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DV与DC真正走向融合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DC融合”之前传
  
  只用一台影像拍摄设备就能完成动态视频和静止照片两种影像的拍摄,一直是很多数码影像消费者尤其是家庭消费者的梦想。几年来,Sony,松下,佳能 JVC、三星 三洋等消费级摄像机厂商都推出了带有静止数码照片拍摄功能的数码摄像机,但是大部分机型拍摄照片的像素都不高,远远没有达到主流DC 500万、600万像素的指标,并且用DV拍照获得的照片质量和同样是200万,300万像素的普及型DC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其中佳能是个特例。作为一个以数码相机安身立命的厂商,佳能在MiniDV磁带标清摄像机的时代就开始打出PhotoDV的旗帜,在一台DV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图像处理引擎,针对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分别处理,以期在标清磁带DV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获取差异化市场份额。实际使用表明,即使是一台带有80万像素数码照片拍摄功能的佳能DV,其数码照片的画面质量也是可圈可点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数码影像类杂志和网站推荐DV的拍照功能时,佳能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2005年下半年佳能发布的能够拍摄400万像素数码照片的MVX4i磁带DV是一个标志性的产品。MVX4i采用一片总像素为429万像素的1/2.8英寸大尺寸CCD,其与400万像素消费级DC相同画质的拍照功能,预示着DV数码摄像机即将跨入500万600万像素数码照片拍摄时代。对于大部分家庭用户而言,500万、600万像素已经完全满足了相纸冲印,数码打印、 计算机显示器以及大屏幕电视机观看等需要。
  2006年Sony采用大尺寸1/3英寸、210万总像素的单片晶锐UearVid CMOS传感器和增强型影像处理器(Enhanced lmaing Processor)的硬件像素插值技术,实现了数码摄像机的400万像素数码照片拍摄记录功能。并推出了一款DCR-DVD905E标清DVD摄像机和HDR-HC3E、HDR-SR1E、HDR、UX1E三款高清摄像机,经测试,由于采用新的大尺寸CMOS成像器件和图像处理电路,这几款摄像机拍摄的400万像素数码照片也达到了400万像素消费级DC的画质(关于佳能和Sony上述机型拍照效果,请见本刊2005和2006年往期杂志)。
  2005和2006年松下和JVC也推出过标称400万甚至500万像素数码拍照功能的3CCD结构消费级DV摄像机。虽然3CCD结构对于动态视频拍摄而言是一项优秀的技术,但是目前来看,因为这些机型均采用小于1/4英寸的小尺寸CCD,并且每片像素最高为一百多万,得到的高像素照片画质还未达到理想状态。
  
  2007:DV与DC真正走向融合
  
  每年在美国举办的CES大展是本年度消费电子新品的集中展示,在CES2007上,Sony,佳能、JVC等厂商展出的500万、600万像素照片拍摄功能数码摄像机,为2007这个“DV/DC融合年”定下了基调。
  Sony推出了多款采用大尺寸1/3英寸 单片300万像素Clear VID CMOS传感器,可以拍摄记录600万像素数码照片的标清、高清DV,并且均采用了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的镜头,其中HDR-HC7为磁带HDV高清机型,HDR-UX7为AVCHD DVD高清机型,DCR-DVD608为DVD记录的标清机型,DCR-SR300为硬盘记录的标清机型,
  佳能则延续了MVX4i和DC40两款标清摄像机的思路,推出了标清DVD版本的DC50。DC50(国内型号为DC51)采用了一片1/2.7英寸、总像素539万的CCD和Digic DV Ⅱ影像处理器 并首次在该系列机型的镜头中加入了光学防抖技术,可拍摄500万像素数码照片。
  JVC一向把高像素数码照片拍摄功能作为其高端机型的重要卖点,但是2007年却一改3CCD的思路,在高端标清硬盘机型中推出的是两款单CCD摄像机GZ-MG575和GZ-MG555,这两款摄像机采用了一片相对于Sony和佳能同档次产品更大尺寸的1/2.5英寸,总像素537万的CCD传感器,可以拍摄504万的数码照片。为了进 步提升画质,这两款新新机型还采用了JVC最新研发的影像处理引擎,据称信噪比相比过去提高了30%,
  当然,2007年即将推出的500万,600万像素拍照功能的数码摄像机应该不仅仅是以上七款机型,多个DV主流厂商共推500万、600万像素数码拍照功能,缘于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成熟,“DV/DC融合,在鼓噪了若干年后,2007年终于瓜熟蒂落,终成正果。
  
  DV/DC融合的关键技术:成像器件
  
  通观上文所述7款500万、600万像素拍照功能摄像机,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采用了1/3英寸以上尺寸的感光器件,JVC甚至采用了和主流。DC相同的1/2.5英寸CCD。
  目前主流消费级DC多采用1/1.8英寸和1/2.5英寸CCD(当然也有其他尺寸的CCD或CMOS)。其中1/1.8英寸CCD多用在3倍光学变焦DC上,800万像素以上的的DC 般也采用这种尺寸的CCD,为了降低整机成本,大部分大变焦比的所谓“变焦王”、“大炮筒”基本上采用的都是1/2.5英寸CCD(相同焦距的光学镜头,成像器件感光面积越小,越容易达到“长焦”效果),而几乎所有的薄型卡片机考虑到体积也采用了1/2.5英寸CCD,感光器件尺寸越大 像素数量就越多,单个像素的面积也越大这样获得的照片画质就会更好相机的灵敏度也会更高,相对成本也更高,选择1/1.8英寸和1/2.5英寸的成像器件面积,是DC厂商长期以来在技术、成本,外形、用户需求之间博弈的结果,并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500万、600万像素拍照功能摄像机采用达到或接近于1/2.5英寸的感光器件,是DV厂商面对DV/DC融合,在技术上的一个必然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MOS成像器件,Sony在几年前研发消费级高清摄像机时曾考虑到,在家用手持高清机型上如果采用3CCD结构,每片CCD的尺寸不可能大于1/4英寸,而1/4英寸器件的像素数量超过一定限度,灵敏度就会大大降低 而对于高清而言首要的就是高像素。因此Sony转而开始开发像素密度更大的CMOS成像器件,并在2005年上半年率先推出了采用CMOS器件的高洁消费级摄像机HDR-HC1E。
  但是 我们在实际使用松下在2006年底推出的3CCD结构AVCHD高清摄像机过程中发现,采用3片1/4英寸3CCD的HDC-SD1和HDC-DX1拍摄记录的高清图像,在60英寸的高清电视机上依然有着锐利的清晰度和饱和的色彩表现,并且在低照度下的画质也并不差,而且在体积上HDC-SDI甚至比Sony的对应机型更小巧。而JJVC即将推出的HD7硬盘高清摄像机,甚至采用了3片面积更小的1/5英寸3CCD!
  当Sony声称的“3CCD结构无法搭建小型高清摄像机”成为业內笑枓之后,Sony的竞争对手惊奇地发现在DV/DC融合成为潮流的今天, CMOS轻松实现高像素的特点使Sony目前拥有业内独有的秘密武器,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Sony全球数码影像部门负责人声称,其CMOS技术目前还处于导入期,CMOS的画质可以做得更好像素数也可以做得更高,而开发和生产成本却不会有太多提升。从未来发展看,Sony推出能够拍摄800万像素,1000万像素的消费级数码摄像机都不是神话。
  相反 坚持3CCD道路的松下在DV/DC融合的今天却失去了发言权,松下的高清摄像机能够拍摄的数码照片像素数不过210万,远未达到实用程度,进一步提升像素数量现在看希望不大。可以推测,如果松下继续在摄像机产品上坚持3CCD策略,在看重DV/DC的用户群中,将失去大部分市场。
  目前采用500万像素单片CCD的佳能,则有可能步Sony的后尘,在采用自产CMOS的高清摄像机HV1O/HV20的后续机型中提高静态照片的像素数量,毕竟HV1O/HV20拍摄的数码照片只有300万像素,在DV/DC融合大潮中,佳能可谓实力雄厚,同样也最值得期待。
  
  数码摄像机DC化之后
  
  当然,要把数码摄像机作为一台DC用,像素数量和获取画质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要真正让消费者习惯用DV拍照片,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问题要解决。
  镜头和光学防抖技术DV摄像机在拍摄动态视频的时候,一般使用的快门速度是1/50秒 由于是动态图像很难判断每一帧图像是否有抖动。但是对于大部分未经严格摄影训练的消费者而言,使用1/50秒或者低于1/50秒的快门速度拍照发生抖动、造成图像模糊在所难免。因此Sony和佳能在今年的500万、600万机型中导入了光学防抖技术,
  一台好用的DC,针对大众消费群体提供了很多易用的功能,比如场景模式设置 多焦点自动聚焦连拍功能等,在这些功能细节上,目前佳能是做得最好的一家DV厂商。据悉佳能在2月26日发布的DC51上,设置了10种场景模式,并采用9点AiAF对焦功能,可以用曝光柱状图来显示照片是否曝光正常,而AEB功能(即包围曝光功能)在只按一下快门的情况下,连续拍摄3张不同曝光量的图像。DC51实现了以2.5张/秒的速度,连续拍摄约60张照片,并支持通过MiniSD卡进行高速存储,然后复制到DVD光盘上进而清空存储卡继续拍摄更多的照片。除此之外,机身上的Print/Share按键的设计让照片直接打印和文件传输极具人性化特点。
  笔者也注意到,在普通DC上ISO感光度设置是 个标配的功能,但是在DV摄像机上还未引入这一概念。除了佳能外,其它品牌摄像机拍摄的数码照片的EXIF信息中居然看不到ISO感光度参数。而在手动拍照片时遇到光线不足时只能靠提高增益值解决。这些做法有违于摄影的常理,建议厂商尽快改进。
  
  价格和便捷性是永远的矛盾?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购买高像素拍照功能摄像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节省同时购买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的成本。目前一台400万像素拍照功能的摄像机,价格一般都在8000元以上,而购买一台普通DV和一台普通DC,可能都用不到5000元。看重DV/DC合一的大部分是不想同时携带两台机器,一会儿装在背包里,一会儿又挂在胸前的消费者,况且目前的数码相机是越做越小,但是那个带“辫子”的电源适配器却小不下来,多带一台机器就意味着要多带一个电源适配器,这也是一件蛮痛苦的事情,看来,目前要想避免这些麻烦,多付出一些银子还是值得的。
  不过,佳能在2007年新发布的一款PowerShot系列的TX1数码相机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决了价格瓶颈。TX1外形接近“网易拍”,但是使用的是货真价实的 带有光学防抖技术的佳能10倍变焦光学镜头,一块1/2.5英寸710万有效像素CCD以及其最新的DIGIC Ⅲ影像处理器。可以在SD或MMC卡上以每秒30帧的速度记录1280×720像素、Motion JPEG格式的高清动态视频,最高品质视频的码流为每秒4.48MB,1GB可记录最高画质的视频3分22秒,通过一条分量视频电缆连接高清电视机就能够观看高清视频了,目前8GB SD卡的价格不过七,八百元,一张8GB SD卡能够记录长达27分钟的高品质高清视频,应该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当然,最值得欣慰的是TX1的价格。官方报价是3880元人民币,上市后不久可能就会降到3000元左右,这比买一台具备高像素拍照功能的DV要实惠得多。
其他文献
背景:两次“第一”    12年前的日本出现了第一款家用数码摄像机。估计在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十多年内,家用数码摄像机领域风起云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的眼球应接不暇。摄像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重量却是越来越轻,体积越来越小。各大品牌在市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杀的是人仰马翻。储存介质的与众不同也成为各大厂家“叫卖”的最大噱头之一。日立公司则把这 噱头利用的最为充分。  世界上首款DVD数码摄像
期刊
“次世代”DVD的中国之路 之六    在欧美,每年的圣诞购物季,也是本年度家电新品的促销季,炙手可热的次世代DVD影碟机肯定不会错过2007圣诞节这班车。事实上,在上一个圣诞节,BD和HD DVD就上演过一场生死对决,但是要想轻松地宣布自己是胜利者,今年的圣诞节也为时过早。    圣诞购物季HD DVD先发制人    在BD和HD DVD的市场胶着中,价格自然成了唯一的杀手锏。2007年11月1
期刊
2007年1月6日下午,北京科技活动中心一层报告厅举办了“动手做”北京市青少年多媒体作品设计大赛的颁奖大会。各区县科协、科技馆代表以及各项活动中获一等奖的学生和优秀辅导教师约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应邀颁奖嘉宾有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崔向红处长、北京市科协副局级干事吕家香、Adobe公司中国区渠道和教育经理张勇先生,Wacom中国公司总裁林强先生、销售总监肖路阳先生和北京康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贡庆庆女士
期刊
2006年10月,电影森林拍摄了第二部作品——《六神无主》,这是一部实验短片,采用松下HVX200拍摄,并于近日正式参加了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高清短片的情况吧,希望给那些正在用高清或者即将用高清拍片子的朋友一些借鉴。    本次拍摄采用了双机拍摄,虽然说是双机,真正影片的拍摄还是单机,因为另外一台HVX200用来拍摄纪录片了。我一直比较重视这些实践的记录,所以尽量要求格式质量的
期刊
在中国大陆“一窝风”是有传承特点的,始于“大跃进”,它原本是鼓动国民改变“一穷二白”经济落后状态的奋进国策,发展发展就成了没有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情况了。于是就有了“一天等于20年”、“15年超英赶美”的荒唐口号和“全民大炼钢铁”、“亩产万斤稻”的荒唐行为。后来,这种非常不靠谱的“一窝风”就这样生成了。一天能做20年的事吗?15年怎么超越人家英国、赶上人家美国?把普通人家凡是带铁的锅碗都搜罗起
期刊
HDTV-即高清晰度电视的概念正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相对标清而言,提高了图像的水平清晰度、提高了图像的取样频率,提高了视频的传输码率和海纳了更大的数据量等。因此,用于高清晰度电视节目成像和制作的设备技术含量高,价格也贵,节目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属于“阳春白雪”。目前,只是个别有经济实力的电视台试播了高清电视频道。    那么,有没有低成本的高清制作设备,也让众多的电视台一圆高清梦呢?HDV和
期刊
近日,连续参加了2个“DV影像选题通报会”,一个是省电视台组织召开的,一个是市电视台召集召开的。前来参加的DV爱好者有200多人。会上主要是以发奖金的形式,表彰了2006年提供了5部以上DV新闻或纪录片的作者,同时布置2007年上半年的约稿计划。内容大致如下  1 两会期间有关民生的正面反映,  2 邻里互帮建立和谐社会的小故事:  3 配合全省(市)保护环境方面的宣传:  4 参加全民健身的家庭
期刊
20世纪20年代当电视的概念刚刚诞生时人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电子影像能变得如今天这般流行。在平面、广播与网络三大媒体鼎立的今天,电子媒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回首历史,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图像记录设备的发展    在第二回中,我们回顾了图像采集设备的发展,电子图像产生后,还需要相关装置将其记录下来,以便进行编辑、复制、重放或存档。在一千多世纪的时间内,人们先后寻找到不同
期刊
张曼玉(Maggie)——一个从未陌生过的名字。  我不想去概念她,甚至不想去说她和电影的关系,只是想说说面对她的那段时光。  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张艺谋导演的工作室里,她来谈电影《英雄》的剧本。二零零一年夏天,她穿了件红色无袖的上衣,趿一双夹趾凉鞋,头发随意挽起,微微的笑。她并没有化妆,沉郁的幽雅和淡淡的矜持就从她进门的那 瞬间,弥漫开来。那一刻,我拿着摄像机,她也有一瞬间微微的诧异,随后我们彼
期刊
历尽艰辛,《双擒记》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一群小伙小姑娘的努力下,终于拿上了展映台,首轮展映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作为知情人,笔者将为广大观众朋友们揭开《双擒记》的幕后故事。剧本——在争吵中升华,影片——在争吵中诞生!  剧本就是一部影片的灵魂,剧本创作来自两个人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来自20个人的吵吵闹闹的争议。  设计剧本的初衷只是想拍一部反映大学生拍片热潮的故事,后来,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想借影片表现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