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本校为例阐述了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教改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在教改过程中,部分课程被删除,部分课程被删减课时,专业课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但是,“高等数学”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被保留,课时也未被删减。尽管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成熟的知识架构的数学,有着非一般的重要地位。美国籍数学家柯朗指出:“微积分,或曰数学分析师,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它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地位,使它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数学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它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产生了若干的交叉学科。数字应用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1、高等数学教育现状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其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我院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参加高考的普招生、不参加高考的自主招生的学生、对口单招的学生。以前,普招生所占的比例最大,没有自主招生的学生,对口单招的学生也比较少,也会单独编成行政班级。但是这两年来,提前录取的自主招生的学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造成学生的基础差异也越来越大。在开学的数学能力测试中,有考满分的同学,也有考零分的同学,数学的基础、能力、水平差异巨大。如果将学生一视同仁,放在同一起跑线,教学时只能兼顾大部分学生。这就出现了部分学生觉得过于简单,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接受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等数学就成了挂科率较高的学科。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一直偏高,成绩分布不是正常的正态分布,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对这门学科也产生了较严重的畏难情绪。学生觉得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教师不好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明显不再适合所有的学生。
与中学数学教育相比,高等数学课堂:时间长,一般两节课连上,一次教学时间为90分钟;进度快,一次课的内容较多,可能既有概念的引入、结论的推理论证,又有方法的应用、案例的分析等等。再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今后的升学需求不同,对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2、分层教学理论依据
分层的教育思想其实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即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要求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3、分层教学的实施
我校全面展开了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打破原有的行政班级编制,实施了分层教学制。一是学生分层:今年我校共招收3800余名学生,根据开学时的数学能力测试成绩,以院系为单位,跨专业,将学生分成 A、B两个教学层次开展教学活动。A班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左右,其余学生编入B班。二是教学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给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A班: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深度,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介绍数学的应用案例,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都有继续升学的需求,对他们今后的升学考试也有帮助。B班:以常规教学为主,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合理控制好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适当介绍简单的数学应用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三是考核分层:课程考核按教学大纲统一安排,要反应出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目标。期末考试试卷分A、B卷,部分基础题相同,部分题目就体现出对A、B班学生的不同要求。
4、分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各种困难。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编制,跨专业重新分班给学生的管理造成了困难,对于课表的安排、教室的安排、实践活动的安排都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分层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有更好的因材施教的能力,适应分层的教学模式。另外,对学生的奖励机制没有到位,有部分A班学生觉得不如到B班去上课,容易“混”。
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是希望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兴趣,都能学好数学,从中获取学习的快乐,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对自己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叶林,邓筱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3月
[2]邓燕,王引观,刘静.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嘉兴学院学报,2007.5.
【关键词】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教改一直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心。在教改过程中,部分课程被删除,部分课程被删减课时,专业课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但是,“高等数学”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被保留,课时也未被删减。尽管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成熟的知识架构的数学,有着非一般的重要地位。美国籍数学家柯朗指出:“微积分,或曰数学分析师,是人类思维的伟大成果之一。它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地位,使它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工具。”数学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它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产生了若干的交叉学科。数字应用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1、高等数学教育现状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其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我院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参加高考的普招生、不参加高考的自主招生的学生、对口单招的学生。以前,普招生所占的比例最大,没有自主招生的学生,对口单招的学生也比较少,也会单独编成行政班级。但是这两年来,提前录取的自主招生的学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造成学生的基础差异也越来越大。在开学的数学能力测试中,有考满分的同学,也有考零分的同学,数学的基础、能力、水平差异巨大。如果将学生一视同仁,放在同一起跑线,教学时只能兼顾大部分学生。这就出现了部分学生觉得过于简单,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接受的情况,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等数学就成了挂科率较高的学科。期末考试不及格率一直偏高,成绩分布不是正常的正态分布,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对这门学科也产生了较严重的畏难情绪。学生觉得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教师不好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明显不再适合所有的学生。
与中学数学教育相比,高等数学课堂:时间长,一般两节课连上,一次教学时间为90分钟;进度快,一次课的内容较多,可能既有概念的引入、结论的推理论证,又有方法的应用、案例的分析等等。再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今后的升学需求不同,对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2、分层教学理论依据
分层的教育思想其实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承认差异,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教学。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即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要求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学习方式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3、分层教学的实施
我校全面展开了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打破原有的行政班级编制,实施了分层教学制。一是学生分层:今年我校共招收3800余名学生,根据开学时的数学能力测试成绩,以院系为单位,跨专业,将学生分成 A、B两个教学层次开展教学活动。A班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左右,其余学生编入B班。二是教学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给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A班: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深度,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介绍数学的应用案例,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都有继续升学的需求,对他们今后的升学考试也有帮助。B班:以常规教学为主,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合理控制好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适当介绍简单的数学应用案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三是考核分层:课程考核按教学大纲统一安排,要反应出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目标。期末考试试卷分A、B卷,部分基础题相同,部分题目就体现出对A、B班学生的不同要求。
4、分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各种困难。分层教学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编制,跨专业重新分班给学生的管理造成了困难,对于课表的安排、教室的安排、实践活动的安排都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分层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要有更好的因材施教的能力,适应分层的教学模式。另外,对学生的奖励机制没有到位,有部分A班学生觉得不如到B班去上课,容易“混”。
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是希望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兴趣,都能学好数学,从中获取学习的快乐,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对自己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叶林,邓筱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尝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年3月
[2]邓燕,王引观,刘静.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嘉兴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