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专业“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品质的必经之路。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也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当前“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现状,对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多循环教学模式;双效培养体制;双向信息反馈;互利共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131-0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实现校企融合、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品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决定“校企融合—
  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必然性要求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近几年产销和经济效益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汽车服务贸易业(包括汽车产品批发和零售、售后服务、维修、二手车经营等)作为汽车工业的派生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我国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人才十分缺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去满足这种市场需求。我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下简称汽车营销专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重点在教学理念、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实训实习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狠抓内涵建设并有所建树,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汽车技术服务与销售人才。
  我院汽车营销专业秉承高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怎样充分发挥湖南汽车产销大市场的优势;怎样实现“产学研”的深化结合;怎样紧密联系行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怎样实现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是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专业对校企合作的大胆尝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
  在对“汽车销售人才市场需求调研”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汽车营销专业从学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即安排学生轮流前往长沙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参与见习。见习活动是教学环节的延续,它突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的局限,建立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教育模式。此模式获得了长沙市二十余家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的支持。双方建立了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优先选择见习学生作为人才储备,学生也可参考企业的需求信息选择有意服务的汽车品牌。首先,这种合作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以符合企业要求。其次,合作增强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參与意识使其视之为己任,并从各方面给职业教育以帮助。再次,双方合作既保证了企业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培养的要求,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
  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经验促进
  “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从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各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各自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其中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被公认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尤以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校企合作”和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技术与继续教育)等模式为世人所称道。从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总结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存之道就是找准定位、办出特色。从市场营销的视角看,任何教育机构作为市场主体,都占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产品、满足顾客群体的需要而存在。
  在国内,校企合作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课题,但在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校企合作“叫得响、落不实”等现象,校企合作普遍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简单协作,企业全程参与教育不够,达不到“校企共育人才”的要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政策的引导下,顶岗实习在示范院校建设学校中已有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校企合作缺乏激励政策和法律保障;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淡薄,行动不到位,加之自身科技服务能力有限,使得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校企合作普遍缺乏动力。
  鉴于国内外的校企合作经验,汽车营销专业“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在开展中不断完善,在务实中谋求发展,从2008年9月正式启动至今,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项目开展流程(见图1)。
  首先是校企双向选择。“校企融合-教学见习”的落实首先应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合作企业用人需求、可提供的见习岗位、见习岗位轮换周期以及培养计划。应选择行业内口碑较好、技术过硬、就业前景开阔的企业,将其需求信息发放给学生以便与企业双向选择。与企业沟通每一期见习活动主题,针对见习主题选择岗位及时间安排。针对学生制定见习指导书及量化考核方案,明确学生的见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是校内外教师双效培养体制。见习前期,结合市场对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形象素质的要求,见习学生上岗前需进行职业素养及礼仪的强化陪训。为避免学生见习过程监控性不强、工种较为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以及见习内容与培养目标要求不相符合、实效性不强的弊端,我专业特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及监督。与此同时,校内专业教师召集学生进行中期会谈,集中解决实践中的专业难题,并激发学生的见习热情,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针对“如何处理与企业员工的关系”、“如何在现有岗位上学到更多知识”以及“付出与收获”等主题正确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价值观。   再次是校企双向信息反馈。随着校企合作深度开展,双方合作交流的频度增加,定期沟通见习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企业制定见习学生档案,通过见习确立人才储备计划,或提供实习顶岗岗位。学生返校后对见习活动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并提出见习活动开展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以备下期活动开展的修正与提高。
  “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校企双向选择—校内外教师双效培养体制—校企双向信息反馈三个阶段形成闭环,循环往复、不断完善,将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校企融合—教学见习”的见习活动是教学环节的延伸,如何在见习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收获是重要命题。实践收获更多的是经验,教学收获更多的是知识。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习模式,正确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学生把握实践机会,手脑共用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经历。
  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
  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基本保障
  汽车营销专业通过“校企融合—教学见习”相关活动的开展,校企之间实现了设备共享、师资共享、行业内资源共享等深度融合。据问卷反馈,有55%的见习学生参加了企业内训,有91%的合作企业表示愿意为见习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我专业已邀请了部分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将行业内技术发展的最新资讯带给学生。另外,由于学生在企业的表现获得行内一致好评,许多企业邀请我专业教师为其做礼仪及员工素质培养。本专业教师借助学术教学背景针对汽车服务型企业,制定了“员工形象培养方案”,并逐步开展企业培训。学院开展了“百名教师下企业”活动,安排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方面,收集行业案例、资料以丰富课堂;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咨询及人事诊断,获得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评价及认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双方逐步加大合作热情,整合资源以获取可持续发展。
  “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是汽车营销专业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胆尝试。从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到与企业一起培养和选用人才,本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力天福特人力资源经理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两年的时间去考核一个人,并决定将来是否留用,这是校企合作的优势,更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次用人改革。长此以往,必然会为企业减少大量人力资源的选配成本”。和信丰田销售部长评价:“交通职院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好的礼仪素养,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万华马自达的销售经理表示,之前留任的我院2007、2008级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已成为企业销售团队的中坚力量,并希望我院可以输送更多优秀實习生。
  截止到目前,该模式历时6个学期,累计送出学生1 480人次,与长沙市二十余家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包括奔驰、宝马、进口起亚、欧宝等高档品牌4S店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并维系合作关系。通过见习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校外兼职、暑期工、车展服务等社会实践岗位680余人次,直接提供学生顶岗工作岗位334人次,见习学生以团队形式提供见习工单1 220余份。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另一方面,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鲜明的案例。随着见习活动的开展,我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汽车专业知识提升较快,并坚定了学习目标,有明显的求知欲望,更易与教师沟通。尤其是班干部,由于参与见习活动的协调与安排,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均有较大提升。
  “校企融合—教学见习”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挖掘人才,使学校的教学与实践相得益彰。高职院校应当充分深入挖掘社会服务的潜能,扩大企业服务的范围,为企业赢得更大利益。实现校企双向培训,可改造企业的人力资源,并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丰富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学院应有效利用企业这一实践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最终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紧缺问题,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政策导向,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办出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共育人才的新模式,从而迅速踏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拥有稳定的发展和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宪亮.高职高专院校改革与发展思想[EB/OL].(2007-08-23).http://sfb.yrcti.edu.cn/showart.asp.
  [2]赵明威,赵居礼.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借鉴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9(7).
  [3]余祖光.中外校企合作的文化沟通[EB/OL].(2007-06-12).http://www.hie.edu.cn/.
  [4]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9.
  [5]何万一.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6]邓志辉,王兆奇,赵明威.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 高等职业教育,2010(4).
  作者简介:
  吴敬静(1981—),女,山东枣庄人,硕士,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负迁移往往导致交际障碍、误解甚至是冲突。文章从分析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负迁移现象入手, 提出把规避文化负迁移作为高职《英美概况》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切入点,阐述了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涉外工作需要为目标的课程新设计。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高职;英美概况;课程设计;文化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91-0
摘 通过某工程实例介绍了用于城市建筑和地铁施工的薄壁止水帷幕的基本概念、特点、设计以及施工论述了施工方法、实施步骤和关键控制点;浅析了该方法在止水效果以及工程造价
果园套种牧草的根系分布研究表明,圆叶决明根系88.2%集中在0-20cm土层,龙眼根系92.7%集中在冠幅内,且71.5%在20cm以下土层,两者根系的重叠率小于5%。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与清耕
日前,由中国普天旗下的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南京市药品集中托管中心资金结算支付系统,成功上线,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全国药品集中托管资金结算支付方面的第一个创新改
当前文艺批评界存在三大派别,即完全认同现实的粗鄙存在观、彻底否定现实的虚无存在观和辩证地批判现实的科学存在观.我们提倡中国作家直面现实,感受基层,超越局限,精神寻根.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在校企合作办学发展中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指出要想切实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成效,必须坚持开放办学,改革办学模
叙述了黔南州电信分公司旧电信大楼在市电停电后UPS系统供电中断,造成通信设备掉电的故障处理方法,阐述了决定投入十七万余元来更换UPS蓄电池的依据。
本文研究激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时,激光场用相干态描述,原子用自旋态描述,得到了场和原子各自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本文研究激光场与三个两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
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各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如SC Cuk、SEPIC Cuk等,并对这些电路在PFC上的基本性能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文中还进一步探讨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