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用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出现的机械识记、繁琐分析等流弊甚多,学生学得不厌其烦,所得了了。为克服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可借助“还原”策略,从有趣记忆、深入理解、诵读积累等处入手,在学生心中埋下经典文化的种子。
  关键词:有趣记忆深入理解诵读积累
  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历来流行“三怕”的说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怕”是因其学习有困难,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得不到收获的愉悦感。如何使文言文教学充满智趣与理趣,让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又能深刻理解文意,还能激起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形成一定的文言语用能力?我认为,不妨采用“还原”策略,变机械记忆为有趣记忆,变空想猜测为深入理解,变繁琐分析为诵读积累,让文言文学习返璞归真,以改变学生“怕”学文言文的现状。下面以《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为例,谈谈指向语用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一、文言白话互相“还原”:变机械记忆为有趣记忆
  文言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能够准确翻译重点文言词句,达到积累文言词句的目的。对此,我们常规的做法是先采取逐字逐句将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方法,然后分类归纳,反复巩固这些文言词句的现代汉语意思。要想记住这些文言词句的意思,就必须反复机械记忆,对于不善机械记忆的学生而言,如此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教师能够稍微转换思路,在学生借助工具书能够将文言译成白话的基础上,反过来,再让学生把白话还原为文言,学生就会觉得有趣得多。
  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需要学生积累的文言词语见下列加点字词: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如上加点词语的解释,若仅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现代汉语的意思,尽管数量不多,学生大多也是前记后忘,要想牢固掌握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更不用说长文多词量的记忆了。为了达到快速有效巩固的目的,第一步用白话解释文言,第二步将文言还原为白话,变枯燥记忆为有趣记忆。文言还原白话的方法是:出示译文,让学生还原为文言,还原的角度有重点词的还原和语句的还原。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呈现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还原练习为:
  先将上文中加点的字词还原为文言词,再将上文完整地还原为文言文。
  如果第一遍还原学生还有些生疏,就重复一到两遍。
  文白还原活动类似于学习游戏,学生兴致高,注意力集中,不仅能够当堂巩固文言词句的解释,还能够将这些文言词句储存为长时记忆。同时,在白话还原为文言的过程中,学生实际同步完成了课文的背诵,有些学生甚至同步形成了文言写作的能力——因为这些文言词句已经内化为他们自身语言表达素养的一部分了。
  二、背景材料适时“还原”:变空想猜测为深入理解
  文言文的学习,如果没有必要的背景等相关材料的补充,有时学生很难理解文章传达的情意。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如何理解“念无与为乐者”?又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为什么苏轼会“无人与乐”,他又为何称自己为“闲人”呢?此时,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补充材料,还原彼时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在理解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心情和原因时,学生只能在文中找到欣喜、悠閑这些浅层次的表象,而无法深入内在走进作者的心灵。此时,教师需要给予历史还原,将苏轼的遭遇呈现给学生,在文字的表象与作者的内心之间搭建桥梁。
  【背景材料1】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
  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移任湖州,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关押四个月;他们曲解苏轼以前写的诗词,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对苏轼严刑拷打,“诟辱通宵不忍闻”。
  之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弃置闲散。
  【背景材料2】
  张怀民,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虽被贬谪,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着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了解了苏轼的这一段经历以及张怀民其人,再来看文章传达出的心境,学生就会有新的发现——那种心境不仅仅是欣喜、悠闲,还有一种无奈之感。但在无奈之中,苏轼眼里的景物却是如此空灵美好,又是何因呢?这时需要再还原苏轼的为人,教师可出示一则“东坡”的故事——
  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黄冈城东),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
  他用在此收获的果实招待四方宾客,包括城内的乞丐,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就是苏东坡的胸襟。
  学生了解苏轼其人之后,紧接着以他的诗句辅佐——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还原呈现苏轼其人、其境、其事、其诗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写景句再来读文章的主旨句,思考:苏轼面对被贬的孤独落寞,还带着怎样的情怀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呢?很显然,带着一种豁达与乐观,正因为有豁达乐观的胸怀,他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明澄澈。
  通过对背景材料的步步还原,至此,学生方得文章真味: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豁达乐观……种种复杂情感浓缩于短短的数十字中。
  由上观之,文言文学习需要对相关背景材料作适时还原,以扫除学生文本解读的障碍。这里的“适时”,是指当理解文章遇到障碍,需要背景材料的辅助时,才去还原背景材料,而非通常于课首尚未开始学习、无论需不需要背景材料时,就进行大量的背景或作者介绍。背景材料的适时还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要用得恰到好处。当学生能够借助背景的还原理解文意时,不仅能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其从文言中获得精神情感层面的熏陶与提升,进而提升文言理解与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熟读成诵渐进“还原”:变繁琐分析为诵读积累
  文言文学习当以读诵为主,古人学习就非常讲究读书、背书的功夫,读书务令“字句分明”,熟读成诵,厚积薄发。今人学习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已是相当的少,再不背诵积累,虽学亦几近未学。清人唐彪曰:“读经史古文,则学充识广,文必精佳;不读经史古文,则腹内空虚,文必浅陋。且经史之益,更在身心,读之其用又不止于作文已也。”教材所选文言文多为古文精华,因此,文言文的读诵积累当是文言学习的要义之一。今人学习文言文,要从学法上还原古人的读诵之法,做到熟读成诵。
  现在,我们教学生学习文言文最为注重翻译解释词句与文意分析,往往忽略熟读成诵,造成学生无法积累足够数量的“文”与“言”,不能形成文言语感,“腹内空虚”。而古人读书,则“必细记遍数,虽已成诵,必须满遍数方已”。朱熹针对读书的遍数有云:“一百遍时,自然胜五十遍时;读五十遍时,自然胜三十遍时也。”由此可见,古人读书强调足够的遍数,即使成诵也必须满规定的遍数以起到巩固消化的目的。文言文教学当从浅尝辄止的文意领会还原为扎扎实实的熟读成诵,通过精熟的读诵以助学生形成文言语感,涵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读诵积累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递渐进。《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教学可设计如下诵读环节——
  第一步,初讀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不漏、填字,不读破句;至少反复朗声读3~5遍。
  第二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性朗读课文。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注意音调的抑扬、节奏的缓急,能够以音声传达出作者的动作、神情与心理活动,充分表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此环节可以配合学生讲解自己朗读处理的原因,以达到以声传情、巩固理解的目的。
  第三步,初步背诵。要求:先根据白话文准确地还原为文言文,再不看白话文背诵出原文,背诵务必做到“声高而缓”,句读分明。
  第四步,熟读成诵。要求:脱稿朗诵,能够用音声表现作者的神情举止,传达作者的心声,让听众通过朗诵宛如目睹苏轼夜游之情状。
  上述设计,就是按照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认知规律由简而复、由易到难,反复读诵巩固,让“言”与“文”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若不能下足读诵功夫,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会浮于表面,学了再多的文言文,也只能叫“过目”而不能叫“读”,无法形成一定的文言能力。
  综上,无论是文白互换、背景再现还是熟读成诵,无非是用最简洁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巩固、内化所学的文言文。实践经验表明,文言文教学捷径无它,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已经明示了最朴素的文言文教学法,我们只需做到应有的还原,回复到它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原生状态,方可在学生心中埋下经典文化的种子。
其他文献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引领与精神塑造的重要资源。文言文教学旨在以文言文独特的教育价值涵养具有文化自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扎实而有创新地推进文言文教学,可以选取的策略有:以“三大主题”为导向,拓展解读视野;以视角提炼为抓手,把握教学维度;以“化”“融”和合为载体,优化教学情境。  
期刊
摘要:统编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实现了教学内容从“读什么”向“如何读”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从“分散性”向“集中型”的转变。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要把握“策略教学”的方向不游移,统筹“整体规划”的思路不偏离,坚持“巩固运用”的实践不放松。以预测单元为例,运用“激活—建构—巩固”的教学方法来整体规划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预测策略,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定位;“预测”单元;小
期刊
摘要:“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既是减轻学生生理表象的负担,也是舒缓学生心理层面的压力,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通过教师预做评估作业总量、家校协同监控作业时长来控量减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提升数学作业质量的创新增效举措有:渗透文化,让数学作业更有高度;融入生活,让数学作业更有温度;调动多感官,让数学作业更有维度;合理分层,让数学作业更有梯度;突出探究,让数学作业更有深度;关注情感,让数学作业更
期刊
摘要:数学思考题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以“结构化学习”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要合理设计主线,突出“整体关联”;融通探索过程,凸显“动态建构”;聚力数学思考,促进“思维进阶”。让学生在系统中感受整体,在结构中实现建构,在思维中学会思维。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数学思考题;整体关联;动态建构;数学思维  所谓“结构化学习”,是指建立在数学知识系统和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以“整体关联
期刊
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个人亲身经历获得认知、生发情感,在体验中检验反思,从而丰富生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路径有:通过游戏、猜谜等教学方式,营造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感受、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分享成果,提升认知,实现“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通过反思领悟,对已有认知进行深度建构,进而能迁移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达到“学会学习”
期刊
摘要:打通教材前后的识字内容,有效设置相应的识字情境,连接学生积累与课堂教学,引导學生在趣味体验中发现形声字的奥秘。具体路径有: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故事、动画等进行导入,让学生在初步体验中生发兴趣;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体验中真实感知,在字理探究中深化思维;链接相似知识点,挖掘语言文字及符号图表中隐藏的内在规律,在深度反思中自主建构。  关键词:初体验真感知深反思  形声字
期刊
在最近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中,A、B两位教师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其间出现的几个小波折,让我对数学课堂上学材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课堂上的一波三折:小棒惹的祸?  (一)多一根小棒反而不行?  上课伊始,两位执教教师均出示5根小棒,让学生从中任选3根去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操作的结果。A教师出示的5根小棒分别是8 cm、4 cm、5 cm、2 cm
期刊
摘要:开发与利用学生学习资源的基本流程是:用学习任务引出学生的学习资源;充分发现与收集资源;对资源进行分析与研究;引领学生运用资源进行学习。以这样的视角观察《理想的风筝》一课,得出的结论是:(1)要提高资源意识,充分认识学习资源的意义;(2)要灵活运用好开发、利用资源的基本流程;(3)要提高课堂时间管理水平。  关键词:观察报告语文教学学习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相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会到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教学《年、月、日》,通过提前预习、谈话导入,与学生互动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帮助他们搭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推进思维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相关学习进行反思,促进认知深化。  关键词:预热体验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应该是不断数学化的过程。教师教学可以根据布鲁纳的“从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认知理论,设计数学化的过程。其中,特别需要重视半具体、半抽象的表象操作的中介作用。教学《数图形的学问》一课时,尝试充分利用表象,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得到如下教学启示:情境设置要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启发式教学不会过时;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化;表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