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薄磨削下磨屑形成机理探讨

来源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极薄磨削的工艺性试验和对砂轮表面形貌检测的基础上,分析了磨粒刃与试件表面的作用关系和材料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状态,给出了磨粒刃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极薄磨削下单颗磨屑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其他文献
论述用高速DSP系统实现运动带钢焊缝识别的硬件构成、软件流程以及焊缝识别的具体算法,这种识别方法是可靠有效的,能将焊缝与带钢表面的锈斑、孔洞、重皮等区分开来。
稀土钙钛矿型氧化物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研制中十分有应用前景的阴极材料,就这类材料的超细粉体制备、电阻率、热膨胀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采用浸渍涂覆和功能陶瓷烧结方法,在固
对TiC-50Nb钢结合金的相界面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相界面结合状况。研究表明:Ti,Fe在相界面层具有成分梯度;适当增加Mo元素含量,可在TiC,Ti(C,N)硬质相周边获得包覆层组织;RE呈球状稀土化合物形式存在于TiC/钢
在全面分析手指关节运动与其操作物体间的运动学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普遍适用的多指手的协调运动方程和运动约束条件。
依据叶片型面砂带磨削精加工的加工精度和砂带接触轮与叶片型面的最佳接触条件。提出了叶片型面五坐标动砂带磨削的刀位点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亦适用于对其他复杂型面的砂带磨
在讨论冗余磁盘阵列的故障容错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设备故障对RAID系统可靠性,其平均持续正常工作时间和系统在线修复设备故障容许的平均间隔时间的计算机结果表明,只要在一定的容许
采用快速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议(FTIR)对不同煤种及其灰渣的光学吸收指数K进行了测量,进而利用这些数据以及Mie光学理论计算得到了火焰辐射传热计算中所必须的重要参量--颗粒的散射和吸收有效因子
运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GdFe2在氢气吸收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GdFe2在300K吸收氢气后体积膨胀,但无结构变化,形成C-GdFe2H4.1合金,在300-500K之间形成非晶态合金a-GdFe2H3.0。在523K以上,则分解成α-Fe和GdH2两相。从氢化物的
根据激光水下通信的要求,提出一种实时采集图像的方案,视频信号经数字化后,以视频速率实时写入帧存储体中,然后经接口送入计算机内存,主机可以与帧存交换数据。采集的图像或处理后
采用扫描电镜下原位拉伸的方法,观察了纯铝单晶中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晶体的滑移以及剪带状分叉的主要特征,建议韧性金属材料中的剪切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宏观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