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抵抗素对肝细胞的致炎作用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病中对肝细胞的致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制作NASH大鼠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NASH大鼠肝组织抵抗素的表达.体外培养AML~12小鼠肝细胞株,用重组抵抗素或细菌脂多糖处理后48 h,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肝细胞核因子κB的核转位.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NASH大鼠肝组织表现出明显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和窦周纤维化,随造模时间的延长,抵抗素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造模12周及16周,抵抗索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和4.0倍,抵抗素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肝组织中央静脉周围.用重组抵抗素处理AML-12细胞48 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分别为(1.856±0.049)pg/ml和(9.463±1.216)pg/ml,与脂多糖处理组[(1.791±0.046)pg/ml和(8.738±1.10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10±0.038)pg/ml和(3.260±0.213)pg/ml],P<0.01;用重组抵抗素或脂多糖处理AML-12细胞3 h观察到细胞核因子κB p65的核转位.结论 抵抗素是NASH发病中重要的致炎因子之一,其可以通过核因子κB途径诱导肝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细胞因子,导致肝组织的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已有数年,一线教师或许会发现:同一个数学问题,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一样的解法,教师往往选择最优解法,而忽视匹配度差或完全不匹配的方法. 这种做法表面看很完美,
期刊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分布、葡萄糖代谢及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行11C-2β-甲氧甲酰-3β-(4-氟苯基)托烷(CFT)及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且经临床确诊的25例原发性PD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59.8±9.2)岁]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在整体和体素水平评价PD患者脑内DAT分布、葡
期刊
期刊
随着天然气开采和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长输天然气管道站场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常规的站场设备安装前置条件较多,设备资料、设计图纸、建设方意见等环节紧密连接,任何一环滞
期刊
目前用于骨组织工程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金属、陶瓷、生物衍生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而各种材料都因其自身特性的限制,无法完全达到自体骨的功能,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无法形成优良的骨整合,主要原因是材料表面对成骨细胞缺乏有效的黏附能力,从而影响骨愈合过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