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在我国精准扶贫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四川民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偏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少数民族聚集、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水平落后,该地区的教育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阻碍。虽然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如何扫除阻碍,将扶贫工作持续进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实地调研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地区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推动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可持续路径;政治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困难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党中央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制度体系、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推动人才资助体系、推动教育政策倾斜、定点联系片区牵头责任等途径,扶贫成效显著。截止2018年年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9.6%,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18.9%和48.7%,“国培计划”培训乡村教师、园长540万余人次,通过在学学费、学费补偿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方式每年吸引4.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四川“三州”是深度贫困地区,境内有“第一彝族自治区”、中国“唯一羌族集聚区”、中国“第二藏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与震后灾区重建等特殊性。教育扶贫是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域下如何坚持大扶贫格局,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是教育扶贫所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实施情况
(一)四川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四川民族地区主要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属于国家的深度贫困区“三区三州”之一。1984年以来,四川省先后建立过128个民族乡,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有30个民族乡相继撤乡建镇或两乡合并,截止2015年,全省共98个民族乡,民族乡总人口76.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16人,占民族乡总人口46.1%。(中国民族年鉴),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受地理位置偏僻、地势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影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交通、通信、医疗等基本生活设施不健全,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其教育发展水平滞后。受贫困问题与思想文化交织的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长期处于缓慢或停滞状态。成为国家和社会十分重视和四川民族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义务教育作为“三保障”之一被提到了较高层面。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6年,全省民族乡共有220所学校,在校生6.79万人,教师4541人。图书馆143个(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从办学条件来看,四川民族地区近200所中学开通了远程教学,配备多媒体设备的中小学教室达到近900间,彝区“9+3”、“一村一幼”、两免一补、营养午餐、贫困助学等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6.08%、0.03%以内。从教师队伍来看,四川民族地区“特岗教师”由580人增加到7300人;实施“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等培训教师的项目,培训教师近万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诊断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在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由于四川民族地区地处西南偏远地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生态较为恶劣,再加上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难以统一,教育扶贫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1.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滞后、培训效果不明显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形式主要停留在单一的授课模式层面,多以灌输式的方式学习,学生课外活动较少,缺乏讨论、研究、实验、社会实践等多元形式的学习;教育内容相对滞后,缺乏现代科学与民族语言文化有机结合的课本,民族语言文字实际运用不明显,学习方法过于僵化,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培训效果不比预期。
2.教育扶贫主体单一,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模式不完善
在教育扶贫脱贫方面,国家重申“政府主导,合力攻坚”的基本原则,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市场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参与教育扶贫工作,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扶贫格局。由于四川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出现了地方政府把主导角色等同于全能角色的现象,对一系列教育扶贫工作统揽统包,教育扶贫是一个浩大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这便决定了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贫困地区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推进难以保证教育扶贫资源的优化整合及最终效益。
3.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一方面,在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资源投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财力和物力等基础设施的层面,当地政府教育扶贫的政策和项目重视完善教育的硬件环境,投入巨大的硬件设施,如校舍的修建、教学楼的修建、教学仪器设备的增加。这些设施的投入在教育扶贫的前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育始终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该地区本就面临着人才智力资源匮乏,整体教育水平偏低的困境,仅仅重视硬件设施的完善而忽略软件设施的建设,其教育贫困的复杂性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该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四川凉山州的17个县(市、區),仅有6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与验收,占全州总数的35%,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其他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大量的优质资源集中分布在少数学校,限制了其他贫困区人口可能享受到的优质教育机会。 4.教育扶贫成果考核机制不健全
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了四川年度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教育扶贫的考核指标。这一文件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该地区的教育脱贫成效。但目前的考核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一方面,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考核范围主要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而四川民族地区已经开始实行“9+3”免费教育项目,无法对其进行精准考核。另一方面,考核的标准主要是学生数量,即以入学率和辍学率为标准对教育扶贫成果进行考核,这里出现的问题更多,首先是客观公正问题,入学率和辍学率的指标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仅仅依靠数字不足以精准考核该民族地区的教育脱贫实况;其次是教学质量问题,用数量作为考核标准容易出现不重视教学质量的现象,不利于该地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可持续的路径分析
根据对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扶贫工作的可持续。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程内容
当前,应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比如一些地方采取讲习所、道德讲堂、电视夜校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培训的场地、师资和资金等问题。摸清贫困群众需求,让他们学到真正想学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可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建立贫困群众培训需求清单,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设定培训课程。在培训方式上,从单纯课堂授课变为现场体验、跨区域交流等。鼓励中西部贫困群众到东部发达地区开眼界、取真经。对有意愿、有能力成为带头人的,可配备行业导师,提供长期跟踪指导。在培训内容上,从单纯理论宣讲变为案例宣讲。选择身边鲜活的成功案例,供贫困群众学习。特别是要发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用他们的奋斗故事,感染贫困群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协同的互动模式
1.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宏观调控。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和政策规划。国家层面应尽快完善教育扶贫开发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协调制度和保障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的法律制度等;地方层面应在国家宏观制度设计框架下结合自身教育扶贫的实际情况和民生诉求, 因地制宜研制和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 不断完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扶贫协同机制, 加强不同扶贫主体间的沟通对话与交流协作。二是增强政府协调多方利益的能力。为防范和化解社会各方主体的利益冲突, 解决子系统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目标和行动“碎片化”, 促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配合度, 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
2.重新定位社会各主体的职责。学校、家庭、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社会力量都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重新合理界定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扶贫的行动边界与职责范围, 加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战略、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制度融合与衔接, 构建政府引导下, 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教育扶贫的长效扶贫机制。
3.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管机制。针对地方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权力异化等问题, 必须拟定教育扶贫的权责清单, 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扶贫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动态跟踪观察机制, 特别是扶贫资金的流动和利用, 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督, 确保扶贫资金的透明运行。同时, 依托互联网技术, 建立统一的社会扶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
(三)提高教育扶贫精准识别力度,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
1.核实贫困群众的身份,精准识别贫困对象。采取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或者通过询问他人等方式深入了解贫困对象的情况,包括贫困原因、经济情况、家庭人口、日常消费等等。减少或杜绝错评漏评的现象。
2.健全民主监督机制。首先,在对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应组织监督小组负责监管工作。其次,加强第三方评估的力度。再次,将贫困对象的建档立卡信息和识别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的组员公之于众,。最后,在相关网络平台上设置举报途径或设置举报电话给予公众监督的机会。
3. 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第一,优质资源应向四川民族地区的深度贫困区倾斜,让各个贫困县都能够享受到教育扶贫的成果。第二,有硬件设施的建设转向软件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外来教师;开展双语教育,丰富教育内容;鼓励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健全教育扶贫成果考核机制
在考核指标方面,由多元化指标代替单一指标,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教学成果纳入考核指标范围。在考核主体方面,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还是由教育部考核,或者有由两个部门组成专门的考核评估小组,应当及时确定,以便考核主体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此外,全面落实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对教育扶贫绩效考核“一般”的党政领导、部门领导和干部要及时组织调整;对教育精准脱贫工作扎实、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对教育脱贫工作停滞不前、领导不力的干部,视情况采取召回管理、岗位调整、约谈问责等方式进行处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四、结语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远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为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之路扫除障碍,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在以后的研究中,着重以教育扶贫的成果作为研究对象,从结果客观地判断当地教育脱贫的情况,实现更加高效、精准地扶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2]钟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治理路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No.1060,155-156.
[3]钟慧笑: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J]聚焦·教育扶贫, 2016( 5):014
[4]刘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路径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镇他撒村为例[J].教育观, 2017 (5) :98.
[5]沈茂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J].农村经济, 2015, (6) :62.
[6]刘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8.
[7]金久仁.精准扶贫视域下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行动逻辑与路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8,No.144,32-38+47.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精准扶贫视阈下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治理实践困境、资源结构及整合机制研究 (编号:SC17C055);2019年政治与行政学院专题研究项目:四川民族地区稳定脫贫与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ZXZTYJ01)。
作者简介:
李雪,女,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科学生;王敏(指导老师),男,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致力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基层政府治理研究。
关键词: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可持续路径;政治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困难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党中央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制度体系、深入实施教育扶贫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推动人才资助体系、推动教育政策倾斜、定点联系片区牵头责任等途径,扶贫成效显著。截止2018年年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9.6%,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18.9%和48.7%,“国培计划”培训乡村教师、园长540万余人次,通过在学学费、学费补偿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方式每年吸引4.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四川“三州”是深度贫困地区,境内有“第一彝族自治区”、中国“唯一羌族集聚区”、中国“第二藏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与震后灾区重建等特殊性。教育扶贫是阻断教育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域下如何坚持大扶贫格局,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是教育扶贫所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实施情况
(一)四川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四川民族地区主要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属于国家的深度贫困区“三区三州”之一。1984年以来,四川省先后建立过128个民族乡,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有30个民族乡相继撤乡建镇或两乡合并,截止2015年,全省共98个民族乡,民族乡总人口76.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5.16人,占民族乡总人口46.1%。(中国民族年鉴),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受地理位置偏僻、地势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影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交通、通信、医疗等基本生活设施不健全,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其教育发展水平滞后。受贫困问题与思想文化交织的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长期处于缓慢或停滞状态。成为国家和社会十分重视和四川民族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义务教育作为“三保障”之一被提到了较高层面。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6年,全省民族乡共有220所学校,在校生6.79万人,教师4541人。图书馆143个(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从办学条件来看,四川民族地区近200所中学开通了远程教学,配备多媒体设备的中小学教室达到近900间,彝区“9+3”、“一村一幼”、两免一补、营养午餐、贫困助学等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6.08%、0.03%以内。从教师队伍来看,四川民族地区“特岗教师”由580人增加到7300人;实施“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等培训教师的项目,培训教师近万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诊断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在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由于四川民族地区地处西南偏远地区,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生态较为恶劣,再加上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想难以统一,教育扶贫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1.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滞后、培训效果不明显
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形式主要停留在单一的授课模式层面,多以灌输式的方式学习,学生课外活动较少,缺乏讨论、研究、实验、社会实践等多元形式的学习;教育内容相对滞后,缺乏现代科学与民族语言文化有机结合的课本,民族语言文字实际运用不明显,学习方法过于僵化,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培训效果不比预期。
2.教育扶贫主体单一,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模式不完善
在教育扶贫脱贫方面,国家重申“政府主导,合力攻坚”的基本原则,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市场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参与教育扶贫工作,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扶贫格局。由于四川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出现了地方政府把主导角色等同于全能角色的现象,对一系列教育扶贫工作统揽统包,教育扶贫是一个浩大的社会工程,涉及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这便决定了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贫困地区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推进难以保证教育扶贫资源的优化整合及最终效益。
3.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一方面,在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资源投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财力和物力等基础设施的层面,当地政府教育扶贫的政策和项目重视完善教育的硬件环境,投入巨大的硬件设施,如校舍的修建、教学楼的修建、教学仪器设备的增加。这些设施的投入在教育扶贫的前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育始终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该地区本就面临着人才智力资源匮乏,整体教育水平偏低的困境,仅仅重视硬件设施的完善而忽略软件设施的建设,其教育贫困的复杂性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该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四川凉山州的17个县(市、區),仅有6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与验收,占全州总数的35%,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其他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大量的优质资源集中分布在少数学校,限制了其他贫困区人口可能享受到的优质教育机会。 4.教育扶贫成果考核机制不健全
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了四川年度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教育扶贫的考核指标。这一文件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提升了该地区的教育脱贫成效。但目前的考核机制存在不完善之处:一方面,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考核范围主要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而四川民族地区已经开始实行“9+3”免费教育项目,无法对其进行精准考核。另一方面,考核的标准主要是学生数量,即以入学率和辍学率为标准对教育扶贫成果进行考核,这里出现的问题更多,首先是客观公正问题,入学率和辍学率的指标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仅仅依靠数字不足以精准考核该民族地区的教育脱贫实况;其次是教学质量问题,用数量作为考核标准容易出现不重视教学质量的现象,不利于该地区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可持续的路径分析
根据对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对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扶贫工作的可持续。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程内容
当前,应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比如一些地方采取讲习所、道德讲堂、电视夜校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教育培训的场地、师资和资金等问题。摸清贫困群众需求,让他们学到真正想学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可走村入户,深入调研,建立贫困群众培训需求清单,并以此为依据科学设定培训课程。在培训方式上,从单纯课堂授课变为现场体验、跨区域交流等。鼓励中西部贫困群众到东部发达地区开眼界、取真经。对有意愿、有能力成为带头人的,可配备行业导师,提供长期跟踪指导。在培训内容上,从单纯理论宣讲变为案例宣讲。选择身边鲜活的成功案例,供贫困群众学习。特别是要发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用他们的奋斗故事,感染贫困群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协同的互动模式
1.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是宏观调控。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和政策规划。国家层面应尽快完善教育扶贫开发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协调制度和保障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的法律制度等;地方层面应在国家宏观制度设计框架下结合自身教育扶贫的实际情况和民生诉求, 因地制宜研制和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 不断完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扶贫协同机制, 加强不同扶贫主体间的沟通对话与交流协作。二是增强政府协调多方利益的能力。为防范和化解社会各方主体的利益冲突, 解决子系统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目标和行动“碎片化”, 促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配合度, 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
2.重新定位社会各主体的职责。学校、家庭、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社会力量都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重新合理界定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扶贫的行动边界与职责范围, 加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战略、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制度融合与衔接, 构建政府引导下, 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教育扶贫的长效扶贫机制。
3.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管机制。针对地方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权力异化等问题, 必须拟定教育扶贫的权责清单, 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扶贫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动态跟踪观察机制, 特别是扶贫资金的流动和利用, 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督, 确保扶贫资金的透明运行。同时, 依托互联网技术, 建立统一的社会扶贫工作信息交流平台。
(三)提高教育扶贫精准识别力度,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
1.核实贫困群众的身份,精准识别贫困对象。采取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或者通过询问他人等方式深入了解贫困对象的情况,包括贫困原因、经济情况、家庭人口、日常消费等等。减少或杜绝错评漏评的现象。
2.健全民主监督机制。首先,在对四川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应组织监督小组负责监管工作。其次,加强第三方评估的力度。再次,将贫困对象的建档立卡信息和识别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的组员公之于众,。最后,在相关网络平台上设置举报途径或设置举报电话给予公众监督的机会。
3. 完善教育资源的配置。第一,优质资源应向四川民族地区的深度贫困区倾斜,让各个贫困县都能够享受到教育扶贫的成果。第二,有硬件设施的建设转向软件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外来教师;开展双语教育,丰富教育内容;鼓励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健全教育扶贫成果考核机制
在考核指标方面,由多元化指标代替单一指标,将课堂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教学成果纳入考核指标范围。在考核主体方面,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还是由教育部考核,或者有由两个部门组成专门的考核评估小组,应当及时确定,以便考核主体更好地承担相关责任。此外,全面落实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对教育扶贫绩效考核“一般”的党政领导、部门领导和干部要及时组织调整;对教育精准脱贫工作扎实、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对教育脱贫工作停滞不前、领导不力的干部,视情况采取召回管理、岗位调整、约谈问责等方式进行处理,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四、结语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已经成为四川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远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地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为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之路扫除障碍,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在以后的研究中,着重以教育扶贫的成果作为研究对象,从结果客观地判断当地教育脱贫的情况,实现更加高效、精准地扶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2]钟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治理路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No.1060,155-156.
[3]钟慧笑: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J]聚焦·教育扶贫, 2016( 5):014
[4]刘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脱贫路径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镇他撒村为例[J].教育观, 2017 (5) :98.
[5]沈茂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J].农村经济, 2015, (6) :62.
[6]刘利.四川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教育扶贫脱贫的路径[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8.
[7]金久仁.精准扶贫视域下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行动逻辑与路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8,No.144,32-38+47.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精准扶贫视阈下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治理实践困境、资源结构及整合机制研究 (编号:SC17C055);2019年政治与行政学院专题研究项目:四川民族地区稳定脫贫与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ZXZTYJ01)。
作者简介:
李雪,女,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本科学生;王敏(指导老师),男,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致力于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基层政府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