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即失业”是人们提到高校以及大学毕业生时说得最多的词,那么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市场真相到底怎样呢?
  从1999年开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中,国内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7.8%,37.8%及21.8%,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5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人),比2007年增长5%。早在2002年,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19%,标志这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些喜人数据的背后,却是高校毕业生毕业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大学生就业从以前的挑单位变成了现在的被别人挑。很显然,就业市场的供需雙方达到了一个极其失衡的状态,高学历劳动力(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已远远超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的奇怪局面。即大学生就业率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同时劳动力市场上缺存在着大量的技工空缺岗位,各企业对技工类人才一人难求。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尴尬局面呢?对于这种局面国家、高校又该如何面对?本论文将在下面作简单分析。
  
  一、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的原因浅析
  
  应该说大学生就业率在近几年持续低落,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其中有几个主要的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1.各地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提前进入大众化阶段。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扩招的高潮,而且这股浪潮一直延伸到现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而2008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人数为599万。
  虽然我国早早地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比西方发达国家达到这个目标少用了很多时间,但是这样的大众化却带来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那么我们就必需要认真审视大众化的合理性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的时候,正是大幅度增加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超出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劳动力市场无法吸收如此多的毕业生,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大专、本科甚至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不得不成为毕业即失业大军的一份子。
  2.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审视今天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到的是专业不对口问题,拿着毕业证书却找不到需要本专业的单位,或者求职中被招聘单位以专业不对口的理由回绝的毕业生比比皆是。专业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时的一个瓶颈。
  这就要归咎于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度问题了。伴随着扩招的热潮,大大小小的高校,甚至包括从中专、技校升级高职高专的高校,都在软硬件如师资设备等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纷纷开办“热门”专业,如国际贸易、计算机等,而一些原已设置此类专业的学校也特别地加大这类专业的招生力度。
  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是比较严重的。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的时候,自然会碰到专业人才供过于求,毕业生过剩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而某些专业的学生则是炙手可热,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
  同时,由于很大一批高职高专类院校走入这样的误区,其办学重点放在了“综”上,而不是其赖以生存的“专”上,没有注重高级技工人才的培养,于是人才市场上同时也出现了“技工荒”的现象。
  3.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就业问题。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Todaro.M提出的,此模型提到了人口流动与城市失业的问题。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之一是,发展中国家不宜过分地扩大对教育失业,特别是中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的雇用这必然以所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去遴选人员,本来较低文化的人可做的工作,却录用具有中高等教育水平的人。于是,由农村进入城市接受教育并想谋取工作的人,他们受教育程度越高,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就越向往城市,却很可能难以如愿找到工作,却在城市中加入了知识失业的行列。这样,政府对中高等教育的过分投资,变成了对闲置人力资源的投资。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岗位,或者只能从事较低水平的工作就不奇怪了。
  4. 高校教育质量下降,只“教书”,不“育人”。大学的教育往往步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甚至有的学校由于大量扩招,教学资源紧张,连专业知识的讲授都无法保证质量——而忽视了高等教育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创造精神、健康人格和自我认识的培养。教书很简单,育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个人的一切能力和个性,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却忽略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创新以及自我发现等能力的培养,从一入校就没有对学生强化这一方面的教育,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
  当毕业生走出校门踏进社会时,缺少“育人”教育的他们在面临激烈竞争时更不知道如何是好。对于这样一批人,只学了老师教的,却不知如何学习,也不知道如何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缺少对自我的认识,缺乏学习工作创新的能力,所以绝对不是任何用人单位愿意接纳的劳动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途径
  
  1. 坚持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绝对不是一味地跟着就业率走,恰恰相反,高等教育学要保持它的学术性。盲目地根据专业就业率来决定一个专业的创办和招生计划,会使办学高校的眼光变得狭窄,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大学之存在就在于结合长者与少者以从事创造性学习和研究,将想象力与经验结合在一起”,“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国内大学生如此高的失业率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因为大学教育迷失了方向,放弃了学术性,培养的人才只是单纯的“人力”,而不是能创新、独立的人。
  2.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高校教育。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坚持学术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不能抛弃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服务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转型期各行各业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哪些新的趋势和需要,高校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充分研究和认识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发展实际,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看问题,适当调节专业设置,积极与社会、企业互动合作,将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3. 专业设置要合理。事实上,此点建议是前一点的延伸。高等教育分不同层次,其中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确的定位各自学校的教育层次和目标,才能更贴切社会的需要。盲目地根据某个专业的就业率,一窝蜂地创办或大幅增加招生,是不可取的。
  
  三、高校教育应该避免的误区
  
  如上所述,很多学校曾经走进这样一个误区,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方面,单纯地根据就业率的高低进行相应的调整。于是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一开始就业很火爆的专业,由于各个高校对该专业的招生人数陡增,几年后的毕业人数也直线上升,该专业大量的学生无法就业。而由于招生人数扩招得太快,师资等资源无法更上,毕业生的质量更是急剧下降。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的教育自古就有官学合一的明显特征,教育机构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直接为国家机关服务的。而在当代社会,许多高校的功利性太强,只注重就业,忽视学校其他方面的职能和需要,学校成了纯粹生产人力资源的工具,缺乏独立性和远见,阻碍了学校的持续性发展,反而事与愿违,就业率不升反降。
  所以在就业率面前,高等教育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度,综合性地考虑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绝不能走极端,盯着就业率不放,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摆脱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冷余生.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施”和“报”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对有意义的价值观念,在传统乃至现代的中国人社会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简称为中国传统的“施报观念”。 “施” 和“报” 的观念所
埃蒙·凯伦博士(Eamonn Callan,1953--),加拿大籍爱尔兰人,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是近年来西方社会教育界较有影响的年轻教育哲学家,有“世界一流教育哲学家”之誉,其政治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为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及学习提供动力。但是从客观来讲,当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对着许多的难题和挑战,笔者通过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要求每一位中职生必须认真学习,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也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及各个领域,计算机也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
摘要:自治型公司法秉持着意思自治原则,给予公司自主意志与自由表达的权利,进一步维护了公司的正当利益。本文分析了中国自治型公司法的理论基础,从围绕均衡发展理念推动制度设计、按照平等统一理念实现制度架构、依据形式主义原则优化制度配置、遵循利益兼容导向建设制度体系等层面入手,探循中国自治型公司法制度实现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治型公司法;制度实现;均衡发展;利益兼容  中图分类号:D922.
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简称SUNY)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公立高等学校.她拥有64个校区、37万在校生和4万余全职教工.如此庞大规模学校的发展过程和管理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