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的通识教育本土化硕果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国家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指出,大学要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国内已逐渐被各个大学所认同并付诸实践。但是,如同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所言,通识教育对美国来说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模式”,但对中国而言,却是“一种在异域文化当中发展起来的全新教育理念”。[1]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基于中国国情建设通识教育,实现通识教育的本土化,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张亮教授等撰写的《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一书,正是中国高校的学者对通识教育本土化的自觉回应、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是生根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的重要研究成果。
  哲学是探究世界存在之道、人之为人之本、社会发展之方向以及生命意义之归宿的大学问,[2]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与知识、文明的发展变迁。对于通识教育这样一种“全人教育”而言,哲学亦潜移默化地影响通识教育目标的确定、通识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哲学教育不仅天然地具有通识教育的属性,而且内在地构成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和基石。”[2]20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涉及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以往多散落在诸多哲学家、教育家的著作中,并未形成独立的体系。而作者开启了国内哲学通识教育研究之先河,从纷繁复杂的各类思想、理论乃至国内外各类教育实践经验中抽丝剥茧,明确了哲学通识教育的概念,梳理了历史发展脉络,凝练了相应的理念与内涵,将哲学通识教育的内容整体化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眼前为之一亮。
  整体而言,全书包括了理念、历史和实践三个部分,分别对哲学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内涵、重要国家与地区哲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自身的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详细阐述,涵盖了哲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机制等。
  什么是哲学通识教育?这是作者在书中首先回答的问题。对此,作者主要通过对哲学通识教育与哲学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辨析,清晰地阐明了哲学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简而言之,哲学通识教育和哲学专业教育都以“哲学”为主体,强调人格教育,有非功利性的特征;而两者的不同主要凸显在“通识”和“专业”之间的差异,两者的面向对象不同,哲学专业教育主要面向未来的哲学工作者,而哲学通识教育则是面向非哲学专业的学生。由此,作为“通识”的重要功能,后者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确立对一些哲学基本问题的初步认识,能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独立的认知、反思世界与自我的能力。[2]57而哲学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两者的不同主要凸显在“政治”和“哲学”之间的差异,前者的本质特征即是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重在思想说服和认同;而后者具有哲学教育的属性,重在哲学思维的训练。通过各项比较可以发现,哲学通识教育本质上是哲学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通。作者指出,哲学通识教育即是以“哲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育人教育,使人能“理性地认识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通达地驾驭自我和从容处世的能力与智慧”。[2]23
  明确哲学通识教育的概念后,作者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应该构建怎样的哲学通识教育。全书梳理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港台地区乃至民国时期的哲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概况,并选择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一流大学作为个案进行细致剖析。纵观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哲学通识教育发展之路,无一不是依据本国的国情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一方面充分说明了对哲学通识教育进行本土化改造是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对我们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哲学通识教育也提供了有益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哲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印证了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尽管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塑造“完整的人”,但在不同国家,“完整的人”所具有的内涵是不同的[2]33,哲学通识教育要培养的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健全人格”[2]234。比如,美国的通识教育目的即是培养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美国公民。哈佛大学哲学通识课程的设置鲜明体现出了对“自由、宽容、民主、平等、个人主义”等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视。[2]116由此,作者提出了我国哲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主流价值观相符合,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公民”。“世界眼光”,是指能“全面了解世界文明及其哲学精髓,形成理性的批判认识态度和全面的哲学素养”;“中国灵魂”则是指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国人特有的哲学和精神世界,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旨趣”;“现代公民”则强调“能够正确地认识现代社会,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2]33
  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了哲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标准,包括课程体系的规划、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评价方式的选择等,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这也在事实上成为哲学通识教育实践中的发展主线。作者也并未停留在理论与历史层面,而是围绕培养目标,将近年来的自身实际探索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凝练,详细阐述了如何将这个培养目标落实到教育实践层面。
  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而言,哲学通识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套以“哲学素养培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者设计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哲学经典导读—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课—高水平通识课”的哲学通识课程体系,将哲学素养的培育贯穿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过程。[2]35而对于当前哲学通识教育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作者并没有回避。在客观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在对照哲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内涵后指出,哲学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原则应该包含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现主流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批判性思维训练,树立世界眼光等;[2]246-252而哲学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则要呼应哲学“爱智慧”的本质,以智慧启迪为重,构建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形成过程性、激励性的考核方式。[2]260-268
  对于当前正兴起的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高等教育領域的热点议题,作者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做出了积极回应。慕课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影响空前广泛,已成为世界众多高校研究和应对的新生事物。[3]作为国内高校慕课制作的早期“试水者”,结合已在Coursera、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国内外著名慕课平台上线的3门哲学通识课程的情况,作者将如何把慕课与哲学通识教育发展深度融合的经验娓娓道来,帮助从事哲学通识教育的工作者们能够从容应对这场教育信息化浪潮带来的冲击。作者分析了慕课对哲学通识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认为慕课更多地带给了中国哲学通识教育迈上国际舞台的机会,且其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与哲学通识教育强调启迪智慧的本质相契合。只要通过前期调研合理确定慕课选题,以主讲教师为中心强化慕课建设的过程管理,重视慕课上线后的后期运行,则哲学通识教育的担纲者在慕课的舞台上大有用武之地。[2]275-280
  当前,哲学通识教育正在大学中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本书的出版也是恰逢其时,为各个大学开展哲学通识教育乃至通识教育提供了参考和指引。现今是哲学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篇章开启之时,相信假以时日,必然开出遍布中国大地的哲学通识教育本土化的累累硕果。
  注释
  [1]理查德·莱文.通识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
  [2]张亮,孙乐强主编.哲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历史与实践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7.
  [3]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
其他文献
导读一般指用浅显的语言文字简单介绍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给一般读者以阅读指导。显然,陈洪先生的《六大名著导读》却不止于此。此书专注于揭示小说浅俗表面下的厚重,用生动简洁的文字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写作手法进行文化寻根,真正做到了深入与浅出的统一。  《六大名著导读》(以下简称《导读》)本是南开大学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的讲义,后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整理出版成书。能亲听名师教诲固是人间美事,
期刊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既是国家在新时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也是国民普遍的精神诉求。在国家重视、社会认同和民众参与下,“全民阅读”在今天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热潮。“全民阅读”推广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民阅读”推广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由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先生,与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徐雁教授联合主编的“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丛书”,适时地将备受人们关注的阅读话题,分
期刊
只要是敏感的读者,就不难发现,最近若干年来,中国文坛出现过一批文体界定比较尴尬的体量不那么庞大的长篇小说。以长篇小说为唯一奖励对象的茅盾文学奖明确规定,只有那些字数达到13万字以上的作品方才有资格申报该奖项。这就意味着,13万字成为长篇小说的字数底线。只有满足了字数13万这个条件的作品,方才可以被看作长篇小说。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是,尽管茅奖关于作品字数有着明确的规定,但看一看那些实际上的获奖作品
期刊
一部名为《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下简称《人类简史》)的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科书,在2014年译成英文不到3年,迅速成了全球畅销书,如今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2016年,尤瓦尔·赫拉利(YuvalHarari)又出版了英文续著《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以下简称《未来简史》),继续以漫画式的写作风格,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宏大叙事,掷地有声地讨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不平等问题。在全球中产阶级迫不及待进
期刊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德性与制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首先是由于它的问题意识强、抓得准。诚信问题从古至今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在今天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时,建设中国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的问题,尤其重要和迫切。这本书突破了以前人们往往把道德和法律割裂开来的局限,运用唯物辩证法,从德性与制度联系的层面,紧紧把德治与法治结
期刊
在中国现代学者中,宗白华是为数不多的曾对技术问题进行过比较深入思考的人。技术有着与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技”字与手有关,篆文为手握杆子,《说文解字》释为“巧也”,意为手借助工具巧妙用力。而英文技术“technic”之希腊字义也有“手”的“巧妙”运用之意。而通过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人的手的功能也得到延伸和扩大,最终不仅改变了外在的自然,同时也改变了内在的自然,而这正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对
期刊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文简称《讲话》)发表至今已整整75周年。70多年后的今天,除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审视、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经典文本和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讲话》仍然闪烁着重大的思想价值、理论价值,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于今天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和文化建设、振兴仍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民间立场与平民价值观  《讲话》产生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当
期刊
地方志全面集中地记载一个地方的信息,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文化典籍。秉承对地方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并发展保留和提供更多的史实资料,使得方志在现代学术视野下保持生机活力,是值得编辑去尝试的工作。  地方志是我国重要的典籍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地方志全面记述一个地方自然风貌和社会人文的基本面貌,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被称为“地方百科全书”。我国有2000多年的修志传统,地方志的编纂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
期刊
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我有一个很下里巴人羞于启齿的个人评判作品标准:好看。细思起来,这个“好看”其实融合了个体的阅读审美,倒也有一定的道理。常年的阅读浸淫,如美食家对食物的品味,只需一箸,五味分明。当拿到王旭东先生邮寄的请“雅正”的《复调婚姻》,我内心闪过一丝怀疑,爱情婚姻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也是每一部作品不能少的最提味的“作料”,然公然以“婚姻”作为作品题目的,反倒不多。盖因人人都写,人人都经历
期刊
《邢福义语言学文选》分为上下两册,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单独来看,每一篇文章都各有特色,新见迭出;统摄全书,朴学之风浓厚,思想见解深刻。  立足本土语言事实,理论创建特色鲜明  (一)充分利用中国境内丰富的语言资源,结合各层级语言事实,深入探求语言结构及运用规律,深刻诠释规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一部分的文章,选题之新颖,思路之清晰,安排之巧妙,例句之妥帖,论证之严密,结论之准确,无不让人赞叹,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