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理解和再认识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新课改经历了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到追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探索。回顾我们走过的艰难历程,对于课改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一、 我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1、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在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要实现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只有根源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教学,才能具有浓厚的生命力。
  政治老师必须逐步扩展学生的生活,并把生活引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到生活。让学生从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接受者,由于互联网时代不同主体对知识的主动创新使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学生同时也接受了大量的新的知识,而且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这会造成两种情况,第一,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加深,第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质疑更频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既需要教材,更要跳出教材,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者的教师,如果自身知识不能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更新,就会被学生和社会所淘汰,更别说要上一节好课。
  3、教师应该学会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即换位思考,我们判断和衡量自己课的时候,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第一,这节课我是否感兴趣,第二,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那么,以此我们就思考,一堂课的本质到底谁是我们设计这样课的基础,是教材吗?是教师吗?还是学生?很显然,答案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是设计一堂课的根本出发点。而且,根据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来说,如果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不能被激发和应用,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失落感,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政治课堂上被边缘化,甚至主动寻求边缘化。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同理心即换位思考,不但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而且关系到一个教师教育生涯是否成功。
  二、对学生的全面分析
  1、学生是一个鲜明的个体
  矛盾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而我们课堂的模式往往只是注重了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我们不能因为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差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它放大,不断鼓励学生从而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 学生是一个敏感的个体
  作为成长中的中学生,特别是刚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从表面形式上,他们喜欢我行我素,彰显个性,但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非常看重外在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老师对他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我们要尊重他,爱护她,关心她,尊重学生的人格,发现孩子的潜能。
  3、 学生是一个聪明的个体
  实际上,就目前我们初中政治而言,不存在能不能学懂的问题,而是学生愿不愿意学的问题,而是学生愿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寻求成长的问题。那么这一责任在于我们老师,可能有的老师觉得学生笨,不会做题,如果我们长期把这种负面能量和负面情绪传递给学生,不但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而且会使课堂越来越难开展下去。所以,创造一个愿意主动学习的情景和课堂,而不是一味埋怨学生笨,这是我们应该树立的一个正确的学生观。
  4、 学生是一个求知的个体
  有的老师觉得学生不爱学习,学生只喜欢上网、只喜欢玩手机,或者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而唯独不愿意学习。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只要给与正确的培养和引导,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教师应该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永远对孩子满怀信心,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同时和孩子一起展望他的美好未来,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成功的愉悦。
  三、对课堂的全新认识
  1、课堂应该是一个和谐的课堂
  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慎而思之,和谐的政治课堂至少应该呈现如下态势。学生“知无不言”。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能够充分自由地彰显个性,毫不隐瞒自身的观点,不论瑕疵,尽显所思所想。不忌讳观点是否正确,不担心言语是否恰当,不担心老师的责备,不担心同学的嘲弄。只在乎将自己的言论作为课堂交流讨论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2、 课堂应该是一个有争论的课堂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点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通过争论更能泾渭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竟相迸射。没有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奏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3、课堂应该是一个愉快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构建真正的“快乐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快乐课堂”离不开“快乐环境”和“快乐活动”,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快乐课堂”的全面实施。我们作为一个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快乐课堂”建设,全面理解新课程理念,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还给学生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去观察、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动手、去创造。我们要努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燃起他们求知的火焰,让他们体验学习之乐、成功之乐、意志锻炼之乐,切实使新课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快乐课堂”显示出师生关系的和谐之乐、教师的善教之乐和学生的学习之乐。让课堂真正快乐起来,让学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课堂应该是一个高效的课堂
  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年龄特点,政治课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通俗易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基本上能够读懂,在课上就不必在浪费时间去学课文,可把时间用在处理信息上。做好预习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本课认知与行为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带着思考题,一方面去预习课文,明确教材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引发认知间矛盾,产生一种急于想解决矛盾的欲望;另一方面是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调查、分析、归类。这样,不仅为活动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工作,而且还保证了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其他文献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牧草是重要的饲料资源,享有“绿色黄金”的美誉。发达国家正是依靠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才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而畜产品大都
展览时间:2010年12月27日-2010年12月30日展览地点:山东青州艺术城策展人:寇建军、杨杰展览前言:此次展出杨珺的《大吉祥》花卉系列作品五十余幅以及黄丹水墨人物新画作四十
初中生升入高中,很多同学常常有一种不适应感。这种情况也体现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要使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好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由于初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目前最具权威性的评价就是中考和高考。由于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考既是初中升入高中的选拔考试,也是初中的毕业考试,教育部门对中考及格率的要求是要达到80% ,所以中考语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 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歼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足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人的素质结构是开放的,有序的、分层次的身心系统。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 l 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
由于环境及体力的限制,个人比较喜欢培植小型盆景。小型盆景处理容易、方便携带、成型快,容易有满足感,不像大型盆景,往往最少培植十五、六年才有初型,需要更多耐心。小型盆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用联系的方法来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 四种联系 思想政治课  现在思想政治课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类考试主观性试题占很大比例,要解答好这些主观性试题,就必须真正理解,吃透课本上的知识,而联系是理解,吃透课本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联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方能在实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入发展与前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对教师而言,需要通过其音乐课程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此期间,音乐教师应当认清发展的形势,积极转换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音乐课程开展创新教学,以此提升整个音乐课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必须注意文化问题,要把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联系起来”这一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越来越重视英美文化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认为这是在“给外语老师和学生加上一些不必要的负担”。然而,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英美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从语言与文化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又称辐射思维。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它表现为思维开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要坚持不懈地重视和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1、营造愉悦的氛围,创设发散思维的情景。  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自己提问题的条件与机会,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