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1996~2001年的住院病人,均经CT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1],经头颅CT排除与神经功能缺
【机 构】
:
哈尔滨市中医院·,哈尔滨,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哈尔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1996~2001年的住院病人,均经CT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1],经头颅CT排除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的低密度改变,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出血和脑囊虫病例.无昏迷及意识障碍,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男97例,女53例;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36岁;病程6h~1W;其中有糖尿病史的23例,高血压病史的18例,冠心病史的12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的68岁,年龄最小的40岁
其他文献
针对现代化企业中机械设备复杂性和多样化的发展现状,构建了一种离线式的网络化设备点检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构架和工作流程,重点描述了系统中各层的设计和关键性技术。该系统将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采用三层C/S结构的系统架构,在建立网络化远程诊断和设备点检体系的同时,将设备管理与底层数据采集有机融合,为企业成功开展设备监测提出了详细的实现方案。
提出基于用户查询行为和查询扩展的信息检索模型,给出了设计思想及其算法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信息检索性能,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为解决异构CAD平台间的三维模型转换和共享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特征模型的集成转换和共享方法。该方法通过集成转换工具实现异构CAD平台的专用模型文件与共享中间文件的转换。首先建立特征模型,分析其信息构成及表达方法;研究了模型文件转换中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CAD平台应用层的几何元素标志方法及标志转换方法;最后设计了集成转换工具的结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编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证据理论是处理不确定问题的重要方法,但在现实中不同来源的证据往往存在相互冲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讨论了D-S证据合成规则存在的问题和相对于其他合成方法的优势,提出了评价合成规则融合效果的指标,重点对几种证据合成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其特点与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在阐述一般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只有具有合理的知识框架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大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3D网格物体鲁棒性盲水印方案。首先将3D物体模型转换到仿射不变空间,抽取三维物体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生成一个一维的离散信号;将该离散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改变其高频系数以嵌入水印,然后经过小波逆变换生成带水印的3D物体模型。在仿射不变空间下,实现了3D物体模型对平移、旋转、比例变换的鲁棒性,采用小波变换使3D模型具有很强的水印不可见性以及一定的噪声鲁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
在深入研究网络异常行为及异常检测系统相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NB分类方法的网络异常检测模型,并详细论述了该模型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从混沌动力系统的基本定义和性质出发,给出了Logistic等典型混沌动力系统中周期k周期点的存在将导致周期k"密钥"和"拟平凡密钥"现象存在的广义解释;同时提出了几种克服该现象的实用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这些方案实时有效,实用性强。
为克服BP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小的缺点,同时为减少样本数据维数,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遗传神经网络方法。通过降维和去相关加快收敛速度,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利用自适应学习速率动量梯度下降算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准确性和收敛性方面都优于BP算法,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检测率和误报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