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苦寻课之“魂”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魂,焦点,教学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31-05
  为参加全国大赛,我经历了“独上高楼”的苦思苦寻,经历了同伴们的互助激励……辗转反侧、深思拼搏,终于明白了一堂课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教学资源与方法的堆砌,而是历史的聚焦、灵魂的注入和智慧的升华。
  “一句话,一程冲”
  九月下旬,“敢不敢参加10月份全国说课比赛啊?”常州市教研室单怀俊书记的一句话让我既欢喜又惊讶,不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无知者无畏,居然忘记了离比赛已经不到一个月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敢啊,太感谢给我这样的机会了!”最后我们商定在我去年底上过的公开课——八年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放下电话后,静心反思,才发现当初满意的东西,现在再看,问题不少,一切还得从头梳理!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三课的内容,是革命先辈为探索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执着追求、不懈奋斗、勇于献身的过程。自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中历经三大重要历史事件: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长征。这三件事为今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方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在的八年级学生不仅好奇心强,而且知识面广,本课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大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历史故事可由学生来讲。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形动”的基础上,推动其“心动”“神动”,强化其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感悟。
  数昼夜的“冲锋”,“作品”就按这个设想浮出了“水面”:
  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体会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和艰难曲折是本课的主要目标。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真正的艰苦体验,因此通过一系列历史图片、视频、故事、歌谣使之身临其境,钦佩第一枪的胆魄、感慨第一步的智慧等情感才会自然而生,进而养成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气质素养。因此,笔者在继续运用原来的情景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更有渲染力的篇章式,并增加学生的参与,以提升他们自主的情感体验和历史感悟。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心灵触动
  提出问题:有一座城市,它被称为英雄城,“八一”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这座城市是哪里呢?有一段历史,被称为不能忘却的纪念,被英雄城的人民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段历史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尽快使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气氛,同时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本课形成一种期待,从而以饱满的精神进入本课学习。
  2.情境教学,再现历史
  第一篇章:沉寂黑夜的枪声——果敢、意义深远的第一枪
  创设四处情境:
  情境一:牛行车站。
  情境二:当年南昌起义的指挥站——江西大旅社的旧式钟表前。
  情境三:五尊雕塑的面前,介绍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情境四:八一军旗和江泽民题词石碑,军旗升起的地方。
  提问:南昌起义的基本要素、革命阶段特征、起义领导人智勇双全的故事、南昌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获得情景感受,并有情感体验与心灵震撼。
  第二篇章:乌云深处的亮光——富有智慧和特色的革命道路的第一步
  设置四个学生活动:
  (1)历史事件概括。用一句话概括秋收起义的时间、人物、结果。
  (2)分组讨论,问题探究。为什么毛泽东要由进攻城市转向进军农村,并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
  (3)图说历史(大型油画《井冈山会师》)。
  (4)分享井冈山红军歌谣,感知精神。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获得情感体验,有不一样的情感氛围,感慨革命道路第一步的智慧,也看到了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播撒燎原的种子。
  第三篇章:阳光总在风雨后——艰难的历程、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创设情景:重走长征路,共筑民族魂。
  板块一:重温历史(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要素)。
  板块二:见证历史(重点、难点。由学生讲述长征的故事,讨论“长征之最”)。
  板块三:感悟历史(难点。回忆与比较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大的“节点”,引导学生体会长征所反映的革命艰难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长征是逆境求生,体会长征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历史责任感。
  3.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学生活动:分享资料,再悟历史(通过感知一位重走长征路的军人、作家魏巍、美国作家斯诺、毛泽东[中的长征来感悟:“我[中的长征是什么?”)。
  设计意图:既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背景音乐《七律长征》中进一步情感升华,进而自觉形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魂在哪里?”
  在《七律长征》的音乐声中,键盘敲完以上设计的最后一个字,已经午夜了,我依然兴致勃勃,心中激荡的情绪是那种刚完成一件作品时的兴奋。这样的课应该很出彩了吧?明天单书记、教研组的同事们都要过来验收,能满意吗?
  “一个人?一群人哦。”
  “听完之后好像感觉很平淡,没什么特别之处。”
  “每一环节都好像是分离的,听起来不顺畅。”
  “详略不分,平均用墨。看不出重点。”
  “结构不完整,缺少评价效果。”
  “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
  教研组的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问题。
  “说说你的思路吧!”单书记说。
  “我……”有什么好说的呢?发现自己越说越没有底气,明明想走情感路线的,可是自己一点情感也没有。设计时只顾着各个板块内部的顺畅,却一点也没有考虑到串联时的自然过渡。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主线,结果思绪很乱,语言很散。“唉!”我暗自叹气。   “你有没有想过这堂课的‘魂’在哪里?”
  “魂?”我一愣,一直以来都侧重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结构的新颖性,从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这个问题。的确,我的这个设计少了灵魂,一个让人兴奋、让教学有生命的聚焦点。
  “要做到发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必须找到课魂。”
  可是,课的灵魂在哪里?这节课虽说是我一个人“出]”,却有着一群人的担当和支持,寻找课魂之路开始了。
  我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各种资料,在第一稿的设计中,虽说在篇章名称上体现了情感曲线,但在内容的设计上指向不明显。我找出了三个关键词:南昌起义、井冈山和长征。没有八一南昌起义,就没有新型的人民军队;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就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没有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就不会保存革命的火种。
  关键词明确了,修改方案油然而生:
  1.为了突显南昌起义的必要性,导入部分进行重设
  一、导入
  出示两段材料:
  材料1: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性质的变化
  材料2: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的艰难处境
  引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共产党人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大革命失败后的格局,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处境,使学生感受南昌起义出现的必要性。
  2.为了突显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第二篇章补充了俄国和中国国情的材料
  材料表明俄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城市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和中心,中国则远未达到这个水平;农民问题对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强烈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特殊性和意义所在。
  3.完善结构,增加了作业检测。
  (1)通过歌谣按时间顺序梳理本课学习过的历史事件。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并为第三单元做准备。
  改到这个地步,虽然逻辑上流畅了很多,但是怎样才能浑然一体?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好像还没有摸到门道。课魂似乎离我很近,又似乎很远!
  “一封信,一扇窗”
  于是,我给华东师大的聂幼犁教授发了邮件,向他表明了我的困惑。聂教授认真热心,马上就回复了。他把我的设计形容为“一地珍珠”,这个比喻既肯定了有很多优点和亮点,也指出了其中的关键缺失。建议如下:
  1.本课的课题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应当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变为“星星之火”的局面?什么是“星星之火”?为什么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的情况如何?长征为何成功,使其变成了“火炬”?其精神是什么?
  2.本课的核心“过程与方法”是围绕使学生理解以上史实,感受和感悟“明国情、顺民心是中共胜利之本”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科学政治、军事思想和“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重要内因”来设计的,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来确定“重点”和“难点”。
  聂教授的来信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这堂课的魂不就是本课的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紧紧围绕这个课题,向学生解释清楚,特别是什么是“星星之火”,为什么会形成“星星之火”,为什么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不是已经“燎原”?燎原的情况如何,长征是怎样使其变成“火炬”的?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这些关联说清楚、说明白,这就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更是最核心的内容。而之前我一直认为这些是情感体验和发展,其实是应该达成的目标。
  终于想明白了!第三稿,在临走前48小时开动——
  教学立意: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血泊中对革命道路进行艰难探索,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头。但革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共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着,并开始了走向“燎原”的征程。
  教学目标:大致知道: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初步理解:南昌起义的必要性,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红军长征的艰巨性。
  略有感悟:明国情、顺民心是中共胜利之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革命的思想保证,“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重要力量。
  教学重点:“星星之火”——即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经验和教训。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过程:
  导入:(同方案二,略)
  教学第一环节:星星之火的断然积聚和重挫
  1.创设情景图说“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图片。这两场起义结果如何?
  3.两段材料。提问:中国革命的主攻方向在哪里?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
  4.星星之火的典型代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图片。学生图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历程。
  5.两则材料巩固说明:中国革命探索出的新道路新在什么地方?
  6.1928—1930年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示意图,得出结论。
  7.前四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的数据对比,说明什么?
  设计意图:认识“星星之火”的形成、发展和挫折,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星星之火”,为什么会出现“星星之火”,为什么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第二环节:“星星之火”的智慧及红军精神
  创设了情景“重走长征路,共筑民族魂”。
  板块一:重温历史:长征的数字故事。
  板块二:见证历史。
  板块三:感悟历史:长征精神。   延伸:“我看长征”。
  设计意图:感知“星星之火”的智慧,感悟“星星之火”传承的精神。
  课堂小结:讨论:“星星之火”有可能“燎原”吗?
  说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这是对本课内容的小结,也是对知识的拓展和升华。
  老师总结:推出八个大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问答法、图示法、讨论法。2.教学策略:坐实第一、二环节,再设置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加以引导或者变成课后的探究题。
  “一座城,一种情”
  江西,南昌。飞机在昌北机场降落的那一刹那,莫名的好感涌上心头。英雄城,我来了!
  我所住的房间正对着赣江,令人心旷神怡。好,就感受一下红色之都的魅力吧,也算是比赛的预热。八一广场,八一大桥,八一大道,八一公园,八一中学……都是为了纪念85年前那场石破天惊的历史——南昌起义,我驻足纪念塔前,仿佛听到了打破沉寂黑夜的枪声,看到了奋勇激战的场面和这支军队在八一旗帜下,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
  历史,当它如真实场景般扑面而来时,心弦就被触动了。我的情绪在感动中酝酿着,爱上这座城市,感触这段历史,感动这种精神。这不就是我一直希望能让学生感受的吗?只有让学生经历历史发展的逻辑,才能让历史触动心灵。我的课能吗?
  “一次课,一个理”
  从9月23日到10月23日比赛,整整一个月。一个月,我三次备课三易其稿;一个月,我的教学理念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王国维在《三境界说》中分析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此番苦寻历史课堂之魂,不正是在努力追求通透圆融,已臻化境的第三境界吗?!
  回想过去,过分追求方式的多样化、结构的新颖性,而忽略了历史教育的本质。正是这一个月,敦促我在教学理念上从一个方向转向了另外一个方向:教学是否真的从学生出发?学生的学习是否真的有效?思维的深度是否真的达到?教学是否做到了化大象于无形?解决这些重要问题,“课魂”的理解和提炼是首要的,即统摄一节课的“焦点”所在。本节课,正是抓住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中心,教学所要达成的诸多目标才有了“灵性”,各种资源与方法、手段的使用才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展开才有了“方向感”与“弹性”。
  “课魂”,似乎是飘渺的,但确实是实在的,是追求和探索的结晶和体验!
  【作者简介】赵霞,女,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其他文献
摘 要姚名达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专攻史学史。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他的学术方向转变,将时代使命、社会责任、学术探讨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融贯为一,他开始与爱妻黄心勉一起开展妇女解放运动,后又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战问题的研究,他运用唯物论从史理、学理上论述“国难”的由来,研判抗战形势的变化并提出应对之策。1942年6月日寇进攻赣中赣南,他率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奔赴前线,遇敌被围,壮烈牺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为探寻这一论断的历史依据,本刊特邀请三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深入阐述。张献忠的文章重点探讨了明代“宗藩体制”下的对外关系,从实践层面论证了“国强必霸”的逻辑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同时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习近平“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是对古代中国外交原则的批判继承;臧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文本解读,逻辑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03-0016-04  历史教学自然要关注历史文本解读。然对此似乎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文本解读理解成照本宣科,因此用新课程是“用教材教”的帽子来否定之;二是将文本解读误当作汉儒注经,认为逐字逐句,枯燥乏味,投入既大,又收效甚微;三是貌似文本解读,其实文本既偏离,解读更错谬。笔者认为,文
摘 要 一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动员体制初步形成。在强大国力支持下,美国政府在舆论、人力、财力、经济、后勤等重要领域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充分挖掘了美国的军事潜力。随着战争的不断发展,战争动员本身已经上升为国家制度,它不仅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也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领域的重大变革,产生了长远的历史影响,对美国成为军事强国,获取全球霸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一战,战争动
我对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老师还是有情结的,这不仅有一般的中学历史学习的经历,还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接触了历史课标的修订工作。2007年,也就是10年前,我应邀参加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与中学历史教师和教材有了较频繁的接触,并且前后经历了若干年的时间。当时教育部邀请我做历史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我有些踌躇,因为我一直在高校,所从事的工作离中学历史教学比较远,没有中学历史教学的经验,缺乏感性认识。
[关键词]年收入,财政收入,高考研究,命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5—0020—03    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的历史部分选择题比较难,其中第14题的题干和选项都值得进一步推敲。原题如下: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 连年战争使农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袁世凯,历史本真,以史为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5—0056—05  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要求是,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课知识容量大,且辛亥革命作为初中的教学重点,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单元,时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0457—6241(2013)15—0032—05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为基础。  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既有即时的,也有长期的;既有由单个教师进
【关键词】动机,效果,青苗法,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0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1—0041—04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学情调查,学生普遍对历史上改革的成败得失缺乏确当的理解,遑论关照现实。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有二:一是改革模块的文字表述相对抽象笼统,缺乏事件的细节,难以使学生对具体的改革措施有深刻的理解,进而难以产生历史现场感;二是对改革成败得失的评价缺乏
[关键词]初中历史,板块教学模式,构建,常见模式,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64-03  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已引起了历史教学工作者的忧思。究其根源,就是历史教学对文本的处理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和高效的实践探索。如果不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很难让广大教师走出情节问答式的教学误区,而高效率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