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davi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繁荣县域文化,发展县域经济,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发展县域文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文章从文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问题。
  【关键词】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县域文化属狭义文化范畴,指的是人们在从事政治、经济和精神等活动时创造的具有县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精神、民族艺术、心理情感、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的总和。我们所指的县域文化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情为依据,以开发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建设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从实际情况看,区域经济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因此近年来,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同,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有些地区抓不准文化产业工作的切入点,找不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理不清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实际建设效果不佳。因此,必须积极探索解决当前县域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用新的思路和办法不断促进县域文化发展与繁荣,大力提升县域软实力,才能真正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文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
  当今社会,文化与县域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谁注重县域文化的发展,谁就会在县域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首先,文化品牌是扩大县域知名度的重要名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可以凝聚商气、人气,对地方发展作用很大。国内外很多地方,其历史文化、名人名事、地方特产、旅游名胜,都已成为其代名词和地方名片。靠这些地方名片,甚至能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解决发展、就业等诸多难题。
  其次,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的增长点。以粗放型发展为代表的旧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集约型、环保型发展方式开始兴起。陕西省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文化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文化精神是跨越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和熏陶,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具有不同的精神品质。培育优秀的地域文化,培育公民良好的文明素养,以先进的文化精神来引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最后,文化素质是和谐发展的新动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聚集各种发展要素、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新动因,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而我国的县级单位恰恰是财力薄弱的地方。除了东部部分县市财政实力较为雄厚外,大多数县财政都不宽裕。有的县一年财政收入还不到5000万元,即使每年将财政收入的2%用于发展文化产业,也只有100多万元。资金成了制约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基础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缺乏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多功能、高档次的现代化标志性设施,能够举办不同类型文艺活动,同时又具有商贸等多功能的复合性文化场所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资源稀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条件。县域不是文化生产和创意中心的现实决定了县域文化产业是一种资源依赖型产业,文化资源的数量与禀赋对县域文化产业影响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我国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国土辽阔,文化资源密度并不高,资源的稀缺性在县域范围内表现的更加突出,大多数县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不足以成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
  (三)文化人才短缺:我国县域人才匮乏,高层次的人才比重低,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比较低,优质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据估计,农村人口外流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数的86.3%,外流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高于留守人口。这种现状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人才、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由于资金不足方面的原因,造成激励措施不到位,现有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高,文化原创能力降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被削弱。
  (四)文化市场狭小:县域文化产业市场狭小。县域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先天的局限性,那就是市场狭小,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低,恩格尔系数高,老百姓的大部分可支配收入都要用于基本生存需要以及子女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用于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很低,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加之文化经营者市场风险意识淡漠,市场开拓能力弱。缺乏市场意识更是当前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五)文化产业面临新的挑战:首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新挑战。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纸质媒体产生巨大冲击,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电子媒介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特点,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的思维将更加开阔,思想观念更易受到影响,文化由单一走向多元,互动性更加明显,对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强势竞争的新挑战。当前,国际传媒娱乐业已经形成大型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国内也相继组成大型文化集团企业。相比之下,欠发达地区在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抵挡大型文化企业的重大冲击。面对激烈的竞争,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任务艰巨。最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文化体制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改革将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改革付出的成本也会很高。但是,现行文化体制不改革,就不能从根本上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县域文化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否适应改革形势,也成为其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实现四个转变,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1、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文化产业 ,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十七大中共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绝非权宜之计。发展文化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然而,传统的文化人 在感慨 决策巨变 的同时 仍旧依偎在文化事业这把意识形态的保护伞下“等靠要”,捧着金碗讨饭吃。尽快转变观念,已成燃眉之急。
  2、调整理论坐标。实现从事业“一元”向产业“多元”的转变。文化历来被认为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是上层建筑。实际上,文化是意识形态、经济、文化自身三律合一的综合体,不仅具有精神价值,还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产值已仅次于汽车工业。而世界第一大产业则是旅游业。入世后,在我国已登录的德国贝斯塔曼、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等资产逾百亿美元的文化产业集团,都把我国作为一个大市场来开发。活生生的事实,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对传统理论进行创新。只有明确理论坐标,实践才会有根基、有方向。
  3、变更体制基础。实现从管理向经营的过渡转变。传统的文化供给制,使我们特别注重内部的管理;改革开放后,经营又被认为只是赚钱,而对无偿服务的公益事业不屑一顾。面对国内和国际文化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各种文化单位和实体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大的变革,为各种文学创作、文艺演出、文化事业等文化经济活动寻求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没有这样的综合职能,就很难建立具有很强适应力的市场模式,在竞争中取胜。
  4、政府职能实现从微观管理向中观、宏观支持和保证转变。
  加入WTO后,文化产业运作严格依照有关规则和国际惯例进行。就现状而言,我们与国外并未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明显弱势则在投入不足上。低投入抗争国外高投入的竞争几乎是不可能的。加大投入力度由此成为政府职能之重。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将会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落到实处。
  (二)从实际出发 ,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
  1、找准定位,积极打造县域文化品牌。找准文化定位是推动县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县级行政单位绝大多数是农业经济占主体,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这种现状决定了县域不是文化生产中心,不是创意中心,也不是文化生产要素集散中心,而只能是文化生产和创意中心的边缘地带,是增长极的外围。这种二元结构决定县域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可不必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末端和下游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精心选择突破方向,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这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2、抓住特色,培育县域文化“拳头”产品。要培育县域文化的“拳头”产品,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优势确定特色项目。其次,要做大做强,努力形成规模效应。搞民间文化,就要集中开发,形成县域文化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搞旅游,就要连线成片,形成一个能够留住人的旅游圈。再次,要提高档次,建设一批能够集中反映和浓缩县域文化的标志性工程。
  3、挖掘潜力,推出县域文化“土特产”。要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积极开掘、发挥各地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本县本土,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和扶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形成县域文化的“土特产”。
  4、开阔视野,破解县域文化发展“四大瓶颈”。县域文化发展的“四大瓶颈”分别是资金瓶颈、资源瓶颈、人才瓶颈和市场瓶颈。破解这“四大瓶颈”是发展县域文化的重要保障。
  第一,资金瓶颈的破解。
  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基本载体,也是发展文化产业最便捷、最有效的切入点。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之一就是走项目牵动之路。项目是纲,纲举目张。不少县发展文化产业缺少资金这是事实。但这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缺的不是钱.而是好的项目。资金是当代经济中最活跃、最易于流动的生产要素,哪里有更高的获利机会资金就会流向哪里。关键是你有没有“钱景”诱人的项目。有了好的项目,不愁没有资金进来。其次要提高投资成功率。就产业属性来说,投资文化产业比投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风险更大,不确定因素更多。这就要求重视投资质量,尽量避免失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实现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县域本来就缺少资金,如果搞了几个项目不成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金,而且也打击了基层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形成资金匮乏与低速发展的恶性循环。
  第二,资源瓶颈的破解。解决县域文化资源瓶颈,首先需要摸清家底,统筹规划,高效利用现有资源。除了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还要培养一种资源发掘和利用的特殊本领,这种特殊本领的核心就是“整合”。资源整合能力是一个地方和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缺乏资源整合能力,只局限于各自利益的“小农式”的封闭经营能力,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产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这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尤为不利。因此,要善于珠联璧合,把零星、分散,聚合性差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要善于小题大做,把规模小、实力弱的资源做大做强;要善于点石成金,在非文化资源中发掘文化内涵,或者添加文化元素,使其变为文化资源。
  第三,人才瓶颈的破解。解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问题,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除了用好本县已有的文化产业人才外,还要在“巧用”上下工夫。首先,要巧用民间人才。一个县总能找到几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他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像草根一样顽强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加以包装、打造,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大有可为。要充分利用民间人才,就必须认真摸底,对先有的民间艺人编造成册,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生存和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其次,要巧用闲置人才。积极鼓励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村闲散劳动力参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既是高端人才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县域要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文化产业,为增加收入和提供就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次,要巧用其他产业人才。最后,要巧用外域人才。
  第四,市场瓶颈的破解。突破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瓶颈不仅要努力适应市场、规避市场风险,更要有一种新的思维、新的视角看待市场。首先,与其被市场牵着走,不如做市场的引领者。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是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关键是适应当地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避免无效供给。从需求角度来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县乡居民的文化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次,与其被动遭遇市场风险,不如化风险于未然。所谓化风险于未然,就是要把大量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再次,与其固守本地狭小市场,不如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县域文化市场狭小是其先天不足,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志划分市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小可萎缩至零,大可扩张至全球,关键看市场拓展的能力有多大。这就要求树立大市场意识,在提高市场营销、拓展和竞争能力上下工夫。
  参考文献
  [1]何保国.浅谈发展繁荣县域文化[G].创造,2003,(3).
  [2]柳素萍.破解县域文化建设人才困局之思[G].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3]施博远.文化建设在县域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G].现代企业文化,2010,(18).
  
  
  作者简介:邵烨,女,(1982-),陕西省陇县人,中共咸阳市委党校,管理学学士,讲师,从事经济管理等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中共咸阳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用于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岁阑尾炎患者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
最近,一位新皇帝突然大驾光临了我们家,这是一位独断专行的暴君,他一进家门,我就按照他的指令,上窜下跳地忙乎开了。这位暴君就是iPad,像天下所有的皇室成员一样,只不过是个
期刊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结合油田企业主导社区物业服务处工作现状,从物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等方面就提升服务质量的途径阐述了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 油田企业;物业服务;质量管理;途径  1 绪论  1.1 物业服务质量  “服务”二字概括出了物业企业的性质。物业服务的宗旨就是为物业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专业服务,集管理经营于服务之中[1]。其日常运行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物业的管理,二是对人的服
摘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人,大学生也应如此。同时,大学生实践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提出我国当代大学生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学习;问题;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重在培养大学生的
目的:研究C T与M RI在脑梗塞诊断上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检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1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送医后采取CT和MRI检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四川省作为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的经济和人口大省,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因此,对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和作为四川省“十三五”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四川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