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活态史诗海外深度传播与策略构建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countst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民族文化活态史诗在"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在"走进去"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鉴于此,我们主张借鉴文化人类学的传播理论尤其是其中的三大核心要素,来解决我国民族文化活态史诗海外传播困境.具体而言,基于主体"深度调查"的发起、深描法的民族志式深度译介、文化整合的深度传输,采取传播产品深度加工、跨媒介深度传播、对话式跨文化深度传播等系列策略,以期推动我国民族文化活态史诗海外深度传播,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其他文献
在朱子心统性情的理论架构中,情是一个重要因素.性是体,情是用;性是善,情可能流向善,也可能流向恶.朱子对情做这种规定,是因为在他看来,天理禀赋于人,而为人之性的过程离不开气,气有清浊,禀得清者为善,由此流出的便是善情,禀得浊者为恶,由此流出的便是恶情.这一学理最大的问题是以气作为恶的本源,将恶坐实了.儒家生生伦理学不接受这种主张,强调恶属于"失德",当从仁性和欲性,尤其是仁性和智性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恶没有独立的来源,更不能以气作为其源头.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保护模式,是中国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性探索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community)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母体相区别,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明确以"区域"(area)作为意义分析框架和建设目标.从人类学基于区域知识的整体生态观出发,有助于理解和厘清当下"区域-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促使这一本土化的遗产类型生成对社会形态和文化建构的洞察力,进而摆脱文化多样性本质主义桎梏,以及单一的、狭隘的地方性知识表述.一则延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脉,二
在生态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话题的今天,生物-文化多样性也受到严峻挑战,保护生物-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共识.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更呈现出复杂的生态-生物-文化多样性特征.无论是"黄土文明"还是区域、族群文化都表现为以自然为尊的特点,形成了"天地人和"的核心价值.我国正在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理应以"生态-生物-文化"的可持续性为首要目标,继承中华民族最具核心价值的范式:以自然为至尊,以家园为栖息,以生态献粮食,以人民为安康.
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境界"为诗词之"本"之后,百十年来,"境界"("意境")就占据了中国诗学和美学的核心地位;与此相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贬斥的"神韵"则坠落不名之地.从刘勰的"风骨",经严羽的"气象",到王士祯的"神韵",具有一条清晰并且义理深厚的文脉,这条文脉展示的是我国诗学-美学的精神追求,是关于中国诗歌和中国艺术的本体精神建构.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苑囿的区域文化之一,其核心和精髓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学术和思想,是为"蜀学".在晚清民国时期,巴蜀文化形成了第三次高峰,是为"近代蜀学"(近代巴蜀学术).考察近代巴蜀学人内在的"学术"及其外化而来的"事功",大致可以将近代巴蜀学术的特色概括为三点:"经史为基,国学为本"是近代蜀学的"外在状貌","熔铸古今,会通中西"是近代蜀学的"内在追求","勇开风气,经世致用"是近代蜀学的"学以致用".
"事境"和"肌理"是翁方纲诗学的核心概念.他用"事境"理论完成了"诗中有人",以补救渔洋神韵在面对学问因素时出现的趋同;又用"肌理"理论完成"诗中有我",消解了"事境"带来的新的趋同危机.他强调杜诗肌理之"显","情境虚实之乘承"的结构指向的是"有迹",于是"发露"正可以表现诗歌的"细肌密理".而同时又要求于笋缝处"消纳"诗歌的"色相"痕迹,使得整首诗达成"无迹".诗歌的"发露"最终归于"蕴藉",且直接关联到黄庭坚对杜诗精诣的传承,翁方纲
就手工业而言,"工商食官"是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为保证手工业产品的供应,统治者为工匠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使之能够专心从事生产的一项制度."工"之"食官"是手工业生产专门化在国家出现后的客观需要.史前已有少数手工业门类形成了专门化生产,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主业的"手工业族".国家出现后,业已形成专门化生产的手工业就转变为官府手工业,"手工业族"则成为"食官之工"的来源."食官之工"是领取"稍食"的平民,而非奴隶."工商食官"并不意味着官府垄断手工业,民间手工业虽然弱小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主办的《共产党人》杂志在党的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专门为《共产党人》撰写了发刊词,所以,《共产党人》的创刊原因毫无争议.但是,《共产党人》的停刊原因却是个谜.本文研究发现,《共产党人》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停刊的,其中: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是《共产党人》停刊的主要原因,保密需要是《共产党人》停刊的根本原因,报刊整顿是《共产党人》停刊的重要原因,整风影响是《共产党人》停刊的直接原因.
旨在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乡村治理项目的实施只有在得到村民充分理解、与村民充分协商、使村民整体参与的条件下才能避免异化为一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刚性嵌入行为.项目目标及追求预定目标的实施过程与村民的整体利益诉求是否吻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治理效果能否实现.从H县大沟哈尼族村寨的治污项目实施产生的非企及结果中可以发现,原先基于村寨文化观念的维护社会运转的秩序会因为缺乏整体关照的经济项目的刚性嵌入而悬置.地方性的村寨主义传统文化未受到尊重而引发了村寨共同体结构的松动.熟悉乡村并能理解相关政策的国家政府机关和
旅游业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长期存在.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大项目建设用地等领域,以政策性文件形式出台了一些创新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用地供给机制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问题.经济"双循环"与高质量发展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总结前期旅游用地政策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完善旅游用地的分类标准体系、旅游用地供给政策体系,通过专项立法确立"旅游用地"的刚性地位,为旅游用地提供新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