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xxf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具体到高校而言,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科学制度的规范,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离不开党组织在高校发挥的作用,离不开高校党建工作的坚实保障。而高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离不开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对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深入探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今后高校党建工作和党建理论研究的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目标,就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为高校党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深入总结30多年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1 对始终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几十年来发展基本经验的总结。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就是要坚持学校党委在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一,党委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委要牢牢把握学校的思想政治领导权、对重大问题与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对重大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第二,党委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党委要始终加强和改进对学校的思想政治领导,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三,党委是贯彻落实高校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在党委和行政的关系上,党委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充分行使领导权,领导学校的全局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把党委领导和行政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 对关系高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置的,是关乎我国高校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制度保障,是我国高校实行的根本领导制度。其中,党委领导是由高校的政治属性决定的,是落实党对高校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校长负责制是由高校的法律属性决定的,是确保校长代表学校承担独立法人责任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委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的主要职责是抓大事、谋全局、保稳定、促发展,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发展中加以具体落实,把握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学术导向,维护学校政治稳定,正确制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科学规划学校总体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和实施步骤,努力营造百花齐放、鼓励创新的学术文化环境,统筹抓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行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重点抓好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行政事务,确保学校正常运行,落实党委的重大决策。党委与行政的关系是“统揽而不包揽,领导而不取代”,党政舡不分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3 对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动员和教育党员,沟通信息、整合利益、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党实现对高校工作全面领导、有效领导的组织基础。尤其是院系一级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主体力量。如何针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科研的新特点,大众化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人才资源全方位流动的新趋势,努力探索基层党建创新的新途径,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发展,推动高校工作上新台阶,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问题。高校党建工作的另一重点问题是党员队伍建设。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在高校范围内,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重点就在于将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各项保障措施制度化,并长期坚持下去。根据高校党员队伍的实际特点,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重点做好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着力建设好这两支队伍。
  4 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建设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迈出重要步伐。2008年10月下旬,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第十六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全国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团体,作为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分支机构或联系单位,如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已成立20多年,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将陆续成立相应机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已经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范围内的网络。而各类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机构贴近高校党建工作实际、贴近党务工作实际、贴近高校广大师生党员实际所开展的学术研讨、课题调研和专题论坛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建专家、党务实际工作者、教师党员和青年大学生参与党建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吸引、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党建研究人才,壮大了党建理论研究队伍。深刻认识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党的十七大在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都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尤其是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也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任务与新要求。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任务。当前,正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高校是众多高科技成果的诞生地和孵化基地,也是大批高素质人才的积聚地和培养基地,还是先进文化、前沿思想的重要传播基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任务。在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加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就是要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 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指针,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持续不断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深入发展的客观背景下处于国际竞争的不败之地;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迎头赶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潮头,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强国之林作出新的贡献。
  2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起点之上,教育发展所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旺盛需求前所未有,教育发展所具有的客观基础前所未有。党的十七大更是把优先发展教育置于社会建设之首,表明党对教育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党对教育的支持达到了新的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1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步骤作出了周密部署,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如此良好的发展形势要求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继续解放思想,弘扬创新精神,创造性地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应深刻体会和反映党的政策意图,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就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黄金时期,牢牢把握办学方向,确立合理办学目标,理顺校内部工作体制机制,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探索解决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各种问题,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发挥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3 高校改革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陕、政治局面最稳定的时期之一。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适应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我国近年来更加深入地推进高校改革。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高校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特点包括:一些高校在合并与体制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党委整合原有教育资源,发挥协调各方、统领全局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对高校党委迅速动员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教学组织和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情况也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挑战。解决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高校党员队伍出现的新变化对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新期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党员队伍出现了新变化。在校党员数量增多,留学归国党员增加,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职工交流访问、进修深造等机会增加,党员流动性增强,以及离退休党员数量扩大等都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演进,教师、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在这一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要根据党员的岗位和类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传媒技术灵活地开展支部工作,使党组织和党员能够及时沟通、密切交流,增强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要合理设置离退休党支部,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证离退休党员能够及时有效参与组织活动,鼓励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为学校改革发展贡献力量;要强化对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管理,实现党员教育的“关口前移”,为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夯实基础。如何科学判断高校党员队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确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制度体系?如何建立适应党员队伍建设发展趋势的科学体制、机制与方法?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重点、破解难题,探索规律、指引方向,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总揽,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新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以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及相应分支机构为依托,继承优良传统,集中优势资源,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明确一个目标,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凝聚一支队伍”。
  1 明确一个目标就是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必须以丰富党的建设理论,指导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实践,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为目标。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应服务于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总结,确保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应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通过开创高校党的建设新局面,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保驾护航。当前,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尤其要围绕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总体部署,深入探讨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科学理念、科学制度、科学机制、科学方法和科学途径。要立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和现存问题,着眼于高校党建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立足中心,服务大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重点,破难点,为高校党建提供理论基础,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为党的建设理论发展添砖加瓦,直接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贡献力量。
  2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主线。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党管人才”原则写入了党代会报告,凸显了人才资源在党执政兴国中的基础地位与关键作用。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主线来展开。要发挥高校学科与人才优势,着重学习、研究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贯穿到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项中心工作中;要牢牢把握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深入探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校、教授治教、民主管理的关系,不断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调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机制、培养方法等重要问题,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借鉴。
  3 突出一个重点就是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必须将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创新作为重点目标。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基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高校党建理论创新的源泉。面对新形势,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抓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机制创新,加强工作指导,促进工作资源适度向基层倾斜。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应着力探索高校院系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包括领导班子领导决策机制、党支部工作指导机制、党员发展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和党建工作资源拓展机制。既要努力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提炼经验,以生动具体的工作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发展,更要以新的理论总结推动新的工作实践,逐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激活基层组织细胞,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适应性与感染力,并借助相关平台,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共享。
  4 凝聚一支队伍就是要努力实现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目前,高校党建理论研究已有专门的研究团体,但尚未形成一支高层次专业化的理论研究队伍,已有的理论研究也多由高校党务工作者来完成。党建理论研究资源的分散化、人员的分散化,不利于高校党建研究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从而不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成果,直接制约着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因此,需要借助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平台,扩大高校党建研究团体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将党建理论研究专家、高校党务工作者以及具有研究兴趣与能力的教师或学生纳入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队伍,建立制度化的联络、交流与培训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凝聚一支专业化的党建理论研究队伍。要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促进理论研究队伍与党务实际工作队伍的互动、交流与转化,不断提升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人员的素质,带动高校党建理论研究的纵深和持久发展。
  
  责任编辑:赵英臣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国际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北京市因其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必将在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未来,随着北京市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城市步伐的加快,海淀区基础教育必然面临着大量的外籍人员子女求学问题。为扎实推进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化步伐,我们针对区内具有招收境外学生资质的24所中小学校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内容涉及招生、教学、课程设置、班级
文章在n≠3(mod5)的条件下刻画了(Plo∪DN)的补图的色等价图,并给出这种图色唯一的条件.
2018年暑假,在一项研究实验中,一组志愿者喝下了一管掺有数百万细菌的白色、薄荷状混合物.这些细菌经过工程改造,能够分解血液里天然产生的有毒物质.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身
期刊
高校发展的目标、路径趋同,缺少办学特色,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关于高校分类办学的表述,《规划纲要》不仅提到学校的层
报道了由差动直流放大器、模 /数转换器、计算机等组成的绘制二元合金相图的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由该系统分析处理所采集的实验数据后 ,计算机直接绘制二元合金相图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目标构建进行了研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散打项目特征、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打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基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掌握散打基本礼仪规范和散打常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促进大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以青帮为代表的黑社会势力无所不在,作为上海滩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个人势力急剧膨胀,逐渐位列上海滩三大亨之首,成为国共两党各自争
马平,1950年11月生,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历任首都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5月任北京工业职
北京理工大学具有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学校党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提出“在改革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开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党的建没新局面”,
摘要:对福建省高校高职称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高校高职称教师在体育健身需要与体育健身价值观,生活精神层面、内容、时空、绩效、物质层面都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并表现出引人注目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高职称教师体育健身生活方式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福建  中图分类号:G807.4(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