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上下五千年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史以来,人类就由于各种原因而感受到了疼痛,同时不断寻找解除疼痛的方法。
  疼痛是机体对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伤害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在大脑中产生的复杂的感觉体验。
  风格迥异的止疼智慧
  公元前五世纪,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提出了应用砭石、针灸、热敷、按摩等方法治疗疼痛;东汉华佗用麻沸散止痛;唐末孙思邈用大麻镇痛;神农尝百草,寻找减轻或治疗疼痛方法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在我国,疼痛的治疗可谓历史悠久。
  在埃及、印度等国很早就采用大麻、罂栗碱、曼陀罗等缓解疼痛。在巴比伦用莨菪果实等制成粘土胶涂于龋齿止痛。在希腊和罗马用鸦片制剂缓解关节痛和胸痛。古代秘鲁土人用古卡叶涂于伤口止痛。但受到当时科学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通过观察,用超自然的原因去推测和解释疼痛,认为疼痛是外界物体侵入了人体,并将超自然的物质带入体内的结果。著名的希腊学者希波克拉底提出4种体液学说,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当其中一种体液过多或过少时,人就会感到疼痛,这种思想曾产生极大影响。


  《圣经》中的《创世纪》最早提及疼痛干预,上帝用亚当的肋骨来创造夏娃,为了减少亚当的疼痛而将其催眠。古文明中也高度重视能够缓解疼痛的植物,古埃及的纸莎草文稿中就有应用鸦片来治疗疼痛的记载。古代中国和其他东方文化中发现全身多处压痛点,进而发明了针灸。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认为,大脑是产生疼痛的部位,并展示了其与外周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
  止疼的历史长河精彩纷呈
  随着解剖学的发展,极大丰富了对人体感觉和疼痛的认识。公元1世纪,罗马学者Celsus阐述了疼痛与炎症的关系,使疼痛的含义得到扩展,他认为疼痛是炎症四大特征(红、肿、热、痛)之一。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对疼痛生理贡献最大的人物是Galen(130-201年),他对中枢神经系统做了充分的描述,提出细小的神经来感受疼痛。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疼痛的闸门控制理论,认为脊髓后角胶状质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对痛信息的传递具有闸门作用,控制着痛信息的向中传递,本身并受周围神经粗、细传入纤维活动和高级中枢下行控制作用的影响,使得我们对疼痛的理解更加系统,为现代疼痛医学的治疗指明了方向。
  公元1170年,第一本西方手术学书籍诞生,书中描述了将浸透鸦片的海绵盖在手术病人的鼻子上来缓解手术疼痛。1806年吗啡从鸦片中提取成功,1839年发明了注射器,1846年皮下注射吗啡用于术中镇痛。
  可卡因从南美洲的可可树叶中提取而成,1860年被用作局部麻醉剂,随后应用于神经阻滞。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随着高速子弹的使用,医生发现神经损伤所产生的疼痛程度远远超过损伤本身。灼痛(目前认为是局部复杂性疼痛II型)在1864年被Weir Mitchell首次提出。
  19世纪后期,由于新的注射器的使用,可卡因和纯酒精被注射到神经周围来缓解术中及术后疼痛,以及癌痛。1904年普鲁卡因问世,没有成瘾性,也没有欣快副反应。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这种新止疼药的使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患者因外伤、冻伤、幻肢痛、神经源性疼痛等,接受这种更安全的局部麻醉药,而不再应用可卡因。
  疼痛事业的成长与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叫John Bonica的军医在被慢性疼痛折磨的老兵身上试验多种止痛方法,从而引起了大家对疼痛治疗的关注,正是他在疼痛治疗途径和药物方面的不懈努力,被认为是现代疼痛治疗的奠基人,写过第一本关于疼痛治疗的书籍《The Management of Pain》(疼痛管理)。
  二战结束以后John Bonica在华盛顿大学工作,国际疼痛联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和美国疼痛协会(American Pain Society,APS)在他的努力下分别于1973年和1976年成立。
  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提出疼痛的定义。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bell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2000年,美国第106次国会把2000-2010年定为“疼痛控制与研究的十年”;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2年第十届IASP大会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国际疼痛学会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全球征服疼痛日”。
  医学界认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而今,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确定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说明大家对疼痛越来越重视。
其他文献
昔日哈尔滨不但拥有水陆之优势,还是欧亚之枢纽,为东陲之名城。自近代城市逐渐形成之时,便有许多当时的或未来的中外重要、著名人士来哈游历,或途经、或考察、或短期滞留,或
三月底四月初,花开此时,万物复苏。瑞齐宁华南区的业务可谓如火如荼,自2006年启动华南区业务始,经过九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发展到华南十余城,拥有百余家体验店铺。为进一
毛泽东的政治概念不是单纯只有无支配自由的内容,亦非单纯只有民众大联合的形式;而是无支配自由与民众大联合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铸造成为毛泽
春暖花开,许多花粉散落漂浮,哮喘患者接触后,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打喷嚏、流涕,重者可诱发哮喘发作、过敏性鼻炎、喉头水肿、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因此,每年的'五一&#39
在生命起源之地海洋中,人们发现一种其貌不扬的生物——海参,它是目前现存的最古老的生物物种,在地球上存活了6亿多年,是当之无愧的海洋元老。它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有主补元
本文概括论述了生产型话语角色的五种类型及其在会话中的作用。依据话语角色与所承担的话语信息的关系和责任程度不同提出了生产型话语角色在会话中的两种转换模式,即顺向转
人物简介殷大奎,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曾主持或参与制订、修改诸多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和制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过多地强调汉语的负迁移,忽视了汉语及汉语文化对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文章提出通过增加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增加教材中汉语文化内容以及测试中适当增添文
清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刘墉,字崇如,号石庵,享年85岁,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刘墉为官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深得百姓喜爱;在养生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值得当代人借鉴。  合理用脑 延缓老化  刘墉善于用脑,才华出众,智慧超群。他自幼好学,年轻时就熟读诗书,博古通今。科考时他高中头名,乾隆宣他上殿面试,朝中的文武大臣见他身材矮小,又驼背,均有讥讽之意。乾隆让他以自身为题,咏诗一
本文讨论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先驱人物雷蒙.威廉斯的思想对当今批判理论的意义。他的文化唯物主义立场与强调理论对社会变革与社会实践的干预性,强调文化创造共同意义世界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