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相遇问题解题方法策略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重要的题型,考察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已知条件的理解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有着重要帮助。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捋顺思维存在较大的难度,从而导致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与耐心。为此,文章对小学数学相遇问题解题训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究有效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相遇问题;解题训练
  相遇问题所要表达的是单独的两个个体,基于时间、地点等要素相遇的情况,通过这些要素可以演化成不同的题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有效的解题技巧,能够直接找到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快速分析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才能快速、准确的解决相遇問题。
  一、仔细分析题目关系,合理推理
  相遇问题之所以在解题上存在一定难度,是由于题目中往往给出多个环节的行程,从而导致已知条件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旦在审题或题目分析环节出现错误,将会导致关系理解错误,从而无法正确进行列式与计算。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十分必要,让学生通过解题,合理的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理与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所以,在遇到相遇问题时,教师不要让学生急于列式与计算,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将已知条件通过线段或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图示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理解题目过程,从而找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相遇问题的思维习惯,以便以后遇到问题后可以快速做出反应。
  例如,已知题目:A、B两个城市相距66km,小明与小敏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城与B城同时出发,骑车2h后,两人相遇,其中小明骑车速度是小敏骑车速度的1.2倍,问:小敏的骑车速度与两人的相遇位置?这道题目可以直接通过设未知数与画线段的方式进行解题,能够快速得知题目中两个个体的关系,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结合图示这种直观而清晰的分析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二、有效判断,认真辨别题目变换形式
  相遇问题可以通过已知条件以及其中关系的变化转化成不同的类型,所以为了在解题过程中避免题目理解上出现错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传递技巧,让学生有效判断题目的变形,从而使题目更加直观。所以,在解题过程中,教师主要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首先其要有不同的主体在某个地点的相遇;其次其要涉及到行程;最后必须有时间要素或速度要素。也就是说,行程、时间、速度三者必须有两者为已知条件,否则无法求出问题。当已知条件捋顺完毕后,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已知条件在实质上的联系,很多题目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经常出现混淆学生视听的条件或词语,对于这些词语学生应进行反复的分析,这样无论题目经过怎样的变化,学生都能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快速捋顺其中的关系。
  例如,已知题目:A、B两个城市相距855km,一辆列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驶60km,出发3h后;从B城开出一辆时速75km的快车,问快车经历多长时间后可以与慢车相遇。根据已知题目,教师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如855÷(60+75);(855-60×3)÷75;(855-75×3)÷(60+75);(855+60×3)÷(60+75)等,让学生对算式的表达进行正确,不同的算式是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每项判断都需要学生重新分析已知条件的关系,从而也让学生对题目的变化有更多的了解。
  三、认真检查,提升计算准确率
  在相遇问题解题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三个步骤为:一是审题;二是列式;三是计算。审题正确后,自然而然能够列出算式,但是要想保障解题的正确性还要保障计算准确。通常相遇问题的计算涉及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先根据题目的表达重新对所列算式进行分析,无问题后展开具体的计算,如果有括号应先计算括号内的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计算后保留结果去掉括号,同样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四、一题多解,强化发散思维
  相遇问题通常一道题目可以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班学生都掌握基础解决问题方法,在此基础上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已知题目:小明与小明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小明骑自行车每小时速度为12km,小敏骑电动车每小时速度为小明的4倍,两人行驶3h后相遇,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目是典型的相遇问题,通过已知条件学生可以快速想到12×3+12×4×3这种解题方法,由于两人相向而行,需要将两人走过的路程加在一起才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那么通过小明行驶路程与小敏行驶路程相加即可得出结果。但是这种算法过于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简便的算法,总结其中的关系,如最终得出12×(1+4)×3与(12+12×4)×3两种方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遇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十分常见,对于这类问题的解题,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教师在针对相遇问题进行解题训练过程中,应从审题到解题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强化训练,掌握解题的关键点与技巧,从而提升解题的准确率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相遇问题解题训练[J].考试与评价,2016,(7):82.
  [2]刘芬.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42-42.
  [3]邓国江.小学数学相遇问题解题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1):109.
其他文献
我校是一所陕西省重点中学,学生的生源相对较好,但每一届初中毕业生中总有一部分以比较高的数学成绩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甚至由过去的尖子生沦为数学学习后进生,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开创出新的局面,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几个方面。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做出分析,并且给予一定的界定和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分析;界定;反思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和反思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会起到一定的参考和促进作用,要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出
学位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又是思维体操的学科,所以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一门以数字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利用数学知识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各个小学对数学教育普遍比较重视。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重点培养方向,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计算能力对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计算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
本学位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报道了蔷薇属绢毛蔷薇叶的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抗肿瘤活性测试;第二章介绍了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对绢毛蔷薇叶中复杂成分的快速定
学位
摘 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必然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设计创新。数学的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任务,数学之间的知识虽然被不同的章节划分开来,但是以宏观的视角来看,数学的知识完全可借助某一媒介将其融会贯通,这也是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能力的必然渠道,在集中化的数学解读中,教师又要提炼出重点,围绕核心的数学要素展开分辨,以范例进行知识的铺陈,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也就由浅入深,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全反式海绵烷(Spongian)型二萜片段的合成研究;(2)β型海绵烷(Spongian)二萜片段的合成研究。第一部分:本章首先以莲必治的重排产物作为起始原料,以分子内脱除二氧化硫为关键步骤,成功合成了重要关键中间体化合物C-17位卤代的化合物(68a-c),并经X-ray单晶衍射确证了其绝对构型,为合成C-17位氧官能团化的全反式海绵烷二萜片段积累了足够的原料
随着电解烟气净化系统的扩容改造,净化物料输送系统设计为浓相输送系统,原有的供风量不能满足浓相输送系统的工艺要求,为保障该系统的正常运行,配套建立空气压缩站供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