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要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利用文本,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积累、写作运用结合起来,不拘形式进行读写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兴趣;教学策略;读写结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定了“大语文”的理念,其理念强调综合效应,要求听说读写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只有二者兼顾,才能互相促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解决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有一定的写作经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畏惧写作文,一听到“作文”二字就头疼。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其对写作充满信心呢?作为教师,又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点探讨和研究的。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大多都是经典之作,不乏名家名篇,自然就有许多典型的作文范式。高年级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如借物喻人的《白杨》、借物寓意的《落花生》,还有写得生动优美的《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运用这些文章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很有好处。有的还是选自古典名著,如《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等,这些文章语言简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人手法的精华也恰到好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本,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空白处,适时地指导学生写作,做到读写渗透,从而提高写作指导的效率。
一、仿写文本,扎稳写作根基
所谓仿写,就是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写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只要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实现真正创新的目的。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课文的精彩的段落,都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的好材料,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时,笔者一边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课文,一边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在学生明白了作者是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作具体可感的事物描写时,笔者要求学生依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结果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火花被点燃了,写的文段也似模似样了,有的说:“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电视屏幕上消失了;玩电脑游戏时,时间又从鼠标中飘过……”有的写道:“聊天时,时间从嘴边溜走;写字时,时间又从笔端飞过……”多生动、具体啊!看到这样精彩的描述,笔者不禁脱口而出:“看来新一代的语言大师即将涌现了!”学生听后脸上掠过一丝快意,颇有一番成就感。
同样,在学完《桂林山水》一文后,笔者先让学生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其中着重领会了作者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写法:运用排比、对比、比喻等手法,突出了桂林山水奇、秀、险和静、清、绿的特点,然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总结自己的经历或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景点的特点,并依照课文写一个片段。第二天交上来的好几篇作文都非常精彩,其中一篇写道:“宝墨园的鱼真多啊,多得让你数不清;宝墨园的鱼真美啊,美得让人赞叹不已;宝墨园的鱼真奇啊,奇得让你觉得耳目一新……”从中可见学生领会了文中排比的写法,这一迁移运用与精读感悟结合,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火花,让学生体验到了仿写的乐趣。
二、填补空白,提供想象空间
新课标特别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放胆去写,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的写下来。
选入教材中的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语句,教师可抓住概括处,拓展写的训练。如《詹天佑》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笔者让学生抓住“赞叹不已”发挥想象,具体写外宾是如何赞叹的。通过这些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对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新年前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学完课文后,笔者让大家思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写一写。结果有的同学一开始便这样写道:“如果卖火柴的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会邀请她来我家,我会让她吃她最爱吃的食物,并把我最漂亮的衣服拿出来,任她挑选,然后再把她带到我们学校跟我们一起学习,让她美美地感受中国孩子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这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把安徒生写作的感情基调——同情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带到习作中来了,这就是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片段。
如果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高涨,创造性被大大激活,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改写训练,提高想象能力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游子吟》后,学生懂得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和关爱,教师可引导:“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她为什么要缝制,而且还要把针脚缝得密密的,她担心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受到启发后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改写时纷纷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位母亲缝制衣服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都做了非常具体的描述。
四、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汲取,理解;写作是倾吐,是表达。语文知识、文学宝库浩如烟海,语文教材只不过是文学经典中的沧海一粟。因此,语文教学应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积累、写作运用结合起来,必须让学生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自由驰骋。丰富的语言积累要靠广泛的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就如补充精神营养,增加信息储量。只有多读,才能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好好利用教材的提供“资料袋”,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或课外文章。如学了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就要推荐学生看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或《格林童话》等,学生不仅在读童话时进行了语言的积累,而且对童话这一体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继而为园地里的写童话、讲童话和演童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如学了林海音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后,布置学生阅读《城南旧事》。这样到六年级学习“初识鲁迅”这个单元时,学生就会主动阅读有关鲁迅的文章,习作时一旦用到鲁迅的一些名言时就能信手拈来了。
读是写的先导,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读写结合应该确切自然,不能牵强。如果能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训练,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习作资源,不拘形式进行读写渗透,拓展习作范围,让学生学会习作,爱上习作,让他们在较轻松愉快中完成每一篇习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报刊社出版,2007.
[2]邓泽棠.走教育现代化之路[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兴趣;教学策略;读写结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定了“大语文”的理念,其理念强调综合效应,要求听说读写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只有二者兼顾,才能互相促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解决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有一定的写作经历,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畏惧写作文,一听到“作文”二字就头疼。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其对写作充满信心呢?作为教师,又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点探讨和研究的。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大多都是经典之作,不乏名家名篇,自然就有许多典型的作文范式。高年级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如借物喻人的《白杨》、借物寓意的《落花生》,还有写得生动优美的《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运用这些文章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很有好处。有的还是选自古典名著,如《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等,这些文章语言简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人手法的精华也恰到好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本,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空白处,适时地指导学生写作,做到读写渗透,从而提高写作指导的效率。
一、仿写文本,扎稳写作根基
所谓仿写,就是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写一句、一段、一篇的写作方法。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只要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实现真正创新的目的。
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课文的精彩的段落,都是让学生仿照“例子”练习的好材料,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仿写之“点”,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时,笔者一边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课文,一边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在学生明白了作者是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作具体可感的事物描写时,笔者要求学生依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结果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火花被点燃了,写的文段也似模似样了,有的说:“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电视屏幕上消失了;玩电脑游戏时,时间又从鼠标中飘过……”有的写道:“聊天时,时间从嘴边溜走;写字时,时间又从笔端飞过……”多生动、具体啊!看到这样精彩的描述,笔者不禁脱口而出:“看来新一代的语言大师即将涌现了!”学生听后脸上掠过一丝快意,颇有一番成就感。
同样,在学完《桂林山水》一文后,笔者先让学生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其中着重领会了作者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写法:运用排比、对比、比喻等手法,突出了桂林山水奇、秀、险和静、清、绿的特点,然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总结自己的经历或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景点的特点,并依照课文写一个片段。第二天交上来的好几篇作文都非常精彩,其中一篇写道:“宝墨园的鱼真多啊,多得让你数不清;宝墨园的鱼真美啊,美得让人赞叹不已;宝墨园的鱼真奇啊,奇得让你觉得耳目一新……”从中可见学生领会了文中排比的写法,这一迁移运用与精读感悟结合,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火花,让学生体验到了仿写的乐趣。
二、填补空白,提供想象空间
新课标特别重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放胆去写,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的写下来。
选入教材中的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语句,教师可抓住概括处,拓展写的训练。如《詹天佑》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笔者让学生抓住“赞叹不已”发挥想象,具体写外宾是如何赞叹的。通过这些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对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新年前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学完课文后,笔者让大家思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写一写。结果有的同学一开始便这样写道:“如果卖火柴的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会邀请她来我家,我会让她吃她最爱吃的食物,并把我最漂亮的衣服拿出来,任她挑选,然后再把她带到我们学校跟我们一起学习,让她美美地感受中国孩子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这样,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把安徒生写作的感情基调——同情穷苦人民的悲惨遭遇带到习作中来了,这就是带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片段。
如果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学生参与的热情就会高涨,创造性被大大激活,想象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改写训练,提高想象能力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游子吟》后,学生懂得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和关爱,教师可引导:“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她为什么要缝制,而且还要把针脚缝得密密的,她担心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受到启发后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改写时纷纷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位母亲缝制衣服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都做了非常具体的描述。
四、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汲取,理解;写作是倾吐,是表达。语文知识、文学宝库浩如烟海,语文教材只不过是文学经典中的沧海一粟。因此,语文教学应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积累、写作运用结合起来,必须让学生到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去自由驰骋。丰富的语言积累要靠广泛的阅读,广泛的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就如补充精神营养,增加信息储量。只有多读,才能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好好利用教材的提供“资料袋”,有目的地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或课外文章。如学了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就要推荐学生看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或《格林童话》等,学生不仅在读童话时进行了语言的积累,而且对童话这一体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继而为园地里的写童话、讲童话和演童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如学了林海音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后,布置学生阅读《城南旧事》。这样到六年级学习“初识鲁迅”这个单元时,学生就会主动阅读有关鲁迅的文章,习作时一旦用到鲁迅的一些名言时就能信手拈来了。
读是写的先导,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读写结合应该确切自然,不能牵强。如果能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训练,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习作资源,不拘形式进行读写渗透,拓展习作范围,让学生学会习作,爱上习作,让他们在较轻松愉快中完成每一篇习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报刊社出版,2007.
[2]邓泽棠.走教育现代化之路[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