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白塞病见于世界各地.有两个流行地区,即地中海周围及日本.作者分析了1981~1989年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大学医院内科根据Mason及Barnes标准诊断的316例(男224,女92)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并与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316例患者中口腔溃疡100%,生殖器溃疡85%,其他溃疡有:皮肤溃疡19例,消化道溃疡11例,角膜溃疡2例,喉部溃疡2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塞病见于世界各地.有两个流行地区,即地中海周围及日本.作者分析了1981~1989年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大学医院内科根据Mason及Barnes标准诊断的316例(男224,女92)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并与文献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316例患者中口腔溃疡100%,生殖器溃疡85%,其他溃疡有:皮肤溃疡19例,消化道溃疡11例,角膜溃疡2例,喉部溃疡2例.
其他文献
EMLA是一种由利多卡因及丙胺卡因的低共熔混合物配成的具有局麻作用的外用乳膏。这种复合局麻药对皮肤的透过麻醉作用较此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均强。国外已开始制成成品,外用于静脉穿刺、浅表皮肤外科手术麻醉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其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作用也较肯定,患者易接受,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病率以及其与梅毒患病的关联,1987年7~12月在纽约市一所市立医院的内科,儿科和急诊室,对收集准备作梅毒检测的血清进行了一项匿名的HIV血清学调查.
Gold于1954年首次报告了红斑狼疮患者皮肤因粘蛋白沉着而产生丘疹或结节。1985年,日本长岛等汇总了以各种名称报告的国内外病例,强调了该病变有临床及组织学特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皮肤病变之一,从而命名为结节性皮肤狼疮粘蛋白病(NCLM)。NCLM多出现呈慢性至亚急性经过的SLE,且往往在日晒后及持续口服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减量、中断等情况下,与红斑狼疮的病变一起出现。发病年龄为19
患者74岁男性,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一个月前做更换起搏器术后用羟氨苄青霉素500mg和氯苯唑青霉素钠1000mg每日3次治疗1周。2周后在其胸、腹、臀部特别是腿部出现斑丘疹和多数大小不等的紧张性大疱伴瘙痒。否认有对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或氯苯唑青霉素过敏史。全血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和梅毒血清试验,胶乳(凝集)试验,类风湿因子试验,HBsAg和抗核细胞因子均阴性。
1989年6月在马拉维(非洲一国家)利隆圭(马拉维的首都)的Kamuzu中心医院进行了一项性传播疾病(STD)的现况调查.本调查的目的是:(1)测定普通门诊病人中有症状STD的患病率;(2)评价在STD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3)评价在淋病中耐药的发病率.
尽管乳化剂的接触过敏并不多见,但这也可能是化妆品或外用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且容易被忽视.作者在1986年1月至1989年6月间,对737例因使用外用制剂而发生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乳化剂斑贴试验.所有病例均同时接受防腐剂、患者自备的外用制剂和所需的个别组分的斑贴试验.试验按照ICDRG推荐方法及材料进行,分别于48、72、96小时后观察结果.
艾滋病(AIDS)患者除Kaposi肉瘤(KS)外,还存在一血管增生性病谱,这是AIDS病人血管损害的一种特殊类型,不同于“一般”的KS.Cockerel等称其为上皮样血管瘤病(epithelioid angiomatosis, EA).有趣的是有人在这些皮损中证实有杆菌存在.本文介绍了7例EA患者,并与相似的病例报告进行了比较,试图确定这些病例是否能构成一种独特的疾病.7例均为男性AIDS患者,
对17例银屑病患者(男12、女5,年龄21~75岁)作双盲试验,以评价柳氮磺胺吡啶(SSP)在治疗银屑病中的疗效及其与患者乙酰化器状态的关系。患者均为泛发性银屑病,疗前6个月未接受任何系统治疗。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9例接受SSP500mg,1日3次。1周后改为1g,1日3次。
异位性皮炎(AD)是较为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尚有诸多不明之处。在AD的发病中IgE起着重要作用,其末梢血中嗜酸细胞增多也很常见,作者测定了嗜酸粒细胞内的对组织损伤性强的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血清中的水平,并将正常人、接触性皮炎与AD进行了对比研究。
5年来,小儿传染病领域已取得不少进展,其中有许多与皮肤科有关。已经明确幼儿急疹的病原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尽管幼儿急疹的典型表现为婴幼儿的热退疹出,但不伴发疹的发热及不伴发热的出疹也认为与此病毒有关。现已证实,传染性红斑及猫抓病的病原分别为人类细小病毒B19型及小的多型杆菌。先天梅毒的病例数日益剧增,由于父母滥用药物,使许多患儿未得到产前保健。脓疱疮的病原正由链球菌感染占优势转变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