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组织要走出去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全球化的话题,我的观点非常鲜明,中国需要更多全球化的合作。这是因为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个是NGO的输出国,一个是NGO的输入国,中国输入NGO有6000多家,输出才100多家,比例不成正比。中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是以开放带动改革,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应该把改革开放倒过来说,应该是先开放才有改革,在这个意义上,引进来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的公益组织要走出去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国际公益组织的发展过程来讲,包括美国和英国,这些大量输出公益组织的国家,并不是在公益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始做这件事,而是在公益行业发展早期,同步发展公益组织的“走出去”和“本土成长”。1920年,美国公益已经走出去,那时候,美国国内的公益组织也并不发达,但美国公益却走向了国际,我想没有一个国家是等到公益到了发达的程度,然后再走出去,而是国际化、本土化一并同时进行的。
  第二,随着中国的经济成长,经济触角已经深入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中国的社会组织,有责任把自己的公益产品推向世界。现在在东南亚,我们有十万以上的工人在那开发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在巴西,中国的经济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很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援助也好,还是公益组织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公益组织也是要走出去的。
  第三,中国已经具备了能力走出去,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发展策略和公益重点,但是有一些组织已经走出去,而且走出去的效果还不错。中国的很多公益组织,其实并不热衷于参加论坛、年会等活动,他们更愿意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像广东的佛协,大家可能都想不到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现在正在做垃圾分类。
  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策略中,中国政府向外进行援助投资的步伐可能会越来越快,但是效果不一定非常好。例如中国到非洲投资,到东南亚投资,在当地所引起的正面和负面效果非常复杂,效果好坏还需要观察。
  但是佛教界走出到东南亚却是非常好的契机,外界对来自于中国政府的投入可能心存疑虑,但更加容易接受佛教界的帮助,这也是过去3年佛协在东南亚能够开展很多项目的原因。基于佛协走出去并且服务国家和服务当地群众的做法,我想能够承担国际社会责任的中国企业也好,作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和专业倡导的中国公益组织也好,它们在国际舞台上应该有更大的声音,而且也到了要有更大声音的时候。
其他文献
这是第九个故事,主人公叫鲁达。  这个鲁达,并不是《水浒传》里那个“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法名“智深”的梁山猛将,不过,他同样 “爱管闲事”,别人的事情,他上心。  鲁达是一名互联网创业者,他执着于“影响社会”。说他执着,是因其十余年来历经政府部门、企业、媒体等各大机构,每一次改行都想着“下一个岗位应该能为社会多做些事儿”。是的,他自己也说了:“现在的人听到这种话可能都会觉得很可笑。”  
期刊
这些年来,养老问题应该说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社会广泛关注,有许多创新,也有许多模式。但是,大多关注的还是城市的养老问题,农村的养老问题应当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我国养老问题的特殊性和严峻性,就在于城乡差异,养老问题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国情,农村养老问题我认为还是很严峻的。我认为当前农村
期刊
【关键词】微量元素硒锌;人体健康  锌硒对人体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其生化、生理、临床作用及机理的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锌硒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依据。本文介绍了微量元素硒锌与人体健康的现状及其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1锌、硒的抗氧化作用  硒在机体内主要以结合蛋白(硒蛋白)的形式发挥作用。目前已发现的人硒蛋白有二十多种,只有硫氧蛋白还原酶和脱碘酶、谷
期刊
这是第八个故事,主人公叫陈统奎,“Farmer4”成员之一。  在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有一个古村落叫博学村,仅有300余人,这是陈统奎的家乡。2009年之前,贫穷、落后是许多人对这片土地的记忆。“村民住的是十几平米火山石砌起来的平房,家中要是来个客人,晚上连落脚的地都没有”,陈统奎说,“但6年之后,200平米的大房子已是常态。”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改变或许与博学村的新农村生态建设不无关系。而说到博
期刊
近日,一位西安七旬空巢老人花千元买充气娃娃解闷的新闻刊登在网站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网站纷纷转载,众多网友对此事进行评论。报道中老人说,去年别人给他介绍过一个女伴,“当时相处得还可以”。有一次他提出发生性关系,谁知对方说,“这么大年龄还想这事,老不正经”。他便买了一个充气娃娃,这不仅解决了他生理方面的需求,同时也陪伴他左右,陪他一起吃、陪他一起喝、陪他一起坐着,看窗外的世界。  这个新闻的出现,让
期刊
这是第十二个故事,主人公叫王克勤。  彼时,他因调查记者身份为人所知,但鲜见于江湖;而今,他高调奔波于各类公益活动、演讲会,为大爱清尘公益项目“摇旗呼喊”。有媒体评论,说起王克勤,套用一句歌词形容他似乎颇为恰当——“一身正气,哼哼哈兮”。一讲到尘肺病,王克勤往往滔滔不绝。“你也许只是一个20分钟的节目,王会给你两倍甚至更多的量,他会给你一部尘肺史。”  我们讲讲他的故事吧。  甘肃永登人王克勤,1
期刊
第十个故事,主人公叫王奕鸥。  她身高140厘米,有一双爱笑的眼睛,一头利落的短发,声音软糯,笑容甜美,就像某个Q版卡通片里的小公主来到了现实世界。  她身患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瓷娃娃”。  1982年,王奕鸥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童年时的王奕鸥常被夸漂亮,尤其是她那淡蓝色的巩膜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像洋娃娃一样”——这是成骨不全患者的特征之一。  “那是童年
期刊
我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让传播变得越来越快,公益组织面临的问题是如果不懂传播将陷入难以生存或者难以好好生存的困境。  公益组织的公信力  一方面,公益组织需要确立公益资产品牌,而品质是组织信誉的累计;另一方面,公益组织的公信度指的是公益组织对于利益相关者问责的能力,需要明确问责主体还有利益相关者(包括理事、捐赠人、志愿者、社区等等),从利益相关者进入到责任主体才会产生信任。然而公益组织很尴尬,
期刊
第十一个故事,主人公叫徐靓。  徐靓是一个电台主播,听众都亲切地叫她“靓靓”;她是辣妈一枚,有一个生龙活虎的儿子,她叫他“牛司令”;她是母乳喂养的推广者,小孩三岁半了还在坚持母乳喂养;更特别的是,她的母乳不仅自家用,还捐给别人用,不仅自己捐,还组织妈妈团一起捐!  牛吧?  2011年,徐靓怀孕了。当时她已经38岁了,这个孩子得之不易,徐靓决心要给孩子最好的爱,也曾托人去香港买奶粉。后来,同事送给
期刊
基金会应该有风险担当,这是公益行业发展的需要。美国有一种说法,基金会就要做风险慈善,为社会创新承担风险。NGO、基金会为社会创新承担风险、试错,试错成本比政府低,我们应该比政府有更大的勇气去试错。  大众传播在现代慈善或者说民间公益结构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主要职能是:传播公益文化,倡导志愿精神;反映社会需求,推介公益项目;动员公众参与,进行舆论监督。大众传播打破了公益慈善利益相关方的时空阻隔,使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