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
  《楞严变》最初的写作动机很单纯,就是想给《楞严经》这部伟大的书籍做个广告。这个广告也许有些笨拙,但传达了我一直以来潜伏在心底的愿望:希望更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重视这部集古代人智慧之大成的经书。这部经书以十分严密的逻辑,破除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自我认知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进而揭示出精神世界的真相。
  今天的主流伦理观是虚无主义,相信生命是一次性消费,为了利益和快感的最大化,人可以胡作非为,霸悍凶蛮。只要没有俗世的力量可以制衡,那么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不能算作罪行。就像尼采认为的那样,强者区分强弱、美丑,弱者才区分善恶。尼采的观念,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观念。生活在是非界限早已被蛮力撕毁的今日,尤其能够体会尼采的话。当然,某些中国人的所作所为,尼采不可能欣赏,因为只有下作和残酷,没有美和崇高,就像尼采不可能欣赏希特勒一样。
  在这一伦理危机之下,回到古典时代的智慧就显得尤为迫切。原因显而易见:恶人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作恶,源于对生命的本质缺乏认知,对作恶给自己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缺乏基本的估量。
  回归古人的智慧,即是老子说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只有重新开启古今之争,才能发现今人思维方式的盲点。
  经过数年对儒释道经典的学习、对看话禅的体验之后,我隐隐想写一部揭示因果轮回的作品,来对抗这个彻底虚无、几乎全然丧失了是非标准的时代。
  《楞严经》揭示了生死轮回的真相,揭示了杀、盗、淫三重业所感召的地狱果报,这些真相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是久违了,但是对我们的祖先来说,不过是延续了数千年的常识而已。
  除了惩戒恶行,《楞严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使探寻生命意义和本质的努力重新成为可能。由于思想上的现代性危机,即使是哲学教授们,大多也不再把探索生命本质作为己任,但不可否认,那是人类的一项本能。我在履行这项本能的那些年,内心凄苦、迷茫,几度陷入彻底无望。好在这种苦苦追寻,最终召唤来了《楞严经》,就像在黑洞中呼喊的人,最终看到虚空之中飘来一支蜡烛,并且照出一架走出黑洞的梯子。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先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楞严变》中,我虚构了一群取经人,让他们在后世的轮回中不断相遇,以此展开因果律,以及生命的解脱之道。我没有直接引用经文,但小说的精神内核无疑是与经义相通的,那就是三界皆噩梦,福祸常翻覆,唯有证悟大道才是唯一的出路。
  传统
  中国拥有伟大的叙事传统,它由笔记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构成,然而发展到今天,叙事的无力和乏味已经笼罩了整个文学领域。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叙事语言的变乱。古白话来源于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因而生动活泼,鲜活隽永,如《水浒》《儒林外史》和“三言”,语言都精彩纷呈,极具表现力,仿佛能把读者瞬间拉进那个时空,不会产生丝毫疏离感。今天的小说语言,已找不到这种表现力,其中的原因,我写作这部新长篇之后忽然明白了。
  《楞严变》是一部佛教寓言,尝试使用《一千零一夜》的古老叙事方式,但我在语言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李唯中先生翻译的全译八卷本《一千零一夜》非常精彩,我写《楞严变》的冲动即来源于此。但《一千零一夜》的语言毕竟是翻译体,朴实无华,不能完全照搬。写作时,我一方面尝试用套盒故事的结构,同时,也试图加入一些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方式。但我发现,这种语言方式背后,其实是中国古代发达的民间文化,这种民间文化背后,又是儒释道文明和各类民间信仰的身影。
  只是今天的民间文化,差不多已经彻底死亡,没有民间文化支撑的市井叙事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我向中国古典小说借用语言难以实现。最后,我的叙事风格成了一种东西方的杂糅:一部分是朴实的《一千零一夜》语体,另一部分是古白话的变体。这其中自然有一些抵牾之处,也是我所体会到的缺憾。
  在第一部长篇《尼禄王》中,不存在语言的难题,写得酣畅淋漓。因为十年以前,我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完全是西化的,叙事语言也得益于翻译小说的滋养,两者可谓门当户对,相得益彰。但到了第二部小说《楞严变》,我的思想观念已经完全更新,我的精神营养主要来自儒释道三家。尤其是禅宗失修对我影响深远,我经常跟随台湾慧门禅师修习看话禅,在心性上也有所体会,这些让我的精神天翻地覆,写作质地也随之发生了根本转变。
  观念的更新,使我不能再使用《尼禄王》时期的叙事方式和语言。小说首先是语言和氛围的艺术,语言自然会影响到氛围的营造,这是我写作时感到的最大遺憾。
  从古白话到今白话,中间最大的改变就是思想观念的变迁。古人对天地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揭示,对现世伦理的关照,以及最重要的,引领我们觉悟自身本质的心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主要的财富。由于文化断层,今天多数人已不知晓那些财富的存在。可以说,文化的日益浅薄化、粗鄙化,是导致今天的口语和书面语单调乏味的主要原因,让今天的文学语言早已惨不忍睹。没有了儒释道文化灌溉的文学,成了一具具干瘪的僵尸,争夺着墓穴里发霉的血液。这是汉语的悲哀,也是今日汉语人的共业。
  近日读金圣叹批水浒,忽生一个想法:汉语小说自魏晋笔记体出现,到明代长篇的巅峰期,经过了上千年的积累沉淀,如金圣叹所言,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小说已如同诗词一般精致,且叙述方式不断丰沛、直至成熟,至《水浒传》已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化境。
  现代汉语抛弃了这一积淀千年的传统,相当于另起炉灶,语言的美感及表现力大大下降。民国的语言改革,已经把传统书面语玩残,又经过“文革”,书面语彻底被玩坏。
  这是当代文学基因性的疾病,想短期内满血复活是不现实的。现当代所有文学作品,一放在《水浒》、《三言》这类高峰面前,立即变成了矮锉穷,从语言美感到思想内蕴皆是如此。汉语文学想重回明代式的巅峰,至少也要数百年积淀才有可能,且前提是古典文明复兴。
  想象   文学之所有还有最后一丝魅力,在于它能带领作者和读者,到一片虚构的宇宙中驰骋、飞翔,让钢筋水泥阵地里烦闷的人群,得到片刻喘息的机会。
  激发《楞严变》写作的,是全译本《一千零一夜》,它令我萌生了写作一部故事集的冲动。
  全译本《一千零一夜》影响较大的有两个版本,李维中先生译本,以及纳训先生译本,但后者对所谓情色描写的不当删减,已经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比如原本中,国王杀王后,是因为看到王后和黑奴在花园里做爱,但纳训译本翻译成主仆在园中晒太阳,结果被杀,逻辑都不通了。
  《一千零一夜》是千年文学世界的奇迹,后世诸多文学大家无不以之为源头:卡夫卡、博尔赫斯、安徒生、帕维奇,如此等等。不过在我看来,再未有人达到那样白雪世界琉璃红梅般纯净奇诡的文学境界。前年我读完了全译本,深受震动,享受到极大的阅读乐趣。这本书中有阴谋与罪行,有光明与黑暗的恒久斗争,但始终让人心怀温暖,永远不致陷于阴暗和绝望。
  老子云:“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一个得道的人,去除了一切心地杂质,拥有了婴儿的朴素。《一千零一夜》正如一个凝固的童年,面对世界,永远充满好奇,时刻准备扬帆远航,面对一朵野花也能生出无穷遐想。因此,对它的阅读总能让我感觉回到了好奇心爆棚的童年时光,对抟气致柔的婴儿状态有了一番切实的体会。
  此前只读过《一千零一夜》节选本,里面只剩下故事,而全本中随处可见的伦理道德教化部分,都被各节选本淡化或删除了。
  据说,《一千零一夜》中的多数故事雏形来自印度,经过聪明智慧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高手们代代加工,把伊斯兰教的许多伦理营养融入其中。这些伦理观念,比如提倡慷慨好施、扶危济困、因果报应,提倡英雄气概,等等,许多方面是与中国的儒释道世俗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相通的。那些精彩绝伦、美不胜收的奇妙故事,让读者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精神上也能得到许多有益的教化。
  所以阿拉伯人的通俗文学,我觉得是世界各民族、各宗教体系中最出色的。佛教中虽有不少佛经故事流传,有变文的戏剧传统,但影响力远逊于《一千零一夜》,因为偏重质,也就是教化,而文采不足,也没在故事的精彩性上下功夫,所以渐渐被遗忘。当然,这也与中华古典文明的整体衰落有关。基督教作家的作品,最近的我读过北村,觉得说教意图太强,显得过于生硬,艺术感染力偏弱,也是质胜于文的例子。
  当然,《一千零一夜》里也有很糟糕的东西,有原教旨主义的流毒。比如有篇故事,大概叫《石头城的故事》吧,说一个伊斯兰国家派兵入侵一个异教国家,但那个国家顽强抵抗,不愿归顺。于是先知帮助入侵者,把不愿皈依的异教国民统统变成了石头,只有这个国家的公主幸免于难,因为她之前就与入侵的伊斯兰国王子偷情,暗中皈依了伊斯兰教。
  这种暴力传教的思想非常糟糕。所有需要用暴力强迫来让人接受的信仰或观念,本身就是邪恶的化身,更不用说指望它为人类带来什么福祉了。
  土耳其人拍了部大片《征服1453》,描述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的“壮举”,电影以传播信仰为名,美化赤裸裸的侵略,嘴脸丑恶,居然被土耳其人作为一项重要精神成果广为宣扬,实在令人无语。《一千零一夜》中,也有少量类似《征服1453》立场的故事,这是文胜于质,把肉麻当有趣、粗暴当壮举的典型例子。好在《一千零一夜》中这类故事数量不多,显得没那么扎眼,但已然成为难以抹去的污点。
  当然,《一千零一夜》中的主流故事是精彩而富有教益的,它开启了我想象的阀门。事实上,在佛教看来,整个宇宙以及我们坚执的这个自我,都基于妄心的虚构和想象。在这一点上,世界的本质与文学存在同构关系,自我是心的镜像,而文学又是自我和心的双重镜像,文学同时容纳虚构之我和心性本体。
  《楞严变》的想象空间,包括了三界六道。事实上,这并非古人的空想,而是佛陀觉悟后,所揭示的现象世界的真相。我笔下的人物在三界六道轮回,他们像许多人一样,带着各種此生没有满足的愿望,进入下一个轮回,但在下一个轮回中,愿望依然被打碎,甚至遭受了更大的不幸。其中比较幸运的人,得以在此转身,走向觉悟之路,就像我的许多同参道友一样。我们都因为各种痛苦的打击,最终了悟到现世和自我不过是亲手虚构的罗网,要冲破四大五蕴编织的重重罗网,才有希望重获自由。
  禅宗公案集《五灯会元》所记载的,就是一群极度渴望自由的人,在师父的指引下,经过苦心参学,最终得偿所愿,获得了人人本具的自由。这种觉悟了生命根本的自由,是现代人最为匮乏的。现代人即使能摆脱暴政,得以拥有选举的自由、旅行的自由以及财务自由等,在生死面前却仍是个十足的囚徒。也就是说,现代人追求的自由固然值得为之努力,但终究不过是一种并不彻底的自由罢了。
  【责任编辑】  陈 曹
  作者简介:
  姚伟,1982年生于河南信阳,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曾就职于媒体和传统文化公益机构,现为自由作家,兼习书画。著有长篇历史幻想小说《尼禄王》(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长篇幻想传奇小说《楞严变》(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艺术随笔《银碗盛雪:禅宗滋养下的古典艺术》等。
其他文献
后来,我见到曲收获,是在那种小视频软件上。  还有一个月,公务员考试就要开始。我被父母关在家里复习,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每天端坐在桌前刷手机。软件上,用户们为了博取关注,会搜罗很多刺激、荒诞的东西发上去。那天主页上,几乎所有视频都是关于一个全身赤裸的中年男子。他在一条主干立交桥上,时而骑着护栏,极目远眺,时而抚杆长叹,黯然凭吊。那男子面目清癯,头发迎风乱飞,脱得精光的身体苍白又瘦骨嶙峋,伫立在滚滚车
期刊
一  许子枫坐在楼顶吃饭,好几十年的红砖楼,护栏连着外墙楼梯,打半道儿就断了,绿色油漆斑驳剥落,踹一脚直往下掉锈渣。铁锈通红,被许子枫摸了一手,方才上楼梯踩空,她慌忙抓住楼梯扶手才没被书包坠下楼去。这么一吓,心突突乱蹦的工夫,跳楼的念头没了一半儿。  入了冬,五点多钟天就半黑了,西北风刮得人脸生疼。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席卷了这座苏式筒子楼,这几天才供暖,许子枫一张嘴半口煤渣半口米饭,饭是够结实的,冰
期刊
这座城市里最盛大的节日是孤独日。  在这一天,所有人都会把自己与其他人隔离,不与任何人产生任何交流。  这是最盛大的节日,在开始的前几天,整座城市的人就开始准备,挂起黑色的灯罩,收起所有带有色彩的东西,逐步关闭所有娱乐的场所,享受孤独的盛宴。  还有三天就到孤独日了,王老正走在平日里最繁华的一条街上,人们管这条街叫罪街。其实王老并不老,他只有二十四岁。罪街也没有罪,只是繁华得让这座城市讨厌。整条街
期刊
1  妈妈说:“上了车决不能和陌生人說话,要是有人叫你跟着走,你决不能跟他走!”  张小康迷迷糊糊地穿上裤子,从小床上站起来。他看见妈妈就蹲在床边,头发湿湿的,像是刚刚洗过一样,她正低着头忙碌,把他的一些小衣小裤统统塞进小背包里,继续轻声嘱咐着:“上了车,别人给你东西吃,你决不能吃!记住,绝对不要吃!要是有人来拉着你走,你要大声地叫,你要拼命地逃。还有,小康,你看见警察你要喊,如果没有警察,有别的
期刊
文艺理论家马舍雷有个著名的说法,在他看来,一部作品重要的不是说出了什么,而是它没有说出的东西——“作品就是为这些沉默而生的”。城市也是如此,城市既是喧嚣的,也是沉默的,它有很大的领域是沉默的,正是这种沉默支撑了它的繁华与喧嚣。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广的范围来理解城市以及城市化所带来的沉默,就会发现那些沉默并非是没有话语权的“被沉默”,而是一种混凝土浇灌般的真实沉默。从巨型都市的边缘到小城市、县城、小镇,
期刊
黑  刘加开着二手破皮卡,穿过树木围起来的管道般的路,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街散落着稀疏的白房子,在几片绿叶中被风喷绘成巨型广告牌。冬日似乎拖着夏天烧焦的气味,混在俗气的日光之中。拐过废弃的拱桥,几条岔路都通往同一个方向——塘县县城所在地。这些路都是塘县近年扩大的延伸,如同为了迎新而加了滤镜的人像照片,又像一张为了让肤色看起来更好而敷上昂贵面膜的面孔。  刘加把车窗全摇下,两侧的风吹散毛茸茸的阳光,
期刊
一rn王海雪是近年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她的写作在绵密的叙事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思想表达和精神诉求.新作《白日月光》延续着她一直以来的书写特点:将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一
期刊
李婧婧:海雪你好,很高兴与你做“新青年·新城市”对谈。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在今天谈论五四,已经不仅仅将之看作是一个历史事件,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近百年中国文学的重要思想资源。你认为一百年前的“新青年”与当下“新青年”的区别与联结之处是什么?  王海雪:这个问题还挺难的。我不敢说自己对一百年前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有什么了解,但那是一个勇敢的时代是确凿无疑的。如何体现勇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反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时隔将近十年,在201年凭借长篇处女作《尼禄王》被冠以天才之名的青年小说家姚伟带来了他的第二部长篇《楞严变》.十年过去了,这些年姚伟一直在广东的一个古典书院工作,几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