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苑佳构,文献宏篇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铜仁地区通志》历经14年的编修苦旅,终于在2016年玉成版就,公开发行。全志上溯远古,下讫2011年铜仁地区建制撤销重建新市之时,上下数千年历史,汇为一书。这一鉴古知今、泽惠后人的宏章巨制,凝聚了“300余众采搜资料,近30余人相继编纂,十易寒暑,寂寞孤灯,殚精竭虑”的智慧与心血。全书分为地理、经济(上)、经济(下)、政治、文化、社会6大卷,共24编、112章、557节、3466目,通幅800余万字,卷帙浩繁,统合古今,内容宏富,详今明古,完整而系统地记述了铜仁地区地域自有建制以来的历史政事、百科各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堪称当代铜仁方志文化建设之大成,贵州方志丛林之宏篇,全国新编志苑文献宝库之佳构。虽说微瑕难免,但其所表现出的诸如体例、结构、资料、记载文风以及编纂精神、创新意识等诸多方面实有值得总结、学习和借鉴的价值。以下对其优点和特色略加评述:
  一、体例科学完善
  “通志”为我国记载一省人、事、物的志书,又称省志、大志、全志、省图经、图志,始于元代的行省建立,现存最早的省志为元至元五年刊行的《齐乘》,清顺治年间的《河南通志》是通志的代表作。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现存通志有337部之多,其中明代43部、清代174部、民国120部。通志虽为一省之古今与百业之总览,但其记述范围有大于一省者,如《滇黔志略》,有记述省下之辖地者,如《辽阳图志》,即是说,通志是主要记述一省、兼及两省或省下较大区域的统合古今人、事、物的具有特定体例的资料性著述。
  改革开放后新修方志启动编纂至今,省、地区志严格谨囿于行政区划具名,且多以各自完全独立的部门志形式所集成,几乎未有以《通志》为名者。绝大多数不仅无统一体例之规范而问题多多,而且不利于保存与利用,更难以体现一方文献之整体性、严谨性与著述性。《铜仁地区通志》(以下简称《通志》)既克服了上述之弊端,又重在于“通”“会”“特”方面的着力;既是“地区”的“全史”,又是新“市”的开篇,是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召唤。
  方志体例是方志体裁、凡例、结构与章法的总称,是志书表现自身内容特有的、不同于其它著述的体裁形式,是志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表现,是一部志书的大法,其对于志书优劣影响重大。《通志》体例,严谨、完备而又科学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一是体裁齐备,记、述、志、传、图、表、录一应俱有,以志为主,排列科学,其中卷首精致编排的一系列区域各历史建制单位区位图、城池图、舆地图、分布图以及政区图、地形地貌图、水系图、名胜图、建设成就图等特别起着引人入胜、穿域古今之效;二是时限清楚,界限分明。铜仁地区自有建制以来至2011年12月撤地改市的历史政事、自然变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全形大势在志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三是纲目体结构鲜明。除序言、凡例、总述、大事记外,按政区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附录排列,“以编章节为纲,以目为基本记述单元”,结构明了,总述、大事记经纬作用凸显,附录文献价值突出;四是人物坚持“生不立传”原则。对已故入志人物,按其生年先后为序,“对业绩卓著的在世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五是整个志书文体规范,在坚持述而不论、据实直书的前提下,较好地处理了“述而略论”的关系,整个志稿语言朴实,简洁明了,具有可读性;六是事以类聚,类以横排,事近相并,化繁求简。“按照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大部类记述,不受现有行政部门隶属关系之限制”,“对域内同类之事物,不论其部门隶属,均按事物性质编排。”同时,在记述上强调综合处理,注重交叉重复,突出设置目的,凸显方志功用。
  二、内容丰富翔实、特色生动鲜明
  “资治、教化、存史”是我国古今学者对方志功能的科学总结,是对方志这一客观事物所作的正确概括。而方志功能的发挥,又必然建立在方志是否提供系统的科学而又翔实的资料之上。《通志》字数八百万有余,对于反映发展历史的一方综合性著述,资料丰富翔实,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明晰往古,通其脉络。《通志》广搜博采境内历代各建制单位的旧志资料、私家著述或案牍文献,对历史上境内的建制沿革、版图变更、山川道理、物产资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姓氏人物等“适其当”“扼其要”,往古相通,史脉相续。
  其次,详于当代,博于百业。本着“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修志定则,志书以六成以上的篇幅展示了铜仁地区解放后经济、社会、文化等百业各科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铜仁地区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及其之于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方人民创造自己历史的真实解读。
  其三,资料可信,有据可稽。《通志》所志资料,均采自地区第一轮方志编修地区部门专志稿、资料长编,以及旧志、文献、典籍、报刊、档案、口碑等,“均作考证、鉴别”。而“统计资料与计算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按统计部门口径,统计部门缺项的按主管部门统计口径使用”,“此前各个历史时期的统计资料和计算、计量单位按当时的实际口径资料使用”。通观全志,资料翔实、出之有据、源有可稽、用有所得之感无不油然而生。
  其四,升位设计,特色鲜明。《通志》主修者基于对铜仁地区区情的准确提炼与把握,采用“升格法”“內容详述法”将具有明显地域优势与显著特色的梵净山、黔东特区、汞工业升格为编,傩文化升格为章,印江书法、松桃锰业升格为节,玉屏箫笛、黔东事变等升格为目,同时设置“社情民俗”“历史文化整理与研究”“军事体育”“支援前线”等体现铜仁独特地理与人文的章节并着力记述,不仅避免了方志类目的“趋同化”现象,而且很好地反映了铜仁的优势,突出了铜仁的特色品牌,对于激发人们对铜仁山水的热爱和对铜仁的向往作用明显,教化意义突出。
  三、著述性、整体性强
  著述性,是新方志的重要特性,是对地方志编纂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方志的著述是观点、材料、分析的结合,是创造性的著作活动。   首先表现为篇目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统观《通志》的24编设计状况,不难看出其中体现出的横分门类囊括全体原则、突出特色原则、重点与统筹平衡原则、排列合理有序原则、标题准确简朴原则。
  其次是《通志》“总述”概而有要,提升总揽全局的宏观性强。“总述”大致按区域区位、自然地理、历史建置、制度变革、经济发展、商贸交通、文化文明、教育人文、当代建设成就与未来展望等顺序展开,成功地处理了宏观资料的运用与著述性的结合,表现在:着眼于“全”——从全地区的高度,鸟瞰全局,反映全貌;“通”——贯通古今,沟通各项,纵横相通,统筹兼顾;“概”——高度概括,简明扼要。通过“全”“通”“概”,梳理历史轨迹,凸现兴衰脉络,彰显特点亮点,勾勒大势大略,彰明因果联系,揭示发展规律。整个总述,文字精炼,篇幅适中,实现了“树木成林”而无臃肿庞杂的编纂效果,体现了编纂者宏观全局的驾驭功力和较高的文字功底。
  再次是直书其事,述而不论,保持历史面貌的客观性。志书与史学论著及其他学术著作、教科书、工作总结等著述最大的区别就是述而不论,是把观点寓于资料之中。用事实说话,以资料表态,这是志书著述的艺术,是志书独有的著述性特征。既要坚持志书述而不论的原则,又要体现志书的著述性,这是编纂中的一个难题。呈现在读者面前的《通志》在直书其事、述而不论上作出了积极的实践,如在标题上文字朴实无华,没有粉饰渲染;在对民国及以前的施政记载,客观地还其历史真实面貌,历史功过记述恰如其分;记载解放后人民政府的施政,实事求是,全面辩证,客观公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业方面,客观翔实的史料记述中也无不隐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其四是注重记述的深度性和整体性。如居民生活类记载了就业收入、生活消费、膳食、衣着、日用品、业余文化生活以及社会保障,特别是居民寿命,列载了具有两个国家级“长寿之乡”(石阡、印江)的铜仁地区49位105岁以上的老寿星,由面、线到点充分展示了铜仁地区的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折射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代际和谐的区域文化氛围。再如,对傩文化的记述,从傩的起源与传说、傩的组织与形式,到傩的剧目与道具、傩的音乐与舞蹈、傩的傩技与表演,再到傩文化的整理与推介,傩文化的完整情形及其传承状况和影响记载全面、深刻,有利于人们对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重视。
  四、地域文化彰显
  地方历史中蕴藏着形形色色的地域文化,方志应无愧于地域文化的载体。地处黔东的铜仁地区为贵州建置之较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与黔中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发育的重要区域,集中了中国著名的书法之乡、长寿之乡、矿泉水之乡、温泉之乡、苔茶之乡、箫笛之乡、民族文化之乡等众多品牌与名片。通过志书这一载体,展示地域文化之大概、之精辟、之影响、之价值,以为志书编纂者视为义不容辞而又无上光荣的职责。《通志》在着力反映上述地情特点、物产优势、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翔实的记述,这在“文化资源与传媒”“教育·科技”“卫生·体育”“艺文撷录”以及“民族”“宗教信仰”“人口·民族”“社情民俗”等章节中均有着翔实而又较为系统的反映,文字的记述辅之以图片与个案的佐证,地域文化的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演,只要读者翻阅诸如“梵净山”“旅游资源”“古城遗址遗迹”以及上述之章目,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无不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而上述系列可资传世的地域文化内容的记载表明,《通志》既是一部高质量的地域文化综合汇集,又是一部空前的反映铜仁历史与发展的百科全书,不仅有着较强的“资治、存史、教化”功能,而且对于其他地方,如何在志书篇目及其记载中将自己具有优势和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体现得更好,各种文化要素在志书中如何表现得充分、明了,其文化内涵的提炼与影响如何展现得到位,相关文化的图照又如何对之起到恰如其分的映衬,可以说是提供了的较好的经验借鉴。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志书可以“补史之缺、参史之錯、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中国传统学术的内在动力及其精神支柱在于“经世致用”。当今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文化建设已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外一些国家政要也视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建设为21世纪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无疑,《铜仁地区通志》作为全体修志人员潜心笔耕、默默奉献、艰辛努力的结果,它的问世为了解铜仁历史,研究铜仁市情,提供了系统翔实的资料,不仅会在铜仁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会作为一方信史,惠泽后人,传之久远。
其他文献
摘 要:王伯群是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著名教育家。他的日记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等史料价值。本文以王伯群撰《云崇山人自记——震章戊申年小史》稿本中关于二十世纪初的中日交通工具、货币支付、地理风物和沿途社情等记述为考察对象,力图描摹他不畏路途艰险、寻求真理、热爱桑梓、怀抱读书强国的坚韧信念和高蹈梦想。这段独特的回国返乡经历,为王伯群日后以强盛中国交通和教育为志业,起了一定的作用,非常值
期刊
摘 要:君子之学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在龙冈书院三学记《何陋轩记》《君子亭记》《宾阳堂记》和为最初悟道之地所作的《玩易窝记》之中。君子之学不同于仙人的逍遥避世,也不同于圣人的不学而知,它是以与书院教育直接相关的功夫和实践为特征的。龙场四学记展示了王阳明对君子之学的诠释,包括文质相资、德操时容相济、洗心求明、居易俟命等。王阳明君子之学的形成是其在龙场解决内心矛盾冲突的产物,是书院教
期刊
摘 要:贵州生态博物馆“4+2”模式和广西生态博物馆“1+12”模式,是全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的经典案例。以点带面,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出发,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民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出发,探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对象与范畴、理论与实践、前世与今生;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角切入,探
期刊
摘 要:关于日本阳明学近代化过程中修身实践工夫,本文通过井上哲次郎对中江藤树的理解,对其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井上哲次郎肯定以中江藤树为代表的江户儒学在阳明学思想的浸润下所引起的日本国民认识的转换,同时认为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以避免中江藤树所理解的阳明学滑向传统迷信或西方哲学一隅之见。文中评价了日本化的阳明学在推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指出熔铸陶冶日本国民心性及其国民思想再构建
期刊
摘 要:洪武年间制定和实施的土司制度和政策,在歷朝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贯彻和延续,保证了明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理,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隆庆年间,贵州土司安国亨因淫虐仇杀引起动乱,地方官剿抚失当,作为内阁大学士署吏部尚书的高拱及时改任巡抚,贯彻了祖训“不可因恶累善”“惠威并行”“抚之以安静,待之以诚意,谕之以道理”的原则,使事态迅速归于平静。  关键词:祖训 理念 实践 隆庆年间 高拱
期刊
摘 要:知是良知本体,行是良知之用。在心体纯然的状态下,心与物接,良知自然发用为行,知与行本然合一。常人因气拘物蔽,其良知心体无法完全呈现,从而导致了知与行的分离。孙应鳌认为个体通过慎独、诚意的明心工夫,可以重新回归到知行合一的本然状态,实现本然与实然的统一,进而达至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一贯境界。孙应鳌对“知行并进”与“知行合一”作了区分。“知行并进”是在见闻之知向良知的转化过程上立说,“知行合一”
期刊
摘 要:佛光山开山宗长、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星云法师,乃数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汉传佛教僧人之一。法师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自在其深厚的修为,再外化为言教身行——弘法文学正言教之一也。法师弘法文学作品的体裁多样,举凡小说、诗歌和散文等并皆涉及。本文以法师隽语集《老二哲学》为例,略析其弘法文学的特点,诸如运用实际生活经验、善于讲说精巧故事等,期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星云 佛教文学 老二哲学 佛光山 弘法
期刊
摘 要:魏晋时期,士僧互动交流十分频繁,而这种互动在《世说新语》中尤为突出。老庄玄学与佛学的相互融合为士僧合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魏晋时期一大批杰出的士大夫和僧人的出现,为魏晋时期的士僧合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世说新语》中涉及有关佛教义理诠释和士僧交流的内容体现出:在魏晋时期思想活跃、学术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名士和名僧分别代表了魏晋思想的两大主流思潮,士僧合流初步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以佛道思
期刊
摘 要:李绍莲是清同光后期贵州诗人,他经历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成立之剧变,生平及诗作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期为读书与科举时期,诗作主要表现为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后期为乡居教书时期,诗作主要表现为对时局世风的忧虑和对民生民俗的担忧。李绍莲的经历及思想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作品《小芳园诗草》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保存了当时基层社会真实的社会状况和基层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变化。  关键词:李绍莲
期刊
摘 要:在艺术社会学视域下,可以发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指向性的理论命题。在文化场域,蔡元培从启蒙主义的精神立场出发,通过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以及基督教与欧洲文学艺术的演变,倡导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但将美学场域内部的理论命题“以纯粹之美育取代宗教中的美育原素”极度简化为涉及不同的场域“以美育代宗教”命题,这其实违背了现代性工程的场域伦理,并最终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