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路径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zp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时代的学校安全教育面临新挑战。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式的创新对于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和提高学校安全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安全行为干预与安全素养培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将项目化教学引入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分析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价值,探索其实施路径,可为完善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实施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保障
  作者简介 胡勤涌,重庆市巴蜀中学,高级教师;李静,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一、学校安全教育实施背景
  中小学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增进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养成他们应对潜在危险的技能、习惯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等是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所在。
  (一)学校安全问题的新样态
  随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学校安全问题出现了许多新样态,新的教育内容随即产生。
  第一,互联网日益成为学校安全问题的高发区。在空间上,学校安全已经从现实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除了存在现实的安全隐患,互联网时代的学校安全还包括校园网络环境的安全、网络欺凌行为等,如校园周边网吧中的暴力游戏、网络性产业以及网络人格侵害等。此外,以前的中小学生很少接触手机、网络,学生大都处于相对闭塞、稳定和安全的环境里,而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学生中已经很常见。网络上散布的各种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对中小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应对这个新环境的方法策略却跟不上,所以这也是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安全的重要组成方面。由此可见,应提升网络安全教育在当前安全教育内容中的比重。
  第二,复杂性日益成为学校安全问题的主特征。过去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法律法规、公共、人身财产安全等传统领域。与传统安全威胁相比,如今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主体公共性、时间非线性、信息不对称性与地区外部性四大特征,因此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拓展,以适应当前现实要求。由此,新的教育内容在宏观层面主要应当关注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微观层面主要有心理安全、社交安全、生命安全、网络安全。
  学校是我国开展系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更新,以满足安全教育的需要。同时,在教学实施上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推进方式,保证知行合一。推进方式与实施路径对教育教学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如果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
  综观过去的学校安全教育,主要依靠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推进。就显性模式而言,一是通过信息化平台学习基本安全常识,比如全国性的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地方性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专题教育、学科渗透和以活动、实践为形式的安全教育实践课。同时,中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班会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有校长、政教主任和德育主任进行的讲话上。就隐性模式而言,学校一般会在安全事故多发期间、过节放假前或开学后以及升旗仪式上进行口头的安全教育。此外还会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其中最常见的科目是体育课和语文课。同时也会通过小黑板及信息栏等介绍安全知识的方法渗透,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这几种方法利用得不好,对学生也没有产生影响。
  在农村中小学中,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构成了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则相对薄弱,网络安全、性安全和自然灾害的安全幾乎没有涉及。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多流于形式,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被动的安全教育,在平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安排和详细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具体、确定的课时安排。
  以上研究揭示了当前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内容上,主题不够丰富,更新不够迅速;在形式上,单一、落后,难以很好地达成预期目标;在评价上,或缺位,或偏重知识考查,或重管理轻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导性,使安全教育陷入“堵截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训练多、体验少”的死胡同;在保障措施上,校内课时不足、资源匮乏,校外多元主体联动不够,发生安全事故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可见,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式的创新对于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和促进学校安全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安全行为干预与安全素养培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融合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和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尝试分析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框架及实施保障。
  二、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要义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教学活动。基于问题的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的方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项目)而展开,它们都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或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核心概念。
  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是促进深度学习。它的教学设计一般包含六个要素,即驱动问题、探究情境、认知策略、协作方式、成果、评价。教学设计应遵循五维度的设计要则,即聚焦学科大概念、设计基本问题、设计表现性任务及评估量规、设计适应性认知策略、设计学科性实践及反馈。教学设计包括三个阶段,即项目规划、项目拆解、项目计划。
  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看,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与学校安全有关的、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重要概念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的学习方式。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一种由教师寻找学校安全教育核心内容、设计驱动问题、明确认知策略及学习实践后,通过覆盖全程的学习评价和最终的成果展演,引导、激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安全知识的深度学习,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教学方法。   从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价值角度看,之所以值得采用这种模式推进学校安全教育,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丰富教学主题,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保证与时俱进。学校通常会把安全教育活动流程化,纳入日常教学轨道,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但常规教学工作是重复性和持续性的工作,没有对目标性和独特性的要求,而是强调按照组织的程序进行。安全教育的常规化相对于项目化而言,更容易被预测和管理,却也容易失去活力,变得保守、麻木。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工作,具有临时性、独特性和目标性的特点。当教育主体转换视角,将学校安全教育的各种主题视为项目时,就能减小常规化的惯性,同时,分模块、分阶段、有针对性地优化安全教育内容,如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消除负面影响,增加教育实效性。
  第二,增强体验属性,创新安全教育渠道,促进知行合一。学校安全教育知行不一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学校的学习与校外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学生几乎不能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其日常的生活中去,同时,又很难有机会在学校里完全运用在校外获得的经验。二是忽视了身体及其环境在学习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身体在认知的实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和生活联系,通过提出和生活相关的、有挑战性的、比较复杂的安全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究、合作,调用自己全部的感官、知识、经验,完成项目作品要求或完成最终任务。以常规课为基础,选修课为提升,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有益补充,创新安全教育渠道,增设教育情境,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如果学生自己完成这段“英雄之旅”,知行合一也就不难实现了。
  三、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机制
  (一)实施路径
  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应该如何设计与实践?本文通过案例分享来说明如何把项目化教学融入学校安全教育教学中。理论上,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至少要按以下流程实施(见表1),形成闭环。
  通过分享面向高一年级开展的反网络欺凌专题项目的案例“反网络欺凌,不做‘沉默羔羊’”,围绕核心驱动问题——如何免受网络欺凌,说明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流程。
  1.项目设计
  实践前的精心设计和规划是成功的关键,要想把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尽可能地调动起来,就必须在设计项目时包括7个元素,即驱动性问题、持续性探究、真实性情景、学生的发言权与选择权、反思与总结、评价和修正、公开展示的作品。项目设计可分四步进行:第一,规划项目,教师制作项目说明书;第二,拆解项目,师生共同协商制定课题清单;第三,制订项目计划,先形成项目学习小组,确定项目任务,再由学生选择探究主题,明确探究任务;第四,制订主题探究计划,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在反网络欺凌的导入课中,老师向学生介紹了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范围。同时,设计引入事件来引出具体探究的内容,引起学生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例如,播放《少年的你》的片段;介绍网络欺凌第一案:13岁女孩梅根在网友“乔希”提出分手并持续对其进行辱骂后,上吊自杀;现场调查学生是否目睹了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欺凌行为,进而倡议组建“反欺凌联盟”;领读《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
  2.运作管理
  在实施计划阶段,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开展主题探究,分析、总结资料,制作作品。在项目前期导入时,教师会为学生汇总项目的关键资料,包括所用的评估量表、项目参考资料、学生项目示例和具体评估结果,以及团队协作所需材料。比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网上提供的各类关于网络欺凌的资源等。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需要围绕核心驱动问题进行线上或线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在学生开始进行课题的深入探究前,教师会通过课内问题,当日作业的设计来为学生搭建项目探究的“脚手架”,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大问题拆解成可操作的阶段性小问题来逐步完成,深入探究。
  3.成果展示
  在网络欺凌项目中,学生需完成公益广告、信息图形等多种形式的项目成果,并向学校提交制作的反欺凌主题成果。例如,制作一个两分半的手绘动画视频短片,说明学生如何策略性应对“饭圈”的攻击,反对网络欺凌。
  4.评价反思
  在学生正式准备个人或小组的探究课题前,教师需要先基于项目评估量表,对学生项目的各项内容进行打分和评价。在项目中期,教师需使用项目“看板”追踪进度,引导学生用SWOT分析法优化方案。项目结题后,教师需进行归档或结果应用。例如,可以在学校、社区里张贴反网络欺凌海报,派发学生制作的反网络欺凌自助手册,播放反网络欺凌的心理剧视频,等等。
  (二)保障机制
  要顺利实施学校安全教育的项目化教育模式,还需要配套的保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教学实施流程、确保持续充足的资金投入、培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证设计兼具趣味性与实效性。好的学习设计是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我们在设计时,必须思考谁是设计的最终使用者,他们需要什么,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项目并取得成效。总而言之,最佳的学习设计应该方便学生掌握,兼具趣味与实效,而不只是在思考和逻辑上成立。
  第二,在校内构建积极行为支持系统。20世纪90年代,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系统论思想的发展,一种与传统“缺陷观”不同的青少年发展“优势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即积极青少年发展。这种观点强调发掘并利用个体的内部资源,认为青少年都具备积极发展的潜能,当这种潜能与环境资源整合起来,就能够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
  第三,在校外构建安全防御生态系统。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要旨是融合,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多领域融合,还包括教学场域的融合,即由学校、家长、社区嵌套而成的安全防御生态系统。如果把校内的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比作“大树”,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为其提供养分的“土壤”。日本的“开放式学校”理念之所以得到落实,除了低犯罪率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他们构建了家庭、学校到社区的“协作式安全网”,各个节点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守护者”,比如警察、社区退休的老人、家长。如果我们也能秉承“开放式学校”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学校、家长、社区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为学校安全教育项目化教学搭好舞台,就能形成全域性的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责任编辑 庞雪
其他文献
要实现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必须发挥其价值导向、增强凝聚、自我教育、文化建设的功能,注重思想性、实效性、活动性、创新性的实施原则,坚持以问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小切口”为主题的操作策略,实现班级管理的“无为而治”。  主题班会是中小学人文校园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交心平台,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认识提升
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奠基者;  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持续领跑者;  她,是新世纪我国小学德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设计师;  她,是深受学生爱戴的导师;  她,就是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当代教育名家、全国教育科学突出成就奖获得者、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鲁洁先生。  重建教育学学科  学习教育学的人都知道,教育学的发展是与20世纪初师范教育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最初的
1949年初,年届七旬的柳诒徵先生,将国学图书馆珍贵的藏书清点造册、整理装箱,送进朝天宫故宫博物院地库封存,然后辞去馆长职务。五十年间风云变幻,柳先生目睹满清、北洋政府、国民党政权的覆亡,更以切肤之感,经历文化形态的剧烈转变。抗战期间,柳先生任中央大学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导师,为研究生讲授“教授进修课程”“比照西学西史剖析国史之精义”,撰成《国史要义》凡二十万言。《国史要义》一书为柳诒徵先生晚年重要著
据德国《教育点阅报》官方网站1月18日报道,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困难家庭的孩子能有更多的出路,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和社民党(SPD)联合提出19/7027号协议申请,该协议的核心是大力促进个人和社会意义上的教育成功以及社会参与。  此项协议的重点对象有两类,一是处于社会不利地位和教学水平较差的学校,二是由有移民背景的学生组成的学校。这些学校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因为学生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其
摘 要提高学生主体性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背景下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关注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要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给予学生课堂表达的权利,培养学生课堂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課堂上的自主能动性。本文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有问题,提出了对
据欧盟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网站2018年11月20日消息,2018年秋季起,丹麦中小学将越来越多地提供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这将使更多的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兴趣。为了应对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普通高中而非职业教育与培訓的持续挑战,丹麦于2018—2020年实施五项教育举措。一是所有学生在七至八年级必须选择至少一门为期两年的实
刘慧,首都师范大學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出生命与生命教育的价值,多个部门在部署抗疫期的工作时都发出了重视生命教育的要求,这是推动我国生命教育发展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引领着我们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生命教育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经历了酝酿期、起步期和发展期,今天生命教育的强调意味着什么?从现实看,生命教育唤醒了人们对生命
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s Intelligence Unit)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投资学生的情感健康,以期幫助学生获得成功。此次调查涉及15个国家762名教育工作者。调查发现,情绪健康对学生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79%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积极的情绪对学业成功非常重要。巴西、智利和墨西哥的教育工作者是最乐观和积极的情绪健康理念的践行者,其中近2/3的人认为重视学
无论在任何一个时期,班干部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都会受到来自班级、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恰恰是由于这些影响,它才能在历史和现实中不断地调整和变革。也正因如此,它才不断地被人们赋予新的内涵,进行新的解读,最终形成现在较为成熟的样态。  从源头上讲,我国的班干部制度设计“承袭”了苏联的集体主义教育理念和制度安排,经过70年的发展和转型,它的内涵和结构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对学生和学校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教授,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班主任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方法、行为方式会影响学生一辈子。事实上,只做经师不做人师,或者说没有当过班主任,是老师的一大遗憾。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他通过班级管理对学生施加影响。班级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一、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从理念上来讲,班级管理更多是促进对话交流、协同的力量,形成同心同德的价值观念,拥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