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帽子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ui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稍有缓和,各行各业就陆续复工了。这天,天还没亮,食堂管理员老乔的手机就响了,领导发来信息:今天厂里复工,中午来食堂就餐的除本单位职工外,还有厂区附近一个建筑工程队的五十多名外来施工人员。
  读着这条信息,老乔的心里很不舒坦。本单位职工素质都很高,买饭时自觉排队,说话也和气。那些外来施工人员恐怕就不一样了,他们买饭不排队,吃饭闹哄哄……最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疫情还没过去,工程队里又多是从各地回来的工人,食堂本就不大,要多招待这么一批人,风险可不小啊!
  老乔拿定主意,一大早就找到领导,来了一番慷慨陈词:“非常时期,为了咱们厂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议厂里采取措施,严禁外来人员到食堂就餐!”
  岂料领导说:“这一块位置偏,饭馆不好找,他们比我们早复工,前几日工人吃饭都是凑合的,今天我们食堂开张,当然要照顾一下,只要防控得当,就没问题!”
  意见被驳回,老乔灰溜溜地回到食堂,立马召集食堂班子开会。
  老乔说:“五十多名外来工人到食堂吃饭,这是一场硬仗,人人都得严阵以待!仓库里三只测温枪统统拿出来,在路口、院里、食堂门口实行三次测温,必须做好登记!但凡发现有点发烧苗头的,一律严禁入内!还得记着,咱厂职工优先进食堂就餐,外边的人等十二点半以后再放进来,可不能混一块儿!再有,用餐结束后,整个食堂都要严格消毒一遍,不,两遍!”
  布置了重重关卡,老乔还不放心,反复提醒大家:“外边来的人,戴的是黄色安全帽!记着,千万盯紧那些‘黄帽子’,千万别马虎!”
  几名食堂师傅领命,火速备战去了。大厨老秦发问道:“昨天备菜的时候,也不知道要多五十多个人的量,食材怕是不够啊!”
  老乔想了想,说:“把鱼排、丸子、排骨统统拿出来,好饭菜留给咱厂里的自己人,至于外边来的,稍微对付一下就行。”
  老秦听了,没好气地说:“这不妥吧?咱们抗击的是疫情,又不是外边施工的人……”
  老乔脸一红,说:“非常时期嘛,说不定他们觉得咱食堂不好吃,明天就不来了……”
  中午,到饭点了,食堂里已经备好了香喷喷的饭菜:回锅肉、四喜丸子、木樨肉……丰盛得很。老乔给黄帽子们只做了一个菜——烩菜。为了省食材,也为了省时,他亲自炒了两大盆“素烩菜”,在炉子上保着温,菜里没搁一块肉。
  只是眼瞅着快十二点了,食堂里却静悄悄的,往常这个时候,厂里各科室的同事早该来买饭了。
  老乔问身边一个小师傅:“我刚才让你去通知大伙儿早点来食堂,你到底通知了没?”小师傅说:“都按您交代的说了,还跟他们说,如果来晚了,好菜可都没了!”
  那怎么人都没来?老乔看着手表,都快到十二点半了,还没见个人影,他正准备亲自去问问怎么回事,车间的小李来打饭了。
  老乔问:“小李,怎么就你一人?”小李环顾了一下四周,也是一愣:“哎,那些人都没来?”
  老乔听不明白了:“哪些人?你同事来没来吃饭,你不知道?”
  “哦,您问我同事他们啊……我们听到消息,今天食堂要招待附近工程队的工人们。”小李朝老乔眨眨眼,笑着说,“听说食堂有好菜,不过晚到的话,就剩素烩菜了,大伙儿想着让外头的工人师傅们尝尝我们食堂大厨的好手艺,就约好都晚点再来食堂!”
  老乔急了:“胡闹!我这些菜是留给咱们自己人的呀!”
  小李上前亲昵地搂了搂老乔的手臂,说:“乔师傅,我们都知道您疼自己人,不过那些工人师傅都不容易,听说他们那个工程年前就开始了,是个紧急的利民工程,后来因为疫情不得不暂时停工,工人们为了赶进度,过年都没敢回老家,这不,疫情稍有缓和,他们就加班加点地复工了……”
  听到这儿,老乔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让手下给小李打饭菜,小李却说:“我就要一份素烩菜吧,没吃过,也尝尝鲜!”老乔知道小李的用意,他说:“别啊,饭菜管够的!一会儿‘黄帽子’们来了,我添菜就是,放心,不亏待他们!”
  老乔说这话是真心的,可是眼看着都快一点半了,“黄帽子”一个都没出现。
  老乔坐不住了,他戴了口罩,骑着电动车赶往了工地。工地上,“黄帽子”们刚把一部重型设备安装好,他们在避风的墙角,摘下口罩,认真地洗手,然后开始泡面,每个人都自觉隔了好几米远。
  老乔注意到,“黃帽子”们捧着面碗,先把面条捞着吃了,再把冷掉的干馒头掰成小块,泡在汤里……老乔缓过神,赶紧上前,找到工程队李队长,问:“干这么重的活儿,为啥不让兄弟们到食堂吃?”
  李队长愣了一下,赶紧抱歉地说:“是食堂乔师傅吧,不好意思啊,刚才一忙,忘记跟您打招呼了。本来咱们是打算到食堂去的,但忙着赶工,不知不觉就过饭点了,兄弟们商量,还是决定不去给你们添麻烦了,凑合一下就行。”
  “那不成!都别吃了!”老乔冲“黄帽子”们“吼”了一声,然后他拿起手机给食堂里打了电话:“马上安排一下,把咱们做的饭菜打包拉到工地上来!”
  挂了电话,老乔扯开嗓子,朝着“黄帽子”们可劲地喊:“兄弟们,热饭热菜马上就送到这里来,回锅肉、四喜丸子、木樨肉……包你们喜欢!记着明天中午来食堂吃饭,我老乔等着兄弟们,一定要来啊……”
  风中,老乔不知道“黄帽子”们有没有听清他的话,只知道自己的眼睛起了雾,一个个黄帽子在眼里模糊了,开成了漫天的迎春花……
(题图:孙小片)

  (发稿编辑:丁娴瑶)
其他文献
阿P是个外卖小哥。这天中午他接到一个订单,一看就蒙了:一个订单有十二份快餐,差不多要把外卖箱塞满了。要知道,公司是按订单提成的,一个订单里不管有多少份餐点,只能算一份提成,而且送餐地址太远了,在郊外的金水河坝。可单子已经接下来了,阿P只好硬着头皮直奔金水河。  到了金水河坝,他就给客户打电话,谁知对方说在河对岸。果然,河那边一个年轻人在挥手,可那已经不是阿P送外卖的区域了,而且眼前只有滔滔河水,要
大勇和小聪是朋友,两人都从事家装行业,实力相当。可奇怪的是,每每两人有竞争时,总是小聪胜出,这让大勇百思不得其解。这天,一个姓李的客户前来咨询家装事宜,大勇热情接待,与李先生相谈甚欢。大勇原以为这桩生意十拿九稳,不料李先生却说,他之前去隔壁的“小聪装饰”了解过,两边的报价差不多,他还要再考虑考虑。大勇心中一惊,他暗下决心,这一回非拿下这个客户,赢过小聪不可。他回想起刚才和李先生聊天中说到,李先生刚
这天,小丽去姐姐家玩,发现姐姐气色很不好。一问才知道,外甥最近上小学了,看着聪明可爱,可一写作业就错误百出,把姐姐气得半死,每天都要为此发一通火。姐姐憔悴的模样让小丽心疼不已,她在网上找了几条建议,发给姐姐说:“姐,你好好看看,以后记得压住火气,心平气和地陪我外甥写作业。”过了一段时间,小丽突然想到自己给姐姐的建议,不知效果怎样,于是下班后又来到姐姐家。这时候已是晚上八点,开门的是姐夫,他轻声告诉
强子和阿健是室友。强子为人随和,大大咧咧;而阿健有点抠门,爱占小便宜。这天,强子新买了一瓶发胶,带回了屋。阿健看到了,便上前假模假样地问道:“强子,我的发胶用完了,你有发胶吗?”强子拿起发胶递了过来,笑眯眯地说:“刚好新买了一瓶,你拿去用吧!”阿健一听,高兴地抹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强子新买了一辆电瓶车,停在门口。阿健要出门办事,见到后,便找了个借口问道:“强子,我的电瓶车没电了,你有电瓶车吗?”
大鹏背着老婆,和初恋女友又好上了。这天,大鹏和女友约在一家偏僻的咖啡馆见面。两人正坐在角落里你侬我侬,这时,一个服务员走过来说:“先生你好,有人让我提醒你,这是公共场所,请注意举止文明。”大鹏一听,火冒三丈,质问道:“我们怎么不文明了?谁吃饱了撑的,来多管闲事啊?”服务员微微一笑,向身后指了指。大鹏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的小舅子带着女朋友正坐在不远的地方!坏事了!大鹏慌乱起来,
大華、阿峰和丽丽一起去学车,可拿到驾照后,谁也舍不得买部新车练手。大华想出个主意:“不如,我们先拿共享汽车练手?”丽丽拍手叫好,阿峰也表示赞成。原来,大华早喜欢上了丽丽,如果一起练车,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接近她。就这样,三人组队,经常开着共享汽车到处跑。快到五一,三人又约好利用假期一起去练车。谁知,大华临时接到任务:五一要去陪客户。大华只好爽约。五一当天,大华陪客户去了郊外的农庄,吃了晚饭,客户满意地
这天晚上,方明收到自来水公司发来的微信通知,明天小区停水。方明赶紧搬出几个大盆囤水。方明是个热心肠,怕邻居王阿姨第二天用水不方便,就赶紧去敲门。此时,王阿姨已经睡了,好半天才开门,听说会停水,她也赶紧囤了水。谁知第二天,小区并没有停水。王阿姨找到方明,气呼呼地说:“明明没停水,你干吗乱说呢?昨晚我被吵醒了不说,还白接了这么多水!”方明哑巴吃黄连:“可……可能临时有变动,我真收到通知了!”王阿姨哼了
亮子在城里打工,租了套小房子,女友小娟经常过来找他。  有天晚上,两人正在客厅亲热,小娟突然听到门外有响动,她冲过去打开门,发现隔壁大妈居然就在门口!小娟气呼呼地问:“你干什么?”大妈也不恼,笑笑说:“我听到屋里有响动,看看又没亮灯,怕是小偷哩,就过来看看。”  原来这个大妈是个热心肠,她一个人住,每天晚饭后都去楼下广场跳舞,回来还要在楼道里溜达一番。  小娟觉得隐私被侵犯了,于是她决定主动出击。
阿梅的父親一向舍不得扔废品,特别是铁盒子和瓶瓶罐罐,时间长了,家里像个杂物间似的无处下脚。阿梅劝了他好几回,他却说早晚用得上,怎么都不肯扔。这天,阿梅来看望父亲,临走前刷了会儿朋友圈,发现闺密迷上了废品改造。她心生一计,对父亲说:“爸,我朋友喜欢用盒子罐子做手工,可材料不够用,就想跟您买些。您看,钱都已经给我了。”说完,阿梅掏出一百元钱,递给了父亲。父亲乐滋滋地接过钱,进屋翻出一个大袋子,边往里装
(插图:陈明贵)  随着各地疫情的缓和,人们的生活也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祥和。但在那一段非常时期,人与人的关系是不是也像平时那么祥和呢?  我就听说过这么两件事,第一件是关于一个年轻护士的。“新冠肺炎”爆发后,一个年轻护士所在的医院被划為了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感召着这位护士,在返乡探亲途中她主动回到医院,成为了勇敢的“逆行者”。在连续奋战几昼夜后,这位护士终于被轮换下来,获得了宝贵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