民族能否贡献出一个爱因斯坦呢?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思考:何种教育才能对人类进步起更积极的作用?它要求教育摆脱做政治附庸的角色,呼吸自由的空气,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为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而教育,将人格完善作为自己永恒的立足点和终极目的。在语文教学任务一直存在,在新的时代,在新的常态下我们强调突破狭窄的太过于课本化的语文学习空间,创建新的“和谐”的语文课堂,带学生游弋到一个极为广阔的语文世界,提供给学生优美、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作为课堂的潜在环境。我想我们可以从上述做法中获得更多的启示,这将有助于我们身体力行地去实现语文教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宋红霞,教师,现居湖北黄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