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执法建设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关键在于融入执法建设.执法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公民自由权利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角色,需要强化执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就是旨在强化这一价值导向,同时也适应了现代行政法治向回应型法治转型的治理要求.但在“融入”的技术策略上,必须遵循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融入“执法依据”的规范路径、“执法价值”的权衡过程、“执法说理”的解释方法等技术构造加以有序推进.就“融入”的实践要求来看,执法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应该彰显价值的导控机能,发挥价值回应型控权法治理念调控权力清单编制、设计价值导控型的逸脱条款规范裁量基准、运用价值融入型的执法评估检验执法的善治程度,从而保障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的落地生根.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之绵延,包含中国哲学之绵延.回到中国哲学的传统之中、汲取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聚焦中国哲学的发展问题,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方案.为了激发思考、凝聚共识,为了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使命,2021年11月13日-14日,“中国哲学的核心、边界与未来”——中国哲学史学会2021年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此次会议由
期刊
梁漱溟于1920年代中前期发生了一次关键的思想转变:他关于人类心理的认识,从“本能—理智”转变为“理性—本能—理智”.哲学上的这一转变也紧密联系着梁漱溟在政治思考上的推进:经由这一转变,“理性”、“民族精神”以及乡村建设理论等梁漱溟的核心思考得以最终生成.梁的这一转变来自当时思想论争、时代困局以及自身理论的内部矛盾的催迫;以“理性”为核心的新框架,为一系列难题与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也使梁摆脱愁闷、走向乡村.梁的“理性”是一种“主体”哲学,也是一种包含着普遍性色彩的政治伦理——它不但针对“中国民族自救”,更
大历史观立足唯物史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具体时空场域,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全球背景场域,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奋斗目标场域.大历史观突出了“整体性”的意涵,从历史视野、科学方法、价值指向三个层面内蕴了立体框架下的“大逻辑”.立时代之基,答时代之问,新时代唯有树立大历史观,才能直面和解答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是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成功运用.中国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追赶者,疫苗创新能力和监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新冠疫苗研发何以可能?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构建“目标—结构—行动”分析框架,通过新冠疫苗研发过程的全景式回顾,揭示出成功的深层次原因——国家发挥制度优势赋能企业.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持续威胁,倒逼国家形成坚定战略目标以及构建协同结构,从而突破市场失灵和政策碎片化,激发有效知识生产并提供精准政策支持.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内涵是举国协同,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提存是《公证法》明文规定的公证事项.公证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提存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和原《合同法》都有很多关于提存的条文.但实践中提存公证业务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的状态.笔者拟对该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
期刊
信贷约束是制约消费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缓解家庭信贷约束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社会网络对于中国家庭经济行为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发现社会网络对家庭信贷约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网络对于城镇家庭、北方家庭、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以及无社会保险家庭的信贷约束缓解效应更强.在替换度量方式、样本及使用工具变量的近似零方法后,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为缓解中国家庭的信贷约束提供了新思路,可为相关政策提供参
一、中国公证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来临rn(一)启动、停滞和重启—中国公证改革历程的回望rn1、公证改革全面启动与长期停滞rn1993年11月14日、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相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公证机构“要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A、“国家公证机关”B转变为“市场中介组织”C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D、发挥“服务、沟通、公证、监督”E作用的公证改革基本方向.2000年7月31日,国务
期刊
关于区块链技术证明的效力,司法解释的立场从技术乐观主义转向保守主义,反映出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在技术上,“区块链+电子数据”能够克服电子数据的易修改、可伪造、不留痕的缺陷,证明电子数据的存在性和保真性.但就证据法理论而言,区块链技术具有事后介入、价值中立和理性有限的特征,区块链技术证明不仅无法实现电子数据的全部鉴真,亦不能保证电子数据的实质证明力,还具有技术与法律的双阶风险.事实上,区块链技术证明受制于时间、内容与安全的三重限度,尽管能发挥证据保管技术创新的作用,却不能实现“证据法革新”的目标.在技术证明时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是一次全面的结构性转型,其具体表征为通过国土空间治理改革,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由碎片向一体、由单一向多元、由失衡向调和以及由无序向有度的四重转向.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需要依托法治实现对改革成果的固化、对分散立法的整合、对空间权益的协调以及对治理效能的保障.国土空间法治现代化应以良法善治为目标导向,以配置有序、利用高效、发展永续、参与自由的空间正义为价值取向,进而建构起以法律规范、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为框架的国土空间法治系统.
中国道路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对现代性中国历史道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具有深刻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超越资本主导发展的空间生产逻辑、建立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逻辑、顺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逻辑的独特道路,是一条突破西方空间异化,超越西方现代性模式,实现空间正义的正确道路.中国道路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创设重塑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为世界破解现代性难题,解决全球治理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发展空间类型,彰显了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和中华文明复兴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