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了去年的“牛市”之后,今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开始切换模式,业内认为,目前市场处在“慢牛”行情,而在美元加息阴影下,业内对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会否承压表示担忧。大宗商品市场还存在什么样的预期,市场能否再次成为“牛市”行情?
国内商品一季度出现分化
回顾今年国内的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行情,第一季度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平稳,呈区间波动,略有上涨,在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看来,其中金属、工业品、贵金属表现较好,能源和化工基本持平,农业品有所下跌。“动力煤、焦炭、线材、玉米、锌、铝、螺纹钢等商品涨幅较大,燃料油、棕榈油、橡胶、豆油、沥青、镍等商品跌幅较大。”
金砖汇通首席策略师赵相宾也告诉《经济》记者,大宗商品整体的上升态势比较清晰,金属板块总体是冲高,呈现继续反弹的态势;农产品板块也有不错的表现,只是总体走势不及金属板块;大宗商品中铜铝锌表现较好,其中虽然期铜冲高回落,但是整体走势依然是强劲走阳;而铅目前的走势不容乐观,预计会收盘成阴线调整的态势。
国内大宗商品结束了去年整体上涨的趋势,出现分化。南华期货研究所分析师李晓东则对《经济》记者表示:“具体来看,黄金、动力煤、铝和玉米、淀粉价格涨幅明显;而煤焦钢板块受益于需求稳健和供给侧改革,整体震荡偏强;油脂由减产转入增产,价格大幅下挫;橡胶、镍、化工品牛市预期落空后大幅走弱,市场氛围仍不乐观。”
去年整体上大宗商品涨幅较好,今年会有一些回调的压力。今年的大宗商品行情看起来并没有去年好,大多商品价格行情的上涨是波段性的。“其中,黄金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影响和避险需求;黑色系则是因为基本面,例如供给侧改革或环境保护限产政策方面的影响。”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研究员潘暐峯对《经济》记者称。
总体上,市场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对于今年整个经济的判断和观点还是非常一致的。2017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但经济减缓的幅度将逐步减小,并不断向潜在经济增速收敛。
结合今年年初大宗商品的市场情况,特别是黑色系出现了一个很大的上涨,这其中有几个核心的因素。
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告诉《经济》记者,一方面大家对于基建还有上涨的预期,另一方面是觉得去年房地产从销售的火爆传导到建筑方面大概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所以对今年上半年整体的建筑各方面的商品也有一个相对乐观的预期,“但是这可能在市场价格上面的反映有点过度”。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政策面的变化相对来讲节奏也比较快,自从美联储加息之后,中国整个市场化的利率实际上是出现了整个重心上抬的状态,近期央行也相对比较偏紧。
而这个节奏改变了很多市场的预期。今年年初到现在,市场上对于今年的行情有一个再库存的预期,但是实际上很多商品包括下游的库存累积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把之前整个行情上涨的一个预期在节奏上面打乱了,可能今年一季度的表现还比较好,但最近整个商品的重心还是跌得比较多。
国际商品一季度阶段性调整
就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方面,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也是涨跌不一。其中,原油、黄金、煤炭和农产品的波动较大。
前期OPEC减产推升油价达到高位后,美国原油供给上升并推升原油库存水平,俄罗斯执行减产不及预期,导致油价明显调整。原油在盘整3个月后,因美国原油库存大增的打击,市场价格迅速下跌,但是因OPEC减产已经初见成效,因此暴跌后转入震荡。
黄金价格涨幅较大,一方面以美国为主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变数,特朗普财政预期频频受挫,导致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出现调整,通胀维持较高水平之下,实际利率水平下降,助推黄金走牛;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打压,黄金上涨中出现阶段性调整,波动率较大。
另外,煤炭受中国供求双增影响,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李晓东认为,美豆、原糖因为增产预期打压,显著走弱;棉花受结转库存一再下调支撑,走势良好。
除此之外,“家畜、纺织品、工业原料表现也较好,食品基本持平,油脂下跌明显”。谢亚轩对《经济》记者表示。
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调整,应该是短期之内给之前市场上比较热的情绪的降温。“对于一季度以后的市场情况,基本面并没有恶化,可能是市场的情绪受到的影响比较多。”李强表示,现在市场上所能看到的亮点大家之前也都已经有了预期,包括供给侧改革的一些看法,“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震荡的过程会比较多,一季度之后可能有些商品还会有机会往上冲”。
整体上来说,大宗商品一揽子指数的CRB走势呈现冲高回落后,走阴线下行的态势,“这显示并没有强势的格局,和往年构成不同”。赵相宾如是说。
国内黄金、玉米价格强势望延续
一季度的行情以调整、震荡为主,第二季度的行情还没走完,目前预期或走势较好的大宗商品的行情能否延续?
3月份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大多经历了比较明显的下挫,反映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景气度的文华商品指数累计下跌超过5%。
只有黄金、玉米和动力煤等少数几个品种表现较好。展望后市,李晓东认为,黄金和玉米仍有牛市基础,而动力煤上涨动力在减弱,后市价格或出现明显回调。
谢亚轩也表示,一季度以来,在国际大宗价格中工业原料表现相对较好。
具体来看,国内黄金价格近期涨幅低于国际金价,虽然美国经济复苏良好,加息预期一度对黄金造成打压,但基于特朗普政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财政预期在接下来的税改、基建改革方面可能进一步弱化和不及预期。欧洲政治经济形势也比较复杂,二季度的欧元区大选等海外风险事件也可能催化短期的避险情绪,因此,黄金仍是易漲难跌的格局。 玉米受中国供给侧改革影响,种植面积仍将出现大幅的下调,同时国家政策积极扶持下游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促进需求端转型升级,供求两侧的利好将继续支撑玉米价格维持强势。
动力煤需求即将进入淡季,并且发改委一再表示希望煤价稳定在合理水平,“276工作日”大概率将取消,供应预计保持平稳,煤价上涨空间有限。
在谢亚轩看来,动力煤主产地煤矿复产情况低于预期,但下游电厂采购积极性降低,预计短期内动力煤走势会在稳中小幅震荡。“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表现偏弱,具体品种中焦炭表现相对较好。”对煤矿超采加强监管使得焦炭供给受限,且四大港口焦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整体需求较为旺盛下的供不应求可能支撑焦炭继续上涨。
除此之外,赵相宾表示,原油则以疲软下跌调整为主,从总体趋势看OPEC冻产执行后出现问题,并没有一如预期那样降低供应量,使得价格的走势波动出现下滑态势。“黑色目前还是以反弹为主,但是整体幅度不是很大。”
对于黑色系在二季度还是要关注一些政策,黑色有可能通过政策来套利。一些相关的限产或者环保政策的出台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利好螺钢、焦煤焦炭这些品种。
当然,预期并不是绝对的,当前这些品种的行情在二季度也可能会出现变化,不一定会延续当前的波动趋势。
今年长期看好的品种是贵金属。潘暐峯认为,除了美国方面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今年的通胀预期会利好贵金属,今年还是一个大选年,之前是荷兰,之后还有法国和德国的大选,避险需求会支撑贵金属。
“慢牛”行情下关注供给侧改革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書长刘心田表示,2016年的“疯牛”到了2017年会变成“慢牛”。
对此,李晓东认为,为期一年有余的商品整体牛市基本已经结束,后期更多的是商品自身供求驱动的行情为主。
因为去年的商品集体走强,主要是在大宗商品经历几年的去库存之后,中国的经济复苏和供给侧改革一起发力,推动了商品的牛市。其中,需求改善和主动增库存,是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但是今年,在美国加息的背景下,伴随中国货币政策实质性收紧,地产开启全面调控,以及需求的季节性走弱等因素综合影响,总体而言,需求已经很难再上一个台阶,而制造业PMI生产指数持续走强,说明在利润驱动下,供给同样在显著回升。
因此,除了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的商品,大多数商品供求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此时,主动增库存需求也将终结。不过,黄金长期依然有作为多头配置的价值。
“当然,具有供给侧改革影响的商品依然可以长期看好,至少表现强于其他商品,比如电解铝、玉米、国产大豆、焦煤焦炭和钢铁板块。”李晓东对《经济》记者表示。
2017年初以来的大宗商品市场更接近于区间波动和盘整,今年一季度和往年火爆的行情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如果把期限拉长至2016年初,可以理解为“慢牛”行情。部分品种可能会因为一些政策方面的因素有一些波段性机会,潘暐峯表示,至少到上半年会是震荡的状态。
各个品种的走势各不相同,未来是否能够延续还需要验证实体经济需求的延续性。谢亚轩表示,大宗商品价格本身波动较大,很难简单回答哪些品种会有回调或上涨的可能,以2017年为期限理论上各个品种都可能有阶段性的上涨和下跌。
“是‘牛市’还是‘熊市’并不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很多时候还是要关注市场整体的结构之下各个品种即将的分化。”李强表示,每一个品种其实都有自己跟踪的热点,比如玻璃、铝这些品种市场上可能还会关注一下后期供给侧改革之下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政策落地,这些属于大家比较关注的产能过剩的行业。
另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股市也会有一定的联动作用。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和波动幅度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和资金充裕程度。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在逐年提高,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增强,会导致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逐步增强。
3月27日,大宗商品市场铁矿石、焦煤、橡胶等期货品种跌幅超过5%,其中铁矿石期货价格在3月累计跌幅超过了20%,橡胶期货同期累计跌幅超过12%。而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收盘,当月以来,宝钢股份跌幅超过了8%,江西铜业跌逾7%,海南橡胶跌逾3%。
潘暐峯告诉记者,主要明显的有正向关联的是煤炭、有色、能源和贵金属这四部分,如果观察这些商品上涨的趋势就会发现,很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相对应的股票也会跟着上涨,比如股票里的化工板块、能源板块、煤炭板块等。“因为商品是公司上游的原材料,所以商品价格变动的话,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进而造成股价的变动。”
国内商品一季度出现分化
回顾今年国内的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行情,第一季度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平稳,呈区间波动,略有上涨,在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看来,其中金属、工业品、贵金属表现较好,能源和化工基本持平,农业品有所下跌。“动力煤、焦炭、线材、玉米、锌、铝、螺纹钢等商品涨幅较大,燃料油、棕榈油、橡胶、豆油、沥青、镍等商品跌幅较大。”
金砖汇通首席策略师赵相宾也告诉《经济》记者,大宗商品整体的上升态势比较清晰,金属板块总体是冲高,呈现继续反弹的态势;农产品板块也有不错的表现,只是总体走势不及金属板块;大宗商品中铜铝锌表现较好,其中虽然期铜冲高回落,但是整体走势依然是强劲走阳;而铅目前的走势不容乐观,预计会收盘成阴线调整的态势。
国内大宗商品结束了去年整体上涨的趋势,出现分化。南华期货研究所分析师李晓东则对《经济》记者表示:“具体来看,黄金、动力煤、铝和玉米、淀粉价格涨幅明显;而煤焦钢板块受益于需求稳健和供给侧改革,整体震荡偏强;油脂由减产转入增产,价格大幅下挫;橡胶、镍、化工品牛市预期落空后大幅走弱,市场氛围仍不乐观。”
去年整体上大宗商品涨幅较好,今年会有一些回调的压力。今年的大宗商品行情看起来并没有去年好,大多商品价格行情的上涨是波段性的。“其中,黄金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影响和避险需求;黑色系则是因为基本面,例如供给侧改革或环境保护限产政策方面的影响。”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研究员潘暐峯对《经济》记者称。
总体上,市场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对于今年整个经济的判断和观点还是非常一致的。2017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格局,但经济减缓的幅度将逐步减小,并不断向潜在经济增速收敛。
结合今年年初大宗商品的市场情况,特别是黑色系出现了一个很大的上涨,这其中有几个核心的因素。
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告诉《经济》记者,一方面大家对于基建还有上涨的预期,另一方面是觉得去年房地产从销售的火爆传导到建筑方面大概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所以对今年上半年整体的建筑各方面的商品也有一个相对乐观的预期,“但是这可能在市场价格上面的反映有点过度”。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政策面的变化相对来讲节奏也比较快,自从美联储加息之后,中国整个市场化的利率实际上是出现了整个重心上抬的状态,近期央行也相对比较偏紧。
而这个节奏改变了很多市场的预期。今年年初到现在,市场上对于今年的行情有一个再库存的预期,但是实际上很多商品包括下游的库存累积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把之前整个行情上涨的一个预期在节奏上面打乱了,可能今年一季度的表现还比较好,但最近整个商品的重心还是跌得比较多。
国际商品一季度阶段性调整
就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方面,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也是涨跌不一。其中,原油、黄金、煤炭和农产品的波动较大。
前期OPEC减产推升油价达到高位后,美国原油供给上升并推升原油库存水平,俄罗斯执行减产不及预期,导致油价明显调整。原油在盘整3个月后,因美国原油库存大增的打击,市场价格迅速下跌,但是因OPEC减产已经初见成效,因此暴跌后转入震荡。
黄金价格涨幅较大,一方面以美国为主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仍存在诸多变数,特朗普财政预期频频受挫,导致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出现调整,通胀维持较高水平之下,实际利率水平下降,助推黄金走牛;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打压,黄金上涨中出现阶段性调整,波动率较大。
另外,煤炭受中国供求双增影响,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李晓东认为,美豆、原糖因为增产预期打压,显著走弱;棉花受结转库存一再下调支撑,走势良好。
除此之外,“家畜、纺织品、工业原料表现也较好,食品基本持平,油脂下跌明显”。谢亚轩对《经济》记者表示。
整个大宗商品市场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调整,应该是短期之内给之前市场上比较热的情绪的降温。“对于一季度以后的市场情况,基本面并没有恶化,可能是市场的情绪受到的影响比较多。”李强表示,现在市场上所能看到的亮点大家之前也都已经有了预期,包括供给侧改革的一些看法,“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震荡的过程会比较多,一季度之后可能有些商品还会有机会往上冲”。
整体上来说,大宗商品一揽子指数的CRB走势呈现冲高回落后,走阴线下行的态势,“这显示并没有强势的格局,和往年构成不同”。赵相宾如是说。
国内黄金、玉米价格强势望延续
一季度的行情以调整、震荡为主,第二季度的行情还没走完,目前预期或走势较好的大宗商品的行情能否延续?
3月份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大多经历了比较明显的下挫,反映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景气度的文华商品指数累计下跌超过5%。
只有黄金、玉米和动力煤等少数几个品种表现较好。展望后市,李晓东认为,黄金和玉米仍有牛市基础,而动力煤上涨动力在减弱,后市价格或出现明显回调。
谢亚轩也表示,一季度以来,在国际大宗价格中工业原料表现相对较好。
具体来看,国内黄金价格近期涨幅低于国际金价,虽然美国经济复苏良好,加息预期一度对黄金造成打压,但基于特朗普政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财政预期在接下来的税改、基建改革方面可能进一步弱化和不及预期。欧洲政治经济形势也比较复杂,二季度的欧元区大选等海外风险事件也可能催化短期的避险情绪,因此,黄金仍是易漲难跌的格局。 玉米受中国供给侧改革影响,种植面积仍将出现大幅的下调,同时国家政策积极扶持下游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促进需求端转型升级,供求两侧的利好将继续支撑玉米价格维持强势。
动力煤需求即将进入淡季,并且发改委一再表示希望煤价稳定在合理水平,“276工作日”大概率将取消,供应预计保持平稳,煤价上涨空间有限。
在谢亚轩看来,动力煤主产地煤矿复产情况低于预期,但下游电厂采购积极性降低,预计短期内动力煤走势会在稳中小幅震荡。“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表现偏弱,具体品种中焦炭表现相对较好。”对煤矿超采加强监管使得焦炭供给受限,且四大港口焦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整体需求较为旺盛下的供不应求可能支撑焦炭继续上涨。
除此之外,赵相宾表示,原油则以疲软下跌调整为主,从总体趋势看OPEC冻产执行后出现问题,并没有一如预期那样降低供应量,使得价格的走势波动出现下滑态势。“黑色目前还是以反弹为主,但是整体幅度不是很大。”
对于黑色系在二季度还是要关注一些政策,黑色有可能通过政策来套利。一些相关的限产或者环保政策的出台都可能一定程度上利好螺钢、焦煤焦炭这些品种。
当然,预期并不是绝对的,当前这些品种的行情在二季度也可能会出现变化,不一定会延续当前的波动趋势。
今年长期看好的品种是贵金属。潘暐峯认为,除了美国方面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今年的通胀预期会利好贵金属,今年还是一个大选年,之前是荷兰,之后还有法国和德国的大选,避险需求会支撑贵金属。
“慢牛”行情下关注供给侧改革
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書长刘心田表示,2016年的“疯牛”到了2017年会变成“慢牛”。
对此,李晓东认为,为期一年有余的商品整体牛市基本已经结束,后期更多的是商品自身供求驱动的行情为主。
因为去年的商品集体走强,主要是在大宗商品经历几年的去库存之后,中国的经济复苏和供给侧改革一起发力,推动了商品的牛市。其中,需求改善和主动增库存,是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力。
但是今年,在美国加息的背景下,伴随中国货币政策实质性收紧,地产开启全面调控,以及需求的季节性走弱等因素综合影响,总体而言,需求已经很难再上一个台阶,而制造业PMI生产指数持续走强,说明在利润驱动下,供给同样在显著回升。
因此,除了受供给侧改革影响的商品,大多数商品供求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此时,主动增库存需求也将终结。不过,黄金长期依然有作为多头配置的价值。
“当然,具有供给侧改革影响的商品依然可以长期看好,至少表现强于其他商品,比如电解铝、玉米、国产大豆、焦煤焦炭和钢铁板块。”李晓东对《经济》记者表示。
2017年初以来的大宗商品市场更接近于区间波动和盘整,今年一季度和往年火爆的行情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如果把期限拉长至2016年初,可以理解为“慢牛”行情。部分品种可能会因为一些政策方面的因素有一些波段性机会,潘暐峯表示,至少到上半年会是震荡的状态。
各个品种的走势各不相同,未来是否能够延续还需要验证实体经济需求的延续性。谢亚轩表示,大宗商品价格本身波动较大,很难简单回答哪些品种会有回调或上涨的可能,以2017年为期限理论上各个品种都可能有阶段性的上涨和下跌。
“是‘牛市’还是‘熊市’并不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很多时候还是要关注市场整体的结构之下各个品种即将的分化。”李强表示,每一个品种其实都有自己跟踪的热点,比如玻璃、铝这些品种市场上可能还会关注一下后期供给侧改革之下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政策落地,这些属于大家比较关注的产能过剩的行业。
另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股市也会有一定的联动作用。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和波动幅度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和资金充裕程度。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在逐年提高,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增强,会导致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逐步增强。
3月27日,大宗商品市场铁矿石、焦煤、橡胶等期货品种跌幅超过5%,其中铁矿石期货价格在3月累计跌幅超过了20%,橡胶期货同期累计跌幅超过12%。而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收盘,当月以来,宝钢股份跌幅超过了8%,江西铜业跌逾7%,海南橡胶跌逾3%。
潘暐峯告诉记者,主要明显的有正向关联的是煤炭、有色、能源和贵金属这四部分,如果观察这些商品上涨的趋势就会发现,很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相对应的股票也会跟着上涨,比如股票里的化工板块、能源板块、煤炭板块等。“因为商品是公司上游的原材料,所以商品价格变动的话,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进而造成股价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