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助动词“会”在近代汉语文献中的使用

来源 :语言研究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angru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泽平在《的“会”字句》一文中分析了《闽都别记》中能性助动词“会”的语义,认为其中至少3类是闽方言“解”的书面变形,并由此提出:从文献中观察到的某个虚字的功能扩张,不一定都是“语用—认知”引导的语法化发展,也有可能是方言接触的结果.但文章作者在非闽方言背景文献中也发现了陈文中所谓情态语义比较特殊的“会”,这应该是“语用—认知”引导的语法化发展的结果,而与方言接触无关.全面细致地考察历史文献有助于更客观、准确地认识问题.
其他文献
会议
文章讨论出土秦汉日书中两组语词的理解.一,秦汉日书中的“临邦政”“临邦”“临国”“临端”所指为一,意为处理政务;“临邦政”是最完整的形式,可简化作“临邦”或“临正(政
文章从引发与回应的交际互动角度,阐述回应拷贝构式“X就X”在肯定认同X时所表达的“接受”或“抗拒”引发行为的回应性言语行为功能.当“X就X”用于回应X所代表的直接祈使行
文章从岳池方言出发,通过考察西南官话和其他汉语南方方言,发现重行体存在分合两种情况:有的方言用特定的形式区分修正/非修正重行,有的则不区分.重行体标记可分为副词型和助
文章利用清末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戴遂良编写的河间府方言文献《汉语入门》,探讨了副词“净”的语法化路径:(1)形容词表“无余”义>表排除义的范围副词>表概括义的范围副词;(2)形
以二乙基已酸钡和钛醚丁酯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BaTiO,薄膜,并借助于热分析、X-Tay衍射以及扫描电键研究了BaTiO薄膜的相变过程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制备的BaTiO薄
文章以客家方言于信片南康客家话中的多功能词“正ts(a)5”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其作为动词或形容词补语,表小量副词和语气助词时的意义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先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