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理法到法理情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国,情、理、法三者的关系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本文通过对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中遇到情理法三者冲突时的解决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通过提出一系列方法进一步协调情理法三者的关系、解决三者的冲突,促成法律的生活化、大众化,纠正法律条文的刻板性、教条性,使法律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 情理法 冲突 协调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千年大国,中国传统法律的主导地位即“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情、理、法三者的关系一直被人们所争论。自古以来,学者们对于国家制定的法律之评价有“尽了天理人情之极”、“通乎人情法理之变”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人以情理来评价以前或本朝的法律,是中国人情理法观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观点中,情理与法之间,依然以情理为核心,法是情理无力到达的地方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规则,在情理与法冲突的情况下,让步的几乎都是法律:
  一、情理司法
  中国古人的情理法观念在古代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以情断狱问题:《论语•子章》记载了孟孙氏时期,曾子的一个学生向曾子请教如何处理案件,曾子告诫他说“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这是我国最早在司法领域讲情的言论。当然,此处情主要指的是案情。由于统治者的政策失去民心,老百姓迷失方向已经很久了,审理案件即使察明了真相,也不要太高兴,而要用一种怜悯之心来审理案件。以情恕的司法倾向,为我国古代官吏所坚持,而且后世作为一种原则而坚持。中国古代不是一个完全法制社会,往往以情来决断罪的大小和有无问题,情被理解为法律的合理性依据。
   唐律已经开始以理来评价法律,情理是中国古代法律的精神。一般认为中国古代老百姓对法律有深刻的理解,因为他们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只要依据情理,就可以对掌握法律的基本精神。汉成帝时,一位大臣朱勃,以前没有从事过司法工作,突然升任廷尉,属员对其能力怀疑。他让属官拿出宿狱由他审理。属员为了试验他的能力,搬出成案,抽去其中处理意见,请朱勃决断,竟然十有八九与以前判决相吻合。属员由此信服,他们后来问他为何如此精通律令,他回答称“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二、情理立法
  从“原情以定罪”到“酌情而立法”,即由情理化司法到情理化立法。情为情状,理为事理,事理与情状有所不同。我们以唐朝为例,对这个问题简单说明:唐太宗对于谋反罪连坐祖孙、兄弟,兄弟处死,祖孙却流配,认为不合情理。按照礼和令,祖孙、兄弟待遇不同,按照礼,孙承祖业,而兄弟分为昭穆;按照令,祖父可以荫庇孙子,而兄弟之间却不能互相荫庇。祖孙情重,兄弟情轻,因此决定祖孙、兄弟连坐都处以没官。这种情理,要求处理也应该有所区别,因利害关系不一致,要寻找一个利害相一致的法律原则。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国家大力加快法制建设进程,道德与法律逐渐分立,许多专家学者奉行“法律至上”原则的同时,对“情、理”更多采取的是否定和漠然的态度。虽然法律条文中对许多行为和现象都已经有具体、详细的规定,但法律中是不可能包含所有的情理和一切应当考虑的因素,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法、理、情的排序是确定无疑的:原则上法律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法律无所不能,法律高于其他的任何社会规范,在社会的调整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其他的规范,比如情、理与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毫无疑问,法律应该是优先的。
  但是,法跟国家的强制力紧密结合的观念的背后往往缺少对法的合情合理性的认识,比如说像有很多的执法活动,如果你完全靠法律强制力实施,这样的法律如果不尽情理,老百姓不愿意接受的话,它仍然可能会很难执行,成为一纸空文。在我国现代司法实践中,法律与情理出现冲突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费孝通在著名的《乡土中国》中曾实例剖析了理法冲突:在乡间,某人因妻子偷了汉子打伤了奸夫这种事例可被认为是“理直气壮”的、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和奸没有罪,何况又没有证据,殴伤却有罪。兼任司法官的县长请教费老如何判定此案,因为这位县长明白,这些凭借一点法律知识的败类在乡间为非作恶,法律却要保护他,而善良的乡下人却要受到法法律的制裁。可见,在传统法域里,理法冲突时,要么理法并重,要么屈法就理,要么以理释法,一般情形下,理重于法。
  当然,现代法官在许多实际判案中,都注重在严格遵循法律条例的基础上,融情于法,极力寻找“法理情”的平衡点,做到公正合理判案。例如,2009年12月9日,深圳机场女清洁工梁丽在机场“捡拾”到一个纸箱,后发现是整整一箱黄金饰品,价值约300万元。后黄金被公安机关在梁丽家查获,梁丽也被立案侦查。2010年9月25日,检察机关按照“疑刑惟轻”的原则,认为梁丽的行为更符合侵占罪特征,因侵占罪属于自诉而非公诉案件,检方不予公诉。此案引发了如何定罪量刑的大讨论,以及对法律、道德、情理如何保持平衡的思考。不可否认,梁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动摇,然而主观恶意、客观危害并不算深,并且梁丽作为一名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清洁工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同情;据报道,社会各界认为此案件在处置过程中,司法机关在坚守独立性的同时合理考量民意和社会效果,受到了民众的赞赏。
  当今我国的法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法律与情理相冲突的方面需要得到更加科学的改善,应从以下几点协调三者的关系:
  1、制定符合情理的立法,建立立法的合理性。
  在立法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现实和人伦、公共的道德准则,这样情理与法的冲突不仅可以减少,而且从根本上实现了情理法的协调互动。但是一定要避免妄想用立法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规划社会移风易俗的急功近利行为。
  2、强调司法中的情理,符合情理才可做到司法公正。
  在今天,法院对当事人的没有严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和公序良俗的协定越发予以重视,这就说明司法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开始重视案件的合情理性。在今后的司法改革中,国家更加注重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其经验,从而提高司法水平,逐步达到司法过程的合情理法。
  3、以情、理释法律。
  我们必须承认,法律制定的再周密,也会有疏漏,也会有未考虑到的情理。解决此问题,首先要在制定法律的时候确定一些原则性的条款,给予法官适当的自由裁量的空间。其次要正视现实生活中的“情理”的存在,在法律的框架内,判决也要讲究一定的事故人情、讲生活常理、叙事无偏漏、分析入情理,法言要听、裁决要中意。
  4、行政执法不仅合法还要合理。
  较之司法权,行政权与民众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经常、直接。在行政执法方面,以往人们更多强调的是行政的合法性。但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也要考虑合情、合理性。我国政府提倡以人为本,提倡提高执政能力,都要以情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基础和前提是情系于人,也可以说首先要以情为本;如果待人无情,就谈不上以人为本。
  5、积极倡导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发展。
  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民间纠纷就不可能灭绝。尤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冲突加剧、法律规则缺漏、滞后,道德失范、社会凝聚力和自治能力低下均导致了民间纠纷增多,这种必然趋势也是不能避免、不可克服的,然而导致暴力、恶性等事件的主要原因又恰恰是民间纠纷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化解。我国司法存在着资源缺乏、纠纷解决成本过高等问题,社会应积极倡导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如协商、调解、仲裁等社会机制的发展,这些机制更灵活,更注重双方的沟通,更强调情理法相融,以此从量上分流诉讼和法院的压力,从质上改善纠纷解决的效果,从而更合理快速地解决老百姓的纠纷。
  中国这种情理法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虽然我国当代“法治社会”以法为基础和原则,但是,生长于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无法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还是会总以法律是否合情合理来评价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情况。通过情理发现法律之上或者法律之外的价值,促成法律的生活化、大众化,纠正法律条文的刻板性、教条性,使法律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才是协调法律与情理冲突的有效方式和我国法律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斐弘. 敦煌法制文献中的情理法辨析. 兰州学刊. 2009年第9期.
  [2]卓泽渊. 和谐社会中的情理法之辨. 桂海论丛. 2005年第6期.
  [3]王献荣. 乡村调解中的情理法及其适用——以重庆市Y县某村人身侵权案为例.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3月.
  [4]姜楠. 情理法的冲突与协调.华章. 2009年第8期.
  [5]李璐娇. 司法公正与情理法关系的协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6]邓建志. 转型期乡村社区情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 宁夏党校学报. 2003年第3期.
  [7]范春莹. 论中国的法律职业化.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3年.
  [8]林五星. 刑事审判的伦理审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年.
  [9]余渊. 法理与法礼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 2010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老年人是四川城市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在不断增加。为做好城市社区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为宗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09年底,四川省老年人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由于犯罪率居高不下,法院无法承受日益增多的案件,造成许多案件久拖不决。面对如此困境,我国应当对现行的不起诉制度予以改革,赋予检察机关对部分案件提前作出处理,不再进入审判程序的权利,以期缓解法院的压力,提高司法系统的办案效率,维持司法机关的正常运转,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刑事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 改革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    一、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
期刊
摘 要 由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特殊性,业主抗辩权的行使常常会妨害业主和物业双方的利益,甚至影响小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最高院的《解释》虽然作了相关规定,但结合实践看,仍需强化对业主抗辩权行使的限制。  关键词 物业服务合同 业主抗辩权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多发,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因此产生的矛盾突出。为了更好地调解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出
期刊
摘 要 在法律上,网络服务提供者可分为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两大类,其侵权责任方式为直接侵权责任和间接侵权责任。在认定两类网络服务的网络侵权责任时,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者 网络侵权 网络侵权责任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识码:A    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界定  在网络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航电子地图产业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都十分巨大。但目前我国的导航电子地图产业盗版侵权现象十分严重,这严重侵害了正版地图商的利益,也严重阻碍了该产业的正常发展。本文从导航电子地图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该产业的现状,进而提出侵权认定的方法,最后提出对导航电子地图的保护要多法并行。通过这些分析,以期为导航电子地图的保护出一份力。  关键词 导航电子地图 侵权认定 法
期刊
摘 要 《三国杀》诉《三国斩》侵犯著作权案,引起关于桌游 法律保护的争论。仅适用著作权法不仅有争议,且保护不全面。应当结合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行政法等多方面来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桌游 著作权 商标 反不正当竞争 行政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杀》诉《三国斩》侵犯著作权案在杭州西湖区法院立案,最终以《三国杀》撤诉收场。这场有关桌游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引
期刊
摘 要 比例原则被学者们誉为公法领域的“帝王条款”,并被视为人权保障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的实质在于规制国家正确行使权力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本文以一个案例作为出发点,对比例原则的内涵,地位,作用进行探讨,旨在为行政执法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合理化。  关键词 行政比例原则 自由裁量权 公权力  中图分类号: DF74 文献标识码:A    案例索引  一审:诸暨市人民法院(200
期刊
作为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选材之一,近年来高延伸凸缘钢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伸率、以及良好的延伸凸缘性能,在汽车底盘结构件、行走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研究开发高强度高延伸凸缘钢项目为背景,在实验室对590MPa、780MPa两个强度级别高延伸凸缘钢进行了研制。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高延伸凸缘钢的发展历程、成分和工艺设计特点、延伸凸缘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延伸凸缘钢的发展方向,重点从钢质纯净度、金相组织和加工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钢板延伸凸缘性能的途径。
摘 要 国家赔偿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对国家责任的肯定与确认,而国家赔偿法则是公民获得国家赔偿的重要的途径,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的具体实行。不加限制地扩大或缩小国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都是对一个法制国家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合法权益的损害。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是国家赔偿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主体、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四个要件。本文拟从四个要件的地位、具体
期刊
摘 要 “送法下乡”实施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整体水平提高、提升空间较大,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和农民对法律态度呈现两面性的特点,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送法下乡 涉农纠纷 法律意识 司法信心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送法下乡实施以来,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基层法制建设也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