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棵树,寄存消逝的学校记忆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学校一样,这所农村中学也到了五十岁的年龄。
  五十年峥嵘岁月,五十年沧桑变故。能找到什么来作为这所学校存在五十年的见证呢?没有了。除了校址没变以外,其他的一切均已经“焕然一新”“与时俱进”了,历史前进的车轮几乎堙没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一切痕迹。现在,除了口耳相传的“五十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佐证的实物。
  本来是可以留下一些“遗产”的,可是由于没有“遗产意识”,最后一点继承学校文明的“DNA”也损毁了。几年前,学校留有建校时栽种的十几棵法国梧桐,50年的漫长岁月使它们长成了闻名遐迩的“巨无霸”,提起这所学校,人们都要提到操场边的这一排法国梧桐。父子两代、祖孙三代同在这所学校读过书的,往往都要围绕这些法国梧桐讲述自己的求学故事。几年前,一位新任的校长认为这些法国梧桐“过时”了,又不卫生(会撒下梧桐絮),这些栉风沐雨几十年的老树顷刻间遭受了灭顶之灾。有些老教师提议是否可以留下两棵以资纪念?答曰,有碍观瞻,不伦不类。老教师们私下议论:哪怕用其枝条扦插,育成小树再植也可聊解“断代”之苦啊。现在,什么都没了。
  想起了另外一棵长在校园的树。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门口有一棵很小的苹果树。早春的季节里,树叶刚刚吐芽,隐隐地泛着绿色,和整个剑桥的无限春光相比,实在是不起眼。然而在剑桥大学读书的人,都会把朋友带到这里来,大老远就指着它郑重地介绍说,就是这棵小苹果树的祖宗老苹果树,在某一个夏天把果实砸在了牛顿的脑袋上。苹果树的后面是牛顿曾住过的卧室。学院规定,数学考得最好的学生可以在牛顿这个房间小住。他可以每天站在牛顿卧室的窗前看着苹果树,这是剑桥人莫大的荣誉。
  仅从物理学上去看待一棵树是远远不够的,一所名校之“名”,在于它的文化积淀,它以温和沉静的姿态尊重一切历史的存在。社会在发展,学校在前进,保护学校的历史遗存物不等于守旧,更不是食古不化。
  尊重是对学校物态文化最好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最应该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意义,追求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追求一切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在“容貌”上容不得那些天翻地覆的慷慨改变。“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大师之大矣”,“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不追求教育的根本意义,却满脑子的教育“GDP”,在讲求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学校领导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好领导。可能有的学校领导者会振振有辞:我们保护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忽视了物质文化的保护。事实上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等在发展过程中是相伴相随的,我们无法孤立地进行哪一方面的建设或保护。尊重是一种普时、普世的态度要求。还以文首提及的那一所中学为例,换一位校长,校风、教风、学风就重拟一次,一次比一次华丽,一次比一次豪迈,但是,这有什么用呢?无非是文字游戏而已——它无法培养和熏陶一代代学子,使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失去了时间的历练,失去了具体的物质载体,所谓的精神文化亦徒有其表。
  我到过苏南的一所小学。这个学校“端、勤、毅”的三字校训传承了近百年,一代代教师以此自律,一届届学生以此为训。它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适应时代要求,但是它的字表从没有过改变。相比那所连一棵树都留不下的学校,真叫人感叹教育是经营人心的事业,没有一颗虔敬之心,没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有可能陷入一边在做教育,一边又在反教育的悖谬境地。当我们一边“走路”一边“扔东西”,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只余一颗虚荣的心。
  留下一棵树吧,至少可以寄存曾经有过的记忆。剑桥可以自豪地回眸牛顿的“苹果树”,我们的学校假如将来出了“牛顿”,是否也该留下一棵什么“树”,以供人们频频回首?
其他文献
《教师的魅力》一文中提到: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个人有多大的困难,生活中有多少不如意,都不要把学生作为宣泄的对象。教师应该始终是自信的英雄,微笑的美人,是美的追求者和美的化身。  看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教师不也是普通人吗?你把他幻化成一个自律自禁的圣人,与学生不是有一种天人沟壑的距离吗?教师要履行职责没错,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你把他说得那么超凡脱俗,不可战胜,学生会觉得真实吗?
期刊
前天,到一个学校参观,除了学校整齐的建筑、清洁的环境,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主楼前干道边的两个小小园林,此园林非彼园林,没有亭台楼阁、水榭回廊,却是杂树满园、花草遍地。  走在园中曲折的石板小路上,欣赏着,真让我浮想联翩。  那棵歪脖子的,不是一棵枣树?好象不止一棵,真应了一句话: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那被剪去乱枝的,是一种我们农村名叫“面枣”的杂树,秋天的果实孩子们不能摘来吃,倒是引来一种黑
期刊
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发展。我们今天关注儿童,关注生命,不再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和美好追求,而是解救儿童的当务之急。因为今天的儿童,他们的生命正在受着成人主宰的教育的煎熬和折磨。  在此先摘录两段分别描述中外课堂场景的文字,看看我们的课堂是否解放了儿童。  中国的课堂少不了纪律,有学者一度认为,纪律是课堂的法宝。那么,我们的课堂有哪些纪律,这些纪律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呢?  什么是课堂纪律呢
期刊
送过毕业班的班主任都遇到过同一问题,那就是毕业赠言该说些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的班主任毫不在乎,有的则“轻描淡写”,我认为这些做法都欠妥当。这其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甚至应为此安排一节主题班会。  毕业就意味着学生们要各奔东西,或升学,或就业。自古以来,离别就是令人伤感的一件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正想“多愁善感”,他们很在乎这次离别。而作为班主任——也许是与学生的年龄差异较大
期刊
是谁将火引向一个坑?火星点燃干燥的柴,微笑的光焰驱逐着黑夜里的寒意,一家人围坐火塘边,把农事的话题斟在茶盅里品尝。似乎不点燃这火,不引燃那柴,日子就变得没有味道一般。不论盛夏的黄昏,还是冬日的清晨,父亲划动火柴的手势,永远是农历中最经典的动作。  火塘里永远摆放着铸铁的三脚支架,一只祖上传下的铜壶盛满山泉,仿佛永远在壶里唱着欢快的歌。一只陷在柴灰里的泥茶罐灰头土脸,里面放着妹妹采自山坡的茶叶,此刻
期刊
乌鸦和狐狸打官司    乌鸦那次被狐狸骗了一片肉,心里老是耿耿于怀,很长时间都排解不开。特别是几次追讨那片被骗去的肉未果,就更是怒气郁积。后来,他就把狐狸告上了法庭。  打官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取证就困难重重,当时既没人证,肉被狐狸吃了,连丁点儿物证都没有。虽然树下有几行狐狸脚印,但那只能证明狐狸到过那棵树下,却不能证明狐狸骗了他的肉。请律师还得花大笔大笔的钱。可是乌鸦想:“我要是打赢了这场官
期刊
近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名曰《变形计》,主要是挑选一些人物互换生活环境来进行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真实生活。节目组对双方生活进行全程跟拍,拍摄内容经剪辑后以原生态形式播出。  首期《变形计》的主角是长沙网瘾少年魏程和青海山区少年高占喜。在短短的七天里,魏程去青海省民和县的朵卜村给一个盲人爸爸当儿子,吃粗面馍馍,下地干农活;而盲人爸爸的儿子高占喜则来到长沙
期刊
成功的班主任不但要有对工作的热情,还要善于克制怒气。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犯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班主任怎样克制自己的愤怒,不生学生的气,这是为人师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1.学会说“不要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学生冒犯、听不进老师的意见时,你要有“老师不计学生过”的胸襟。要冷静再冷静,记住,冲动是魔鬼。坦然对待,默默地告诉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学
期刊
一天,与朋友一起上网,无意间看到一个QQ号的个性签名:“做好眼前的事、手中的事,成功就在眼前。”我当即对朋友说:“这是我的学生!”一聊,果然是!朋友很诧异。我解释说,这句话是我们班自创的格言,是我们师生独有的体验和财富,也就成了我们之间特有的默契。  自创格言,借用格言来激励学生,这一想法最初源于我年少时的经历及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失信仰、缺乏斗志的现状。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物质的困乏
期刊
做班主任,是“高科技含量的工作”。愚年纪尚轻,经验尚少,这几年学习“名师”的—些做法,“老班”当得倒也乐得轻松、乐此不疲。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    学校下达了一个给河北省白血病患儿捐款的通知。说实话,本来捐款的初衷都是好的,但由于几乎每个学期都有不同名目的捐款,有的学生难免会有些意见;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不免有些“缺乏爱心”了。  课间的时候我走进教室,传达了上级的文件,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