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基层治理实践中的“唯结果主义”?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治理中有这样一种干部,工作中看似事事可以达到及格线,但实际上把工作“做歪了”“做坏了”。他们不管方式方法,只重视基层行政目标的完成结果,对标上级所谓要求宁愿“乱办”“错办”……对于这种“唯结果主义”的工作倾向,需深入挖掘其根源,找到有效的破解之道。

为完成绩效目标,宁愿“乱办”“错办”


  在当前的基层治理实践中,个别地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仍存在唯结果的倾向,即只重视基层行政目标的完成结果,忽视基层为之努力的过程,并且给基层管理和服务造成巨大压力。于是,为应对上级考核,一些基层行政工作弄虚作假、政策目标执行偏差,导致社会矛盾冲突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个别基层地区行政工作弄虚作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基层干部迫于上级考核、自身晋升等压力,只得完成上级领导干部制定的责任目标。
  曾有报道指出,中部某区县政府对于所辖乡镇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进行了规定,如若超过3人死亡,则将乡镇一把手免职。于是,有的乡镇干部反映,为达成这种不切实际的任务,他们不得以将遇难者送入医院进行二次“抢救”,以获取更多时间来应付上级考核。尽管这样的案例看似荒诞,但并非个案。这也反映出基层工作重外在形式、轻实质效果的现象。
  个别基层政策目标执行偏差。政策执行力是多种力量集合形成的“力场”,反映了公共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视角。在基层治理进程中,对于上级政策命令的执行应当结合现实情境及时精准调整,而不是墨守成规、唯结果而论。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基层干部为了完成绩效目标,甚至是宁愿“乱办”“错办”。
  实际上,这也是基层唯结果倾向的外在表现,即在政策目标执行中因与基层实际“脱钩”而出现严重的人为偏差,不仅无助于基层工作的稳步推进,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充分调动基层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等治理主体参与治理实践,积极化解基层干群矛盾,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然而,个别地区的领导干部“拍脑袋”决定基层发展方向,使得基层工作人员不得不将上级任务置于首位以满足考核要求。
  这种现象的后果是基层群众合理和合法的权益及利益诉求被严重忽视,多元主体的关系协调和协商共治成为空谈,导致了基层干群矛盾,使得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影响。

基层干部就该“指哪打哪”?


  基层治理实践中,有的地区和基层的领导干部过于强调结果与政绩,刻意忽视治理情境和过程,即他们认为无论在何种治理情境下,最终决定一个行动,或一项规则,或其他任何事物道德价值的唯一因素是其结果。
  事实上,唯结果论的领导和行事风格并不可取,是一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思想与作风的外在表现。部分领导干部以为居上位就不必沾基层的土,握权柄就不必吃基层的苦,颐指气使地一遍遍“复制粘贴”,充分暴露了权力滥用的傲慢与蛮横。
  “唯结果主义”为何能在基层横行?一大原因在于基层干部开展工作需要的政策與资源由上级控制,考评权更握在上级手里。在这样的机制中,基层干部能有什么表现,表现到底如何,概由上级说了算。上级以为基层干部的饭碗是自己的恩赐,基层干部就该“指哪打哪”,没有“讨价还价”的份儿。
  此外,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偏差也是助长“唯结果主义”气焰的另一原因。南方某省一位基层干部认为,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高歌猛进,让地方领导觉得“加速前进”是理所应当,“大干快上”是唯一选项,特别是如果周边省市的统计指标都往上蹿,“自己这里不搞快点,面子怎么挂得住?”
  在这样的政绩观支配之下,惯于“打冲锋”的干部,甚至为求目标达成不那么讲究手段的干部,反而成了模范与典型,促使“唯结果主义”更为流行。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既包括顶层设计、政策执行、群众参与等多个要素,又面临复杂多变的治理情境。将治理结果和实绩作为基层工作的一项评判标准,具有公平公正性和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也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投机取巧现象的产生。
  但是,唯结果、政绩论的倾向忽视了基层治理的客观现实和复杂程度,反而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需要从意识形态、政策制定和治理实践等层面切入,打破这种不良倾向。
  树立“唯真”和“唯实”的观念作风。从意识形态领域方面重视起党风党纪建设,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破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要转变工作作风,既要重视基层工作的实际效果,也要考虑目标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过程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努力克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好大喜功等投机心理,并结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要,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不唯上、只唯实。
  主动赋权基层和增能群众。特别是在日渐复杂多变的治理情境中,地方领导干部要理解基层工作的复杂性,真正“赋权”基层,给予其更多的治理权限,主动听取基层的声音,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和基层党委、政府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可以继续通过项目制、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培育和孵化社会力量,积极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提高村居民自治的意愿和能力。
  加强地方和基层的领导力建设。不断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专业培训,以便他们能够在组织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有能力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事件。要提升地方和基层党政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地方领导干部在总揽全局、设定发展愿景、确定组织方向和制定政策措施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减少他们对基层政策执行和贯彻落实方面的直接干预,以此倒逼他们打破唯结果的错误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
  完善考评晋升机制和监督体系。打破传统以经济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政绩考核方式,建立起包括品德素质、工作实绩等多维度在内的考评晋升制度,促使基层领导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实事求是抓工作、抓落实。要加强对地方和基层领导干部的监督,及时洞察潜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思想作风,对选人用人、职业发展、职级晋升等过程进行全面审查与监督,形成更加完善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体系。(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王泽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乾隆年间是今天仍为某些史家所认为的盛世,而乾隆十七年(1752年),则是这个所谓盛世的巅峰时期。清朝人自己也讲,这个时期是乾隆帝最为励精图治的时候,他明察秋毫之末,事事留意事事关心,朝野上下动辄获咎。官员们的日子比此前的康熙和雍正时代,都不好过。  就在这个时候,冒出了一个“伪稿案”。有人假冒孙嘉淦的名义,写了一份洋洋万言的奏稿,对乾隆帝大有非议,被认为是“指斥乘舆”。同时,奏稿把大学士鄂尔泰、张
勇毅笃行,在于直面问题,敢于打虎拍蝇,形成强烈震慑,并推进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将治标成果转化为治本成果。我们从片中选取6个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梳理总结案发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民生工程丨“一卡通”第一案  “我想着他在敬老院也用不着钱,他的亲属又从未过问过补助的事情,心存侥幸截留了他的存折,这一用就是6年。”  在凉山州会东县纪委监委谈话室,该县原卫计局计生指导股股长陈静交待了自己违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冬天,张问陶来到泸州,痛饮之后文思泉涌,连作三首诗,赞泸州山水、赞泸州美酒。  “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是对泸州绝色山水的描摹;“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是对泸州美酒的热爱;“小李将军金碧画,零星摹出古江阳”是对泸州历史的追忆。这座坐落于山水之间的城市,历经两千多年,不曾间断地散发着魅力。山水间的铁打之城  泸州人曾屿是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
在泸州江阳西路的四川警察学院内,一处名为“龙透关”的古关隘至今仍立于城市的高点。它始建于蜀汉,重建于明清,北临沱江,南抵长江。近代以来,这巍峨的古老关口见证并守护了一段段泸州的红色往事。  自1921年起,“肘江負山,枕带双流”的泸州就成为一片红色热土。恽代英等革命志士把这里当作川南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摇篮地;刘伯承等人在这里振臂一呼领导泸州起义;毛泽东留下其军事指挥生涯得意之笔红军长征“四渡
有人说,李新元与贵港的道别,极尽低调。  2021年1月30日,广西贵港市各媒体刊出了市委书记李新元在新春来临之际,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及各界人士的消息。  此后近十天,当地党报再无任何市委书记的活动报道。到了2月10日,当地党报头版头条刊登报道: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此时,市委书记已不再是李新元。这是新书记的首次亮相,老书记李新元则在几天前悄然作别。59岁的李新元已有了新的职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
阿迪森综合征在猫属于罕见疾病,国外目前对该疾病的报道也只有几十例。在2019年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例确诊的猫,通过对该疾病治疗、分析、总结,给更多的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2020年,北京市纪委监委开展“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图为该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拆分流转”举报信件。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的创新。随着各级纪委对监委监督实践的不断深入探索,专项监督成为日常监督之外,又一项非常重要的监督方法。  对专项监督内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既是通过理论层面提炼总结,实现对其规律特点的科学认知,促进监督效能充分发挥的有效举
4月21日,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因病逝世,享年86岁。他生前有诸多头衔——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社会活动家……但都比不过“老舍的儿子”,这个最特殊的身份。  这一度是最独特的光环,也是最沉重的枷锁。舒乙年近半百弃理从文,凭借研究、整理老舍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奠定了文学上的成就。在不同的质疑声中,他用整个后半生丰富“老舍之子”的内涵,写下“舒乙”的人
为研究舍饲育肥对阿什旦牦牛酮体性状和肉制品制产生的影响,于2020年4—10月,从大通县某牦牛养殖户选择2周龄的青年牦牛公牛22头,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国史是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作为巡视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学习党的“巡视史”,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政治巡视、政治监督,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具体的。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巡视工作。早在1928年就制定了《巡视条例》,推动巡视工作在党内全面铺开。1930年制定了《军事工作巡视员条例》,为开展红军巡视工作提供了制度性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