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打磨智慧课堂之“五趣”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省评优课不仅是教师个体精彩的教学水平展现,也是学校教研组团体浓缩的智慧结晶。文章从新课引入、实验创新、模型建构、信息技术、情感体验等五个角度剖析了部分教师打磨智慧课堂的优秀做法。
  关键词:智慧课堂;新课引入;实验创新;模型建构;信息技术;情感体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4-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4.027
  2014年10月,笔者有幸观摩了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优课:《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观摩后收获颇丰,笔者看到了什么是智慧课堂: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教与学的规律之把握、创意之驾驭、及时的洞察以及灵活机智的应对。怎样才能打造智慧课堂呢?有的从新课引入就精心设计,有的通过实验创新多角度展示,有的进行模型建构形象说明问题,有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有的从不经意的知识点引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 以新课引入为先导,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好的引入一定是有情境的,可以是故事,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又增加了化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和探究化学的强烈愿望;也可以贴近生活,令人倍感亲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学习化学。
  下面列举两种比较优秀的引入方法。
  案例1:众所周知,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而阿摩(amon)是古埃及的重要神灵之一,当希腊征服埃及后,就修建了宙斯—阿摩神庙。阿摩庙宇的墙和天花板蒙上一层烟灰。这种烟灰里包含着一些像盐那样的白色晶体,不时散发出一阵阵刺鼻的气味。这种物质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当地人把这处白色晶体称做阿摩神之盐。大家想不想知道它的成分?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阿摩神之盐。
  案例2:这是一张体检报告单,其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偏高,是1.77mmol/L。这个数据说明什么?医生告诉我,说明1L血液里含甘油三酯为1.77mmol。mmol/L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一个好的新课引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不由自主地带入新知识的学习,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化学不仅仅是化学,在故事中可以联想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遇到化学知识,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功底。
  二、 以实验创新为手段,享受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适合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通过做化学实验,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借此来生动地阐述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样既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对知识的再利用能力。
  我们要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对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和创新,让化学实验充满生命活力,保持独特魅力。那么实验怎么创新呢?创新实验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凭空捏造,它需要教师在平时做实验时多留个心眼,能将实验改进一点点,就是创新,比如: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方法可以改进;学生的问题可能会引发思考,进而改进实验等等。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点滴的积累,不断的思考。
  下面介绍两个创新实验。
  案例1:你见过用手拿金属钠的吗?教师从一开始上课就戴着手套,笔者一直很纳闷,直到开始做金属钠和氯气的实验,终于解开了这个疑惑。这位教师用铁丝网盖在一瓶氯气上,手拿金属钠直接在铁丝网上搓,搓下的金属钠小颗粒直接与氯气反应,燃烧发出黄光,生成白烟。只要金属钠与氯气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就能直接反应,这个创新实验像刨萝卜丝,操作简洁,现象明显。
  案例2:矿泉水瓶装满氨气,注射器装水,用针尖戳入矿泉水瓶盖,向550mL矿泉水瓶中慢慢注入0.8mL水,并且注射器不要拔出。注射器注入水后,瓶子马上瘪掉,定性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550mL氨气溶于0.8mL水,定量说明1体积水溶解约700体积氨气;实验结束,注射器没有拔出,避免气体泄露,非常安全。实验设计完美,一举三得。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体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在上课时如何利用实验进行有效甚至高效教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 以模型建构为载体,提升志趣
  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化学家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的“模样”,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建构的方法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想工具,能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讲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观结构时,我们也许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图讨论;也许会播放flash动画进行生动演示,也许会借助一些模型作教具展示。如何让模型显得不那么“高大上”,而是“接地气”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模型的建构进行改进。可以改进建构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模型,加深对空间的感知和微粒间作用力的体会;可以改进建构的材料,用一些常见的日用品当作模型教具,既亲切又能说明问题。
  不妨来看这样两个案例。
  案例1:让学生不借助任何工具,只用小球若干,看能不能堆积出一个立方体。大家都在努力堆积,发现只能堆一层,两层马马虎虎,三层就相当困难,很希望借助胶水或小棍将小球粘连起来。小球好比构成物质的微粒,感知微粒间需要作用力。   案例2:如何向学生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一位教师用有两种颜色的小磁铁来表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钠原子周围放一个红色小磁铁,氯原子周围放七个绿色小磁铁,最终钠失去一个电子给了氯,把一个红色小磁铁移至七个绿色小磁铁一起,于是形成NaCl。返璞归真,几个小磁铁就说清了问题,讲透了难点,简炼、形象、易懂。
  虽然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还是难以理解的,凭空想象只能让学生陷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模型建构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微观现象直观化,启发学生思维和想象,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 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充满生趣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由文字到声音图像,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情感和行动上积极参与媒体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呈现感性化,直观化和艺术化。
  现代教育技术中,视频的功能相当强大,可以课前剪辑、课上拍摄、回放反馈,这需要有教师拍摄和剪辑的水平,正所谓“技多不压身”,通过这个平台让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另外,智能手机的优势也初见端倪,它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使用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有这样三位教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1:在学生做实验时,用ipad拍下一些正确和有典型错误的操作。然后切换到投影,直接用ipad播放,及时反馈至课堂。对正确的操作予以鼓励,对错误的操作进行讨论,得出正确的做法。
  案例2:在课前预先拍摄好学生做实验的典型错误操作,附上生动的语言进行编辑,制作成小视频在课上播放给学生看。虽然是错误操作,但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对自己即将要做的实验,注意事项已经印象深刻。
  案例3:在手机上下载好“茄子快传”的手机软件,课上将学生写在学案上的答案拍摄下来,形成照片,然后打开软件,教师在手机上翻页照片,学生直接在投影上就能看到其他同学学案上的答案。手机与电脑之间无需连接线,电脑与投影之间无需切换,传输功能又快又方便,教与学可以及时反馈,及时点评。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现在的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讲授的知识有效地契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没有突兀的感觉,而是有效教学的最佳配角,只要运用得好,无疑在赛课中是一个很大的亮点。
  五、 以情感体验为目标,妙生情趣
  在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化学知识与能力的陪衬品、附属品,而是化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化学教学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涵盖的诸多教学目标中,最具有价值的,但实施起来最困难的、成效最不显著的,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具体怎样做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一个有正能量的人,一个有底蕴的教师,就能想得到:学生做对了一道较复杂的题目,我们给予教学有关的奖品,既是表扬,又是纪念;由化学知识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和国民生产,改变自己乃至改变世界;给枯燥的化学理论赋予浪漫的诗意,增添一份灵动。
  有教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三个范例。
  案例1:有教师让学生上讲台做一个溶液的配制中“转移”的实验操作,这是很容易犯错的操作,结果学生做对了,当场奖励一个25mL的容量瓶,该学生非常开心。奖品也许并不昂贵,但却很珍贵。它肯定了该学生的细心,是奖品,也是纪念。
  案例2:教师在介绍“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时,提到了氮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提到了袁隆平“一颗种子改变世界”的梦想,由氮肥联想到粮食生产,联想到“改变世界”的梦想,联想到自己能做什么? 让学生知道粮食生产的不易,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这样的联想很自然,教育学生不露痕迹。
  案例3:讲“化学键”也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你想过没?有教师在介绍离子键时,提到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而氯原子得到电子变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连接彼此。好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是给予”。介绍共价键时,提到共用电子对,是原子彼此共用电子,好比“爱是分享”。 化学键的概念也许抽象,化学键的学习也许枯燥,功力深厚的教师让你发现化学也可以很优雅。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孤立进行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科学知识获取过程中,靠点滴的长期积累,才能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像标准中所说,它不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亲自去感受、体验与内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成。
  此次听课令人大饱眼福,看到了最前沿的教学策略和最新颖的教学设计,领略了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以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探究的智慧,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师生智慧共生的一种课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景,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所有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笔者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它需要教师在备课、上课中磨练,在课后反思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卢魏.论化学智慧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38-39
  [3] 梁永平.中学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铅酸蓄电池中硫酸电解液样品采用萃取进行处理,所得试样溶液以硼氢化钾溶液为还原剂,盐酸(7+93)为载流,用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中砷元素.在
文章研究铝箔酸、水玻璃以及聚合氯化铝铁等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高效净水剂聚硅酸氯化铝铁(PSAFC),并考察了铝硅比(A1/Si)、废水p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印染废水的浊度以及CO
以"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为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三一轮复习中。该模式按照"一对二"比例配置课程资源、诊断式教学实现"课堂内化"。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初步评
目的:研究鸦胆子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普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
随着目前经挤的快速发展,对于房地产行业也是在快速的发展。成本的控制是房地产开发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贯穿于房地产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当前如果房地产企业要想在经济市
虽然在整个石材幕墙中挂件只是一个小小的配件,但它却起着四两拔千斤的作用。也可以说在整个石材幕墙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中挂件是最关键的配件之一。但是石材以湿式加强工法或干
以四正丁基碘化铵和单质碘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聚合度的固体高聚碘—四正丁基多碘化铵,测定了其熔点,并对其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讨论了高聚碘中多碘链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A2/O和MBR工艺剩余污泥浓缩过程磷释放的模拟,对比两种工艺磷释放的差别,以及是否合适采用污泥浓缩池工艺脱水,研究表明MBR工艺后期磷释放程度要比A2/O工艺高,但24 h内
《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几乎涵盖了化工生产过程中除化学反应器以外的所有的典型工艺过程及原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质量。在《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教学中摒弃理论教学
研究了利用硝酸作消解试剂微波消解饲料,在赶剩余酸和氮氧化物过程中,添加1~3 mL氢氟酸除去饲料中的硅,得到清澈消解溶液.磷酸二氢铵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