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了历史“好学”的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没有把握好,其次是学生的学法有待改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45分钟,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新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手段,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直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
  历史教师的素质有:(1)扎实的基本功;(2)宽阔的历史视野;(3)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得体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中自然的情感流露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如果仍旧使用老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一只粉笔一本書,念完了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在教学《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一节的结尾部分,我提议:我们可以从郑和、戚继光的身上学到什么?(小组讨论,归纳,发言,然后评出三个较好的小组答案,由组长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分享。)然后,我声情并茂地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心?”——爱国心!学习他们的什么“情?”——爱国情!学习他们的什么“行动?”——爱国行动!这样一呼一应,加之我激情高亢的语调,仿佛把学生带到了郑和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西洋”上航行,共享“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独特风土民情”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之中了。
  2.教学图片的精心设计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我讲俾斯麦发动的三次对外战争时,就利用电脑绘制了一张类似红十字会标志的示意图,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指示,图表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历史的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借助网络,再现历史
  如教学《新中国的成立》时,课前准备了:
  (1)七届二中全会、国旗、国徽、国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把资料归类保存在博客里。
  (2)自制聊天场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②《歌唱祖国》。
  再如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清明上河图》投影出来,比看课文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
  得体的语言,恰如其分的感情抒发,辅之以形象的自制图片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新颖创设
  在教学中,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各种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也能主动自主地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活动体验式
  例如,在讲《佛教的产生》时,由县城凤山顶的寺庙导入。在介绍佛教出现的背景、教义、影响后,设计活动:佛教教人向善,请举出俗语成语证明——(1)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教学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方法亦然。)
  2.情景交融式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讲这一类内容时,我打破了以前的常规思路。例如教学《百家争鸣》,由成语接龙导入,用分组讨论归纳各家学派的观点,接着进行历史体验:请用百家争鸣时期某一家学派的观点,就现实生活中随地大小便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小组讨论、发言,并引导学生归纳。儒家:“不要在这里拉了,怎么还在这里拉呢?”道家:“拉吧,这里的环境污染了,我住山上。”法家:“此地禁止乱拉大小便,违者罚款!”我的喜怒之情溢于言表,语言抑扬顿挫,真可谓声情并茂,真正做到了以史育人、以情感人。
  3.自主探究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牵联起来,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教学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之后,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仁政,列举出农村已经享受到的实惠等,学生想到了免费教科书、免交公粮、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等,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势在必行。作为历史教师,需不断地摸索实践,使自己的教育能力、教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他文献
摘 要:“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语言文字训练最常用的方式。它既是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读”的训练应予以加强。  关键词:兴趣 指导 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
期刊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予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一、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 
期刊
生成性教学能够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此作为整堂教学新的教学点和出发点,从而打破规定的教学计划,生成新的教学过程,以达到动态生成的过程;另一方面,能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使整个课堂教学创造出新的活力。生成性课堂突出了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的教学形式。  一、预设,为了课堂上更多“不可预约的精彩”的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后,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数学学科,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搞好课堂教学,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第一,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
期刊
摘 要: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所谓有效参与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互性,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按照参与活动的方式分类,有效参与可分为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两類。笔者就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结合实例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课堂 有效参与 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数学教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呈现。文言文除了进行文言的实词、虚词、句式积累外,更要在内容的理解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与探究,从而领悟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文化教育  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乘载着璀璨的华夏文明的
期刊
摘 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本文从字词的解决、目标确定、方法选择、评价调控、活动组织等方面来探讨了学生自主作用的发挥,让学生能主动发展。  关键词:语文 学生 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学生能做的事尽量让学生自己做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这是语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一、生
期刊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各学科的教学都呈现出灵活的变化趋势,学生能否完全、快速适应这种变化,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的初中生大都是90后,在学习品性上表现出一些时代特征。有些特征如果不加以约束,是不利于初中学生茁壮成长的。  一、90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社会发展迅猛,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社会信息的正确认识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多了,90后的学生可以更多
期刊
摘 要:“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加强学习指导等一系列的做法,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获得新知。  关键词:问题情景 实践活动 合作学习 实验指导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可以从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去开发,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授课方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