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被很多妈妈认为是对抗疾病的“灵丹妙药”,抗生素真的能够包治百病吗?用抗生素来预防宝宝疾病真的没有任何危害吗……
经常碰到一些妈妈问医生:“宝宝咳嗽2天了,流鼻涕,我在家已经给他吃了2天×××消炎药,一点也不管用,您给宝宝开点输液,换一种更好的消炎药!让他的病快点好!”
“幼儿园有的宝宝得了痢疾,我给宝宝吃了点消炎药预防,您说行吗?”
“医生,这是我们大人吃剩的庆大霉素,可不可以给宝宝吃呀?”
“医生,我的宝宝体质差,每个月几乎都生病。您多给宝宝开点消炎药,到时宝宝有点小病,我在家给他吃点消炎药就可以不来医院了。”当医生没有满足家长的要求时,希望他及时来医院就诊时,家长就会生气地抛过来一句话:“××医生就比你好,我要什么药他都给开!还说对我们负责?真够差劲的!”
碰到这样的事情,医生也感到十分恼火:一方面为这些妈妈滥用抗生素给宝宝带来潜在的或者已经造成的伤害感到心痛,一方面为同行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带给妈妈的影响感到十分气愤。
这里谈到的消炎药,就是我们常说的抗生素。人们一般认为抗生素能够治疗一切炎症,其实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几乎90%都是病毒感染引发的。关节炎、肩周炎、滑膜炎等都属于无菌性炎症。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贡献。但是任1可药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同样,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
抗生素的局限性
每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菌谱。凡是能杀灭或抑制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结核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凡是能够杀灭和抑制大多数细菌的抗生素则称为广谱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由于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称为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如,如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等扩大了抗菌范围,不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也很有效,特别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很好;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也很广。窄谱抗生素针对性强,不容易产生二重感染,而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范围大,容易产生耐药、二重感染等,针对性也不如窄谱抗生素强。因此医生会根据抗生素使用原则做出选择,达到尽快地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临床选择抗生素的原则
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用两种;在没有明确病原菌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就要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轻度或中度感染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原则
能够口服制剂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针剂;能够使用肌肉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静脉滴注。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用抗生素危害
人体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的整体。各种细菌在身体各个部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平共处。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无菌炎症使用了抗生素;或者已经明确某种细菌的感染而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者没有针对性的使用窄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不但没有杀死致病菌、病毒,或者即使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或抑制了正常细菌,引起菌群失调,耐药致病菌种大量产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即原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真菌趁虚而入,引起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滥用抗生素
尤其小宝宝,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于成人可能不会造成损害的抗生素,往往对于小宝宝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一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会造成宝宝肝功能的严重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宝宝软骨有潜在损喜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引发血液病和灰婴综合征。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宝宝的耳聋和肾损害,一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耳聋。据《生命时报》报道,2005年全国春节联欢会上由21名聋哑表演者献上的“千手观音”让太多人感到了震惊和感动。这21名表演者中,竟有18名是由于小时候注射抗生素而致聋的。滥用抗生素也增加了宝宝过敏的机会,儿童哮喘病的增多,就与此有很大关系。
错误认识
不少家长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滥用抗生素:错误地认为越高级的抗生素越好;喜欢把抗生素作为预防药物长期使用;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只要用上一两天不见效,也不管自己使用剂量够不够、药物在体内是否达到有效浓度、用药途径是否对,使用时间是否够,宝宝本身的免疫机制是否有问题,而频繁更换医院不断就诊,造成同一种疾病使用多种抗生素。有的家长只要治疗一旦见效就马上停止用药,造成致病菌死灰复燃,病情迁延不愈,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有的家长总说自己宝宝的体质不好,爱生病,抵抗力差,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药物提升宝宝的抵抗力。不知道家长想到了没有,宝宝体质之所以这样,家长是负有很大责任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宝宝的健康就攥在家长的手里!
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细菌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长,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现在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时间,而医药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如此发展下去,我们早晚有一天会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境地。
因此我们呼吁家长和医药界人士,赶快治理我们身边的抗生素污染环境,实行用药的绿色革命——为了宝宝的健康,请不要滥用抗生素!
经常碰到一些妈妈问医生:“宝宝咳嗽2天了,流鼻涕,我在家已经给他吃了2天×××消炎药,一点也不管用,您给宝宝开点输液,换一种更好的消炎药!让他的病快点好!”
“幼儿园有的宝宝得了痢疾,我给宝宝吃了点消炎药预防,您说行吗?”
“医生,这是我们大人吃剩的庆大霉素,可不可以给宝宝吃呀?”
“医生,我的宝宝体质差,每个月几乎都生病。您多给宝宝开点消炎药,到时宝宝有点小病,我在家给他吃点消炎药就可以不来医院了。”当医生没有满足家长的要求时,希望他及时来医院就诊时,家长就会生气地抛过来一句话:“××医生就比你好,我要什么药他都给开!还说对我们负责?真够差劲的!”
碰到这样的事情,医生也感到十分恼火:一方面为这些妈妈滥用抗生素给宝宝带来潜在的或者已经造成的伤害感到心痛,一方面为同行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带给妈妈的影响感到十分气愤。
这里谈到的消炎药,就是我们常说的抗生素。人们一般认为抗生素能够治疗一切炎症,其实抗生素只是针对细菌引起的感染,而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及无菌性炎症是不起作用的。儿科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几乎90%都是病毒感染引发的。关节炎、肩周炎、滑膜炎等都属于无菌性炎症。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的贡献。但是任1可药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时,同样,抗生素也会带给人类不小的灾难。
抗生素的局限性
每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抗菌谱。凡是能杀灭或抑制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结核菌、立克次体等均无疗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凡是能够杀灭和抑制大多数细菌的抗生素则称为广谱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由于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以被称为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一些半合成的青霉素,如,如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等扩大了抗菌范围,不但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也很有效,特别是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效果也很好;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也很广。窄谱抗生素针对性强,不容易产生二重感染,而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范围大,容易产生耐药、二重感染等,针对性也不如窄谱抗生素强。因此医生会根据抗生素使用原则做出选择,达到尽快地控制感染,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
临床选择抗生素的原则
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就不用两种;在没有明确病原菌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就要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轻度或中度感染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原则
能够口服制剂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针剂;能够使用肌肉注射达到治疗目的的就不用静脉滴注。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用抗生素危害
人体是一个微生态平衡的整体。各种细菌在身体各个部位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和平共处。对于病毒引起的感染或无菌炎症使用了抗生素;或者已经明确某种细菌的感染而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或者没有针对性的使用窄谱抗生素,这些抗生素不但没有杀死致病菌、病毒,或者即使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或抑制了正常细菌,引起菌群失调,耐药致病菌种大量产生、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即原有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由于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一些真菌趁虚而入,引起鹅口疮、念珠菌肠炎、全身性念珠菌、曲菌感染等。
滥用抗生素
尤其小宝宝,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于成人可能不会造成损害的抗生素,往往对于小宝宝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害。一些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会造成宝宝肝功能的严重损害;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对宝宝软骨有潜在损喜氯霉素则可导致骨髓抑制引发血液病和灰婴综合征。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容易造成宝宝的耳聋和肾损害,一些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等也可以引起药物性耳聋。据《生命时报》报道,2005年全国春节联欢会上由21名聋哑表演者献上的“千手观音”让太多人感到了震惊和感动。这21名表演者中,竟有18名是由于小时候注射抗生素而致聋的。滥用抗生素也增加了宝宝过敏的机会,儿童哮喘病的增多,就与此有很大关系。
错误认识
不少家长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滥用抗生素:错误地认为越高级的抗生素越好;喜欢把抗生素作为预防药物长期使用;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只要用上一两天不见效,也不管自己使用剂量够不够、药物在体内是否达到有效浓度、用药途径是否对,使用时间是否够,宝宝本身的免疫机制是否有问题,而频繁更换医院不断就诊,造成同一种疾病使用多种抗生素。有的家长只要治疗一旦见效就马上停止用药,造成致病菌死灰复燃,病情迁延不愈,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有的家长总说自己宝宝的体质不好,爱生病,抵抗力差,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药物提升宝宝的抵抗力。不知道家长想到了没有,宝宝体质之所以这样,家长是负有很大责任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宝宝的健康就攥在家长的手里!
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细菌的耐药性也在逐年增长,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现在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时间,而医药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如此发展下去,我们早晚有一天会面临着无药可治的境地。
因此我们呼吁家长和医药界人士,赶快治理我们身边的抗生素污染环境,实行用药的绿色革命——为了宝宝的健康,请不要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