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陪姥姥从菜市场回来,土豆、白菜之类装了满满一小推车。她先把姥姥扶进电梯,再把推车送进去,然后迈进电梯,按下了自家所在楼层的按键。电梯缓缓上升,墙上的小广告层层叠叠,像是一部关于老社区琐碎又无聊的日记。
  电梯门开了,她搀着姥姥往外走。姥姥笑眯眯地看着她,声音亲切中带着疏离:“谢谢啊!你也住这一层吗?”她愣住。冬天的风从楼道破损的玻璃吹进来,她的手放在姥姥温暖的腋下,却感到一股凉意从头顶一直蔓延到指尖。她点点头,眼泪就流了下来。身后的电梯门合上了,她想起一推车的蔬菜还留在电梯里。
  那一年她18岁,读高三,常常听家人说姥姥老糊涂了,她以为不过就是所有人都会犯的健忘而已,出门忘带钥匙,偶尔弄丢钱包,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在医院看到姥姥的MRI(核磁共振成像),海马体萎缩成窄窄的一条,像昆虫蜕下来的皱巴巴的皮。
  “阿尔茨海默病,不可治愈,病因不明,与遗传有关,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她在搜索引擎中找到这样一则简洁的解释。



  之后的几次模拟考,总能遇到她常常练习却在考场上怎么都记不起来的知识点,每当这时,“女性”和“遗传”两个词就浮现在脑海。她用力甩甩头,在心中自嘲,她才18岁,怎么可能。
  之后,姥姥的病拖了十年甚至更久。最后一年,她躺在床上,大小便失禁,不复往日的亲切善良,有时候甚至会突然破口大骂。去世后,家人遵照姥姥的遗愿,将骨灰撒进故乡金黄的麦田—尽管在生命后期,姥姥早已不记得自己曾许下过这样的愿望。
  在她看来,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只是有的人是记忆随着肉体烟消云散,有的人则是记忆先死掉了。


  之后几年,她一直很忙,成了一家电台节目的主持人,每天收到无数封听众的来信,关于感情,关于职场,或者鸡毛蒜皮的琐事。她对这些来信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在节目中针对他们的疑惑进行解答。但节目结束后,她很快就忘掉了那些听众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像忘掉一串没有规律的数字。
  她在书中读到过,遗忘是大脑的保护机制,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让我们更轻松地生活。也有哲学家说,记忆像砖石一样层层垒砌,构筑了我们自身。她想起了姥姥。一个人失去记忆会变成什么样?尚未记事的婴儿又是怎样的存在?
  母亲第三次忘记她主持的电台节目的名字时,她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她劝说多次,母亲仍不肯去医院,只说是自己年纪大了,脑子没那么灵活而已。直到有一天,她从派出所接回了迷路的母亲。她走在前面,母亲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儿,垂着头跟在她身后。路灯把她们的影子印在地上,她看到两个影子时而交错,时而重叠,仿佛两团洇开最终融合在一起的浓墨。
  女性、遗传,这两个词像鲁莽的野兽,再次闯进她的意识。那段时间她疯狂地查找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信息,包括学术论文和民间偏方。
  她戒掉烟酒,整箱整箱地购入坚果,衣服口袋里永远揣着一把核桃—核桃仁上的纹理像人类大脑的沟壑,符合中国人讲究的“以形补形”;她买了几套西班牙语教材,在摩肩接踵的地铁里眯着眼睛,吃力地学习发音和语法—据一位加拿大学者统计,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就越低。
  某天節目结束时,她照例以一连串的感谢做结。轮到感谢身边的搭档时,她突然停住,合作了10年的搭档的名字仿佛卡在喉咙里的鱼刺,怎么也吐不出来。
  她失魂落魄地回家。母亲睡着了,厨房里的锅已被烧干,嗞嗞地冒着白烟—母亲总是忘记烧了水。她颓然跌坐在沙发上,核桃、外语都是徒劳,基因就是她的宿命。


  母亲的病情发展得缓慢,像姥姥那样,但并没有停止的迹象。待到头发从乌黑变为雪白,母亲终于忘记了她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感受到记忆正从自己的身体中流失,一丝一缕,不紧不慢,像沙漏里慢慢漏出的细沙。
  家中贴满了用来提示自己的小纸条;她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但凡还记得的,就事无巨细地写下来。纸和笔成了她记忆的忠实守护者。她设想了无数种失智后的应对方案,都一一变成废纸丢进纸篓—无论怎么规划,衰老这件事都没法变得体面。
  她是在主持节目的间隙接到邻居的电话,说母亲踩空台阶,摔断了腿。她赶去医院,签字,把母亲推进手术室。手术室门上的屏幕滚动着“手术中”三个字,消毒水的味道钻进鼻腔。她突然想到了什么,挂了另一个科室的号。
  她的海马体饱满,额颞叶的影像也健康。医生说她只是太累了,睡眠不足和精神紧张也会导致健忘,至少现在不是阿尔茨海默病。那未来呢?她问。未来的事谁也没法保证。
  她穿过医院长长的走廊。夜幕已经降临,病房熄了灯。路灯从窗子斜照进来,母亲睡在洁白的床单上,面容安详。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带她去公园的小河上划船,船桨划开水面;想起青春期时和母亲吵架,摔坏了门锁。但更多的记忆像沉入深水的泥沙,难以打捞。
  她在病床边坐下,把头轻轻靠在母亲的胸脯上。那里柔软、温暖,皮肤下传来平稳的心跳声。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熟悉感,哪怕母亲已经忘记了她是谁。月亮在白色的床单上留下清浅的光影。她慢慢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时间原点,自己和母亲在这一刻干净如初生的婴儿。
其他文献
盛夏8月,烈日炎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却是凉风习习。2016年8月11日,“《读者》光明行动”专家医疗队来到这里,开始了第25批弱视儿童筛查活动。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因唐卡、堆绣、雕塑而享有“藏画之乡”的美誉,青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隆务寺也坐落在这里。8月13日,“《读者》光明行动”项目小组在隆务大寺利众医院设点,为隆务寺的36个小喇嘛做了视力义诊。检查结果
期刊
作为一名肿瘤外科医生,我每天都会面对患者的生或者死,他们每一次的病情变化,都是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最需要支持和关怀的时候。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意思就是说,见到患者承受病痛的折磨,就像自己也得了这个病一样,也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体会患者和家属的痛苦,要感同身受。我们治疗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带病的人,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所谓“大医治人,小医治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之前有
期刊
一  石屋冲刮起第一场寒风时,意味着这个小山窝窝的冬天到了,陈老板家的柴火灶便派上了大用场。  陈老板家的柴火灶,以前是陈老板的父亲在用。父亲过世后,陈家的至亲老人便只剩下满满(“满满”是邵阳人对“小叔”的称呼),柴火灶便由满满接替使用。  满满人老了怕冷,他把夏天从山里拖回来的木柴一一劈开,架在柴火灶里,抓几把松针点燃。  几把松针烧完后,干木柴便噼噼啪啪燃起来,火焰劲头儿足得很,一副年轻气盛的
期刊
1.讲述故事或提出觀点,激发听众的兴趣;  2.抛出问题,进一步吸引听众;  3.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回答;  4.描述采纳你的方案能带来的具体利益;  5.号召听众行动起来。  一篇好的演讲应该有3个元素:提供信息、触动人心的故事、讨人喜欢的感觉。  (烈 子摘自财富中文网)
期刊
一  Rex打电话说周末可以去亚历山德拉宫看樱花。樱花的花期很短,我也没有去过这个地方,就答应了。  坐在车上,只觉得这一带很安静,人不多,有学校、商店、居民楼,不少建筑像建于19世纪,既不是太古老,也不现代,路是窄窄的一条,像人生一样漫长。  也许是因为怕错过花期,我们来得稍微早了一些。花蕾已经裂开,但还没有到烂漫的程度。樱花树像精瘦的士兵,列队站在整条小路一侧,虽然不是想象中的樱花大道,但也优
期刊
2000年前后,社会上流行买彩票,500万元的巨额奖金撩拨人心,投注站前每天都排着长蛇阵。  有一次,我爸妈吃过晚饭出门散步,一反常态,直到深夜11点才回家。进了门,我妈神神叨叨地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彩票,慎重地放在抽屉里。  爸爸先开口说话:“有了钱,我们给儿子买套大房子,再买辆小汽车,这样他找女朋友就容易多了。”  妈妈说:“嗯,老唐儿子上个月结婚,他家新买的小汽车够豪华气派,车头上有四个圆圈的那
期刊
对于运动员来说,胜利和失败往往只有百分之一秒的差距。在奥运会到来之际,所有国家的代表队都在努力钻研新科技,争取这百分之一秒的优势。  VR设备全方位展示赛道  通过虚拟现实眼镜,里约的自行车道360度无死角地呈现在格温·乔占森面前。有了它,乔占森对这条赛道的每个平面、每个拐角都了如指掌,获得了一种“近肌肉记忆”,可以在实际比赛中做出快速而直接的反应。铁人三项世界冠军格温·乔占森  30岁的乔占森两
期刊
一  那时我们家的理发店还没安上空调,到了夏天,只有一个破风扇在头顶“呜呜”地转着,搞不好还会把地上扫成一堆的头发再次吹飞。  我不止一次向父亲提议—买个空调吧,买个凉快的空调吧,空调摆在店里又洋气又实用。而父亲是怎么回答我的呢?他不说话,只是抬头望一眼头顶嗡嗡转着的破电扇,又低下头去忙手边的活儿。  每当这时,我就会感到从头顶蔓延到脚趾的窒息感。我会找个安静的地方给母亲打电话,说我不要住在这里了
期刊
一  妈妈又一次“退休”了。  对于兢兢业业了半辈子的“工作狂”来说,退休,标志着一场大型人生危机的开始。而我妈的“危机”,循环往复,经久不息:她从公办学校退休后,最近几年,转战几所民办小学,历任副校长、校长、学科导师等职。她的职业生涯仿佛被无限拉长。  即便如此,她依然近乎病态地抗拒着自己已经退休的事实。当初爸爸帮她领回退休证,她不耐烦地扔到一旁;原单位几次三番组织慰问退休教师、座谈、聚餐之类的
期刊
我是一个在工作上努力要求自己不要产生偏见的人,因为偏见会让我们丧失判断的客观和理性,很有可能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在旅行途中,在梳理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我却在某种程度上喜欢上了“偏见”。  如果你在咖啡厅把包放在旁边的空椅子上,有英国人过来问你:“请问这里有人吗?”千万不要为他的礼貌而感动,他其实是在说:“在我杀死你之前,赶紧把你的包拿开。”  如果英国人说:“我现在要去吃午餐了,你们有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