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女巫”赫蒂·格林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6年,华尔街古怪的金融家赫蒂·格林去世,享年80岁。这个女人是当时全美最富有的女人,死时留下的财产足足1亿美元。但这个女巫式的人物吝啬到拒绝为儿子缴付医疗费,害得儿子失去了一条腿。她说过,“致富没有秘诀,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低买高卖,节俭,精明,并且坚持不懈。”
  19世纪末,理想的女人要有纤细、柔弱的腰身和四肢,到华尔街进行交易对女人而言几乎是发痴。在当时,职业妇女通常不是未婚就是已失去配偶。而已婚妇女工作,往往意味着她的配偶软弱无能。中层和上层社会的女性可选择的职业机会更少。从事股票交易的男性认为女人是头脑糊涂、易激动易哭的动物。1910年,美国的股票经纪人有13729名,其中只有207个女性。
  赫蒂·格林则是那个时代的另类。
  
  与生俱来的金钱崇拜
  
  致富总要有第一桶金,虽然赫蒂·格林的第一笔财富是继承而来,但并不一帆风顺。虽然她如愿地继承了几百万的财富,但却处处受到钳制,她天赋的财富博弈技能使所有她能接触到的财富都换了一副面孔。
  赫蒂很早就崇拜金钱。在8岁时,虽然银行还不欢迎小客户,她还是坚持开了一个自己的账户。13岁时,她遭受了一次打击,她的外祖父去世时未在遗嘱中给她留下一分钱,而是由两个女儿平分:赫蒂的母亲和姨妈。有一次赫蒂冬季到纽约度假,父亲给她1200美元让她买衣服,她却拿其中的1000美元买了债券。赫蒂渴望控制金钱,她开始计算当家庭的其余三个成员,即她的父母和姨妈去世时,她能继承多少财富。1860年,赫蒂的母亲去世,赫蒂又一次失望,她的父亲得到12万美元的现金,而赫蒂只得到价值8000美元的房地产,那时她24岁。
  赫蒂开始陪伴生病的姨妈,并担心她的父亲续弦。好在她的父亲没有再婚,并在纽约开始投资航运业,去世时将大约600万美元的资产留给了女儿。然而赫蒂控制财富的野心再次受到了阻挠:她的父亲将遗产交由两位管理人托管,这让赫蒂感到束手束脚。
  赫蒂与姨妈共住的那些年里时常为钱发生口角,赫蒂觉得姨妈雇佣的仆人太多,吃的食物太昂贵,因为姨妈花多少钱就等于赫蒂将来少继承多少钱。这种情形直到赫蒂的姨妈发出威胁,要将她从自己的遗嘱中除名时才略为好转。
  当姨妈的噩耗传来,赫蒂又一次听到令自己失望的消息:她的姨妈仅将200万美元资产的一半留给赫蒂,而且即便这一半资产也存为终生信托的形式,每年支付约7万美元。赫蒂对这个遗嘱提出质疑,她拿出另一份姨妈签署的遗嘱,于是一场持续了5年的法律纠纷开始了。最终在耗费了15万美元诉讼费、律师费、专家取证费后,赫蒂没有如愿所偿,因为有专家说,赫蒂所持有遗嘱上的签名是他人模仿笔迹写成的。
  尽管如此,从三位亲人那里获得的财富足以让她过上一个女人富有而衣食无忧的生活:8000美元的房地产、600万美元的托管、100万美元的终生信托,这些资产每年稳定的回报超过50万美元,但这些资产的主人是赫蒂·格林——她要这些金钱“跳舞”翻番。
  
  搏杀在投资“屠宰场”
  
  低买高卖是任何交易都追求的守则,赫蒂·格林做到了。她保守地进行长期投资,从不让自己的投资回报率偏离6%太远,她说,“我看到好东西没人想要而变得便宜,就会大量买进,将它们藏起来;时机来临,他们就会追着我,高价购买”。
  金钱放在银行最为保险,如果赫蒂·格林这样做了,那美国财富史上就会少了一位巾帼。在19世纪的美国,投资渠道远没有今天的投资市场这样丰富。赫蒂·格林最乐于投资的领域是铁路和房地产——19世纪最受欢迎的两个金融投资方向。赫蒂·格林保守地进行长期投资,从不让自己的投资回报率偏离6%太远。在这方面,赫蒂·格林代表了她那个时代典型的女性投资人——房地产抵押是她们钟爱的投资项目,采用的形式是贷款建筑联合会和保险公司。
  赫蒂·格林最早的投资之一,就是休斯敦和得克萨斯中心干线之间92公里长的铁路支线,它占有27.7万英亩土地,价格为137.5万美元。在这次投资争夺战中,赫蒂·格林和科利斯·P·亨廷顿发生了一场“血战”,他们之间的长期诉讼使双方都损失惨重,然而赫蒂用最后的决战平息了“肉骨头”之争。1899年,她得知亨廷顿正从某银行大笔举债,而且拖欠了一些债款。格林就开始往那家银行大笔存款,与此同时,亨廷顿继续从那里贷款。有一天,她到银行,要求马上提走自己所存的160万美元。银行连忙派人到亨廷顿的办公室,要求收回刚给他的贷款,亨廷顿被搞得几乎破产。
  赫蒂·格林的地产投资组合包括几百处土地,分布在辛辛那提、丹佛、圣路易斯,尤其是芝加哥。从1885年到1900年,格林占有了芝加哥超过1700万美元的房地产,包括办公楼、商店、工厂以及未开发的土地。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之后,她购买了很多因房地产价值缩水而低价出售的不动产。这座城市发展非常快,聪明的投资者根本不必销售或改进他们持有的资产。1830年时,一个人用20美元就可以在芝加哥市中心买到1/4英亩的土地。而到了1894年,这样一块土地价值125万美元。
  19世纪中期纽约股市开始流行“活期拆借贷款”(call loan)——与股票抵押相对应的贷款。活期拆借贷款增加了股市的波动,而市场其实已经受制于操纵和垄断。赫蒂·格林就曾用这种办法,使著名的股票交易人爱迪生·坎马克陷入困境。坎马克得到内部消息,了解到路易斯维尔和纳什维尔铁路公司的股票将削减分红;由于预料这只股票价格会下降,他开始卖空。果不其然,分红降低,股价下跌,但是坎马克发现,他已无处去购买卖空出去的股票。这些股票全在赫蒂·格林手中。他对一位财经记者说:“我当时就像在一个屠宰场里,浑身上下都在喷血。”为了拿到赫蒂·格林的股票,坎马克亲手送给她一张支票,使她一次就赚了40万美元。
  赫蒂·格林利用股市恐慌大发横财。她不但不卖出股票,而且她不是为了赚小钱而买股票,所以,她通常将现金攥在手中,在恐慌时四处买股票。在1890年的恐慌中,她等待股市到达最低点后,开始大笔投资铁路股票。她后来解释说:“我看到好东西没人想要而变得便宜,就会大量买进,将它们藏起来。时机来临,他们就会追着我,高价购买我持有的股票。”在1907年的恐慌中,她说:“华尔街那些实力雄厚的人都来找我,想卖掉各种各样的东西,从豪宅到汽车。”
  1905年,赫蒂·格林以4%的利息借给纽约市450万美元,比当时的银行利率低了1个百分点。当时纽约市一位审计官说:“她拥有我所见识过的最好的金融头脑。”据保守估计,赫蒂·格林在1900年的收入是700万美元,而当时美国人的人均年收入是490美元。
  
  吝啬到极点的以实玛利夫人
  
  赫蒂·格林的金融头脑不容置疑,可能由于她经常需要与心存轻蔑的对手不断争斗,性情变得乖戾而小气。她对一切支出都斤斤计较,包括应纳税和应付报酬。她积攒一切可以积攒的金钱。
  赫蒂·格林非常吝啬,她的日常生活巨额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她尽可能节省每一笔支出。
  赫蒂·格林生活在美国第一个奢华时代的中期,即所谓的镀金时代,当时曾有一个暴发户为炫耀地位,用百元钞票裹烟草抽。然而,赫蒂·格林却住价格低廉的公寓,将衣服穿到薄如纸张。1916年赫蒂去世后,曾有文章揶揄她说:“赫蒂·格林……在告别这个世界、奔向另一世界时,无法带上她的巨额财富。”如果赫蒂·格林活着,将对此不屑一顾。她曾经说过:“我走自己的路,不需要伙伴,不拿任何人的财富冒险,因此,我是以实玛利夫人(Madame Ishmael,被社会抛弃的人),专门对付每个男人。”
  赫蒂的大部分人生上演的是一出独身女人的怪诞剧。她衣衫凌乱,总是疯狂地在华尔街的办公室工作,周围是一袋袋、一堆堆散乱的纸张。即使拥有万贯家财,赫蒂·格林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她总是从寄宿公寓搬到公寓旅馆,再搬到廉价公寓。有时,她那只叫做杜威的狗会成为房地产的主人或出租人。据推测,她之所以居无定所,一方面是因为她多疑,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不想向纽约州纳税。1895年,她带着两位律师、两名速记员,找到纽约的税务官员,抗议对她的个人资产做出150万美元的估价,因为这将要求她上缴3万美元税款。更为有趣的是,为她服务的律师还得雇佣别的律师替自己要回应得的报酬。
  在32岁时,赫蒂嫁给了46岁的爱德华·H·格林(Edward H. Green),他是赫蒂的父亲在快船运输生意中的同事。然而与赫蒂不同,他喜欢花钱,生活非常奢侈,购买了30多套住房。而赫蒂从所拥有的资产中可得的收益每天约有1000美元,但是她每天还是穿同样的衣服。至少在理财方面,很难找到比赫蒂和爱德华更不般配的夫妇。
  夫妇二人婚后的前8年是在伦敦度过的,他们有两个孩子。爱德华从事贸易,赫蒂则在金融市场中活动。赫蒂大量购进美国的政府债券,在南北战争后的那一年,面值1美元的债券只能卖到40美分。多数投资者认为,他们不会得到全额兑现。但是就在伦敦,赫蒂靠此项投资赚取了超过125万美元的利润。
  1874年,他们一家人回到美国,当时华尔街刚发生恐慌,铁路股票损失惨重,而赫蒂·格林正是铁路股票的大股东。他们一家四口搬到了爱德华在佛蒙特州贝洛斯福尔斯地区的家乡。在那里,赫蒂的怪癖尤其是吝啬行为变得远近闻名。她与仆人讨价还价,与当地商人发生口角,穿女儿扔掉的衣服。爱德华开始长时间不回家,二人最终分手,赫蒂和她的孩子们搬到布鲁克林区一所价格低廉的公寓中。赫蒂在曼哈顿的化学品国家银行设立公司总部,因为她在这家银行有几百万美元的存款,该银行可以为她提供一张免费的办公桌。
  赫蒂的儿子曾因乘雪橇出事膝盖脱臼,据说因为赫蒂期望得到免费治疗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她的儿子只得做了截肢手术。赫蒂·格林在1908年立下遗嘱,有人称此为“肥水一点也不外流”。她的资产包括蓝筹股、铁路债券、约2000万美元现金,以及其他财产。她将她所有的财富都留给了两个子女。
  赫蒂的理财生涯是有目共睹的成功,然而她的生活却丝毫不让人羡慕。也许这就是那个世纪财富女性的悲哀。
其他文献
夏威夷美丽的沙滩上,热辣的阳光将沙滩烤得热乎乎的,远处是如蓝宝石一般碧蓝而晶莹的大海。来自中国的程女士正享受着这里的一切,而不必烦心任何工作。程女士曾是联合国驻日内瓦的工作人员,今年50岁,她选择了提前退休,开始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    退休离你并不远    “退休”两个字对中国许多年轻的都市白领而言,似乎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其实不然,白领们可以跳槽,同样现在没有一家公司会承诺雇用某个人一辈
期刊
1997年我在北京潘家园买了一套房子,大约90平米,自己住了3年后,感觉太小了,就租了出去,然后在郊区买了一处别墅。现在我的第一套房已经连续出租3年多了,客户是CBD内一家跨国公司的主管。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好买卖,相当于我住这套房子的3年时间里,成本几乎成为零。现在我又面临一个新选择,因为这位主管想买下他一直租住的这套房子。    想要模仿我并不容易    我的上述行为属于——在CBD内
期刊
吴强,中信实业银行理财客户经理他服务着一批拥有几十万、几百万储蓄存款的高端客户,他所负责客户的金融资产将近1个亿。  吴强是典型的双重性格:为他人理财,他是朴素的道德笃信者;为自己理财,他是极度的风险偏好者——他有着与年龄相符的热情,也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  “你没到30吧,28、29岁?”,吴强工作中经常遇上的询问。  “24岁”,吴强总是微笑着坦然回答。  “是吗?!”,刚刚还与吴强愉快沟通
期刊
指数解读    股市还是不争气,在年末的压力下,市场的惯性下跌难免。虽然有利好不断重现江湖,但还没等回过味来,股指又开始扶摇直下,看起来股市还是要先治病,就是不知道这病什么时候才能治好。  基金和债市相对缓和。基金作为目前市场上最具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其一举一动仍将是市场的风向标。尚福林的表态虽然不能完全算是基金的利好,但至少可以起到企稳的作用。央行在公开市场首度发行三年期央行票据,创下了央行票据的
期刊
林伟萌相信,专家理财是国际上的大趋势。中国股市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真正挣到钱的散户微乎其微,可能还不到一成。除了中小散户在信息和技术方面的弱势外,在林伟萌眼里,大多数中小投资人其实是不适合自己操作股票的,把钱交给一家值得公众信任的基金公司,其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基金公司具有专业、专注等多方面的人才和研究优势,相比较而言,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程度以及深入程度都远远超出一般的散户,其投资理念、投资方
期刊
深秋的北京,大树参天,落叶缤纷,在雍和宫旁边一个充满皇城韵味的院落里,我们见到了张萌,随意而优雅,俊秀中略带一丝俏皮,眼神里透出聪慧与精明。  当选“2004年中国环球小姐”的张萌,成为过去一年最为耀眼的美丽代言人之一,演绎了一段“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的现代童话故事。  岁月流转,冠军是暂时的,美丽也容易过期。张萌如何看待自己的“美丽财富”,未来的岁月,又如何在“美丽”的职业和财富间跳舞呢? 
期刊
2005年,据基金业内投资者和专家估计,众多投资者将与基金公司“离婚”,而且还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国式离婚”。当初激情热恋,莫名的闪电结婚,而后感情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危机,先痛快地分手,另觅新欢之余,再互相观察关怀,纠缠不清,最后还感觉不错又马上复婚。  2005年年初,很多短期投资者和不理性的投资者将会迅速撤出,留下的将是做长期投资的成熟稳健型投资者。如果2005年中期表现还可以,前期撤出的人又会
期刊
中小投资者总是"伤痕累累",总是陷于"套牢"与"割肉"的怪圈之中。其实,中小投资者赔多赚少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不适合的投资策略,违背了交易原则。    你适合投机吗    要做一个专业的股票短线投机者,其要点在于投机经验,根据市场形势进行判断,同时演化为市场的买卖力量。如果没有经验,做不出正确的判断,则不可能生存。正确的判断没有转化为市场的买卖力量,也只会形成纸上谈兵。  短线投
期刊
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圈地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年费优惠、办卡便捷、礼品赠送……,种种诱惑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为持卡一族,刷、刷、刷,划卡的快乐让人们忘记了它可能带来的痛苦。  然而,在成熟的用卡国家,人们已经认识到:信用卡行业更多的是依靠误导性的技巧来攫取破纪录的超额利润,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更深的债务陷阱。  美国是信用卡消费大国,1.44亿人、数以百万计的美国家庭在使用6.41亿张
期刊
一切迹象似乎都在表明,我们该准备两个钱袋了。一个是布缝的,另一个是牛皮的。  那个布缝的老钱袋我们一直拥有,手工粗糙但很贴身。现在看来,我们也许更需要那个牛皮的新钱袋,因为它更结实——我们终于有更多的钱可以装了。不过,是否将拥有更多的钱,这似乎取决于我们对老钱袋的态度:我们要把老钱袋里的银子勇敢地掏出去,交到一双手上,然后才能听到更多的银子哗哗流入新钱袋的悦耳声音。不妨把镜头沿着那双福气十足的手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