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 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开通试运行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2月2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统计局,全国多家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IPTV传输服务企业、广播电视台等相关部门和来自部分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承建运营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的主体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余英介绍了有关情况。
  我国收视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采用相应技术手段和方法,比如使用记录仪和抽样调查,对观众收看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可作为衡量相应节目版权价值、相应时段广告价值的参考。随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和行业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收视调查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同时也对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改进收视调查方法手段,切实增强收视调查的科学性、时效性、安全性和权威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广电总局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以加快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为抓手,积极构建中国特色收视调查体系。2016年,广播电视规划院牵头,组织多家广播电视台、网络传输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先后制定发布了收视数据元素集、交换接口、清洗规则等多项行业规范。2018年,广电总局组织十余家单位完成涵盖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的千万级样本规模收视调查技术实验。专家对实验的评审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对超大规模、多源异构收视数据分析与节目综合评价的需要。



  此次開通试运行的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主要通过建立与网络传输机构之间的安全通道,汇聚大样本用户收视行为数据,经清洗、转换、分析与挖掘,输出开机用户数、观看用户数、收视率、市场占有率等30项核心指标。该系统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一是样本多、覆盖广,超规模海量信息源。系统初期汇集4000万有线电视和IPTV样本用户的收视数据,全面涵盖直播、回看、点播等多种收视方式,并将逐步扩展至数亿级样本规模,实现样本全覆盖。
  二是大数据、云计算,实时处理精准到户。既可以反映热门节目、黄金时段的收视情况,又可以精准捕捉小众节目、边缘时段的收视特征。例如,某城市500万用户,如果从中抽样选取500个样本用户,那么这500个样本用户没有看过的节目均会被统计为“零收视”;而在系统的大样本统计中,即使1‰的低收视率也会记录留痕。
  三是防操纵、抗污染,解决收视造假。系统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呈现等各环节无缝衔接,全流程自动化、封闭化处理,可有效防范人为操纵。基于海量大数据统计,个体样本数据污染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可忽略。同样对于500万用户的某城市,如果针对某节目污染500个抽样中的5个样本用户数据,该节目的收视率可提升或降低1%。如果该节目的真实收视率为2%,统计偏差可达50%。对本系统而言,这种情况仅会对该节目的收视率影响百万分之一,统计误差基本可忽略不计。
  四是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评价引领发展。系统既能提供客观真实的收视统计数据,还可以此为基础,结合思想性、创新性、专业性等节目品质元素,对节目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多维度建模分析,构建全方位的节目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收视数据深度挖掘、及时反馈,还可用以指导内容选题、素材集成、需求组合、分析预测、创作生产,转变传统节目生产方式,以大数据促进广播电视内容高质量发展。
  五是全媒体、开放性,面向未来全新定位。系统积极适应技术和传播发展趋势,将全面覆盖有线电视、直播卫星、IPTV、互联网电视以及网络视听领域等不同传播渠道,并提前预设了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移动应用大趋势下的新定位、新模型。
  建设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改进广播电视管理、从源头上解决收视调查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定把它建好、管好、用好,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播电视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广播电视收视调查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事关节目导向、节目品质,事关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视听生活新期待。开展节目收视大数据业务,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大数据收视调查和节目综合评价紧密结合起来,以大数据为基础,正确开展节目评价,引导正确看待和使用收视数据,坚决克服唯收视率倾向。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拓展覆盖领域,不断完善有关指标体系和数据模型,从顶层优化数据算法,使各种数据成果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播电视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严格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着力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调查者的合法权益,严禁收视数据违规交易和违规使用,坚决打击收视数据造假。
其他文献
2月北美电影市场以极其惨淡的成绩落幕,北美市场整个月内仅产出票房6.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历史纪录暴跌38%,这个成绩在过去15年中也仅仅略高于2013年2月的6.18亿美元。整个2月没有一部影片票房突破1亿美元,《驯龙高手3》和《乐高大电影2》这两部动画电影分别拿下单月票房冠、亞军,但两片票房之和,也只相当于去年2月冠军《黑豹》的三分之一。
期刊
美剧《绝命毒师》(Breaking Bad )制片人文斯·吉里根(Vince Gilligan)日前确认,长达2小时的电影版《绝命毒师》为原剧续集。知情人士透露,凭借原剧《绝命毒师》中的杰西·平克曼(“小粉”)拿下艾美奖最佳男配角的亚伦·保尔(Aaron Paul)将挑起续集电影大梁,Nexflix取得影片首轮线上放映权,随后进入AMC频道播出。  正如之前媒体报道,《绝命毒师》原剧缔造者文斯·吉
期刊
趙军  当下的中国电影有没有战略机遇期,这个说法似乎见仁见智。但是,如果谁都能看到战略机遇期,那还要先见之明何用?越是很多人说早已经没有什么机遇期了,我们越是要坚持关于战略机遇期的看法。这个战略机遇期既非持久战,也不是阵地战,更非速胜论。它说的应该是整个行业应该看到格局的改变,而且是产业底层逻辑的改变,而电影产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迅速迭代,做新世纪的先行者。  看不到战略机遇期的人也许就永远看不到
期刊
陈昌业  去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时隔一年,从行业成绩单来看,改革获得了十分积极的成效——2018年全年票房突破600亿元,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占比超过六成,为近年新高。今年2月的单月票房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10亿元,为改革一周年算是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当然,改革永远在路上,漂亮的成绩单让我们对行业新的一年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更多的类型、题材探
期刊
胡正荣  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进行了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聚焦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最近,全国各地媒体都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此次讲话为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更手把手地教了不少招。推进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的关键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全新的理念引导和全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媒体融合建设全媒体是绝不可能在传统思维、传统形态
期刊
索尼电子(Sony Electronics)将推出面向影院的新型巨幕系统,与如今已经成为主流的Imax、杜比影院和其他影院品牌的PLF系统进行竞争。美国洛杉矶的银河剧院(Galaxy Theatres)将在今年春天全面启用这一新系统。  这套名为“索尼数字影院”的系统包括支持4K及更高分辨率的激光放映机、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和可倾斜座椅。从购买价格来算,放映机加上音响系统总计超过1
期刊
徐江  看何冰、海一天的《芝麻胡同》。老北京的故事,剧情可以一般,但题材从来都是考量演员演技的一道大题。  何冰的演技,从出道就没令人失望过。海一天也不得了,自当年出演郭靖宇的《刀锋1937》,到后来刘家成的《情满四合院》,热播剧里出现的频次不能算多,可每次露面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后者,他和何冰之间的演技,有一种互相激活似的化学反应,冲突中带了喜感,喜感中又能带出岁月情境下人的状态。这种
期刊
悬疑犯罪剧是网络剧的主打类型之一,近年来,《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剧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悬疑“烧脑”的故事情节、复杂曲折的断案过程、抽丝剥茧的真相还原、令人唏嘘的犯罪动机、多维度的人性纠葛……这些元素构成了该类型剧的核心看点。近日,爱奇艺上线的《原生之罪》再掀悬疑犯罪剧热潮。与同类题材剧相比,该剧更注重对“人”的思考,除了单元案件中对相关人员的人性剖析,全剧还贯穿着一宗牵涉两位男主角(池震和陆离
期刊
这几年,科技元素在影视作品中大行其道,黑洞、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也因此被观众所熟悉,时下热播的《相对宇宙》就是一部基于量子力学推导出来的,讲述平行宇宙故事的科幻美剧。《相对宇宙》目前已播到第二季,截至2019年1月5日,豆瓣评分9.1分。  《相对宇宙》被评价为一部有抽象转折的间谍惊悚剧,看久了还会觉得它是一部社会伦理剧。  故事背景设置在德国柏林,讲述一位碌碌无为的政府机构小角色霍华德,偶然发
期刊
百度智能音箱通过高额补贴和明星代言,成功挤进前三强,打破阿里和小米的双寡头格局。  2月20日,小米小爱触屏音箱在京发布,这也是小米的首款带屏智能音箱。自2014年亚馬逊推出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开始,智能音箱市场从无到有,迅速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新风口,谷歌、苹果、京东、阿里、小米、百度、腾讯等众多玩家在此展开激烈较量。  过去一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迎来“百箱大战”,天猫精灵、小爱同学mini、小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