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6岁就开始学习舞蹈,曾经用一把彩扇舞出美丽的丹青。她让《十面埋伏》和《乡村爱情》这两部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作品有了共同点。她即使有过多次反响不错的影视经历,却仍选择坚守舞蹈的梦想。她就是跟着阳光跳舞的王亚彬。一个当初因为身体单薄,6岁被父母送到天津三毛艺术团学舞蹈的小女孩,用舞蹈书写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扇舞丹青十年苦练秀经典
和王亚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她的排练室。“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这是笔者近距离欣赏她的舞蹈时脑海里浮现的两句诗。虽然她只是身着宽松的便服,松散的盘着头发,可是掩盖不了身体里住着的一个会跳舞的灵魂。随着音乐而动的王亚彬,仿佛穿着那双充满魔力的红舞鞋,热情而灵动,让人沉醉其中。一曲终了,王亚彬自然地和笔者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天津是王亚彬的家乡,也是她走上舞蹈之路的地方。6岁那年,王亚彬在父母的安排下,报考了离家不远的“三毛艺术团”,开始学习舞蹈。经过3年基础练习,9岁时她参加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她同时还考取了另两所舞蹈类中学。权衡之下,王亚彬选择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继续舞蹈。说起那次招生考试,王亚彬记忆犹新。她表示:“由于是招收专业学员,所以考试特别严格。当时老师拿着一个小卷尺,量每个参加考试小朋友的胳膊、腿的长度,还要量腿比胳膊长多少,还得看你的头够不够小,就是所谓‘三长一小’,头要小,胳膊长腿长脖子长。”王亚彬舞蹈的先天条件并不突出,9岁时她的身高只有1米36,所以在把杆舞蹈时她只能站在最边上。在舞蹈队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能够被选中站在中间把杆的学生往往比较优秀,站位越靠边则说明在队里越不受重视。所以,每个学习舞蹈的孩子都盼着有一天能站在中间把杆,王亚彬也不例外。当时的练功房都是木地板,天天腿上都会扎不少刺。所以回到宿舍后大家就一起在那儿用针挑刺。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亚彬依然练的很起劲。而三年的苦练终于让王亚彬站到了中间把杆的位置上。
1999年从附中毕业的王亚彬顺利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还获得了以独舞形式参加CCTV电视舞蹈大赛和“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的资格,并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她以一场《扇舞丹青》在2002年第二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民族舞金奖。这样优异的成绩引起了评委老师的留意,王亚彬就这样不经意间,用自己的舞姿敲开了央视春晚的大门。当时的评委老师当中,就有后来成为央视春晚导演组的编导老师。王亚彬说可能是她的成绩让他们觉得挺满意,2003年就找到她参加春晚,那是王亚彬第一次参加央视春晚。随后王亚彬又在2007到2010年中连续四年当上春晚舞蹈节目的领舞。在2010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对弈》中,身穿白色水袖服领舞的女孩儿就是王亚彬。
十面埋伏一舞成名结戏缘
王亚彬说,一次次表演机会都是由舞蹈带来的。大三的王亚彬主演了自己第一部舞剧《玉乌》。2004年的一天,王亚彬与舞蹈学院编导系的一位老师共同编了一段水袖舞并由她演绎完成。当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是老师要推荐她到张艺谋的新片《十面埋伏》里表演。面试时王亚彬完整地跳了一遍最拿手的《扇舞丹青》,张艺谋又让王亚彬根据梅葆玖先生的一段曲子即兴发挥一段水袖舞。这段自编自演的舞蹈王亚彬跳得很流畅。两天以后王亚彬担任起整个《十面埋伏》的舞蹈编导,另外给主角章子恰做舞蹈替身。王亚彬说:“我当时完全莫名其妙地‘出名’了,只是当时也没有人知道我是谁,就知道我是章子恰的替身。”很多朋友对她去当替身演员不是很理解。自己的舞蹈跳得那么好,用不着去给别人当替身出名。王亚彬有点无奈地表示自己当时没有想借着谁的光环出名的想法,只是单纯地觉得能参与一部大片拍摄的机会很难得。
春晚上王亚彬的表现也让被赵本山相中,开始参与影视作品的演出。一部《乡村爱情》一夜之间把她推到了全国观众眼前,而她也开始被很热心观众称作“小蒙”。从天而降的女一号让王亚彬的担忧多于惊喜。自从王亚彬听说《乡村爱情》可能在中央一套首播,她就紧张了。“最怕演不好,丢人丢到全国各地去了。”戏里有很多镜头是她饰演的王小蒙挑扁担卖豆腐的场景。她第一次接触扁担就犯愁了。虽然有农民大爷示范在前,可是扁担一上王亚彬的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左摇右晃,连赵本山看了都笑她不像挑水,反而像在台上跳舞。后来经过修改道具和她自己的刻苦练习,挑扁担倒也像模像样了。
无论拍戏时间多紧张,王亚彬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练舞蹈基本功。在拍摄《乡村爱情》的时候,村里的老乡都知道了王亚彬的习惯。只要一到练功时间,老乡们就腾出自己家里的一铺大炕,让王亚彬好好练习。有的时候在田间地头拍戏,王亚彬就调皮地把脚踢过头顶,或者吊在田边的大树上练功,剧组工作人员都纷纷感叹:这个“王小蒙”功夫不一般。说起自己的这些表现王亚彬归结为“嗜舞成痴”。从舞剧到替身再到女主角,如今回想起来,王亚彬觉得自己每一段变化和机会都是紧紧相扣的,缺少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不会有今天的她。包括在《乡村爱情》剧大火的时候,她都希望观众知道她是一个舞蹈演员,一个职业舞者。“王小蒙”这个角色确实在影视表演方面带给她意想不到的成绩和口碑,可能这也是因为她做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会拿出跳舞的韧劲。现在走在街上,会有人认出来以后说:这个姑娘跳舞特好。那一刻,王亚彬是最高兴的。
舞剧守望坚持艺术新起点
2009年6月1日王亚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了以舞蹈为主的“亚彬舞影工作室”。2011年11月17日至19日在保利剧院上演的《守望》是继《与你共舞》(2009年),《寻》(2010年)之后,又一台亚彬舞影工作室出品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强力制作。从朝阳9剧场、天桥剧场到如今迈向保利剧院,一路走来,实现了亚彬舞影工作室一贯秉承的“不断创作,不断提高,力出精品”的指导思想。这次演出,与第一季、第二季相比,不仅在制作方面更加国际化、更加高水准,编舞、音乐创作以及主创等方面也都有不同层次的创新与提升。接受工作室委约、担当这次演出编舞的有获得国际编舞大奖的著名编导高成名、作品曾令诸多演员在国内重大舞蹈赛事中荣获金奖的著名编导张云峰、曾在第二季演出《寻》合作的中芭驻团新锐编导费波。除此之外,这部剧有幸邀请到常居在美国西雅图著名现代舞编导Mark Haim。他曾为世界几个著名舞团如荷兰舞蹈剧院舞团、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和里蒙舞团编舞,并从1993年起每年被特聘在美国舞蹈节教授编舞。这次《守望》的压轴作品是他的最新力作,王亚彬相信这将给观众带来对舞蹈的全新观演体验。著名作曲家、普利策音乐奖得主周龙获邀为王亚彬的独舞配乐,并以艺术顾问和作曲的身份参与排练和莅临演出,这也是周龙首次与国内舞蹈家的合作。
王亚彬认为舞者的生活与苦行僧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舞蹈是优美的艺术修行而已。她想,如果可以,她会坚持下去,保持着体能的锻炼和作品的创新。因为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三百六十行总要有人踏实去做才可以。但人做事情,需要执着、勇气和毅力,她从影视抽离回到寂静的练功厅,生活里虽然少了很多镁光灯的闪烁,但她又可以由衷地感受肢体表达带给她最为迷人的魅力。
王亚彬说:“跳舞21年,说不苦不累是虚假并且值得批评的,人要活的真实而敏感,真实地体验,敏感地观察和体会。生活中,我对于木质的把杆和各种练功厅里的地胶最为熟悉。人如果可以把自己热爱的事情与自己的职业合而为一是再幸福不过的,我便如此,所以对于舞蹈,心中不会产生任何违背和逆反。舞蹈会教给你很多东西,从身体上的修行,到心理上的磨练。”
正是出于对舞蹈深切的热爱,王亚彬有了今天的成绩。舞蹈之于她就像是阳光,曾经明媚,此时明媚,未来更明媚。
扇舞丹青十年苦练秀经典
和王亚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她的排练室。“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这是笔者近距离欣赏她的舞蹈时脑海里浮现的两句诗。虽然她只是身着宽松的便服,松散的盘着头发,可是掩盖不了身体里住着的一个会跳舞的灵魂。随着音乐而动的王亚彬,仿佛穿着那双充满魔力的红舞鞋,热情而灵动,让人沉醉其中。一曲终了,王亚彬自然地和笔者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天津是王亚彬的家乡,也是她走上舞蹈之路的地方。6岁那年,王亚彬在父母的安排下,报考了离家不远的“三毛艺术团”,开始学习舞蹈。经过3年基础练习,9岁时她参加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招生考试并被录取。她同时还考取了另两所舞蹈类中学。权衡之下,王亚彬选择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继续舞蹈。说起那次招生考试,王亚彬记忆犹新。她表示:“由于是招收专业学员,所以考试特别严格。当时老师拿着一个小卷尺,量每个参加考试小朋友的胳膊、腿的长度,还要量腿比胳膊长多少,还得看你的头够不够小,就是所谓‘三长一小’,头要小,胳膊长腿长脖子长。”王亚彬舞蹈的先天条件并不突出,9岁时她的身高只有1米36,所以在把杆舞蹈时她只能站在最边上。在舞蹈队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能够被选中站在中间把杆的学生往往比较优秀,站位越靠边则说明在队里越不受重视。所以,每个学习舞蹈的孩子都盼着有一天能站在中间把杆,王亚彬也不例外。当时的练功房都是木地板,天天腿上都会扎不少刺。所以回到宿舍后大家就一起在那儿用针挑刺。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亚彬依然练的很起劲。而三年的苦练终于让王亚彬站到了中间把杆的位置上。
1999年从附中毕业的王亚彬顺利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还获得了以独舞形式参加CCTV电视舞蹈大赛和“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的资格,并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她以一场《扇舞丹青》在2002年第二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民族舞金奖。这样优异的成绩引起了评委老师的留意,王亚彬就这样不经意间,用自己的舞姿敲开了央视春晚的大门。当时的评委老师当中,就有后来成为央视春晚导演组的编导老师。王亚彬说可能是她的成绩让他们觉得挺满意,2003年就找到她参加春晚,那是王亚彬第一次参加央视春晚。随后王亚彬又在2007到2010年中连续四年当上春晚舞蹈节目的领舞。在2010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对弈》中,身穿白色水袖服领舞的女孩儿就是王亚彬。
十面埋伏一舞成名结戏缘
王亚彬说,一次次表演机会都是由舞蹈带来的。大三的王亚彬主演了自己第一部舞剧《玉乌》。2004年的一天,王亚彬与舞蹈学院编导系的一位老师共同编了一段水袖舞并由她演绎完成。当时的她还不知道这是老师要推荐她到张艺谋的新片《十面埋伏》里表演。面试时王亚彬完整地跳了一遍最拿手的《扇舞丹青》,张艺谋又让王亚彬根据梅葆玖先生的一段曲子即兴发挥一段水袖舞。这段自编自演的舞蹈王亚彬跳得很流畅。两天以后王亚彬担任起整个《十面埋伏》的舞蹈编导,另外给主角章子恰做舞蹈替身。王亚彬说:“我当时完全莫名其妙地‘出名’了,只是当时也没有人知道我是谁,就知道我是章子恰的替身。”很多朋友对她去当替身演员不是很理解。自己的舞蹈跳得那么好,用不着去给别人当替身出名。王亚彬有点无奈地表示自己当时没有想借着谁的光环出名的想法,只是单纯地觉得能参与一部大片拍摄的机会很难得。
春晚上王亚彬的表现也让被赵本山相中,开始参与影视作品的演出。一部《乡村爱情》一夜之间把她推到了全国观众眼前,而她也开始被很热心观众称作“小蒙”。从天而降的女一号让王亚彬的担忧多于惊喜。自从王亚彬听说《乡村爱情》可能在中央一套首播,她就紧张了。“最怕演不好,丢人丢到全国各地去了。”戏里有很多镜头是她饰演的王小蒙挑扁担卖豆腐的场景。她第一次接触扁担就犯愁了。虽然有农民大爷示范在前,可是扁担一上王亚彬的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左摇右晃,连赵本山看了都笑她不像挑水,反而像在台上跳舞。后来经过修改道具和她自己的刻苦练习,挑扁担倒也像模像样了。
无论拍戏时间多紧张,王亚彬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练舞蹈基本功。在拍摄《乡村爱情》的时候,村里的老乡都知道了王亚彬的习惯。只要一到练功时间,老乡们就腾出自己家里的一铺大炕,让王亚彬好好练习。有的时候在田间地头拍戏,王亚彬就调皮地把脚踢过头顶,或者吊在田边的大树上练功,剧组工作人员都纷纷感叹:这个“王小蒙”功夫不一般。说起自己的这些表现王亚彬归结为“嗜舞成痴”。从舞剧到替身再到女主角,如今回想起来,王亚彬觉得自己每一段变化和机会都是紧紧相扣的,缺少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不会有今天的她。包括在《乡村爱情》剧大火的时候,她都希望观众知道她是一个舞蹈演员,一个职业舞者。“王小蒙”这个角色确实在影视表演方面带给她意想不到的成绩和口碑,可能这也是因为她做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会拿出跳舞的韧劲。现在走在街上,会有人认出来以后说:这个姑娘跳舞特好。那一刻,王亚彬是最高兴的。
舞剧守望坚持艺术新起点
2009年6月1日王亚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成立了以舞蹈为主的“亚彬舞影工作室”。2011年11月17日至19日在保利剧院上演的《守望》是继《与你共舞》(2009年),《寻》(2010年)之后,又一台亚彬舞影工作室出品的高水平、国际化的强力制作。从朝阳9剧场、天桥剧场到如今迈向保利剧院,一路走来,实现了亚彬舞影工作室一贯秉承的“不断创作,不断提高,力出精品”的指导思想。这次演出,与第一季、第二季相比,不仅在制作方面更加国际化、更加高水准,编舞、音乐创作以及主创等方面也都有不同层次的创新与提升。接受工作室委约、担当这次演出编舞的有获得国际编舞大奖的著名编导高成名、作品曾令诸多演员在国内重大舞蹈赛事中荣获金奖的著名编导张云峰、曾在第二季演出《寻》合作的中芭驻团新锐编导费波。除此之外,这部剧有幸邀请到常居在美国西雅图著名现代舞编导Mark Haim。他曾为世界几个著名舞团如荷兰舞蹈剧院舞团、法兰克福芭蕾舞团和里蒙舞团编舞,并从1993年起每年被特聘在美国舞蹈节教授编舞。这次《守望》的压轴作品是他的最新力作,王亚彬相信这将给观众带来对舞蹈的全新观演体验。著名作曲家、普利策音乐奖得主周龙获邀为王亚彬的独舞配乐,并以艺术顾问和作曲的身份参与排练和莅临演出,这也是周龙首次与国内舞蹈家的合作。
王亚彬认为舞者的生活与苦行僧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舞蹈是优美的艺术修行而已。她想,如果可以,她会坚持下去,保持着体能的锻炼和作品的创新。因为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三百六十行总要有人踏实去做才可以。但人做事情,需要执着、勇气和毅力,她从影视抽离回到寂静的练功厅,生活里虽然少了很多镁光灯的闪烁,但她又可以由衷地感受肢体表达带给她最为迷人的魅力。
王亚彬说:“跳舞21年,说不苦不累是虚假并且值得批评的,人要活的真实而敏感,真实地体验,敏感地观察和体会。生活中,我对于木质的把杆和各种练功厅里的地胶最为熟悉。人如果可以把自己热爱的事情与自己的职业合而为一是再幸福不过的,我便如此,所以对于舞蹈,心中不会产生任何违背和逆反。舞蹈会教给你很多东西,从身体上的修行,到心理上的磨练。”
正是出于对舞蹈深切的热爱,王亚彬有了今天的成绩。舞蹈之于她就像是阳光,曾经明媚,此时明媚,未来更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