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50例报告)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xku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观察术后24 h内镇痛药需求数、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出血等副作用.结果 B组在完全清醒时、清醒后0.5、1、2 h 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 h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咽喉疼痛的发生率7例(28%)明显低于A组14例(56%)(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同时机使用氟比洛芬酯均能有效缓解LC术后疼痛,但麻醉诱导前用药效果更佳,提示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其他文献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无限增殖的细胞.目前,干细胞在肾脏领域中的研究逐年增多,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关于其来源问题.为此,本文将就关于肾脏中干细胞的可能来源作一综述。
期刊
治疗性血管新生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研究的新领域,包括血管新生因子蛋白、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3种途径。目前细胞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并获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 Therapeutic ang
目的 观察Hyper-CVAD方案对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2003年1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LBL患者40例,其中20例接受Hyper-CVAD/MA方案交替治疗8个疗程;另20例予常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包括VDCLP、CAT、HD-MTX、EA等方案交替治疗,后予维持治疗.结果 Hyper-CVAD方案组:诱导化疗结束后CR18例(90%),PR2例(10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动态变化,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胃肠功能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和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3、7 d血中IGF-1、EGF的水平变化.观察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轻、重度窒息组从生后第1天IGF-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7天轻度窒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房颤从初发到持续的延缓作用。方法对9 l例初发房颤患者依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病死率每年递增1.8%.而且该类疾患还对患者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这些影响贯穿于疾病的诊断、住院治疗、出院后治疗、康复及肿瘤复发的全过程.本文就近年来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作一综述。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烧伤病人5 563例,其中108例行切痂、微粒皮移植、同种异体皮覆盖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4例,女34例,年
[目的]进一步证实经验方剂益气软肝方(PGS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SD大鼠53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肝纤维化组(15只)、保护组(15只)和治疗组(15只)。用人清蛋白建立
目的 进一步明确髓外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了解免疫表型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科学的信息.方法 选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淋巴瘤研究室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诊断为髓外双表型白血病/淋巴瘤的病例共9例,所有患者均结合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测并参照急性白血病免疫学特征欧洲协作组(European group for the immunolog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探讨糖尿病病程、自主神经病变、糖脂代谢等因素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3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腹部彩超检查,分为胆囊结石组和无结石组;测量体质指数,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及血脂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高于无自主神经病变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未合并胆囊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