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励需提升“溢出效应”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131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两项科技大奖陆续揭晓。一项是在科技界乃至社会上都具有广泛影响的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揭晓,“量子科学家”潘建伟院士等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该奖项;另一项是包括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内的一批航天科技骨干,获得了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2013年度奖励。
  包括以上两项科技大奖,以及即将颁发的年度国家科技奖,它们产生的强大激励效应已逐渐被社会所认识,如对杰出人才和重大成果、成就的肯定,带来的荣誉、社会美誉,乃至物质上的支持,都有助于调动获奖者本人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但科技奖励的效应决不仅限于此。用经济学的术语讲,科技奖励还具有很鲜明的“溢出效应”。借助科技奖励活动,在营造尊重、支持科研的氛围和创新文化上,这些作用将远远超出奖励本身。
  通过授奖可以发挥对创新人才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激发团队或集体的创造活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文化。科学研究主要靠薪火相传的持续积累,取得成果需要领军人才把握方向,引领突破,同时也少不了怀抱热情、前赴后继的科研团队。对优秀科技人才及其成果的奖励,如同树立了一面旗帜,展示态度、指明方向,让人人觉得有为、可为,从而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杠杆。
  当前,公众对获奖者或相关科学成果的关注,通常随着颁奖的结束而消退,即便可能会记住一串似曾相识的名字,却很难说增进了多少对科学的了解和兴趣。这说明,科技奖励在培育创新文化上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创新文化的营造属于涓涓细流式的“润物细无声”,不可能立竿见影、立即见效,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长期努力。
  认识到科技奖励工作可以带来的“溢出效应”,让它发挥出更丰富的“潜能”,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借助科技奖励,既傳播科学研究的“苦”,也要体现苦中的“乐”,并挖掘获奖者身上的科学品德,总结科研工作者的科学思维和理念。当前的科技奖励传播中,往往侧重罗列获奖者的一系列科研成就,以及获得成果的艰苦过程,如果能够精心组织,同时传达出其实科学研究也有乐趣,可能会更吸引普通公众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同时,提升科技奖励的“溢出效应”,培育全社会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尤为关键的是思考、总结、传播获奖者科学探索精神,进而推进、塑造我们自身的科学传统。※
其他文献
淡淡咖啡的香味让人窒息,不知是这杯咖啡加奶的“魔力”还是这个城市的喧嚣让人透不过气来,夜晚人们都把最狰狞的面孔展现在那最刺眼的路灯下,我独自走在大街上回想起两年前那个
我于2009年开始代理好迪.这时,市场上很多像我这样的代理商都在经营一些杂牌.但很多杂牌的厂家并没有生产能力.因为好迪由做OEM/ODM起家.很多配件都是自己生产的.我认为这样的品牌有
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演发为一场世界性灾难,其影响之大,覆盖领域之广,有目共睹。在信息化经济的今天,什么是走出危机的捷径,我国信息产业在其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已成为我们能
网络技术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为之不断探索和完善的Internet,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宰……
风险投资是随高科技创新发展应运而生,与高科技创新行业是天然交织在一起的,其使命就是作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风投对企业高成长性和增值神话的疯狂追求,对风险的宽容,
在备受瞩目的《最强大脑》第三季国际赛上,德国队以1∶2的比分落后于中国队。为了打个漂亮的翻身战,德国队队长西蒙邀请到了被誉为“脑力大帝”的约翰尼斯·马劳。    35岁的马劳是世界最强大脑中的神话。从2012年起至今,他一直是世界排名第一,还创造过不少世界紀录。对于本次比赛,马劳信誓旦旦地表示:“我要来为德国队复仇,拿下这一局!”  与马劳对战的是中国队队长李威。李威将马劳视为偶像,在比赛前,他还
期刊
2008年~2011年国内即热式热水器市场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态势。2012年,由于不可回避的原因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呈现下滑局面。越来越多的即热式电热水器企业纷纷开始寻求转型,进行其
2007年6月5日至8日,时隔7年之后,笔者第二次参观了在东京举办的FOOMA JAPAN 2007(国际食品工业展)。该展览会自I978年举办第一届以来,从以食品机械为中心,逐步成长为包括原材料处理
健全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能为我国高效的土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相对统一管理阶段、分散管理阶段、统一管理阶段、垂直管理阶