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或者启航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i25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前走上工作岗位,是很想教语文的,因为从小有读书、思考与写作的习惯。但是阴差阳错,学校安排我教数学,一教就是15年,但我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却没有停止过。
  2008年底,在参加县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期间,听了一节语文课《鞋匠的儿子》。课后交流时,我谈了一些对这节课的看法。学校语文教研组长便极力“怂恿”我以数学教师的身份上同题语文课。多年的语文情结加上一时的冲动,我答应了。以下是我在那次活动中课堂的三个片段和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片段一:批判思考,在课前导入萌发激情
  
  课前,我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初步预习。两个要求:1、基本读通课文;2、提出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有了下面的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老师是教数学的,今天我给大家上一节语文课,欢迎吗?
  师:相信老师能够上好吗?(学生迟疑)
  师:老师喜欢真诚的人,表示怀疑的同学请举手。(大约10多人举手)
  师:很好!大家记住:在没有真正了解老师的水平之前,保持怀疑态度是正常的,老师很欣赏这些同学的勇气。
  师:在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有位著名的人物像老师这样,受到了怀疑。甚至羞辱。他是谁?
  生:林肯。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关于林肯的课文:鞋匠的儿子。(板书)
  
  片段二:辩证思考。在理解文本时走向深刻
  
  在讨论参议员为何羞辱林肯的时候,大多数课堂都是一边倒地批判参议员的傲慢与偏见,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面对出’身卑微的林肯,参议员是怎样羞辱他的呢?请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生:傲慢的参议员提醒林肯别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
  师:林肯的确是鞋匠的儿子呀。这是羞辱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在公开场合说他是鞋匠的儿子。让他丢人。
  生:在名门望族的参议员面前,让林肯出丑。
  师:参议员真的仅仅要羞辱林肯吗?请看美国参议院与参议员职能与责任介绍(PPT课件出示)
  师:看了参议员的职责以后,你又有什么新的启发?我们可以进行辩论。
  (学生辩论有四种观点,此处略)
  师:双方的讨论很有价值。也许参议员是在尽责(板书),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带有羞辱的,是对鞋匠职业的蔑视。其实在我们看来,鞋匠、总统、参议员都是一种职业,有什么高低之分呢?
  
  片段三、理性思考,在拓展延伸中走向博大
  
  在第二课时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下面这样的一个延伸拓展:
  (1)教师出示奥巴马照片,问:他是谁?什么身份?
  师:林肯的贡献一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美国人。奥巴马如果生活在南北战争时期,是不可能成为总统的,因为他是黑人的后代。根本没有被选举权。
  (2)出示麦凯恩照片,介绍他的竞选失败演讲。
  师: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学生讨论。主题:胜负皆平等)
  ……
  
  自省:一个数学教师的思考与追问
  一、返照数学。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何在?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是否就能上好语文课?我被“小学教师是万金油”的观点误导过多年。随着对两门学科教学的认识逐渐深入,我越来越感到好的数学教师未必能上好语文课。那么,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何在?
  1 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指向个性化体验,数学课堂指向客观性理解。
  首先,好的语文课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但是,数学教学却并非如此,是更加提倡冷静的理性分析,数学学习似乎也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从本课可以感觉到,教师的冷峻多于激情,低调多于高亢。
  其次,由于感情是属于个体的,因此,语文教学就明显地带有个性化的倾向: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感受?……与此相对照,数学所追求的则是普遍性的知识,或者说是一种客观的研究:我们一起来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征?……尽管在不同学生的头脑中,对于同一数学概念(如百分数)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图像(心理表征),但是,相应的数学结论则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一种客观的知识。用专业的术语说。数学知识的形成有一个“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的过程。这节课也打上了数学教学的烙印——教师在追求价值观认同的道路上不遗余力,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课文价值观的多元性理解。
  最后,如果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两种文化的差异。“人文倾向”的语文教师在讲演或文稿中往往大量使用“隐喻”、“讲故事”等方式,相关的论述又常常包括较大的跳跃,并流露出强烈的个人情感;与此相对照,“科学倾向”的数学教师则往往采取平铺直叙的论述方式(事实重于表述),讲究逻辑线索、结论明确、概念清楚、论证有效,能说清楚就要说清楚,并努力排除个人的感情色彩。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很平稳的,切合数学教师的风格。
  2 教学过程——语文课堂是以情促知,而数学课堂则是由知生情。
  前者是由感情来带动知识的学习,后者是知识的学习引发激情。具体地说。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应当说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些感情: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自然万物的生命短暂和崇高,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欢……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首先吸引你的不是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包括对大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然后教师再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地发掘出来,从而在课堂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感情氛围。并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在这种氛围里再赋予客观的语文知识以主体性理解与体验。但是,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却是一种不同的情感,在学习形式枯燥的数学知识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养成的是一种理性、客观的研究态度;一种对于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探究意识;一种由智力满足带来成功以后的快乐;一种善于独立思考,不怕失败,勇于坚持的性格……本课也借鉴了数学课堂的特点。让学生在理性思辨的感悟中被震撼。体验一种纯粹批判思维所带来的快感、一种明显的理性美。
  3 价值取向——语文课堂呈现多元性。数学课堂呈现单一的线性。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论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如何处理。教师常常摇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很难做到和谐统一。在教材解读的过程中,由于考虑两者的兼顾,课堂就会呈现多元性的状态,所以语文课堂和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承载了过多的使命,难免成为兼有语文、品德、政治等学科形态的“杂课”。而数学课显然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也会造成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存在多元性。就拿这节课的一个环节来说:如何看待参议员羞辱林肯。学生自身理解往往是单向性的(不应该羞辱林肯),而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教学的动力就是在对话中达成共识,也即价值观认同。而数学知识是客观性的,不存在这个问题,师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认识很容易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数学教师仅仅有一般的教学基本功,而缺乏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表达技巧以及全面而深刻的价值取向,是很难 胜任语文教学任务的。笔者在教学中就明显感到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不够、对文字本身蕴含的内涵把握不准,以及对于语文教学自身操作层面的技术水平不够。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数学教师的局限与不足。
  二、求同——从共通处寻找启示
  应当承认,数学和语文教学虽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有无法逾越的鸿沟,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通的。
  1,良好的学习情境——语、数课堂的首要任务。
  创设良好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沉浸在一个充满激情的“生命场”,对于语、数课堂来说是首要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两者的处理方式不同,语文课堂的情境可以从作者的背景、文章主题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人手;数学课堂情境可以从问题、生活案例、已有知识经验等人手,但都可归结为教材、生活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三个层面来设计。而核心则是问题的设计,将情境推向发展到达高潮。无论是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还是数学课堂的“提出问题——学习新知——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线索,都遵循了“情境激发——情境学习——产生新的情境”的共同理念,在不同中找到了相通之处。基于此,教师在课前学习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就产生出以下的现实问题:林肯为什么要当总统?他是怎样当上总统的?这些问题本身就自动产生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为有效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场效应。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中,学习走向深入。文本的解读就有了深度,这样就完成了情境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简约化——语、数课堂普适的教育理念。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任务和使命,课堂教学往往是面面俱到却一面不到。在这节课上,我力求体现数学式的简约化理念。课堂几乎没有字词的单独练习,把听说读写融合在自读、讨论、思辨、升华的板块里,第一板块解决了许多语文工具性的学习内容,例如学生生字词、读通课文等;第二板块重在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第三板块是语感的培养与思想的渗透:最后板块是思想的升华。结构看似简单,但是信息丰富,体现了形式简单而内涵深刻的简约化主旨。
  3 致力于“人”的完善——语、数课堂的共同追求。
  若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看做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那么硬币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人。语、数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完整。在当下数学课堂普遍缺失文化气息的情况下。语文教学也存在由于煽情过度造成理性精神弱化而流于肤浅的弊端。语文课堂不仅要感动,感动之后的深思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的“意义主题”,实现了对思想主题、知识主题、写作主题等内容的重构,使课堂教学在高大处着眼,从细小处落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感动之后的思考正是理性精神培养的沃土。
  《鞋匠的儿子》一课,代表着对我这一思考的理解。第一课时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林肯的人格伟大。第二课时层层推进,抓住文本所隐含的具有多元理解的信息,继续围绕“民主平等”这个主题,走向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林肯追求民主到整个美国社会追求民主,再次体会到林肯的伟大之处在于建立了不朽的民主制度。一次次地建构,学生心灵深处对于“民主平等”的理解会成为其精神发展的重要因子。“怀疑一切,包括真理”,这句哲学谚语不仅适用数学。同样对于语文教学也有启示意义: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质疑、参议员对林肯的质疑、再到对教材词语理解的质疑、对于社会制度的批判思考。这些,不正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理性精神吗?
  作为培养理性精神首要阵地的数学教学,在此也找到了和语文教学的相通之处。适度煽情与理性思考的平衡,无论语、数课堂都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激情冲动,也需要低首静思。两者的互相交融是课堂走向深度的标志,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必要素质。
  (注:本文获2009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县和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高血压监测与健康促进后该社区高血压病人认知和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问卷入户调查方法.结果研究对象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7.5
<正> 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流出我国国境(云南西双版纳州)后称湄公河,再向南流经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五国注入南海。湄公河委员会于1957年成立,开始规
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是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建设中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存在许多问题: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资金及人力不足等.解决这些问
毛家村土坝位于云南以礼河一级电站,大坝于1958年5月开工,1970年6月竣工。坝高82.5m,施工当时为我国最高的心墙土坝,总填筑量641万 m~3,坝基为最大厚度达33m 的冲积层,采用墙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动物,也就不能成其为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学生有了丰
数字化学习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充分驾驭信息技术工具,利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以数字化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习活动。
妇幼人群特困医疗救助项目是世界银行贷款卫生Ⅸ项目中改善贫困人口妇幼卫生服务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以"改善特困家庭中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卫生服务的经济可及性,提高其
鲁布革水电站自1988年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以来,至1991年7月四台机组(总装机60万kw)全既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营.主机设备分别由挪威、德国、瑞士、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引进.运行6年来,我们对来自不同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居民中已婚育龄夫妇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对广州等5个城市居民进行的"已婚育龄夫妇计划生育工作问卷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国的公共卫生的政府补偿存在较大的缺陷,公平和效率都有待改善.补偿机制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对国际上两种普遍适用的补偿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